第一百五十五章 玉皇會
楊家康回到家,看見母親正坐在堂屋一個草墊子上紡棉花。樊氏已經為他準備好了去墳地燒紙的籃子。
家康把那塊銀元拿出來交給樊氏,樊氏少不了又責備了他兩句。
這時,從外邊傳來家平的聲音:「家康回來沒有啊?」
「二哥,我回來了!」楊家康高興地說。
家平來到堂屋門口,「天一會兒就黑了,咱大哥說該去墳地燒紙了。」
「你喊家泰沒有啊?」樊氏問道。
「喊他了,他說他正忙,讓俺先去!」家平有些不悅地說。
樊氏嘆了一口氣,「紙籃子我都備好了,你們弟兄幾個去吧。」
「家康不用再拿紙籃子了,我啥東西都準備齊了,俺仨擓一個籃子就中了!」家平說道。
「那中。」樊氏說道,「這屋這個籃子裡的東西你們明兒早上再用吧。」
家康就和大哥、二哥一塊前去墳地給那些去世的親人燒紙,請他們回家過年。
弟兄三個來到村南距家三、四里遠的那片祖墳地,家平點燃了一掛鞭炮,他們幾個在幾位親人的墳前燒了一些紙,然後家平和家安都跪在楊四興的墳前嚎啕大哭,家康也跪在一旁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眼看夕陽就要落山了,哥仨就起身往家趕。
走到半路,他們看見家泰擓著一個籃子急匆匆走了過來。來到他們跟前,三個人都沒有理他。
家泰不好徑直過去,就問了一句:「你們幾個回來了?」
「回來了。」家平不耐煩地說,「俺都燒過紙了,你還去幹啥啊?」
「我也得去看看啊。」家泰面無表情地說。
「三哥,俺還等你不等了?」家康問道。
「不用等了,你們幾個回家吃飯去吧。」
說著,家泰就迅速走了過去。
家平回頭望了一眼,「也不知道老三是咋想的?人家都是弟兄幾個一塊上墳地,就他非得來個改樣的!」
「他也不當家啊!」家安淡淡說道,「那個女的也不知道給老三吃了啥迷魂藥,老三啥事都聽她的!」
家康接了一句,「俺三哥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啊!」
「他現在哪兒還是你三哥啊?」家平憤憤地說,「他還當自己是咱家的人嗎?我看他現在是沒有辦法,要是有辦法,他兩口子連那個院都不住了!」
「老二,你別再說了,以後也別再說這樣的話了!」家安喝住了他,「再咋說,他跟咱也是親弟兄。你說的話傳出去了,人家也會不光笑話他自己!走吧,趕緊回家吃飯。」
「不說就不說!」家平不滿地瞪了大哥一眼,又把路上的一塊坷垃踢得老遠,「我不說人家就看不見啊?」
家安沒有理他。三個人都不再說一句話。
兄弟三個到家後,天已經黑下來了。家康和母親才說了幾句話,狗孬就來喊他們去吃飯,樊氏和家康就去家安住的堂屋吃飯。
扈氏還特意準備了幾盤涼菜,家安倒了一壺酒。很快,家平一家幾口也來了。家安去院子裡放了一掛鞭炮,孩子們都連忙捂上耳朵。
等家安放完那掛鞭炮回到堂屋,孩子們都已坐在小桌旁等著吃飯了。
家安把酒倒上,他和家平開始喝酒,女人和孩子們就吃起了菜。十多口人圍著一張小飯桌吃飯很是熱鬧。
過了一會兒,樊氏就去幫扈氏下餃子。餃子下好後,樊氏吃了半碗就回屋歇息了,狗孬領著幾個弟弟妹妹去別人家拾落地而未爆的炮仗。
兩個哥哥喝酒,家康坐在一旁給他們斟酒。一壺酒喝完,扈氏把三碗餃子端了過來。家康吃了一碗就回屋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康給乾爹、乾娘送去一碗餃子和兩個棗饃,又給他們磕了頭。辛洪夫婦十分高興。
接下來的幾天,家康總會在黃昏的時候到乾爹那裡坐一會。
正月初八傍晚,楊家康又來到了辛洪夫婦的住處。
家康剛一坐下,辛洪就笑著說:「家康,明兒個你不是沒事嘛,咱去盤龍觀轉轉吧?」
「乾爹,你跟俺乾娘是去燒香嗎?」家康問道。
甘氏放下手中納的鞋底,「俺倆大年初一就去燒過香了。明兒個是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的生日,林道長要在觀里辦玉皇會,他讓我跟你乾娘明兒個去。」
「觀里年年都辦玉皇會嗎?」家康又問。
「以前沒有,這是年前蘭保長几個人出錢讓林道長辦的!」辛洪笑道。
甘氏端著針線笸籮站了起來,「家康,跟俺一塊去吧,聽林道長說他請的還有吹嗩吶的、跑旱船的!」
楊家康一聽來了精神,「乾娘,跑旱船是啥啊?是船在旱地上跑嗎?」
甘氏笑了笑,「你明兒個跟俺一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嘛!」
第二天早飯後,楊家康就隨辛洪夫婦一起前往盤龍觀。辛洪身背漁鼓,手拿雲板,甘氏帶了幾把香和一包點心。走在河堤上,他們看到一些老太太三五成群往東走,她們的手中都拿著香,很顯然這些人也都是去盤龍觀參加玉皇會的。
當家康他們來到盤龍觀的大門外,看見兩扇大門被重新刷了一遍紅漆,顯得好看了許多。他們隨人流走進觀中,這時大殿的外邊有不少人正站在兩個香爐前焚香祈禱。三人就朝大殿的方向走去。
來到西邊的那尊香爐前邊,甘氏把那包點心放在一旁的石台上,楊家康看到石台上擺放有石榴、油條、饊子、蠟燭、香等物。
甘氏又把帶來的幾把香點上放入香爐中,然後夫妻二人恭恭敬敬地施禮,家康也學著他們施了幾個禮。
辛洪去大殿和林道長說幾句話,甘氏和楊家康就在外邊等他。
沒多久,辛洪走了出來。他笑著對甘氏二人說:「馬上道場就開始了,林道長還從外邊請了十來個道士哩!」
很快,十多位道士列隊從大殿裡走了出來,他們中年長的有五十多歲,最年輕的有十七八歲的樣子。這些道士都身著嶄新的藍色道袍,手持各不相同的法器。楊家康感到十分新奇。
十多位道士來到院子的中央,他們輕輕擊打手中的法器,口裡吟唱著古老的曲調,擺出不同的隊形翩翩起舞。那些香客和來看熱鬧的人立刻圍了上來。
家康把那塊銀元拿出來交給樊氏,樊氏少不了又責備了他兩句。
這時,從外邊傳來家平的聲音:「家康回來沒有啊?」
「二哥,我回來了!」楊家康高興地說。
家平來到堂屋門口,「天一會兒就黑了,咱大哥說該去墳地燒紙了。」
「你喊家泰沒有啊?」樊氏問道。
「喊他了,他說他正忙,讓俺先去!」家平有些不悅地說。
樊氏嘆了一口氣,「紙籃子我都備好了,你們弟兄幾個去吧。」
「家康不用再拿紙籃子了,我啥東西都準備齊了,俺仨擓一個籃子就中了!」家平說道。
「那中。」樊氏說道,「這屋這個籃子裡的東西你們明兒早上再用吧。」
家康就和大哥、二哥一塊前去墳地給那些去世的親人燒紙,請他們回家過年。
弟兄三個來到村南距家三、四里遠的那片祖墳地,家平點燃了一掛鞭炮,他們幾個在幾位親人的墳前燒了一些紙,然後家平和家安都跪在楊四興的墳前嚎啕大哭,家康也跪在一旁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眼看夕陽就要落山了,哥仨就起身往家趕。
走到半路,他們看見家泰擓著一個籃子急匆匆走了過來。來到他們跟前,三個人都沒有理他。
家泰不好徑直過去,就問了一句:「你們幾個回來了?」
「回來了。」家平不耐煩地說,「俺都燒過紙了,你還去幹啥啊?」
「我也得去看看啊。」家泰面無表情地說。
「三哥,俺還等你不等了?」家康問道。
「不用等了,你們幾個回家吃飯去吧。」
說著,家泰就迅速走了過去。
家平回頭望了一眼,「也不知道老三是咋想的?人家都是弟兄幾個一塊上墳地,就他非得來個改樣的!」
「他也不當家啊!」家安淡淡說道,「那個女的也不知道給老三吃了啥迷魂藥,老三啥事都聽她的!」
家康接了一句,「俺三哥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啊!」
「他現在哪兒還是你三哥啊?」家平憤憤地說,「他還當自己是咱家的人嗎?我看他現在是沒有辦法,要是有辦法,他兩口子連那個院都不住了!」
「老二,你別再說了,以後也別再說這樣的話了!」家安喝住了他,「再咋說,他跟咱也是親弟兄。你說的話傳出去了,人家也會不光笑話他自己!走吧,趕緊回家吃飯。」
「不說就不說!」家平不滿地瞪了大哥一眼,又把路上的一塊坷垃踢得老遠,「我不說人家就看不見啊?」
家安沒有理他。三個人都不再說一句話。
兄弟三個到家後,天已經黑下來了。家康和母親才說了幾句話,狗孬就來喊他們去吃飯,樊氏和家康就去家安住的堂屋吃飯。
扈氏還特意準備了幾盤涼菜,家安倒了一壺酒。很快,家平一家幾口也來了。家安去院子裡放了一掛鞭炮,孩子們都連忙捂上耳朵。
等家安放完那掛鞭炮回到堂屋,孩子們都已坐在小桌旁等著吃飯了。
家安把酒倒上,他和家平開始喝酒,女人和孩子們就吃起了菜。十多口人圍著一張小飯桌吃飯很是熱鬧。
過了一會兒,樊氏就去幫扈氏下餃子。餃子下好後,樊氏吃了半碗就回屋歇息了,狗孬領著幾個弟弟妹妹去別人家拾落地而未爆的炮仗。
兩個哥哥喝酒,家康坐在一旁給他們斟酒。一壺酒喝完,扈氏把三碗餃子端了過來。家康吃了一碗就回屋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康給乾爹、乾娘送去一碗餃子和兩個棗饃,又給他們磕了頭。辛洪夫婦十分高興。
接下來的幾天,家康總會在黃昏的時候到乾爹那裡坐一會。
正月初八傍晚,楊家康又來到了辛洪夫婦的住處。
家康剛一坐下,辛洪就笑著說:「家康,明兒個你不是沒事嘛,咱去盤龍觀轉轉吧?」
「乾爹,你跟俺乾娘是去燒香嗎?」家康問道。
甘氏放下手中納的鞋底,「俺倆大年初一就去燒過香了。明兒個是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的生日,林道長要在觀里辦玉皇會,他讓我跟你乾娘明兒個去。」
「觀里年年都辦玉皇會嗎?」家康又問。
「以前沒有,這是年前蘭保長几個人出錢讓林道長辦的!」辛洪笑道。
甘氏端著針線笸籮站了起來,「家康,跟俺一塊去吧,聽林道長說他請的還有吹嗩吶的、跑旱船的!」
楊家康一聽來了精神,「乾娘,跑旱船是啥啊?是船在旱地上跑嗎?」
甘氏笑了笑,「你明兒個跟俺一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嘛!」
第二天早飯後,楊家康就隨辛洪夫婦一起前往盤龍觀。辛洪身背漁鼓,手拿雲板,甘氏帶了幾把香和一包點心。走在河堤上,他們看到一些老太太三五成群往東走,她們的手中都拿著香,很顯然這些人也都是去盤龍觀參加玉皇會的。
當家康他們來到盤龍觀的大門外,看見兩扇大門被重新刷了一遍紅漆,顯得好看了許多。他們隨人流走進觀中,這時大殿的外邊有不少人正站在兩個香爐前焚香祈禱。三人就朝大殿的方向走去。
來到西邊的那尊香爐前邊,甘氏把那包點心放在一旁的石台上,楊家康看到石台上擺放有石榴、油條、饊子、蠟燭、香等物。
甘氏又把帶來的幾把香點上放入香爐中,然後夫妻二人恭恭敬敬地施禮,家康也學著他們施了幾個禮。
辛洪去大殿和林道長說幾句話,甘氏和楊家康就在外邊等他。
沒多久,辛洪走了出來。他笑著對甘氏二人說:「馬上道場就開始了,林道長還從外邊請了十來個道士哩!」
很快,十多位道士列隊從大殿裡走了出來,他們中年長的有五十多歲,最年輕的有十七八歲的樣子。這些道士都身著嶄新的藍色道袍,手持各不相同的法器。楊家康感到十分新奇。
十多位道士來到院子的中央,他們輕輕擊打手中的法器,口裡吟唱著古老的曲調,擺出不同的隊形翩翩起舞。那些香客和來看熱鬧的人立刻圍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