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這是一座尚處於原始階段的小宇宙,法則均衡,結構穩定。
在王眾的指引下,納蘭潔以靈力輕觸這座小宇宙的本源,得知這座小宇宙誕生於四十年前,名義上歸屬於岑筱悠——顯然,早在納蘭潔加入眾成後不久,眾成便已為自家新客卿備下了這份厚禮。
作為這座小宇宙的創造者,岑筱悠沒有在小宇宙本源中附加任何額外法則或優先級設定,而她用於管理這座小宇宙的分靈中僅僅只有最低限度的預設指令,用於維繫小宇宙的基本運轉。
在感知到納蘭潔的靈力之後,這道分靈迅速作出調整,此前維繫小宇宙運轉的一系列機能轉變為應急保障機制,如今它的常態功能只有一個——將納蘭潔的指令轉達給小宇宙本源。
簡而言之,在岑筱悠這名極位大能的擔保與監護下,納蘭潔越過合道境的門檻,提前擁有了一座可以自行操縱的小宇宙。
……
……
當初在雙極界時,納蘭潔看似位極人臣,其實不過是個閉門修行的清貴閒人,帝國軍方真正的領袖一直是她的母親納蘭若;飛升之後,納蘭潔更是不理俗務,一心向道。
時至今日,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站在了管理者的立場上,而她所要面對的,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伴隨權柄而來的,是超乎想像的負擔。海量信息源源不斷地湧入納蘭潔的真靈,每一條單獨的信息都不算複雜,但它們具體而瑣碎,時刻都在變化,納蘭潔甚至來不及理解其中的十分之一,新的信息又會如浪潮般漫過她的意識。
想要藉助小宇宙提升自身修行效率,納蘭潔必須深度參與小宇宙的運轉,可如今她連全盤理解小宇宙即時反饋的信息都做不到,談何應對,至於「以自身意志塑造小宇宙,引導其發展」,那更是天方夜譚。
事實上,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局面。
以納蘭潔的本命法則配置,即便達到合道境,也很難獨力維繫一個小宇宙的運轉,更何況岑筱悠交給她的這座小宇宙中不只有客觀物質,還有生靈,其中包括人類!
生靈的存在會大幅提升小宇宙的運營難度,界主任何一次出格的嘗試都可能導致無可挽回的後果,在認識到法則升階玄妙自成的規律前,納蘭潔甚至懷疑自己即便修到三階也未必有能力管理一座能夠供人類生存的小宇宙。
當初她擔心父母安危,迫切地想要擁有一座小宇宙,作為一家人的安身之所,那時她自己都覺得這是個遙不可及的願望,即便宇文曦在曦瞳的使用說明中提到了與小宇宙相關的用途,納蘭潔也只是以為在自己本身已經具備創世資格的前提下,曦瞳能夠為自己經營小宇宙提供一定的輔助。
直至此時,此刻。
猶如福至心靈一般,納蘭潔將天河倒灌般的信息流引入曦瞳。
曦瞳立刻作出反應,龐大的信息流頃刻間被分類整理、歸納總結,根據輕重緩急定下優先級,最終以簡明扼要的形式呈現在納蘭潔眼前。
大致理解這座小宇宙的現狀與運行規則後,納蘭潔將自己的想法引入曦瞳;僅僅剎那,曦瞳便給出了詳盡的反饋,不但分析了這些構想的可行性,還為其中相對可行的構想提供了多條實現途徑。
至此,納蘭潔眼前的道路豁然開朗。
曦瞳中的法則是知識,是「虛」。
小宇宙本源中的法則是力量,是「實」。
在小宇宙這個實驗場中,曦瞳以知識調動小宇宙本源的力量,這便是以虛馭實;而在這個過程中占據主導的,是納蘭潔的意識。
如此一來,在確保自身真靈不受影響、不動搖「真我唯一」核心宗旨的前提下,她得以於另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中觀世事變遷、與眾生共鳴,從中積累新的感悟,再對這份感悟加以檢驗,令其不斷演進。
久而久之,這份感悟終將內化為納蘭潔的本能。
本能,即是力量。
這,便是破虛入實。
……
……
前路昭然,納蘭潔卻有些恍惚。
她不禁想起,四十年前,當她猶如夢囈般地說出「想要一個自己的小宇宙」時,宇文曦曾經輕描淡寫地回了一句:「會有的,而且不會太久。」
原來,那不是空口白話的安慰,而是成竹在胸的應諾。
四十年很長,長到超過納蘭潔人間一世,超過納蘭潔迄今為止的半數人生,超過納蘭潔能夠對宇文曦抱有妄想的全部時間。
但在飛升者的時間尺度下,四十年其實真的很短,短到絕大多數與納蘭潔同期飛升的一階修行者尚在求道境中艱難求索,短到一般的合道境界主幾乎不可能在這段時間內完全掌控一座不含生靈的小宇宙,更不會有信心接受人道紀元以嚴苛著稱的育人考核。
如此之短的時間裡,納蘭潔完成了由一階通往二階的修行,站在了合道的門檻前,只要她按部就班地以本心合道,她便能在曦瞳的幫助下通過育人考核,真正擁有一座能夠供人類生存的小宇宙。
毫無疑問,早在設計曦瞳時,宇文曦便已預見了納蘭潔合道後將會面臨的困境,並為她預備了相應的解法。
據宇文曦所言,曦瞳是「前一年的生日禮物」,彼時納蘭潔與他尚未結為道友,圍繞「真我唯一」的交易也已因納蘭潔單方面退出而宣告結束。
一時間,塵封的花與雪再度於納蘭潔真靈深處掀起波瀾,漸趨沸騰的喧囂中,納蘭潔止不住地問自己,為什麼?
為什麼,宇文曦在那時便為自己備下了如此珍貴而又貼心的禮物?
難道這件品級無限接近三階、功能完美彌補納蘭潔缺陷的靈器,真的只是宇文曦驗證思路的副產物?
……
……
良久,納蘭潔在心底沉沉一嘆。
她知道,眼下自己不可能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或許,她永遠也無法得到一個能夠讓自己信服的答案。
畢竟,有資格作答的那個人早已給出解釋,只是她如今愈發難以接受,而她暗自期盼的那個答案,卻又早已被證明絕無可能。
在王眾的指引下,納蘭潔以靈力輕觸這座小宇宙的本源,得知這座小宇宙誕生於四十年前,名義上歸屬於岑筱悠——顯然,早在納蘭潔加入眾成後不久,眾成便已為自家新客卿備下了這份厚禮。
作為這座小宇宙的創造者,岑筱悠沒有在小宇宙本源中附加任何額外法則或優先級設定,而她用於管理這座小宇宙的分靈中僅僅只有最低限度的預設指令,用於維繫小宇宙的基本運轉。
在感知到納蘭潔的靈力之後,這道分靈迅速作出調整,此前維繫小宇宙運轉的一系列機能轉變為應急保障機制,如今它的常態功能只有一個——將納蘭潔的指令轉達給小宇宙本源。
簡而言之,在岑筱悠這名極位大能的擔保與監護下,納蘭潔越過合道境的門檻,提前擁有了一座可以自行操縱的小宇宙。
……
……
當初在雙極界時,納蘭潔看似位極人臣,其實不過是個閉門修行的清貴閒人,帝國軍方真正的領袖一直是她的母親納蘭若;飛升之後,納蘭潔更是不理俗務,一心向道。
時至今日,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站在了管理者的立場上,而她所要面對的,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伴隨權柄而來的,是超乎想像的負擔。海量信息源源不斷地湧入納蘭潔的真靈,每一條單獨的信息都不算複雜,但它們具體而瑣碎,時刻都在變化,納蘭潔甚至來不及理解其中的十分之一,新的信息又會如浪潮般漫過她的意識。
想要藉助小宇宙提升自身修行效率,納蘭潔必須深度參與小宇宙的運轉,可如今她連全盤理解小宇宙即時反饋的信息都做不到,談何應對,至於「以自身意志塑造小宇宙,引導其發展」,那更是天方夜譚。
事實上,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局面。
以納蘭潔的本命法則配置,即便達到合道境,也很難獨力維繫一個小宇宙的運轉,更何況岑筱悠交給她的這座小宇宙中不只有客觀物質,還有生靈,其中包括人類!
生靈的存在會大幅提升小宇宙的運營難度,界主任何一次出格的嘗試都可能導致無可挽回的後果,在認識到法則升階玄妙自成的規律前,納蘭潔甚至懷疑自己即便修到三階也未必有能力管理一座能夠供人類生存的小宇宙。
當初她擔心父母安危,迫切地想要擁有一座小宇宙,作為一家人的安身之所,那時她自己都覺得這是個遙不可及的願望,即便宇文曦在曦瞳的使用說明中提到了與小宇宙相關的用途,納蘭潔也只是以為在自己本身已經具備創世資格的前提下,曦瞳能夠為自己經營小宇宙提供一定的輔助。
直至此時,此刻。
猶如福至心靈一般,納蘭潔將天河倒灌般的信息流引入曦瞳。
曦瞳立刻作出反應,龐大的信息流頃刻間被分類整理、歸納總結,根據輕重緩急定下優先級,最終以簡明扼要的形式呈現在納蘭潔眼前。
大致理解這座小宇宙的現狀與運行規則後,納蘭潔將自己的想法引入曦瞳;僅僅剎那,曦瞳便給出了詳盡的反饋,不但分析了這些構想的可行性,還為其中相對可行的構想提供了多條實現途徑。
至此,納蘭潔眼前的道路豁然開朗。
曦瞳中的法則是知識,是「虛」。
小宇宙本源中的法則是力量,是「實」。
在小宇宙這個實驗場中,曦瞳以知識調動小宇宙本源的力量,這便是以虛馭實;而在這個過程中占據主導的,是納蘭潔的意識。
如此一來,在確保自身真靈不受影響、不動搖「真我唯一」核心宗旨的前提下,她得以於另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中觀世事變遷、與眾生共鳴,從中積累新的感悟,再對這份感悟加以檢驗,令其不斷演進。
久而久之,這份感悟終將內化為納蘭潔的本能。
本能,即是力量。
這,便是破虛入實。
……
……
前路昭然,納蘭潔卻有些恍惚。
她不禁想起,四十年前,當她猶如夢囈般地說出「想要一個自己的小宇宙」時,宇文曦曾經輕描淡寫地回了一句:「會有的,而且不會太久。」
原來,那不是空口白話的安慰,而是成竹在胸的應諾。
四十年很長,長到超過納蘭潔人間一世,超過納蘭潔迄今為止的半數人生,超過納蘭潔能夠對宇文曦抱有妄想的全部時間。
但在飛升者的時間尺度下,四十年其實真的很短,短到絕大多數與納蘭潔同期飛升的一階修行者尚在求道境中艱難求索,短到一般的合道境界主幾乎不可能在這段時間內完全掌控一座不含生靈的小宇宙,更不會有信心接受人道紀元以嚴苛著稱的育人考核。
如此之短的時間裡,納蘭潔完成了由一階通往二階的修行,站在了合道的門檻前,只要她按部就班地以本心合道,她便能在曦瞳的幫助下通過育人考核,真正擁有一座能夠供人類生存的小宇宙。
毫無疑問,早在設計曦瞳時,宇文曦便已預見了納蘭潔合道後將會面臨的困境,並為她預備了相應的解法。
據宇文曦所言,曦瞳是「前一年的生日禮物」,彼時納蘭潔與他尚未結為道友,圍繞「真我唯一」的交易也已因納蘭潔單方面退出而宣告結束。
一時間,塵封的花與雪再度於納蘭潔真靈深處掀起波瀾,漸趨沸騰的喧囂中,納蘭潔止不住地問自己,為什麼?
為什麼,宇文曦在那時便為自己備下了如此珍貴而又貼心的禮物?
難道這件品級無限接近三階、功能完美彌補納蘭潔缺陷的靈器,真的只是宇文曦驗證思路的副產物?
……
……
良久,納蘭潔在心底沉沉一嘆。
她知道,眼下自己不可能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或許,她永遠也無法得到一個能夠讓自己信服的答案。
畢竟,有資格作答的那個人早已給出解釋,只是她如今愈發難以接受,而她暗自期盼的那個答案,卻又早已被證明絕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