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軍令狀
「極影系列」則是純跑鞋系列,一共有7款,「極影一代」是其中的入門款。
張建東接過圖紙仔細看了一下,表情從迷茫轉換到震驚再轉換到疑惑,最後恍然大悟,看得張楚延直呼神奇。
「居然還可以用這種方法把兩塊鞋底壓縮到一起!真是天才的構思!我怎麼從來都沒有想到過?」
「極影二代」跑鞋本就是一代的模板升級改造出來的,進一步提高了跑鞋性能,增強了鞋底回彈性、耐磨性以及適應性,外觀上延續了一代的設計風格,從圖紙上來看更精緻,配色選擇更多。
「掠影」釘鞋他們廠可以生產,但釘鞋底又是另一種加工材料,生產的話還需要找合適的貨源。
最難的是鞋釘,根據張楚延的構思,鞋釘還得與其他廠商合作。
從類型上看有長釘、短釘、塔釘、尖釘、跳釘等,從材質上看更多的是鋼釘和鐵釘兩種,以及各種合成金屬釘,再想提高性能則需要陶瓷釘與特殊材料釘。
「鞋釘我們廠生產不了,還有這個田徑服……等等,它的成本似乎有點低啊!」
本來張建東想說田徑服沒辦法生產,但是一看材料表,用的全都是基礎材料加工出來的,只是這種加工方式他從沒見過。
一般市面上的高彈面料都是由藍晶莫代爾和萊卡氨綸纖維通過雙紗緯編前後間隔交織編織而成,好處是彈性強、吸水性強,布料柔軟,綠色環保。
而「行影系列」田徑服,則是採用了全新的編織方式,並且在兩種纖維當中增加了一款新的高性能纖維。
服裝本身賣的就是品牌溢價,真要說成本的話,肯定比售價要低得多。
只是張建東現在習慣了一雙鞋子三百多的成本賣四百多塊錢,一下子忘了當時做代工廠的時候,生產一百塊錢成本的鞋子,轉頭就被品牌商賣到五百以上。
「圖紙里的機器我看了一下,都是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成本低產量高,而且市面上絕對沒有同款,連樣式相似的都沒有。」
張楚延簡單說了一下,這三個圖紙也是他挑出來,最適合目前生產的新產品,其他圖紙技術含量太高,建東鞋廠也沒有適配的機器,短時間內沒辦法生產。
「這次我們還是主打『極影』跑鞋,釘鞋和田徑服等到有成品了有庫存了可以一起發布,『極影二代』抓緊搞一批樣品鞋出來。」
張建東聽著張楚延做規劃,有些無奈地說:「到底我是廠長還是你是廠長?行,就按你說得做。」
「極影二代」跑鞋是一代的升級款,有一代的基礎在,但做出來的時間至少也要半個月,期間還要不斷調試機器不斷測試。
「半個月半個月,怎麼動不動就是半個月,什麼都得等,什麼都得各種手續,簡直是麻煩死。」
張楚延吐槽了一下,這也沒辦法,半個月已經很短了,要知道很多研究所一個小實驗動不動就幾個月,等到出成果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把鞋廠的具體事情都商量好,他一回到學校,就發現兩個人正在辦公室等著他。
一個是籃球隊主教練祈明,一個是足球隊主教練胡顯昌,兩人見到張楚延後,直接問道:「校長,聽說你準備開卡丁車俱樂部?」
張楚延一看這架勢不對啊,搖搖頭道:「不是卡丁車俱樂部,是卡丁車館。」
「有區別嗎?」
「……好像還真沒。」
胡顯昌是典型的廢話不多說,把一個文件夾遞給張楚延:「校長,關於咱們學校成立足球俱樂部的事情,我有一點想法,都在這上面。」
祈明同樣是為籃球俱樂部來的,也拿出一個文件夾遞給了張楚延。
籃球俱樂部和足球俱樂部成立並不複雜,按照兩人和張楚延的構想,兩年內會成立全國乙級職業聯賽的籃球和足球俱樂部。
二者的註冊資金都需要2000萬左右,具體運營下來的成本還會更高。
張楚延不願意現在成立的原因是,古陽體校籃球隊和足球隊的學生都還沒成長起來,別說乙級職業聯賽了,就是業餘比賽他們都應付不了。
從外界雇新的球員,他又不怎麼願意,有機會當然得留給自己學校的學生。
似乎是看出了張楚延的想法,胡顯昌直接立了軍令狀:「半個月後的西山省高中足球聯賽,古陽體校是冠軍。除了高中聯賽以外,我聯繫了兩支中超俱樂部的青訓隊比賽。」
張楚延:「……」
自己還在搞市級聯賽,還想著跟其他中學比一下,人家已經把全國甲級職業聯賽青訓隊都聯繫好了,這就是差距,果然專業的就是專業的。
「那足球俱樂部的事情,就靠胡教練你全權負責了,我只有一個要求,如果成立了足球俱樂部,就把水平夠的學生安排進去。」
張楚延的意思也很明確,開俱樂部完全沒問題,但是學生水平達到了,必須讓學生先進去,人數不夠再去僱傭其他球員。
胡顯昌同樣是這麼想的,他之所以敢提前找張楚延,和現在古陽體校足球隊的兩名學生分不開關係。
「秦俊、臧斌。」
一個是天生的技術型前鋒,一個足球智商超高。
儘管在胡顯昌看來,兩人還略顯稚嫩,但兩人現在才剛正式訓練沒有那麼久,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非常難得。
秦俊才正式訓練不到一年,臧斌參加正式足球訓練也才剛剛兩年,可單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兩人已經不比一些青訓隊球員差。
身體素質方面,經過張楚延改進的訓練計劃和胡顯昌嚴苛的要求,雖然還比不上從小體校長大的球員,但也足夠用了。
其他學生天賦同樣不低,只是沒有秦俊兩人進步這麼快,表現這麼優異而已。
放在其他學校也算是天才的學生,來到古陽體校就變得有些平平無奇。
不是他們這些人不努力訓練,實在是秦俊兩人進步太誇張,相比之下他們的進步才看起來小了點。
張建東接過圖紙仔細看了一下,表情從迷茫轉換到震驚再轉換到疑惑,最後恍然大悟,看得張楚延直呼神奇。
「居然還可以用這種方法把兩塊鞋底壓縮到一起!真是天才的構思!我怎麼從來都沒有想到過?」
「極影二代」跑鞋本就是一代的模板升級改造出來的,進一步提高了跑鞋性能,增強了鞋底回彈性、耐磨性以及適應性,外觀上延續了一代的設計風格,從圖紙上來看更精緻,配色選擇更多。
「掠影」釘鞋他們廠可以生產,但釘鞋底又是另一種加工材料,生產的話還需要找合適的貨源。
最難的是鞋釘,根據張楚延的構思,鞋釘還得與其他廠商合作。
從類型上看有長釘、短釘、塔釘、尖釘、跳釘等,從材質上看更多的是鋼釘和鐵釘兩種,以及各種合成金屬釘,再想提高性能則需要陶瓷釘與特殊材料釘。
「鞋釘我們廠生產不了,還有這個田徑服……等等,它的成本似乎有點低啊!」
本來張建東想說田徑服沒辦法生產,但是一看材料表,用的全都是基礎材料加工出來的,只是這種加工方式他從沒見過。
一般市面上的高彈面料都是由藍晶莫代爾和萊卡氨綸纖維通過雙紗緯編前後間隔交織編織而成,好處是彈性強、吸水性強,布料柔軟,綠色環保。
而「行影系列」田徑服,則是採用了全新的編織方式,並且在兩種纖維當中增加了一款新的高性能纖維。
服裝本身賣的就是品牌溢價,真要說成本的話,肯定比售價要低得多。
只是張建東現在習慣了一雙鞋子三百多的成本賣四百多塊錢,一下子忘了當時做代工廠的時候,生產一百塊錢成本的鞋子,轉頭就被品牌商賣到五百以上。
「圖紙里的機器我看了一下,都是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成本低產量高,而且市面上絕對沒有同款,連樣式相似的都沒有。」
張楚延簡單說了一下,這三個圖紙也是他挑出來,最適合目前生產的新產品,其他圖紙技術含量太高,建東鞋廠也沒有適配的機器,短時間內沒辦法生產。
「這次我們還是主打『極影』跑鞋,釘鞋和田徑服等到有成品了有庫存了可以一起發布,『極影二代』抓緊搞一批樣品鞋出來。」
張建東聽著張楚延做規劃,有些無奈地說:「到底我是廠長還是你是廠長?行,就按你說得做。」
「極影二代」跑鞋是一代的升級款,有一代的基礎在,但做出來的時間至少也要半個月,期間還要不斷調試機器不斷測試。
「半個月半個月,怎麼動不動就是半個月,什麼都得等,什麼都得各種手續,簡直是麻煩死。」
張楚延吐槽了一下,這也沒辦法,半個月已經很短了,要知道很多研究所一個小實驗動不動就幾個月,等到出成果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把鞋廠的具體事情都商量好,他一回到學校,就發現兩個人正在辦公室等著他。
一個是籃球隊主教練祈明,一個是足球隊主教練胡顯昌,兩人見到張楚延後,直接問道:「校長,聽說你準備開卡丁車俱樂部?」
張楚延一看這架勢不對啊,搖搖頭道:「不是卡丁車俱樂部,是卡丁車館。」
「有區別嗎?」
「……好像還真沒。」
胡顯昌是典型的廢話不多說,把一個文件夾遞給張楚延:「校長,關於咱們學校成立足球俱樂部的事情,我有一點想法,都在這上面。」
祈明同樣是為籃球俱樂部來的,也拿出一個文件夾遞給了張楚延。
籃球俱樂部和足球俱樂部成立並不複雜,按照兩人和張楚延的構想,兩年內會成立全國乙級職業聯賽的籃球和足球俱樂部。
二者的註冊資金都需要2000萬左右,具體運營下來的成本還會更高。
張楚延不願意現在成立的原因是,古陽體校籃球隊和足球隊的學生都還沒成長起來,別說乙級職業聯賽了,就是業餘比賽他們都應付不了。
從外界雇新的球員,他又不怎麼願意,有機會當然得留給自己學校的學生。
似乎是看出了張楚延的想法,胡顯昌直接立了軍令狀:「半個月後的西山省高中足球聯賽,古陽體校是冠軍。除了高中聯賽以外,我聯繫了兩支中超俱樂部的青訓隊比賽。」
張楚延:「……」
自己還在搞市級聯賽,還想著跟其他中學比一下,人家已經把全國甲級職業聯賽青訓隊都聯繫好了,這就是差距,果然專業的就是專業的。
「那足球俱樂部的事情,就靠胡教練你全權負責了,我只有一個要求,如果成立了足球俱樂部,就把水平夠的學生安排進去。」
張楚延的意思也很明確,開俱樂部完全沒問題,但是學生水平達到了,必須讓學生先進去,人數不夠再去僱傭其他球員。
胡顯昌同樣是這麼想的,他之所以敢提前找張楚延,和現在古陽體校足球隊的兩名學生分不開關係。
「秦俊、臧斌。」
一個是天生的技術型前鋒,一個足球智商超高。
儘管在胡顯昌看來,兩人還略顯稚嫩,但兩人現在才剛正式訓練沒有那麼久,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非常難得。
秦俊才正式訓練不到一年,臧斌參加正式足球訓練也才剛剛兩年,可單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兩人已經不比一些青訓隊球員差。
身體素質方面,經過張楚延改進的訓練計劃和胡顯昌嚴苛的要求,雖然還比不上從小體校長大的球員,但也足夠用了。
其他學生天賦同樣不低,只是沒有秦俊兩人進步這麼快,表現這麼優異而已。
放在其他學校也算是天才的學生,來到古陽體校就變得有些平平無奇。
不是他們這些人不努力訓練,實在是秦俊兩人進步太誇張,相比之下他們的進步才看起來小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