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用我一生,換你十年天真無邪
廳堂旁的另一間臥室里,晴雯收拾好被褥,紫鵑扶著落淚傷神之後有些睏倦的黛玉躺下,不片刻,黛玉入了夢鄉。
賈墨瞧著她長長的睫毛和眼帘,不由得心生感慨:自幼失母,父親又早早把她送出家門、寄人籬下,這才導致她敏感多愁,她平日裡心氣高、喜歡懟人,好象很強勢一樣。
可是誰能設身處地的去想她的處境和心中的恐慌呢?
幾乎沒人理解。
自己的到來,《多情劍客無情劍》的現世,或許是提前點醒了她對某些事情的感悟和認知,因此看透了賈寶玉的自私唯我和愚頑無知,也知道女孩兒長大了要與外男避嫌,這才拒絕賈寶玉邀她單獨遊園,進而又想到父親明知這一點卻不接她回家,可見她並不受父親重視。
重男輕女,原是人之常情……
「好生看著姑娘。」
賈墨輕聲囑咐紫鵑,招晴雯出去。
廳堂里,晴雯說:「我已經囑咐茜雪她們不准亂說,免得壞了林姑娘的清譽。還用錦衣衛嚇唬她們,她們一個個怕的厲害。」
看,連一個十六歲的丫頭都知道林姑娘清譽很重要,賈母卻疏忽這一點,只因喜歡兒孫齊聚的熱場場面,便讓表兄妹們每日同桌用膳,呵。
賈墨臉上的譏誚一閃而沒,笑著說:「我得晴雯,猶如劉備得諸葛,真是天助我也。」
劉備和諸葛,晴雯還是知道的,嘻嘻笑了一下,又說:「四爺對林姑娘真好,林姑娘有四爺這樣的表哥,真令人羨慕。」
賈墨眉頭一揚:「你很喜歡林姑娘嗎?」
晴雯:「很多人不喜歡林姑娘,背後說她刻薄小氣,我卻知道林姑娘心是極好的。」
賈墨挑眉看她:「你也是極好的。」
晴雯臉一紅,睨他一眼,轉身出了廳堂。
約莫兩刻鐘之後,林黛玉睡醒走出臥室,紫鵑打熱水給她淨臉。
隨後,林黛玉似又恢復了少女的活潑和隨性兒,笑臉走了過來,細細看著賈墨寫字。
紫鵑識趣的退出廳堂。
「表哥的字越發寫的好了,行文結構不輸趙孟頫。」說完轉身倒了一杯茶過來,盈盈瞧著賈墨:「表哥歇一會兒吧。」
賈墨伸手來接,卻見黛玉輕搖螓首,茶杯遞到了他唇邊。
他心中頓時如同飲了美酒一般,有一道暖流涌過,張了張嘴……
「想得美,這是我自己要喝的。」林黛玉的蔥蔥玉手畫了個圈兒,茶杯已到她面前,她只是嗅了嗅,拿眼瞟著賈墨,見賈墨定定的看著自己,臉龐一紅,茶杯又遞了過去,餵他喝了一口。
放下茶杯,她從懸掛一排毛筆的筆架上挑了一支毛筆,放在賈墨手裡,又取了一張未裁剪的宣紙,「表哥,我要看你寫大字。」
賈墨略一沉吟,寫了一首詩。
林黛玉待他寫完,緩緩念出聲:「忽有故人心上過,回首山河已是秋,兩地相思共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賈墨以為她會見詩傷情,卻未料到她只是略略思考了一下,便問他:「這是為李尋歡和林詩音作的詩麼?」臉上並無半分傷感。
賈墨一笑:「不單是他二人,是為所有兩情相悅又無法白頭偕老的苦命人所作。」
「這張我要了。」林黛玉拿過紙放在一邊晾著墨跡,又扯了一張新紙鋪平,「上次你用鋼筆寫的那句話,我也要。」
賈墨略一回憶,反應過來,在紙上寫道:你的眼中有春與秋,勝過我見過愛過的一切山川與河流。
林黛玉:「表哥明明能寫一手好字,不輸王羲之、趙孟頫等人,上次卻在我們面前藏拙。」
「字寫得多了有所感悟而已,哪裡比得了書聖?妹妹言過其實了。」
其實,一切都要歸功於書法技能。
「我愛這字,便是強過書聖了。」林黛玉拿走紙張,又換一張新紙,「再寫一張吧。」
賈墨笑看著她:「事不過三,今天就寫最後一張了。」
林黛玉:「既是最後一張,便要用心一些。」
賈墨瞧見她充滿期盼的眼神里,似乎蘊藏著濃到化不開的情意,心中一動,寫道:用我一生,換你十年天真無邪。
林黛玉眼波流轉,眼中情意更濃,隨後一蹙眉,拿過賈墨手中的毛筆,把字全塗了,「寓意不好,第三張我不要了。」
賈墨一想,明白了她的意思:一生換十年,似乎不太吉利啊。
「表哥你在一邊口述,我們續寫上午的故事。」林黛玉拉著賈墨胳膊起身,坐了他的主位,擰開鋼筆蓋,「這鋼筆越寫越順暢,軟硬適中,筆尖粘在紙上,一筆一划皆可隨心所欲,竟讓人時時掛念著想要執筆寫字,西洋人真了不起呢。」
賈墨一笑:「可惜他居無定所,哪日再見到他,定要討幾支送與妹妹。」
林黛玉輕輕搖頭:「我在這兒寫,原和得了鋼筆拿回去是一樣的,表哥莫要領受別人太多恩情。」
整個下午,薛寶釵並未過來,賈墨與林黛玉時而寫字,時而撫琴,她原有一些基礎,只是不甚精通,手把手教起來並不吃力,時間飛快來到傍晚,該去晨昏定省了。
……
賈母院裡。
晨昏定省請過賈母安之後,林黛玉湊在賈母右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賈寶玉見狀湊到賈母左手邊,笑問:「老祖宗,林妹妹同你說了什麼悄悄話?」
賈墨在一邊和迎春說話,見狀瞥了他們一眼。
賈母和藹的摸著賈寶玉的頭,不答反問:「聽襲人說你從四哥那兒回來就悶悶不樂,連中飯都沒吃。是不是你四哥教訓你了?」
賈寶玉訕訕一笑:「四哥不曾教訓我。」
賈母偏頭看了一眼林黛玉,問寶玉:「你們兩兄妹鬥嘴了?」
賈寶玉連忙說:「是我的不對,林妹妹勸我讀書上進原是一番好意,我卻著惱說她熱衷名利。後來我氣消了便後悔了,無論她說的對不對,我總是不該惱她,即便心中有氣,也不該說重話。」
林黛玉接著說:「我也有不對,我那時說話太生硬,任誰聽了都會氣惱。」
賈母見狀一臉堆笑:「那就好那就好,你們能互相體諒就最好了,整個府里,我只拿你們兩個小祖宗沒辦法,你們和和氣氣的,我就少了許多煩惱。」
「老太太,用餐了。」
鴛鴦擺好飯菜來請,一干人等就坐大圓桌。
老太太對右手邊的賈墨說:「墨哥兒如今已經不同尋常了,在外面有偌大的名聲,卻還沒有一個表字供人稱呼,你們這一輩的男丁都是玉字輩的,墨,如玉也,便取璟瑜二字做表字吧。」說完還用手在桌子上虛寫了一遍。
「謝老祖宗贈字。」賈墨答謝。
「老祖宗真有學問,璟瑜二字取的真好,我都想和四哥換了。」賈寶玉在一邊哄賈母歡心。
賈母還真就吃這一套,笑著摸摸他頭:「你取寶玉二字,原是因你銜寶而誕,也是極好的兆頭。」
寶玉又問:「老祖宗怎想起璟瑜二字,其中可有什麼典故?」
賈母聞言下意識看了黛玉一眼,心道還好玉兒跟我說了典故,「今日府里都在流傳一句話——曲有誤,賈郎顧。這是外面的人用周瑜的典故來誇讚墨兒。周瑜,字公瑾;賈墨,字璟瑜,都是極擅音樂的人,傳揚出去,豈不是一段佳話?」
眾人聞言紛紛誇讚老祖宗英明。
賈墨瞧了一眼黛玉,看出這璟瑜二字是出自她手。心道黛玉真是越來越會討巧了,既幫自己取了一個很好的表字,又幫賈母出盡了風頭,討了她的歡心。
如果她親自贈送表字,反倒不美。旁人知道了不會贊她之才,倒會笑話賈墨。因為表字大多為至親長輩或者師尊贈送,妹妹送的只能叫小名,豈能外用?
賈墨瞧著她長長的睫毛和眼帘,不由得心生感慨:自幼失母,父親又早早把她送出家門、寄人籬下,這才導致她敏感多愁,她平日裡心氣高、喜歡懟人,好象很強勢一樣。
可是誰能設身處地的去想她的處境和心中的恐慌呢?
幾乎沒人理解。
自己的到來,《多情劍客無情劍》的現世,或許是提前點醒了她對某些事情的感悟和認知,因此看透了賈寶玉的自私唯我和愚頑無知,也知道女孩兒長大了要與外男避嫌,這才拒絕賈寶玉邀她單獨遊園,進而又想到父親明知這一點卻不接她回家,可見她並不受父親重視。
重男輕女,原是人之常情……
「好生看著姑娘。」
賈墨輕聲囑咐紫鵑,招晴雯出去。
廳堂里,晴雯說:「我已經囑咐茜雪她們不准亂說,免得壞了林姑娘的清譽。還用錦衣衛嚇唬她們,她們一個個怕的厲害。」
看,連一個十六歲的丫頭都知道林姑娘清譽很重要,賈母卻疏忽這一點,只因喜歡兒孫齊聚的熱場場面,便讓表兄妹們每日同桌用膳,呵。
賈墨臉上的譏誚一閃而沒,笑著說:「我得晴雯,猶如劉備得諸葛,真是天助我也。」
劉備和諸葛,晴雯還是知道的,嘻嘻笑了一下,又說:「四爺對林姑娘真好,林姑娘有四爺這樣的表哥,真令人羨慕。」
賈墨眉頭一揚:「你很喜歡林姑娘嗎?」
晴雯:「很多人不喜歡林姑娘,背後說她刻薄小氣,我卻知道林姑娘心是極好的。」
賈墨挑眉看她:「你也是極好的。」
晴雯臉一紅,睨他一眼,轉身出了廳堂。
約莫兩刻鐘之後,林黛玉睡醒走出臥室,紫鵑打熱水給她淨臉。
隨後,林黛玉似又恢復了少女的活潑和隨性兒,笑臉走了過來,細細看著賈墨寫字。
紫鵑識趣的退出廳堂。
「表哥的字越發寫的好了,行文結構不輸趙孟頫。」說完轉身倒了一杯茶過來,盈盈瞧著賈墨:「表哥歇一會兒吧。」
賈墨伸手來接,卻見黛玉輕搖螓首,茶杯遞到了他唇邊。
他心中頓時如同飲了美酒一般,有一道暖流涌過,張了張嘴……
「想得美,這是我自己要喝的。」林黛玉的蔥蔥玉手畫了個圈兒,茶杯已到她面前,她只是嗅了嗅,拿眼瞟著賈墨,見賈墨定定的看著自己,臉龐一紅,茶杯又遞了過去,餵他喝了一口。
放下茶杯,她從懸掛一排毛筆的筆架上挑了一支毛筆,放在賈墨手裡,又取了一張未裁剪的宣紙,「表哥,我要看你寫大字。」
賈墨略一沉吟,寫了一首詩。
林黛玉待他寫完,緩緩念出聲:「忽有故人心上過,回首山河已是秋,兩地相思共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賈墨以為她會見詩傷情,卻未料到她只是略略思考了一下,便問他:「這是為李尋歡和林詩音作的詩麼?」臉上並無半分傷感。
賈墨一笑:「不單是他二人,是為所有兩情相悅又無法白頭偕老的苦命人所作。」
「這張我要了。」林黛玉拿過紙放在一邊晾著墨跡,又扯了一張新紙鋪平,「上次你用鋼筆寫的那句話,我也要。」
賈墨略一回憶,反應過來,在紙上寫道:你的眼中有春與秋,勝過我見過愛過的一切山川與河流。
林黛玉:「表哥明明能寫一手好字,不輸王羲之、趙孟頫等人,上次卻在我們面前藏拙。」
「字寫得多了有所感悟而已,哪裡比得了書聖?妹妹言過其實了。」
其實,一切都要歸功於書法技能。
「我愛這字,便是強過書聖了。」林黛玉拿走紙張,又換一張新紙,「再寫一張吧。」
賈墨笑看著她:「事不過三,今天就寫最後一張了。」
林黛玉:「既是最後一張,便要用心一些。」
賈墨瞧見她充滿期盼的眼神里,似乎蘊藏著濃到化不開的情意,心中一動,寫道:用我一生,換你十年天真無邪。
林黛玉眼波流轉,眼中情意更濃,隨後一蹙眉,拿過賈墨手中的毛筆,把字全塗了,「寓意不好,第三張我不要了。」
賈墨一想,明白了她的意思:一生換十年,似乎不太吉利啊。
「表哥你在一邊口述,我們續寫上午的故事。」林黛玉拉著賈墨胳膊起身,坐了他的主位,擰開鋼筆蓋,「這鋼筆越寫越順暢,軟硬適中,筆尖粘在紙上,一筆一划皆可隨心所欲,竟讓人時時掛念著想要執筆寫字,西洋人真了不起呢。」
賈墨一笑:「可惜他居無定所,哪日再見到他,定要討幾支送與妹妹。」
林黛玉輕輕搖頭:「我在這兒寫,原和得了鋼筆拿回去是一樣的,表哥莫要領受別人太多恩情。」
整個下午,薛寶釵並未過來,賈墨與林黛玉時而寫字,時而撫琴,她原有一些基礎,只是不甚精通,手把手教起來並不吃力,時間飛快來到傍晚,該去晨昏定省了。
……
賈母院裡。
晨昏定省請過賈母安之後,林黛玉湊在賈母右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賈寶玉見狀湊到賈母左手邊,笑問:「老祖宗,林妹妹同你說了什麼悄悄話?」
賈墨在一邊和迎春說話,見狀瞥了他們一眼。
賈母和藹的摸著賈寶玉的頭,不答反問:「聽襲人說你從四哥那兒回來就悶悶不樂,連中飯都沒吃。是不是你四哥教訓你了?」
賈寶玉訕訕一笑:「四哥不曾教訓我。」
賈母偏頭看了一眼林黛玉,問寶玉:「你們兩兄妹鬥嘴了?」
賈寶玉連忙說:「是我的不對,林妹妹勸我讀書上進原是一番好意,我卻著惱說她熱衷名利。後來我氣消了便後悔了,無論她說的對不對,我總是不該惱她,即便心中有氣,也不該說重話。」
林黛玉接著說:「我也有不對,我那時說話太生硬,任誰聽了都會氣惱。」
賈母見狀一臉堆笑:「那就好那就好,你們能互相體諒就最好了,整個府里,我只拿你們兩個小祖宗沒辦法,你們和和氣氣的,我就少了許多煩惱。」
「老太太,用餐了。」
鴛鴦擺好飯菜來請,一干人等就坐大圓桌。
老太太對右手邊的賈墨說:「墨哥兒如今已經不同尋常了,在外面有偌大的名聲,卻還沒有一個表字供人稱呼,你們這一輩的男丁都是玉字輩的,墨,如玉也,便取璟瑜二字做表字吧。」說完還用手在桌子上虛寫了一遍。
「謝老祖宗贈字。」賈墨答謝。
「老祖宗真有學問,璟瑜二字取的真好,我都想和四哥換了。」賈寶玉在一邊哄賈母歡心。
賈母還真就吃這一套,笑著摸摸他頭:「你取寶玉二字,原是因你銜寶而誕,也是極好的兆頭。」
寶玉又問:「老祖宗怎想起璟瑜二字,其中可有什麼典故?」
賈母聞言下意識看了黛玉一眼,心道還好玉兒跟我說了典故,「今日府里都在流傳一句話——曲有誤,賈郎顧。這是外面的人用周瑜的典故來誇讚墨兒。周瑜,字公瑾;賈墨,字璟瑜,都是極擅音樂的人,傳揚出去,豈不是一段佳話?」
眾人聞言紛紛誇讚老祖宗英明。
賈墨瞧了一眼黛玉,看出這璟瑜二字是出自她手。心道黛玉真是越來越會討巧了,既幫自己取了一個很好的表字,又幫賈母出盡了風頭,討了她的歡心。
如果她親自贈送表字,反倒不美。旁人知道了不會贊她之才,倒會笑話賈墨。因為表字大多為至親長輩或者師尊贈送,妹妹送的只能叫小名,豈能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