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三 大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遼東返回北京的顛簸馬車上,沈明緊皺著眉頭,勉強咽下又一副苦澀的止咳湯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幾分無奈與疲憊,身體的不適讓他的話語都顯得有氣無力。吳雅芸則在一旁忙碌著,細心地照顧著他,她的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擔憂。

  沈明看著吳雅芸那雙原本應該握劍的手,如今卻忙著為他煎藥、餵藥,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愧疚。他低聲說道:「雅芸,你的手是用來拿劍的,不是用來照顧我的。我……」

  話還沒說完,就被吳雅芸一個白眼打斷。她反問道:「假使現在是我有病,你會怎麼做?」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挑釁,但更多的是對沈明那份深情的期待。

  沈明一下子語塞,他愣在那裡,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深知,如果換做是吳雅芸生病,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一切,全心全意地照顧她。可是,當吳雅芸真的在照顧他時,他卻感到如此愧疚,仿佛自己成了她的負擔。

  吳雅芸看著沈明那副窘迫的樣子,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微笑。她輕輕拍了拍沈明的手背,溫柔地說道:「沈明,我們都是彼此最重要的人。你生病,我照顧你;我生病,你也會照顧我。這就是我們的情誼,不是嗎?」

  沈明望著吳雅芸那雙清澈如泉、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眸,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漣漪,隨即又沉甸甸地落下。他緩緩地點了點頭,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似是在做著一個艱難的決定。思前想後,那深藏心底的秘密——自己乃倭寇汪直之子的身份,終究還是難以啟齒。罷了,就讓這沉重的消息,由吳清河那更為沉穩的口吻,輕輕告訴她吧,以免此刻這溫馨而寧靜的氣氛,被突如其來的風暴所破壞。

  正當沈明沉浸在內心的掙扎與抉擇之中時,馬車外傳來了陣陣輕快的腳步聲,緊接著,熊傳銀與陳萌荺的身影便映入了眼帘。他們二人帶著幾分關切與好奇,踏入這方寸之間的車廂,瞬間為這小小的空間增添了幾分生氣。

  「沈賢弟,你近日身子可好些了?日後你有什麼打算?」熊傳銀率先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爽朗與真摯,那關切之情溢於言表。陳萌荺也緊隨其後,輕聲細語地詢問著沈明的病情。

  沈明微微一笑,感激地望著他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在這亂世之中,能得此等摯友相伴,實乃人生一大幸事。「多謝二位關心,我這身子已無大礙,只是……」他的話語微微一頓,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與思索,「至於日後的打算,我尚未有定論。這世間紛擾,亦或……」

  話未說完,沈明的目光又不自覺地飄向了吳雅芸,那清澈的神色仿佛在無聲地鼓勵著他,給予他無盡的勇氣與力量。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穿過馬車的窗戶,斑駁地灑在他的身上,為他那略顯蒼白的臉龐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他凝視著吳雅芸,那雙眸子裡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有愧疚,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種堅定與決心。終於,他鼓足了勇氣,聲音雖輕卻異常堅定地說道:「雅芸,首先,我要對你說一聲對不起。」

  「我曾答應過你,當你武功超過我之時,我們便攜手共闖江湖,去看那山河壯麗,去體驗那刀光劍影中的快意恩仇。」沈明的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一種魔力,將那段美好的回憶再次勾勒在兩人的心頭,「然而,命運卻對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今我身患隱疾,這身體,怕是再也無法陪你走南闖北,去實現那曾經的夢想了。」

  說到此處,沈明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黯淡,但很快又被另一種光芒所取代。他緊緊握住吳雅芸的手,那份溫暖仿佛要穿透肌膚,直達她的心底。

  「但是,芸兒,你放心。我雖不能陪你闖蕩江湖,但我的心,我的靈魂,永遠都會與你同在。今後,我會以熊大哥為榜樣,學習他的堅韌與智慧,去幫助丁三娘重開那曾經繁華的布坊。我要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徽商,用我的雙手和智慧,為這片土地帶來繁榮與安寧。」

  沈明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決心,仿佛他已經看到了自己在那商海沉浮中奮鬥的身影,看到了丁三娘的布坊在他的幫助下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他深知,這不僅僅是對吳雅芸的承諾,更是對自己未來的期許與挑戰。

  吳雅芸靜靜地聽著,她的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有失望,因為她曾無數次幻想過與沈明並肩作戰的場景;有理解,因為她知道沈明的選擇是出於無奈與責任;更有鼓勵與期待,因為她相信沈明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闖出一片天地。

  她輕輕握住沈明的手,那份溫暖與力量仿佛在說:「沈明哥,無論你身在何方,無論你選擇何種道路,我都會在這裡默默支持你,祝福你。因為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永遠都是。」

  熊傳銀,這位眼神銳利如鷹,仿佛能洞察人心的老江湖,此刻輕撫著下巴的短髭,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輕輕拍了拍吳雅芸的肩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安撫,又有幾分引導:「雅芸妹妹你心中的憂慮,我豈能不知?但我只需問沈明兄弟幾句話,你便會豁然開朗,心中釋然。」


  言罷,熊傳銀轉頭,目光如炬,直射向沈明:「沈明兄弟,倘若有一日,你的兄弟在江湖中遭遇了危難,你手中的暗器,可否會為了那份情義,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沈明聞言,眼神堅定,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他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決絕與擔當:「熊大哥,我沈明雖因隱疾不能長途奔波,但暗器之術,我從未有過半分懈怠。我會繼續研究,精進技藝,待到它該出手的那一刻,我定會毫不含糊,為兄弟兩肋插刀。」

  熊傳銀聞言,笑容更甚,那笑容中既有對沈明的讚賞,也有對江湖情義的感慨:「你看,沈明兄弟,你我雖身為商人,但心中那份對情義的執著,對江湖的熱愛,卻從未有過半分減退。我們雖不能日日仗劍江湖,但為情為義,時而出手相幫,這又何嘗不是江湖的一部分呢?你我,終究還是離不開這片波瀾壯闊的江湖啊。」

  熊傳銀的言辭懇切而深沉,他緩緩言道:「記的以前有位大俠,在敵軍臨城之際,說了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在那種危急關頭,被人們理解為保國衛民,確實是恰如其分。將士們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築起城牆,守護家園,這便是俠之大者在戰時的體現。

  然而,真正的俠之大者,並非僅僅局限於戰時的英勇無畏。更應該在平時,以經世濟民為己任。就像你,沈明,你改進織布機,提高布的質量,讓更多平民百姓能夠買到既實惠又好用的布。這不僅僅是一項技術的革新,更是一份對民生的關懷和貢獻。

  而且,你所改進的這種布,還連通了漢蒙兩地的貿易,為漢蒙和議的簽訂盡了一份力。這是一種超越了保國衛民的俠義,是一種促進民族團結、增進人民福祉的壯舉。你的行為,讓我想到了真正的俠之大者,應該是什麼樣的。他們不僅僅是在戰場上揮灑熱血,更是在平時的生活中,用智慧和汗水,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促和平。

  無論是在戰時還是平時,都能儘自己所能,為國為民貢獻一份力量。因為,這才是真正的俠之大者所應該追求的目標和境界。」

  聽到此處,吳雅芸的眉頭漸漸舒展,嘴角也露出了一抹釋然的笑容。她望著沈明,眼中閃爍著新的認識與理解。原來,沈明雖不能如她所願,共赴闖蕩江湖之約,但他心中的江湖情義,對兄弟的深情厚誼,卻從未有過半分改變。他以另一種方式,繼續著他的江湖俠義之夢,守護著那份屬於他們的情義。

  陳萌荺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豪邁與期待,他拍了拍沈明的肩膀,笑道:「下次我們出逍遙盟的任務,沈賢弟和弟妹可一定要一起來啊!你們倆在軍營那一襲殺,簡直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有你們在,我們完成任務還不是手到擒來,輕鬆至極!」

  然而,面對陳萌荺的這番話,沈明的表情卻異常嚴肅,他緩緩搖了搖頭,目光堅定地望著吳雅芸:「萌荺兄,我們倆的事情,並非你一言我一語就能定下的。雅芸的父親,吳清河前輩,他的意見至關重要。在未經他首肯之前,你這聲『弟妹』恐怕是叫早了。」

  沈明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吳清河的尊重與敬畏,更隱藏著對未來的深深憂慮。他知道,自己身為倭寇之子的身份,一旦曝光,將會給吳雅芸帶來怎樣的風暴與困擾。

  而吳雅芸呢?她聞言只是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充滿了對沈明的信任與理解。她心裡清楚,自己的父親吳清河對沈明向來是讚賞有加,甚至曾私下裡對她說過,沈明是個值得託付終身的好男兒。因此,對於沈明的這番話,她並未放在心上,反而覺得這是他對自己的一種保護與尊重。

  然而,沈明心中卻明白,這不過是緩兵之計。他深知,一旦自己那倭寇之子的身份被吳清河揭開,真正考驗他們感情的時刻才會到來。到那時,吳雅芸是否能夠接受這個事實,是否還能夠堅定地站在他身邊,都將成為未知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