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國舅爺,金屋藏嬌
「賢弟,愚兄等你好久了。」
聲音的主人是有一面之緣的沈竣南,靜心書齋的背後東家,也是當朝國舅爺,他父親英國公沈東來,是前朝皇后的弟弟,當朝皇后的親爹,現任吏部尚書,亦是禁軍統領。他哥哥沈靖北,是禁軍副統領。而他本人,由於還年輕,並未身居高位,暫居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相當於錦衣衛內部的風紀監察長。
當初他第一批兩千冊書賣完後,引起這位東家的注意,因此見過一面,聊了一會兒。若非他家勢力龐大,他又大力支持,印刷速度不可能擴張那麼快。
至於他為何對自己這麼熱情,賈墨暫時想不出個所以然,以他家的家世,賣書那點兒銀子應當不算什麼。
「勞國舅爺久等,墨之過也。」
聽聞眼前人是國舅爺,跟在賈墨身後的晴雯屈膝福了一禮,卻是連問安的資格也沒有,當然更不敢戴著面紗。
「你我之間何必外道?快快請坐。」
分賓主就座,晴雯默默站在一旁,另有丫鬟倒茶。
「你喚我國舅爺,真是見外了。」沈其南笑著說:「你小我幾歲,或許不知情,令祖榮國公和家祖當年是袍澤兄弟,互有馳援救命之義,這些年來,兩府來往不多,是因為家父掌管禁軍,要避嫌。如今你我並未身居高位,小輩之間的來往與軍國大事無關,理當重續昔日兄弟之情。」
「原來竟有此等淵源?難怪賢兄如此抬愛小弟。」
賈墨分辨不了是真是假,無論真假,場面話仍要說。
「賢弟當真短短几日的功夫便著完第二冊了麼?」
「正是,我心中早有腹稿,所以快一些。」
賈墨招招手,晴雯從小垮包里取出第二冊手稿。賈墨接過來交給沈靖南。
「這丫鬟倒也水靈,賢弟時刻不忘帶在身邊,可見風流才子,才子風流啊。」
賈墨笑笑:「沈兄見笑了。今日出來給家裡姐妹們買些女孩兒家的物件,我一個男子哪懂那些?這才帶了她出來。」
沈竣南莞爾一笑略過此事:「果不出賢弟所料,市面上確實有人開始盜印賢弟的巨著,我已令手下兒郎們全面搜尋、抄沒。剛剛有人來回報,已經搜了五六千冊。這些都是純利,哈哈,我們一人一半。」
賈墨微微思索了一下,「堵不如疏,不如讓三四成利給他們,允許他們私下印刷,公開售賣,但是售價要按我們說的辦。那麼多的印刷工匠,我們不可能強制綁來,錦衣衛也不可能天天去抄沒。」
「三四成利?那也太便宜他們了。最多二成,其實我更希望一律抄沒。」
賈墨有些訝異的看著他:「雖說我們占著理,但是以沈兄的家世,何至於把這區區小利看在眼裡?」
沈靖南苦笑:「賢弟以為,以愚兄的家世,應當不在乎這點小錢吧?首先,這不是錢的問題。辦這個靜心書齋,只是因為我家小妹喜歡一些新奇的書畫,希望能收一些回來,以前無人知曉靜心書齋是我家開的,現在靜心書齋揚名了,那些小商賈卻敢占你我兩家國公府的便宜,焉能聽之任之?」
「其次,仍是錢的問題,我家現在也沒錢,所以我錙銖必較。
賢弟應當知道,我朝繼承明朝薪酬制度,官員俸祿很低,低到普通官員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生計。
太上皇當年南征北戰,王公貴戚都鞍前馬後跟隨,立下無數汗馬功勞。他老人家自然不能眼睜睜看著忠臣良將過的寒酸,除了賞賜之外,便是默許大家找國庫『借』銀子使。
當年打沙俄,打北蠻,平西南、收海島,一次次勝仗打下來,繳獲大量戰利品,這些是該收繳國庫的,都被王公貴戚『借』完了,然而打仗所耗費的錢財又是數不勝數,所以國庫日漸空虛,現如今國庫里尚不足八百萬兩白銀,昔年被打敗的北蠻、沙俄等敵寇,又恢復了元氣,屢寇邊關,眼下正是用兵之時,陛下萬般無奈,只好追繳之前的欠銀。
我家是皇后娘娘至親娘家,焉能不率先歸還欠銀?只可惜這些年下來,錢花的差不多了,現在只交還了三成,還有七成沒有著落。陛下容許勛貴國戚們有多少還多是,可以慢慢還,但終究還是要還的。遲還不如早還,賢弟以為如何?」
賈墨點點頭:「自是如此,早還,陛下興許會記住這份忠心。」
賈墨之前在市集聽過一個故事。
皇帝派人追繳欠銀,一個老將把自己衣裳脫了,指著自己渾身的傷疤說:『我曾跟太上皇老人家南征北戰,為老人家擋過刀擋過箭,還從死人堆里刨出重傷的太上皇,一路背著他老人家逃命,找到吃的喝的,我自己捨不得吃,都給了他老人家,連他老人家都稱呼我老兄弟,如今我年紀大了,上不得戰場。你們便找我要錢?要錢沒有,已經花沒了,要命還有一身老骨頭,儘管拿去,反正已經活夠了。」
太上皇聞言,也只是淡淡說了一句『這老傢伙就這樣,滾刀肉一個,算了,不去理他。』於是皇帝追繳欠銀的事,只好放緩進程。
宮裡一個太上皇,一個皇上,太上皇又戰功赫赫,頗得軍心擁戴,雖然身體不行了,一直靜養,不聞國事,但是皇帝也不敢不孝、不敬。
令出二帝,皇帝政令難通,有識之士都看在眼裡。
「賢弟今日之言,愚兄必定呈達天聽,陛下聞之必然欣慰。」
「沈兄好意,小弟心領了。」賈墨拱了拱手,「小弟人微言輕,隻言片語,何敢叨擾陛下之耳?」
「不盡然也。」沈靖南說:「賢弟身為榮國府長房曾孫,是有機會承襲榮府爵位的。你有一個嫡出的兄長。但是爵位承襲之事,向來由宗人府上稟天子,由天子御口欽賜,天家爵位並非私人錢財可以私下傳授,誰說一定要傳嫡不傳庶?賢弟之才遠高於令兄,又有忠心為國之志。若得陛下欣喜……」
「沈兄高義,小弟銘記於心。爵位一事,我並未想過,一切順應自然吧。」
沈靖南瞥一眼晴雯,略過此事不說,隨口閒聊起家常來。
「賢弟可曾有了婚約?」
「出身寒庶,未定婚約。」
「英雄不論出處,以弟之高才,假以時日必將名動神京,屆時提婚的人恐怕會踏破令尊的門檻。呵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賢弟要有心理準備才是,別稀里糊塗當了新郎。賢弟素來不為令尊所喜,愚兄早有耳聞。」
賈墨心中微驚,是了,眼前這位沈二公子,是錦衣衛的監察官,什麼情報看不到?若他有心查閱,賈府所有的事,除了私房密語,他大概都能知道。
他所說的,是極有道理的。
自己的便宜老子,只因欠別人五千兩銀子沒錢還,就拿自己親生閨女嫁去抵債,按原本的情勢發展下去,迎春便會因此下嫁孫紹祖,一年時間,即被虐辱而死。
萬一他被別人收買,給自己定一個特別丑,但家裡很有錢的商賈之女怎麼辦?
如果真的那樣……哼。
心中想著陰暗的事,臉上卻是不動聲色:「禮儀二字,誰又能違反呢?若真是那樣,也只能聽之由之。」
「俗話說白首如新,傾蓋如故,你我一見如故,他日遇到難處,大可以跟我磋商一番,我求了家父出面,想來赫老也會給幾分薄面。」
賈墨笑著應了,臉色忽然一變:「沈兄,我可沒有斷袖分桃的癖好,你不要動歪念頭。」
「啊?」沈靖南楞了一下,隨後哈哈大笑:「老弟你太幽默了,哈哈……你儘管放心便是,我沒有那方面的愛好……不過你這般相貌確實需要警惕,就你這樣大大咧咧的帶個小丫鬟,一點兒自保之力都沒有……」
賈墨見他笑容不似作偽,進而又想到廳堂旁的臥室內,藏有一個美女,想必是他金屋藏嬌,這才按下心中狐疑。
時間在談話間飛速流逝,已近正午。
沈靖南起身說:「我已著人在雲泰樓定下酒席,我們好好喝上幾杯,如何?」
「恭敬不如從命。」
聲音的主人是有一面之緣的沈竣南,靜心書齋的背後東家,也是當朝國舅爺,他父親英國公沈東來,是前朝皇后的弟弟,當朝皇后的親爹,現任吏部尚書,亦是禁軍統領。他哥哥沈靖北,是禁軍副統領。而他本人,由於還年輕,並未身居高位,暫居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相當於錦衣衛內部的風紀監察長。
當初他第一批兩千冊書賣完後,引起這位東家的注意,因此見過一面,聊了一會兒。若非他家勢力龐大,他又大力支持,印刷速度不可能擴張那麼快。
至於他為何對自己這麼熱情,賈墨暫時想不出個所以然,以他家的家世,賣書那點兒銀子應當不算什麼。
「勞國舅爺久等,墨之過也。」
聽聞眼前人是國舅爺,跟在賈墨身後的晴雯屈膝福了一禮,卻是連問安的資格也沒有,當然更不敢戴著面紗。
「你我之間何必外道?快快請坐。」
分賓主就座,晴雯默默站在一旁,另有丫鬟倒茶。
「你喚我國舅爺,真是見外了。」沈其南笑著說:「你小我幾歲,或許不知情,令祖榮國公和家祖當年是袍澤兄弟,互有馳援救命之義,這些年來,兩府來往不多,是因為家父掌管禁軍,要避嫌。如今你我並未身居高位,小輩之間的來往與軍國大事無關,理當重續昔日兄弟之情。」
「原來竟有此等淵源?難怪賢兄如此抬愛小弟。」
賈墨分辨不了是真是假,無論真假,場面話仍要說。
「賢弟當真短短几日的功夫便著完第二冊了麼?」
「正是,我心中早有腹稿,所以快一些。」
賈墨招招手,晴雯從小垮包里取出第二冊手稿。賈墨接過來交給沈靖南。
「這丫鬟倒也水靈,賢弟時刻不忘帶在身邊,可見風流才子,才子風流啊。」
賈墨笑笑:「沈兄見笑了。今日出來給家裡姐妹們買些女孩兒家的物件,我一個男子哪懂那些?這才帶了她出來。」
沈竣南莞爾一笑略過此事:「果不出賢弟所料,市面上確實有人開始盜印賢弟的巨著,我已令手下兒郎們全面搜尋、抄沒。剛剛有人來回報,已經搜了五六千冊。這些都是純利,哈哈,我們一人一半。」
賈墨微微思索了一下,「堵不如疏,不如讓三四成利給他們,允許他們私下印刷,公開售賣,但是售價要按我們說的辦。那麼多的印刷工匠,我們不可能強制綁來,錦衣衛也不可能天天去抄沒。」
「三四成利?那也太便宜他們了。最多二成,其實我更希望一律抄沒。」
賈墨有些訝異的看著他:「雖說我們占著理,但是以沈兄的家世,何至於把這區區小利看在眼裡?」
沈靖南苦笑:「賢弟以為,以愚兄的家世,應當不在乎這點小錢吧?首先,這不是錢的問題。辦這個靜心書齋,只是因為我家小妹喜歡一些新奇的書畫,希望能收一些回來,以前無人知曉靜心書齋是我家開的,現在靜心書齋揚名了,那些小商賈卻敢占你我兩家國公府的便宜,焉能聽之任之?」
「其次,仍是錢的問題,我家現在也沒錢,所以我錙銖必較。
賢弟應當知道,我朝繼承明朝薪酬制度,官員俸祿很低,低到普通官員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生計。
太上皇當年南征北戰,王公貴戚都鞍前馬後跟隨,立下無數汗馬功勞。他老人家自然不能眼睜睜看著忠臣良將過的寒酸,除了賞賜之外,便是默許大家找國庫『借』銀子使。
當年打沙俄,打北蠻,平西南、收海島,一次次勝仗打下來,繳獲大量戰利品,這些是該收繳國庫的,都被王公貴戚『借』完了,然而打仗所耗費的錢財又是數不勝數,所以國庫日漸空虛,現如今國庫里尚不足八百萬兩白銀,昔年被打敗的北蠻、沙俄等敵寇,又恢復了元氣,屢寇邊關,眼下正是用兵之時,陛下萬般無奈,只好追繳之前的欠銀。
我家是皇后娘娘至親娘家,焉能不率先歸還欠銀?只可惜這些年下來,錢花的差不多了,現在只交還了三成,還有七成沒有著落。陛下容許勛貴國戚們有多少還多是,可以慢慢還,但終究還是要還的。遲還不如早還,賢弟以為如何?」
賈墨點點頭:「自是如此,早還,陛下興許會記住這份忠心。」
賈墨之前在市集聽過一個故事。
皇帝派人追繳欠銀,一個老將把自己衣裳脫了,指著自己渾身的傷疤說:『我曾跟太上皇老人家南征北戰,為老人家擋過刀擋過箭,還從死人堆里刨出重傷的太上皇,一路背著他老人家逃命,找到吃的喝的,我自己捨不得吃,都給了他老人家,連他老人家都稱呼我老兄弟,如今我年紀大了,上不得戰場。你們便找我要錢?要錢沒有,已經花沒了,要命還有一身老骨頭,儘管拿去,反正已經活夠了。」
太上皇聞言,也只是淡淡說了一句『這老傢伙就這樣,滾刀肉一個,算了,不去理他。』於是皇帝追繳欠銀的事,只好放緩進程。
宮裡一個太上皇,一個皇上,太上皇又戰功赫赫,頗得軍心擁戴,雖然身體不行了,一直靜養,不聞國事,但是皇帝也不敢不孝、不敬。
令出二帝,皇帝政令難通,有識之士都看在眼裡。
「賢弟今日之言,愚兄必定呈達天聽,陛下聞之必然欣慰。」
「沈兄好意,小弟心領了。」賈墨拱了拱手,「小弟人微言輕,隻言片語,何敢叨擾陛下之耳?」
「不盡然也。」沈靖南說:「賢弟身為榮國府長房曾孫,是有機會承襲榮府爵位的。你有一個嫡出的兄長。但是爵位承襲之事,向來由宗人府上稟天子,由天子御口欽賜,天家爵位並非私人錢財可以私下傳授,誰說一定要傳嫡不傳庶?賢弟之才遠高於令兄,又有忠心為國之志。若得陛下欣喜……」
「沈兄高義,小弟銘記於心。爵位一事,我並未想過,一切順應自然吧。」
沈靖南瞥一眼晴雯,略過此事不說,隨口閒聊起家常來。
「賢弟可曾有了婚約?」
「出身寒庶,未定婚約。」
「英雄不論出處,以弟之高才,假以時日必將名動神京,屆時提婚的人恐怕會踏破令尊的門檻。呵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賢弟要有心理準備才是,別稀里糊塗當了新郎。賢弟素來不為令尊所喜,愚兄早有耳聞。」
賈墨心中微驚,是了,眼前這位沈二公子,是錦衣衛的監察官,什麼情報看不到?若他有心查閱,賈府所有的事,除了私房密語,他大概都能知道。
他所說的,是極有道理的。
自己的便宜老子,只因欠別人五千兩銀子沒錢還,就拿自己親生閨女嫁去抵債,按原本的情勢發展下去,迎春便會因此下嫁孫紹祖,一年時間,即被虐辱而死。
萬一他被別人收買,給自己定一個特別丑,但家裡很有錢的商賈之女怎麼辦?
如果真的那樣……哼。
心中想著陰暗的事,臉上卻是不動聲色:「禮儀二字,誰又能違反呢?若真是那樣,也只能聽之由之。」
「俗話說白首如新,傾蓋如故,你我一見如故,他日遇到難處,大可以跟我磋商一番,我求了家父出面,想來赫老也會給幾分薄面。」
賈墨笑著應了,臉色忽然一變:「沈兄,我可沒有斷袖分桃的癖好,你不要動歪念頭。」
「啊?」沈靖南楞了一下,隨後哈哈大笑:「老弟你太幽默了,哈哈……你儘管放心便是,我沒有那方面的愛好……不過你這般相貌確實需要警惕,就你這樣大大咧咧的帶個小丫鬟,一點兒自保之力都沒有……」
賈墨見他笑容不似作偽,進而又想到廳堂旁的臥室內,藏有一個美女,想必是他金屋藏嬌,這才按下心中狐疑。
時間在談話間飛速流逝,已近正午。
沈靖南起身說:「我已著人在雲泰樓定下酒席,我們好好喝上幾杯,如何?」
「恭敬不如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