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分家
吃過晚飯,甘氏就前去樊氏家。來到大門口,甘氏拍了拍門,家康過來開門把她讓進堂屋。樊氏正坐在堂屋紡線,她急忙起身請甘氏坐下。
兩個人閒聊了幾句,甘氏就說:「妹子,今兒上午家康去俺那兒,說了前幾天你們娘仨去家泰媳婦娘家的事,那個小媳婦還不打算回來啊?」
樊氏揉了揉眼睛,「嫂子,那一天你沒有跟俺一塊去,你就想不到她娘家娘會出啥相!說著說著,她就渾身哆嗦,口吐白沫,捏著嗓子說話。」
甘氏笑了笑,「年前就聽說家泰媳婦她娘家娘是一個師婆子,這些對她來說不是輕車熟路嘛!」
「開始我跟她辯了幾句,後來她往地上一躺,再站起來就閉著眼用不一樣的腔調說話。家泰媳婦說她是九天聖母附體了,我當時害怕得很。她借九天聖母的嘴說我得把家泰小兩口分出去,以後各過各的日子。後來我也覺得有些不對勁,她嚇唬我,說要是不分開過,俺家以後還得出事。這幾晚上我都睡不好覺,夜裡光做噩夢。白天迷迷瞪瞪的,右邊的眼皮子一個勁地蹦!」
「妹子,她說的那些你不用相信,她都是嚇唬人哩!」
「我也知道她是嚇唬我哩,可就是心裡害怕。今兒下午我坐在這兒紡棉花,紡著紡著,也不知道咋回事,一頭就撞到紡花車子上了,現在額頭還有點疼哩!」說著,樊氏還摸了摸自己的額頭。
「你是夜裡沒睡好,那一陣子又有點困了。」甘氏說道。
「年前我還以為家泰娶了媳婦,我會多一個幫手,誰知道會是這樣啊!」說著,樊氏又抹起了眼淚。
「妹子,你打算咋辦啊?」
「咋辦啊?我跟家康他幾個舅說了,他們說再等等看。這樣也不是一個長法啊,這個小媳婦成天住到娘家,家泰三天兩頭往那兒跑。俺家種了恁多地,現在正是鋤地的時候,家泰幹得少了,他兩個哥就得多干。家安弟兄兩個不說,那兩個兒媳婦會高興嗎?她倆在我跟前都說好幾回了!」樊氏唉聲嘆氣道。
「要讓我說,他們一個一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乾脆你就把家都分開算了,有啥能耐就讓他們使去!你跟家康娘倆一個鍋吃飯,也不用再看兒媳婦的臉色了!」
「嫂子,我也這樣想過啊!」樊氏苦笑著說,「不就因為還有家康這個孩子嘛,要不是為了他,我就把家都給他們分開。他們給我些吃的我就要,不給我吃的我就拉棍去要飯,也不受這個夾板氣了!」
「我給家康找個門路,你看中不中啊?」
「中啊,嫂子,」樊氏頓時喜出望外,「是讓他幹啥啊?去哪兒啊?」
甘氏笑了笑,「就在咱這兒,你看讓孩子跟著俺倆學唱道情咋樣?」
樊氏臉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俺楊家祖祖輩輩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不能讓俺家康學唱戲啊!親戚鄰居知道了肯定都笑話俺,這不是害這個孩子嘛!」
「妹子,家康這個孩子這麼好,又是我的乾兒子,我咋會害他哩?」甘氏不緊不慢地說,「道情是皇帝傳下來的,皇帝是上九流,唱他傳下來的東西咋會有人笑話哩?」
樊氏搖搖頭,「嫂子,我說出來話你可別生氣。」
「妹子,有啥話你就說唄,我一點都不會生氣!」
「唱道情這個活跟要飯差不多。就是去要飯,也是小孩跟上了歲數的人,還有家裡娘們,我捨不得讓我兒站到人家門口乾這個活啊!」
「唱道情也不是啥丟人的事,憑本事掙錢吃飯有啥丟人啊?我跟你哥只是想教家康一個吃飯的門路。他學會了藝不壓身,他也不一定將來就吃這門藝飯,這對他將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甘氏微笑著說。
「學道情這好那好,你倆都搬過來這麼多年了,咋沒有人跟著你倆學啊?」樊氏不耐煩地說。
「妹子,這個莊的確沒有找俺倆學道情的,但是外邊想跟著俺學道情的也不少,俺都沒有答應。這個也不是誰想學就管學好哩,像那些啞喉嚨破腔的人,就是學一輩子也不中。還有一點,得看著這個人的人品中不中,他帶著一臉邪氣,嗓子就是再好也不能傳給他!」
「那你說俺家康就中了?」
「這個孩子心眼好,嗓子也還差不多,咱是自己人,我跟你哥好好教他,他一定管學好!」
樊氏思考了片刻,「這不是個小事,我得問問孩子,還得去問問他幾個舅舅。」
「那中啊。」甘氏說道,「妹子,俺倆沒有孩子。你也看出來了,俺兩個待家康跟待親兒子一樣。他跟著俺學藝,俺不會留一手不傳,得把壓箱底的東西都教給他。等他學成了,討一房媳婦也不是啥難事,你就等著享這個孩子的福吧!」
「我這輩子還有啥福啊?」樊氏嘆了口氣,「只要將來管給家康娶來媳婦,兒子、媳婦都不氣我,我就心滿意足了!」
甘氏站了起來,「妹子,天也不早了,我得回家了。明兒個你問問孩子,再跟他幾個舅商量商量。」
「那中。」
樊氏把甘氏送到大門外,甘氏就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樊氏和家康一塊去了樊莊。半下午,母子二人返回家中。
吃晚飯時,樊氏跟家泰說,讓他把閆氏從閆家灘叫回來,等幾天他們的舅舅要來跟他們說一件事。過了一天,閆氏果然跟著家泰回到了家。
五天後的一個上午,樊氏的大哥和二弟來到柳家灣。樊氏把幾個兒子叫到堂屋,兩位舅舅跟家安兄弟說麥收過後,他們就來把這個家給兄弟幾個分開。家安、家平、家泰心裡都很高興,但他們的臉上都沒敢顯露出來。
兩個舅舅要走,幾個外甥都真誠挽留,家平去趙蘭埠口買回酒和菜,扈氏妯娌三個都笑逐顏開地下灶屋做菜、做飯。樊氏去灶屋幫忙,幾個兒媳婦笑著讓她出去歇息。
看到兒子和兒媳婦都這麼懂事,樊氏忍不住流下激動的淚水。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閆氏也不再頻繁地回娘家了。家安弟兄四個下地干農活,樊氏下地放羊,三個兒媳婦在家看孩子、做家務。
收麥種秋結束後,家安弟兄三個都和母親分開了家。樊氏和家康一個鍋吃飯,她在家照看孫子、孫女,她吃的糧食由四個兒子平攤。幾個哥哥照顧家康,分給他二畝地和三隻羊。家康不會種地,家安兩口子心疼這個兄弟,他們就種了家康的地,地里的收成將來分給他一半。
兩個人閒聊了幾句,甘氏就說:「妹子,今兒上午家康去俺那兒,說了前幾天你們娘仨去家泰媳婦娘家的事,那個小媳婦還不打算回來啊?」
樊氏揉了揉眼睛,「嫂子,那一天你沒有跟俺一塊去,你就想不到她娘家娘會出啥相!說著說著,她就渾身哆嗦,口吐白沫,捏著嗓子說話。」
甘氏笑了笑,「年前就聽說家泰媳婦她娘家娘是一個師婆子,這些對她來說不是輕車熟路嘛!」
「開始我跟她辯了幾句,後來她往地上一躺,再站起來就閉著眼用不一樣的腔調說話。家泰媳婦說她是九天聖母附體了,我當時害怕得很。她借九天聖母的嘴說我得把家泰小兩口分出去,以後各過各的日子。後來我也覺得有些不對勁,她嚇唬我,說要是不分開過,俺家以後還得出事。這幾晚上我都睡不好覺,夜裡光做噩夢。白天迷迷瞪瞪的,右邊的眼皮子一個勁地蹦!」
「妹子,她說的那些你不用相信,她都是嚇唬人哩!」
「我也知道她是嚇唬我哩,可就是心裡害怕。今兒下午我坐在這兒紡棉花,紡著紡著,也不知道咋回事,一頭就撞到紡花車子上了,現在額頭還有點疼哩!」說著,樊氏還摸了摸自己的額頭。
「你是夜裡沒睡好,那一陣子又有點困了。」甘氏說道。
「年前我還以為家泰娶了媳婦,我會多一個幫手,誰知道會是這樣啊!」說著,樊氏又抹起了眼淚。
「妹子,你打算咋辦啊?」
「咋辦啊?我跟家康他幾個舅說了,他們說再等等看。這樣也不是一個長法啊,這個小媳婦成天住到娘家,家泰三天兩頭往那兒跑。俺家種了恁多地,現在正是鋤地的時候,家泰幹得少了,他兩個哥就得多干。家安弟兄兩個不說,那兩個兒媳婦會高興嗎?她倆在我跟前都說好幾回了!」樊氏唉聲嘆氣道。
「要讓我說,他們一個一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乾脆你就把家都分開算了,有啥能耐就讓他們使去!你跟家康娘倆一個鍋吃飯,也不用再看兒媳婦的臉色了!」
「嫂子,我也這樣想過啊!」樊氏苦笑著說,「不就因為還有家康這個孩子嘛,要不是為了他,我就把家都給他們分開。他們給我些吃的我就要,不給我吃的我就拉棍去要飯,也不受這個夾板氣了!」
「我給家康找個門路,你看中不中啊?」
「中啊,嫂子,」樊氏頓時喜出望外,「是讓他幹啥啊?去哪兒啊?」
甘氏笑了笑,「就在咱這兒,你看讓孩子跟著俺倆學唱道情咋樣?」
樊氏臉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俺楊家祖祖輩輩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不能讓俺家康學唱戲啊!親戚鄰居知道了肯定都笑話俺,這不是害這個孩子嘛!」
「妹子,家康這個孩子這麼好,又是我的乾兒子,我咋會害他哩?」甘氏不緊不慢地說,「道情是皇帝傳下來的,皇帝是上九流,唱他傳下來的東西咋會有人笑話哩?」
樊氏搖搖頭,「嫂子,我說出來話你可別生氣。」
「妹子,有啥話你就說唄,我一點都不會生氣!」
「唱道情這個活跟要飯差不多。就是去要飯,也是小孩跟上了歲數的人,還有家裡娘們,我捨不得讓我兒站到人家門口乾這個活啊!」
「唱道情也不是啥丟人的事,憑本事掙錢吃飯有啥丟人啊?我跟你哥只是想教家康一個吃飯的門路。他學會了藝不壓身,他也不一定將來就吃這門藝飯,這對他將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甘氏微笑著說。
「學道情這好那好,你倆都搬過來這麼多年了,咋沒有人跟著你倆學啊?」樊氏不耐煩地說。
「妹子,這個莊的確沒有找俺倆學道情的,但是外邊想跟著俺學道情的也不少,俺都沒有答應。這個也不是誰想學就管學好哩,像那些啞喉嚨破腔的人,就是學一輩子也不中。還有一點,得看著這個人的人品中不中,他帶著一臉邪氣,嗓子就是再好也不能傳給他!」
「那你說俺家康就中了?」
「這個孩子心眼好,嗓子也還差不多,咱是自己人,我跟你哥好好教他,他一定管學好!」
樊氏思考了片刻,「這不是個小事,我得問問孩子,還得去問問他幾個舅舅。」
「那中啊。」甘氏說道,「妹子,俺倆沒有孩子。你也看出來了,俺兩個待家康跟待親兒子一樣。他跟著俺學藝,俺不會留一手不傳,得把壓箱底的東西都教給他。等他學成了,討一房媳婦也不是啥難事,你就等著享這個孩子的福吧!」
「我這輩子還有啥福啊?」樊氏嘆了口氣,「只要將來管給家康娶來媳婦,兒子、媳婦都不氣我,我就心滿意足了!」
甘氏站了起來,「妹子,天也不早了,我得回家了。明兒個你問問孩子,再跟他幾個舅商量商量。」
「那中。」
樊氏把甘氏送到大門外,甘氏就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樊氏和家康一塊去了樊莊。半下午,母子二人返回家中。
吃晚飯時,樊氏跟家泰說,讓他把閆氏從閆家灘叫回來,等幾天他們的舅舅要來跟他們說一件事。過了一天,閆氏果然跟著家泰回到了家。
五天後的一個上午,樊氏的大哥和二弟來到柳家灣。樊氏把幾個兒子叫到堂屋,兩位舅舅跟家安兄弟說麥收過後,他們就來把這個家給兄弟幾個分開。家安、家平、家泰心裡都很高興,但他們的臉上都沒敢顯露出來。
兩個舅舅要走,幾個外甥都真誠挽留,家平去趙蘭埠口買回酒和菜,扈氏妯娌三個都笑逐顏開地下灶屋做菜、做飯。樊氏去灶屋幫忙,幾個兒媳婦笑著讓她出去歇息。
看到兒子和兒媳婦都這麼懂事,樊氏忍不住流下激動的淚水。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閆氏也不再頻繁地回娘家了。家安弟兄四個下地干農活,樊氏下地放羊,三個兒媳婦在家看孩子、做家務。
收麥種秋結束後,家安弟兄三個都和母親分開了家。樊氏和家康一個鍋吃飯,她在家照看孫子、孫女,她吃的糧食由四個兒子平攤。幾個哥哥照顧家康,分給他二畝地和三隻羊。家康不會種地,家安兩口子心疼這個兄弟,他們就種了家康的地,地里的收成將來分給他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