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截教群英破萬法 紫霄之上鎖仙途》
上古時期公元前4500年前後,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縷縷發生仙、神、人、妖、鬼、魔、等數個部族的大戰,使得山河傾塌,天地倒轉。自人世間成立最早的三個王朝,夏商周三代以降,都逐漸走向摧毀枯裂,分崩瓦解之勢。
若論對三界的致命打擊事件,當屬華夏創世之母女媧與天道至尊鴻鈞老祖,合力布局引發出來無量浩劫,史稱:「封神大戰」,這場大戰,導致三界破碎,以人界最為損失慘重。天道鴻鈞施展大法力重塑人間秩序,再造三界!
從此洪荒分為天、地、人三界並立。
奈何人界先後經歷幾次量劫,祖龍脈破損嚴重,鴻鈞為鞏固人界用先天至寶,可無限再生大陸土壤的「息壤」創造了九大州。
它們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處在人界九州的凡境修士,因有天命規則所阻隔,聖人亦然無法踏入其中,當凡界的修士達到足夠的修仙境界,就會被迫牽引飛升到仙神界,這也是天地規則所限制。
凡間人界。
經古籍記載人族乃天地主角,先後經歷三皇五帝時代,後又度過夏商兩朝建立,隨後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姬發伐紂,成功建立起周朝。
眾洪荒大能不願再做聖人之下的芻狗,在天、地、兩界內尋找機緣無果,遂紛紛通過轉世來到凡間人界。
凡間人界的頂尖修士大限為三百載,此乃天道鴻鈞故意而為之,讓眾修士紛紛不敢怒不敢言,最終眾大能紛紛建立道統,在大限到來之前留下遺命,讓麾下眾人暗中繼續找機緣線索,最後化道和飛升。
時間悠悠,人間王朝更替。
周朝經歷三百載歲月,隨即被眾諸侯所滅亡,西周從此落幕。
東周建立,隨後又出現春秋五霸時代,其中夾雜著諸子百家等勢力。
春秋戰亂,戰國七雄崛起!
封神大戰後,截教衰落,闡教欲繼續在人間一家獨大,讓人間王朝萬世一系的尊奉天庭各路仙神,為促使這一目標的達成,闡教和天界諸神又紛紛下界在人間建立道統,受到各國祭奉,它們和各個人間諸侯國即為相互利用的關係,諸國想要一統天下,仙神想要建立人間道統。
正當一切都盡在闡教掌控中時,孰不知他們的死對頭「截教」也在暗地復興,圖謀大舉。
夜幕深罩,漫天烏雲,被奔襲萬里的暴風襲卷的滾滾翻騰。廣袤無垠的穹天,此時此刻,所呈現出來的顏色之深猶如被漆黑的油墨浸染了一番。似乎在藉此宣洩自己的瘋狂嗔怒。
倏然,「轟!」的一聲,一道耀眼奪目的輝煌金光形成一柄利劍,直直洞穿了蒼穹。又隨即化作萬千光點,散裂開來,頃刻之間,萬里黑雲被蕩平的無影無蹤,白晝降世,澄光清明。相伴而來的還有震顫寰宇的兩聲長嘯,一聲雄渾有力,逼的五天驚恐,九州戰慄。一聲尖厲刺激,迫的妖鬼悸惶,仙神悚懼。
一條雙翼四爪金龍,一隻金鱗遍體的巨鷹,正於此天野雲闊之間,大戰不休。雙方鏖戰正酣,爭鬥交纏的難解難分。
巨鷹懸空而起,雙翅開展,摶風運雲,揮振萬頃法力,向金龍俯衝而去。其羽翼折射著流動的金光,化作金色刀刃,欲借俯衝之勢,一舉斬殺金龍。
金龍也不甘示弱,騰飛躍起,吟哮立威,不避不躲,猶如一桿金槍,貫穿而去,作正面迎敵之勢。在與巨鷹接觸的一剎那,瞬時之間,偏頭一閃,一記神龍擺尾,先行纏繞住了巨鷹的雙腳,巨鷹被制,頓時失力。金龍拖著巨鷹直直往下墜去。下墜之時,鷹龍亦爭鬥不止,龍首鷹頭,風馳電掣之間,便互相撕咬啄鬥起來。
少頃,龍鷹的上方,憑空出現一把青色鉤鎖,鎖環呈蓮花狀。「叮鈴」一聲,在鷹龍的懵昧錯愕,猝不及防之下,便被蓮花鎖環當即圈拿捆綁。
一股浩然靈力,若電若雷,直擊鷹龍,鷹龍之間,「你死我活式」的爭鬥,在電流雷擊下,戛然而止。且在之後更是渾身麻痹,無法動彈。被鉤鎖困住的鷹龍止住了下墜之勢,被鎖鏈牽引進某一片雲海里。
鎖鏈的主人是一身著玄青色道袍的老者,老者用力一扯,將鷹龍硬生生地摔在雲層之上。鷹龍到底是上古神獸,老者這一摔,當即脫力,原本就重傷的他,忽地一跌,也跌坐在雲層。隨著「噗!」的一聲,老者一大攤鮮血,口吐而出後,又是接連不斷的咳嗽、氣喘聲。
「咳!咳!咳!」
「想我道號通天,卻不曾有這通天之能,道德,元始欺我碧游宮太甚,鴻鈞老祖又偏袒他闡教眾人可憐我碧游萬仙死傷慘重,本尊愧對徒子徒孫們啊!」通天教主感慨痛惜,捶胸頓足的說道。
回想起千年前慘烈悲壯的「商周封神大戰」,作為人間前任的神州共主,殷商王朝。因其被天命護持的天子氣運,消逝殆盡。殷商王朝最後一任君主,商紂王帝辛,又荒淫無道,暴虐昏庸,倒行逆施,逼迫殘害天下的黎民百姓。
為扶神州於將傾之時,挽救萬民於危難之間。受開天闢地的神州始祖,鴻鈞老祖與修補天界的大地之母,女媧娘娘二人之命。以鴻鈞老祖麾下三大高徒,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人,共議封神榜。
更派遣元始天尊麾下弟子,姜子牙輔周伐商。以商周大戰所陣亡的,人間的統帥戰將,仙界的散仙真人等。命其,死後以魂魄成神,創立天庭,維持三界秩序。用以造福三界眾生。
通天教主自知截教門人有許多人會死後封神,為了儘量避免死亡,通天教主力阻其門下弟子參與商周大戰。奈何天命難違,因其門下弟子多在殷商任職,受殷商太師聞仲之邀,國師申公豹之請。紛紛下山參戰,結果死的死,傷的傷,擒的擒。
最後通天教主為與眾門人報仇雪恨,討回公道。雖拼力布置誅仙,萬仙,此等殺天戮地的凶威二陣。也以失敗告終。
通天教主本人也被鴻鈞老祖帶回紫霄宮禁閉。且在師尊名為「勸解紛爭,化消矛盾」的「茅廬之會」時,服下了隕聖丹。
只要動用聖人之力,登時體爆而亡,道消身隕。不過鴻鈞答應通天,只要肯罷休收手,截教剩餘弟子都將得到妥善安置,待到天下大勢已定,自會重整碧游,再立仙界,還可繼續教化萬仙,奉行碧游宮那套「有教無類」的仙宗法旨。
可事與願違,鴻鈞、道德、元始、背信棄義,將碧游宮門人趕盡殺絕,通天教主大弟子,多寶道人,拼死從道德天尊的道場「八景宮」逃出,通過秘法告知通天真相。
通天教主勃然大怒,打破紫霄宮重重禁制,又順勢奪取了存放在紫霄宮內的「封神榜」和「詔仙筆」。以自己萬載道行為獻祭,才換的延緩隕聖丹毒發的短短三天時間。
鴻鈞發現通天逃匿之後,當即下令八景宮與玉虛宮,並力圍剿誅殺通天教主。通天教主原本的萬載法力,先為隕聖丹獻祭,後又被道德,元始重傷。已是十不存一,又要面臨十二金仙的追殺……
回想此番種種,憤怒、不甘的情緒,點燃了通天教主的復仇心火,轉眼間已然氣血翻湧,怒火中燒。通天教主用道衣長袖一抹嘴上血跡後,昂首挺胸,負手而立的怒斥道:「呸!虧的爾等,以如此品行,竟還敢竊據天尊之位,真是恬不知恥!待本尊大業將成,定教爾等永墮幽冥地獄,不得好死輪迴!」
說罷,通天教主轉眼看向被他收服的鷹龍二獸,作為一教天尊,自是通曉三界的他,自然知道,此等機緣,萬年難遇。
那金龍,本是自盤古開天地時,天地第一縷晨曦炙光所化,名號「御曦」其之吐息可化天火,焚燒三界,本就奇根絕骨,若再歷劫苦修,聖人難阻。
巨鷹,與金龍同生,為生死宿敵,其原身乃同為盤古開天地後冥暗混沌之際,天地第一縷星光所化。名號「凌曜」其實力之強,秉性之悍,萬不可與現世的金翅大鵬雕、先天孔雀、金烏、鳳凰等號稱「上古神鳥」的羽族相提並論。
天地剛分,鴻蒙初辟,走獸以「御曦神龍」為帝,飛禽以「凌曜金鷹」為王。
若非這二獸剛剛化形,就一心爭鬥,毫無防備顧忌,又損失大量體力。青蓮鎖,又原為鴻鈞老祖困敵的先天至寶。重傷下的通天想收復他們絕無可能。
「若不是本尊重傷難愈,命在旦夕,正好讓此二獸作我碧游宮的護教聖獸,現在……也罷,就留給徒子徒孫們去馴服吧!」
通天教主一語既罷,又呢喃道:「還是先行離開此地,省的元始門下的孽畜,干擾本尊大計!」
話音落定,通天教主右手一揮,顯化出一副座駕,通天緩慢挪步,坐在椅上,雙手緊握「青蓮鎖」上下一抖,大喝一聲「走!」神龍,金鷹為之受困的法術禁制一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暴掠而出,帶著通天教主的座駕飛馳而去。
「師叔留步!」正當通天教主駕馭座駕,馳騁於一望無際的雲海霄浪之時,數道仙音震耳發聵。定睛一看,有十三道金光,從遠方激射而來。通天教主當即明了是何人阻他去路。
輸人不輸陣,遂大聲笑道:「南極仙翁,十二金仙,本尊不去尋爾等,爾等背負我碧游宮的血海深仇,竟還敢自投死網,阻本尊去路!」
「殺!」通天教主一聲怒吼,手裡的青蓮鎖霎時翻飛而起。被鏈環圈住的長龍,巨鷹各自施展起渾身解數。長龍吐出滔天焰火,巨鷹飛射金光萬羽。往十三道金光方向撞擊過去。
「我等尊奉鴻鈞法制,元始敕令,恭請師叔回紫霄宮重議大計,師叔何故對我等小輩大打出手啊?」十三道身影面對深重法力,齊齊運功,宣洩出萬丈金芒與之對立。
雙方一時陷入僵持,儘管南極仙翁,十二金仙仗勢欺人,趁人之危。通天教主即使身受重傷,法力幾乎盡散,仍能憑藉青蓮鎖,與兩隻上古神獸,合三為一的法力,與他們對峙一二,且還不落下風。
通天教主一邊御獸對敵,一邊雲淡風輕的說道:「多說無益,本尊知道你們何等為人,手底下見真章吧!」
「弟子看師叔撐不了多久,不如收手,隨我等回紫霄宮,師尊自有定奪」南極仙翁自信笑道。
通天教主蔑視冷哼,不予回話。南極仙翁當即一招手,便有四人脫離而出,侍立在南極仙翁之後。
「布陣!」南極仙翁輕言道。隨即那四人心念一動,施法運功,「鏘鏘鏘鏘」四聲,其各自背負一把絕頂仙劍,霎時出鞘。劍光吞吐而出,南極仙翁白袖一揮,一副陣圖,亦憑空顯化。
「誅仙劍陣!好啊好啊,自本尊避世以來,太久不曾見識過自己這套滅世之陣的威力,看看你們能發揮到幾成功力。」通天教主一聲怒斥,拼死提力,許是估計自己大限已至,不能為徒子徒孫報仇雪恨。不惜以犧牲自身元神為代價,勢與眾敵同歸於盡。
「你們的師傅,本尊動不得,但對付你們幾個雜碎,綽綽有餘。」通天教主暗道
通天教主拼命在自身丹田,倒抽凝聚所有神力,忽地一聲「嗖」響,通天撤了法術,牽動兩隻巨獸,直直往南極仙翁五人所在方向撞去。
沒有留給南極仙翁等人施法布陣的時間。隨著「轟」的一聲巨響。天空破裂,通天教主與南極仙翁眾人大戰時的浩瀚仙力,波及四周,震霄盪雲。竟撕裂出了一條巨縫,巨縫猶如地底深淵眨開的一目,其中有十二道靈光,忽即穿射而來,一舉擊破眾人對峙的僵局。
通天找到空隙,操縱二獸,隱身匿氣,遁走遠方。
若論對三界的致命打擊事件,當屬華夏創世之母女媧與天道至尊鴻鈞老祖,合力布局引發出來無量浩劫,史稱:「封神大戰」,這場大戰,導致三界破碎,以人界最為損失慘重。天道鴻鈞施展大法力重塑人間秩序,再造三界!
從此洪荒分為天、地、人三界並立。
奈何人界先後經歷幾次量劫,祖龍脈破損嚴重,鴻鈞為鞏固人界用先天至寶,可無限再生大陸土壤的「息壤」創造了九大州。
它們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處在人界九州的凡境修士,因有天命規則所阻隔,聖人亦然無法踏入其中,當凡界的修士達到足夠的修仙境界,就會被迫牽引飛升到仙神界,這也是天地規則所限制。
凡間人界。
經古籍記載人族乃天地主角,先後經歷三皇五帝時代,後又度過夏商兩朝建立,隨後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姬發伐紂,成功建立起周朝。
眾洪荒大能不願再做聖人之下的芻狗,在天、地、兩界內尋找機緣無果,遂紛紛通過轉世來到凡間人界。
凡間人界的頂尖修士大限為三百載,此乃天道鴻鈞故意而為之,讓眾修士紛紛不敢怒不敢言,最終眾大能紛紛建立道統,在大限到來之前留下遺命,讓麾下眾人暗中繼續找機緣線索,最後化道和飛升。
時間悠悠,人間王朝更替。
周朝經歷三百載歲月,隨即被眾諸侯所滅亡,西周從此落幕。
東周建立,隨後又出現春秋五霸時代,其中夾雜著諸子百家等勢力。
春秋戰亂,戰國七雄崛起!
封神大戰後,截教衰落,闡教欲繼續在人間一家獨大,讓人間王朝萬世一系的尊奉天庭各路仙神,為促使這一目標的達成,闡教和天界諸神又紛紛下界在人間建立道統,受到各國祭奉,它們和各個人間諸侯國即為相互利用的關係,諸國想要一統天下,仙神想要建立人間道統。
正當一切都盡在闡教掌控中時,孰不知他們的死對頭「截教」也在暗地復興,圖謀大舉。
夜幕深罩,漫天烏雲,被奔襲萬里的暴風襲卷的滾滾翻騰。廣袤無垠的穹天,此時此刻,所呈現出來的顏色之深猶如被漆黑的油墨浸染了一番。似乎在藉此宣洩自己的瘋狂嗔怒。
倏然,「轟!」的一聲,一道耀眼奪目的輝煌金光形成一柄利劍,直直洞穿了蒼穹。又隨即化作萬千光點,散裂開來,頃刻之間,萬里黑雲被蕩平的無影無蹤,白晝降世,澄光清明。相伴而來的還有震顫寰宇的兩聲長嘯,一聲雄渾有力,逼的五天驚恐,九州戰慄。一聲尖厲刺激,迫的妖鬼悸惶,仙神悚懼。
一條雙翼四爪金龍,一隻金鱗遍體的巨鷹,正於此天野雲闊之間,大戰不休。雙方鏖戰正酣,爭鬥交纏的難解難分。
巨鷹懸空而起,雙翅開展,摶風運雲,揮振萬頃法力,向金龍俯衝而去。其羽翼折射著流動的金光,化作金色刀刃,欲借俯衝之勢,一舉斬殺金龍。
金龍也不甘示弱,騰飛躍起,吟哮立威,不避不躲,猶如一桿金槍,貫穿而去,作正面迎敵之勢。在與巨鷹接觸的一剎那,瞬時之間,偏頭一閃,一記神龍擺尾,先行纏繞住了巨鷹的雙腳,巨鷹被制,頓時失力。金龍拖著巨鷹直直往下墜去。下墜之時,鷹龍亦爭鬥不止,龍首鷹頭,風馳電掣之間,便互相撕咬啄鬥起來。
少頃,龍鷹的上方,憑空出現一把青色鉤鎖,鎖環呈蓮花狀。「叮鈴」一聲,在鷹龍的懵昧錯愕,猝不及防之下,便被蓮花鎖環當即圈拿捆綁。
一股浩然靈力,若電若雷,直擊鷹龍,鷹龍之間,「你死我活式」的爭鬥,在電流雷擊下,戛然而止。且在之後更是渾身麻痹,無法動彈。被鉤鎖困住的鷹龍止住了下墜之勢,被鎖鏈牽引進某一片雲海里。
鎖鏈的主人是一身著玄青色道袍的老者,老者用力一扯,將鷹龍硬生生地摔在雲層之上。鷹龍到底是上古神獸,老者這一摔,當即脫力,原本就重傷的他,忽地一跌,也跌坐在雲層。隨著「噗!」的一聲,老者一大攤鮮血,口吐而出後,又是接連不斷的咳嗽、氣喘聲。
「咳!咳!咳!」
「想我道號通天,卻不曾有這通天之能,道德,元始欺我碧游宮太甚,鴻鈞老祖又偏袒他闡教眾人可憐我碧游萬仙死傷慘重,本尊愧對徒子徒孫們啊!」通天教主感慨痛惜,捶胸頓足的說道。
回想起千年前慘烈悲壯的「商周封神大戰」,作為人間前任的神州共主,殷商王朝。因其被天命護持的天子氣運,消逝殆盡。殷商王朝最後一任君主,商紂王帝辛,又荒淫無道,暴虐昏庸,倒行逆施,逼迫殘害天下的黎民百姓。
為扶神州於將傾之時,挽救萬民於危難之間。受開天闢地的神州始祖,鴻鈞老祖與修補天界的大地之母,女媧娘娘二人之命。以鴻鈞老祖麾下三大高徒,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人,共議封神榜。
更派遣元始天尊麾下弟子,姜子牙輔周伐商。以商周大戰所陣亡的,人間的統帥戰將,仙界的散仙真人等。命其,死後以魂魄成神,創立天庭,維持三界秩序。用以造福三界眾生。
通天教主自知截教門人有許多人會死後封神,為了儘量避免死亡,通天教主力阻其門下弟子參與商周大戰。奈何天命難違,因其門下弟子多在殷商任職,受殷商太師聞仲之邀,國師申公豹之請。紛紛下山參戰,結果死的死,傷的傷,擒的擒。
最後通天教主為與眾門人報仇雪恨,討回公道。雖拼力布置誅仙,萬仙,此等殺天戮地的凶威二陣。也以失敗告終。
通天教主本人也被鴻鈞老祖帶回紫霄宮禁閉。且在師尊名為「勸解紛爭,化消矛盾」的「茅廬之會」時,服下了隕聖丹。
只要動用聖人之力,登時體爆而亡,道消身隕。不過鴻鈞答應通天,只要肯罷休收手,截教剩餘弟子都將得到妥善安置,待到天下大勢已定,自會重整碧游,再立仙界,還可繼續教化萬仙,奉行碧游宮那套「有教無類」的仙宗法旨。
可事與願違,鴻鈞、道德、元始、背信棄義,將碧游宮門人趕盡殺絕,通天教主大弟子,多寶道人,拼死從道德天尊的道場「八景宮」逃出,通過秘法告知通天真相。
通天教主勃然大怒,打破紫霄宮重重禁制,又順勢奪取了存放在紫霄宮內的「封神榜」和「詔仙筆」。以自己萬載道行為獻祭,才換的延緩隕聖丹毒發的短短三天時間。
鴻鈞發現通天逃匿之後,當即下令八景宮與玉虛宮,並力圍剿誅殺通天教主。通天教主原本的萬載法力,先為隕聖丹獻祭,後又被道德,元始重傷。已是十不存一,又要面臨十二金仙的追殺……
回想此番種種,憤怒、不甘的情緒,點燃了通天教主的復仇心火,轉眼間已然氣血翻湧,怒火中燒。通天教主用道衣長袖一抹嘴上血跡後,昂首挺胸,負手而立的怒斥道:「呸!虧的爾等,以如此品行,竟還敢竊據天尊之位,真是恬不知恥!待本尊大業將成,定教爾等永墮幽冥地獄,不得好死輪迴!」
說罷,通天教主轉眼看向被他收服的鷹龍二獸,作為一教天尊,自是通曉三界的他,自然知道,此等機緣,萬年難遇。
那金龍,本是自盤古開天地時,天地第一縷晨曦炙光所化,名號「御曦」其之吐息可化天火,焚燒三界,本就奇根絕骨,若再歷劫苦修,聖人難阻。
巨鷹,與金龍同生,為生死宿敵,其原身乃同為盤古開天地後冥暗混沌之際,天地第一縷星光所化。名號「凌曜」其實力之強,秉性之悍,萬不可與現世的金翅大鵬雕、先天孔雀、金烏、鳳凰等號稱「上古神鳥」的羽族相提並論。
天地剛分,鴻蒙初辟,走獸以「御曦神龍」為帝,飛禽以「凌曜金鷹」為王。
若非這二獸剛剛化形,就一心爭鬥,毫無防備顧忌,又損失大量體力。青蓮鎖,又原為鴻鈞老祖困敵的先天至寶。重傷下的通天想收復他們絕無可能。
「若不是本尊重傷難愈,命在旦夕,正好讓此二獸作我碧游宮的護教聖獸,現在……也罷,就留給徒子徒孫們去馴服吧!」
通天教主一語既罷,又呢喃道:「還是先行離開此地,省的元始門下的孽畜,干擾本尊大計!」
話音落定,通天教主右手一揮,顯化出一副座駕,通天緩慢挪步,坐在椅上,雙手緊握「青蓮鎖」上下一抖,大喝一聲「走!」神龍,金鷹為之受困的法術禁制一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暴掠而出,帶著通天教主的座駕飛馳而去。
「師叔留步!」正當通天教主駕馭座駕,馳騁於一望無際的雲海霄浪之時,數道仙音震耳發聵。定睛一看,有十三道金光,從遠方激射而來。通天教主當即明了是何人阻他去路。
輸人不輸陣,遂大聲笑道:「南極仙翁,十二金仙,本尊不去尋爾等,爾等背負我碧游宮的血海深仇,竟還敢自投死網,阻本尊去路!」
「殺!」通天教主一聲怒吼,手裡的青蓮鎖霎時翻飛而起。被鏈環圈住的長龍,巨鷹各自施展起渾身解數。長龍吐出滔天焰火,巨鷹飛射金光萬羽。往十三道金光方向撞擊過去。
「我等尊奉鴻鈞法制,元始敕令,恭請師叔回紫霄宮重議大計,師叔何故對我等小輩大打出手啊?」十三道身影面對深重法力,齊齊運功,宣洩出萬丈金芒與之對立。
雙方一時陷入僵持,儘管南極仙翁,十二金仙仗勢欺人,趁人之危。通天教主即使身受重傷,法力幾乎盡散,仍能憑藉青蓮鎖,與兩隻上古神獸,合三為一的法力,與他們對峙一二,且還不落下風。
通天教主一邊御獸對敵,一邊雲淡風輕的說道:「多說無益,本尊知道你們何等為人,手底下見真章吧!」
「弟子看師叔撐不了多久,不如收手,隨我等回紫霄宮,師尊自有定奪」南極仙翁自信笑道。
通天教主蔑視冷哼,不予回話。南極仙翁當即一招手,便有四人脫離而出,侍立在南極仙翁之後。
「布陣!」南極仙翁輕言道。隨即那四人心念一動,施法運功,「鏘鏘鏘鏘」四聲,其各自背負一把絕頂仙劍,霎時出鞘。劍光吞吐而出,南極仙翁白袖一揮,一副陣圖,亦憑空顯化。
「誅仙劍陣!好啊好啊,自本尊避世以來,太久不曾見識過自己這套滅世之陣的威力,看看你們能發揮到幾成功力。」通天教主一聲怒斥,拼死提力,許是估計自己大限已至,不能為徒子徒孫報仇雪恨。不惜以犧牲自身元神為代價,勢與眾敵同歸於盡。
「你們的師傅,本尊動不得,但對付你們幾個雜碎,綽綽有餘。」通天教主暗道
通天教主拼命在自身丹田,倒抽凝聚所有神力,忽地一聲「嗖」響,通天撤了法術,牽動兩隻巨獸,直直往南極仙翁五人所在方向撞去。
沒有留給南極仙翁等人施法布陣的時間。隨著「轟」的一聲巨響。天空破裂,通天教主與南極仙翁眾人大戰時的浩瀚仙力,波及四周,震霄盪雲。竟撕裂出了一條巨縫,巨縫猶如地底深淵眨開的一目,其中有十二道靈光,忽即穿射而來,一舉擊破眾人對峙的僵局。
通天找到空隙,操縱二獸,隱身匿氣,遁走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