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267:一億美金挖良醫肖恩
第267章 267:一億美金挖良醫肖恩
等到了明天診所肖恩的科研室內看到他那些精密的儀器後姜明不由得嘖嘖稱讚。
果然醫療還是得跟隨時代發展啊,中醫也得配合高科技食用更佳!
而肖恩科室底下的醫生也一個個專業的一筆,好像還有個人不是醫生,是矽谷來的人才。
他就興奮地對姜明表示3D列印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神秘!
FDM(熔融沉積建模)3D列印技術在2009年左右變得非常流行,並給公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很多人誤認為FDM是唯一的3D列印技術。
但實際上FDM甚至不是最早開發的3D列印技術,3D列印實際上是在1980年代開始的。
「這麼早?」
姜明看著這幾台精密的印表機,不可思議道。
「對的。」
3D列印概念可追溯到1970年代,但最早的實驗設備出自1981年。
Kodama博士因快速成型技術的發展而進行了首次3D列印的嘗試。
他是第一個描述逐層列印製造方法的人,他親手創建了SLA(光固化)3D列印技術:光敏樹脂通過紫外光聚合。
SLA是最早開發的3D列印技術,SLS(選擇性雷射燒結)和FDM(熔融沉積建模)不到10年內也獲得了技術獲得了專利,3D列印由此誕生!
1992年,FDM把3D列印技術專利授權於Stratasys公司,該公司為眾多專業人士和個人開發了滿足不同需求的3D印表機。
去年,也就是2010年是FDM專利進入大眾消費領域的一年,這為FDM的3D印表機的廣泛創新開闢了新道路。
隨著桌面級3D印表機價格下降,得以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3D列印行業的發展。
所以雖然現在聽著很新鮮,但是像他們這些科技圈的認識可是超前的。
肖恩在面試這個小老弟的時候他就表示3D列印絕對是未來的主要生產方式。
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公司利用3D列印提供的低成本原型,將其完全集成到其疊代,創新和生產過程中。
比如3D列印汽車的模型已經可以列印出來,那意味著未來肯定能列印出真正的汽車。
3D列印房屋也一樣,理論上2天就能列印出一套房屋,但都屬於各界應用的概念化。
到3D列印正在徹底改變汽車,建築等大領域的生產研發方式。
那自然也能改變醫療領域的。
「這個我認可,不是之前就有3D列印假肢了嘛?」
姜明就是通過假肢知道3D列印的存在的,不過那個假肢一眼就不能用,只能說是一個概念。
(如下圖)
肖恩的助理也是點頭道:
「是的,那個假肢後來被患者用了幾天就斷掉了,不過這只是個開端嘛。
2008年,第一個3D列印的假肢的橫空出世,讓3D列印在媒體上的占有率進一步提高,人們發現3D列印不僅能列印傳統零件,還能應用於人體修復。
這個驚人的醫學3D列印項目結合了生物肢體的所有部分,可以「按原樣」列印,而無需任何後續組裝。
如今,我們明天診所科研團體結合3D掃描,3D列印的醫用假體和矯形器越來越便宜,而且速度更快,可滿足患者的需求而且,這些假體越來越多地被優化並且適應於患者的形態。
3D列印絕對會為大規模個性化定製帶來了新的機遇。」
這麼一說姜明也就明白了!
他也是天才,所以一點就通。
生物3D列印正在成為醫學領域的一大主題嘛,有很多擴展空間!
它可能為燒傷受害者製造人體組織,同時也是創建人體器官以進行器官移植的一種方法。
可能是一種出色,快速且可利於挽救生命的最終解決方案。
生物3D列印技術可以允許創建各種組織結構,例如腎臟組織,皮膚組織。
3D列印尚未達到發展極限,在未來還有許多令人驚嘆的項目會在默默的研發當中。
像是肖恩他們已經製造出模仿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的脊髓支架,這如果能應用在人體上,絕對就諾獎候選了!
因為這東西才剛起步啊!
醫學3D列印材料可以分為多種類型,滿足不同醫療需求,這就比之前的傳統化治療方案要好多了。
比如生物兼容性材料可以用於製作定製化的假體或植入物,而柔性材料則適用於製作醫療模型、支架以及其他醫療器械。
不同於傳統的材料,這些3D列印材料具有較高的精度和可定製性,能夠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進行個性化製作。
「主任,你說的好對啊,這正是我們的目標,你要加入我們3D列印科研部麼!」
肖恩單純地問道。
這一問把其他員工倒是看傻了。
這問題也敢問?
姜明怎麼都不可能加入進來啊。
一個是這屬於現代醫學高科技,要真正應用到人類醫療領域絕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通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實踐。
而姜明作為院長,還是開拓者股東、總裁,哪有時間鑽在這上面?
說實話,他的時間用在這上面才是浪費姜明的時間,因為現在很多技術要和3D列印公司合作研究。
也就是肖恩團隊可能研究出方案,但是公司生產新的器械,新的印表機沒那麼快啊。
姜明這種肯定是等研究結果出來後進行宣傳推廣亦或是前期投錢就是了啊,這種事還用得著這種頂級中醫天才大boss來做?
果然,姜明直接笑著對還是那麼直接的肖恩說道:
「我就不加入了,你們搞,而且我也不用你們自己去拉投資,我自己給你們1000萬啟動資金研究這項目!」
1000萬!
美金!
姜明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還是投資自家私人診所的研究項目!
這是對這項目的完全看好啊!
主要他一聽就知道這項目可以搞,也完全值得搞,3D列印與醫學結合,這種真做起來了是重大醫學變革啊。
不僅是專利的問題,更是會給全人類帶來福音!
試想下以後量身定做個假肢只要幾分鐘就能3D列印出來,以及各種醫學零件都能缺啥列印啥,那效率不得直接提升一個維度?
對,已經不是等級而是維度了,不用3D列印技術,從醫療公司定製一個假腿最起碼一個月,質量還不咋樣的那種。
但是3D列印技術按照肖恩的說法就是他還想造出鈦合金腿,那豈不是列印一次用一輩子不用愁?
真正實現肉體飛升?
所以投資就完事了!
不僅要投資,還要大大的宣傳一波!
肖恩自己只知道埋頭研究,但是姜明知道怎麼宣傳自家的優勢以及給全診所的人一個鼓勵,大家一起捲起來!
所以他下午召開了個全診所的醫療嘉獎大會,並且視頻連線了金陵分院的所有職員。
一方面為了嘉獎肖恩和他的研究團隊,另一方面也宣布自己即將給他們團隊投資1000萬的事,也算是給所有醫療科研工作者打個樣。
只要努力,姜明作為院長是看得見的!
而後姜明也向全部職員以及到場的幾家媒體介紹起了肖恩這個項目的巨大魅力。
當然,他介紹起來就會更淺顯易懂一點,目的是讓所有人都聽得懂。
而其實真要朝著諾獎靠攏,必要的曝光和炒作是肯定要的,不然誰能看到默默無聞的你?
「我們都知道,人體是由骨骼撐起的大廈,有了關節我們才能自如地活動。
有些人關節軟骨全部磨「壞了」
只能全部換掉
但如果只是磨損了一部分
那也要全部換掉嗎?
答案是不需要!」
然後姜明就說了肖恩最近取得的成就,並且展望未來道: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如今肖恩團隊小白鼠實驗成功,那麼未來的未來,3D列印技術將會成為我們外科最強的科技輔助。
舉個例子,關節科以後時不時可以為髕股骨性關節炎患者完成了髕股關節置換手術,實現了關節外科團隊人工關節置換技術的數位化、個性化、精準化呢?」
而真正的實戰大師肖恩補充講的就最專業的,甚至腦海里都出現畫面了:
「姜主任說的對!這個很容易實現。
手術前,我們醫療團隊可以通過患者的CT數據,利用3D重建軟體精確重建了患者的髕股關節結構,並以1:1的比例還原患者的髕骨和股骨形態,3D列印製作出關節模型以及手術截骨導板。
手術中,醫生根據3D列印導板的指引,精準地進行了股骨的截骨,然後將假體植入到位。
整個手術過程流暢,假體與患者骨骼完美嵌合。
手術後,第二天患者即能下床行走,5天出院,步態基本正常,患者會表示非常滿意。」
「這麼自信?」
「肖恩醫生,你這話說大了吧.你們還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道阻且長啊。」
肖恩說話就是容易引發軒然大波,這一番話聽的姜暮煙和方曉彤幾個都愣住了,這還八字沒一撇了,你連患者非常滿意都知道了?
結果肖恩團隊的矽谷大佬反手拿出一個PPT,分享了他使用 3D列印的肋骨模型用於手術規劃的模擬過程,這能夠使外科醫生在開始手術之前在更好地了解患者身體構造並在無風險的情況下進行演練,從而提高手術過程中的最終表現。
姜明心裡暗爽,這就是他投資1000萬的原因啊,所以接下來他指著PPT里的圖片說道:
「這就是展示了 3D列印細絲構成的肋骨模型,而且他們還打算使用 TPU列印模擬軟骨,但仍需要研究如何將其連接到 PLA肋骨並「使其表現得像真的一樣」。」
夏夜、高允兒等護理科護士驚呼出聲,這就是PPT的魅力,很容易讓人「心猿意馬」。
明天診所不乏天才醫生,PPT一出,很快底下有個外科醫生就提出問題:
「我主要擔心的是它是否會因鋸切摩擦產生的熱量而融化。」
而肖恩也直接專業回答:
「在 75%的填充率下,它已經非常堅硬,且仍具有一定的柔韌性。而軟骨會更加棘手,但有很多種 TPU可實現不同的彈性。」
姜暮煙作為外科專家,也舉手道:
「3D列印的骨骼在切割時是否與真實的骨骼一樣?」
肖恩依舊對答如流:
「通常裡面會有血液及骨髓,但出於模擬目的,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我們現在主要關心的是確保其機械性能相似,且在鋸切時不會融化。」
而有個醫生的提問就更現實,在看到肖恩又拿起話筒後趕緊問道:
「肖恩醫生,我對3D列印也算有些研究,我現在有一個更實際的問題想問下,目前一卷 750克的 SimuBone線材售價高達 98美元,這並非所有醫院都能承受。
更不是所有病人都能接受的,太昂貴了。」
姜明心裡都嘀咕一聲:700多塊錢750克?怪不得肖恩之前每次經費申請都那麼多,想走在醫療前列也不是那什麼好走的啊,前期都得靠錢堆起來。
沒想到肖恩是真的腦子裡有東西,眼珠都不用轉,用他小熊維尼式的語氣簡單說道:
「所以我們考慮用木質 PLA線材來構建仿真模型,因為它的價格僅有骨骼線材的三分之一左右,且處理方式類似。」
而後就是記者提問環節了,這幫記者怎麼也沒想到明天診所這麼一家小小的私人診所竟然在做這種造福於人類的大事。
像是時代周刊的駐波特蘭記者就詢問這個線材的進步對醫療有啥幫助。
這個就姜明來回答了,因為他要回答的適合刊登,所有人都聽得懂:
「此類 3D列印線材的出現對醫療行業意義重大,尤其是對於部分症狀獨特而複雜的病例來說更是如此。
這一技術能夠幫醫生和醫療人員用影像數據為特定患者重建生物結構,使外科醫生和其他專業人員能夠在接近真實患者的物理模型上進行實操,且無需讓任何人擔負風險。
所以我們診所會重金鑽研,以給未來患者帶來更便捷、實用、實惠的醫療幫助!」
而最後姜明也是宣布了自己投資1000萬啟動資金的事,全院鼓掌。
因為姜明竟然沒動用明天診所的資金,而是自己投資,這不是大愛是什麼?
明天診所也開了一年多了,也是有不少盈利的,用這筆錢也沒人會說啥,但是姜明這種做法等於保證了其他醫生的福利,自己去承擔肖恩團隊科研成敗的風險。
但其實今天的這次明天診所醫療會議被報導出去後全是看好的聲音,並且路人都眼前一亮:
「哇瑟,姜明又在搞黑科技!」
「一家中醫起家的診所現在在玩梅奧都沒開始進行的3D列印研究了。」
「趕緊的!!!我要裝機械義肢,取賽博真經!」
「你想裝機械小弟弟吧!經也不是這個經吧!」
「太酷了肖恩醫生,開拓者中醫組臥虎藏龍啊!」
「我是胳膊殘疾,因為裝假肢要大幾萬,所以一直沒裝,希望姜明團隊的新技術能給我們帶來福音吧!」
「你這還是通用款,我去了解過,量身定製款幾十個W起步了,還得一年一換,一般家庭扛不起啊。」
「姜明牛逼就完事了!」
而被譽為洛杉磯第一人民醫院的聖何塞文德醫院則是全院領導臉上無光,肖恩這次科研成果讓他們全院上下士氣低沉。
他們這是錯過了一個何等的人才啊!
他們又不是傻子,這種研究一看就不是姜明的成果,姜明還沒恐怖到這地步。
也就是說無論有沒有姜明,肖恩只要在醫療體系內,怎麼都能研究出這玩意兒!!!
而實習期的肖恩墨菲那時候就是他們親手簽字開除的,而現在,他已經獲得了多項醫學獎項評委的關注!
「一億美金把他挖回來?怎麼樣?」
聖何塞文德醫院的大股東們咬牙切齒地商議道!
而股東之一,也是巴斯家族的成員之一的珍妮巴斯也是點頭:
「我同意,可以一試!」
因為肖恩如果來洛杉磯,不僅僅是給聖何塞文德醫院帶來醫療創新,同時肖恩還是姜明手下運動醫學領域的王牌助理,還會給湖人隊的理療帶來幫助啊!
(本章完)
等到了明天診所肖恩的科研室內看到他那些精密的儀器後姜明不由得嘖嘖稱讚。
果然醫療還是得跟隨時代發展啊,中醫也得配合高科技食用更佳!
而肖恩科室底下的醫生也一個個專業的一筆,好像還有個人不是醫生,是矽谷來的人才。
他就興奮地對姜明表示3D列印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神秘!
FDM(熔融沉積建模)3D列印技術在2009年左右變得非常流行,並給公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很多人誤認為FDM是唯一的3D列印技術。
但實際上FDM甚至不是最早開發的3D列印技術,3D列印實際上是在1980年代開始的。
「這麼早?」
姜明看著這幾台精密的印表機,不可思議道。
「對的。」
3D列印概念可追溯到1970年代,但最早的實驗設備出自1981年。
Kodama博士因快速成型技術的發展而進行了首次3D列印的嘗試。
他是第一個描述逐層列印製造方法的人,他親手創建了SLA(光固化)3D列印技術:光敏樹脂通過紫外光聚合。
SLA是最早開發的3D列印技術,SLS(選擇性雷射燒結)和FDM(熔融沉積建模)不到10年內也獲得了技術獲得了專利,3D列印由此誕生!
1992年,FDM把3D列印技術專利授權於Stratasys公司,該公司為眾多專業人士和個人開發了滿足不同需求的3D印表機。
去年,也就是2010年是FDM專利進入大眾消費領域的一年,這為FDM的3D印表機的廣泛創新開闢了新道路。
隨著桌面級3D印表機價格下降,得以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3D列印行業的發展。
所以雖然現在聽著很新鮮,但是像他們這些科技圈的認識可是超前的。
肖恩在面試這個小老弟的時候他就表示3D列印絕對是未來的主要生產方式。
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公司利用3D列印提供的低成本原型,將其完全集成到其疊代,創新和生產過程中。
比如3D列印汽車的模型已經可以列印出來,那意味著未來肯定能列印出真正的汽車。
3D列印房屋也一樣,理論上2天就能列印出一套房屋,但都屬於各界應用的概念化。
到3D列印正在徹底改變汽車,建築等大領域的生產研發方式。
那自然也能改變醫療領域的。
「這個我認可,不是之前就有3D列印假肢了嘛?」
姜明就是通過假肢知道3D列印的存在的,不過那個假肢一眼就不能用,只能說是一個概念。
(如下圖)
肖恩的助理也是點頭道:
「是的,那個假肢後來被患者用了幾天就斷掉了,不過這只是個開端嘛。
2008年,第一個3D列印的假肢的橫空出世,讓3D列印在媒體上的占有率進一步提高,人們發現3D列印不僅能列印傳統零件,還能應用於人體修復。
這個驚人的醫學3D列印項目結合了生物肢體的所有部分,可以「按原樣」列印,而無需任何後續組裝。
如今,我們明天診所科研團體結合3D掃描,3D列印的醫用假體和矯形器越來越便宜,而且速度更快,可滿足患者的需求而且,這些假體越來越多地被優化並且適應於患者的形態。
3D列印絕對會為大規模個性化定製帶來了新的機遇。」
這麼一說姜明也就明白了!
他也是天才,所以一點就通。
生物3D列印正在成為醫學領域的一大主題嘛,有很多擴展空間!
它可能為燒傷受害者製造人體組織,同時也是創建人體器官以進行器官移植的一種方法。
可能是一種出色,快速且可利於挽救生命的最終解決方案。
生物3D列印技術可以允許創建各種組織結構,例如腎臟組織,皮膚組織。
3D列印尚未達到發展極限,在未來還有許多令人驚嘆的項目會在默默的研發當中。
像是肖恩他們已經製造出模仿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的脊髓支架,這如果能應用在人體上,絕對就諾獎候選了!
因為這東西才剛起步啊!
醫學3D列印材料可以分為多種類型,滿足不同醫療需求,這就比之前的傳統化治療方案要好多了。
比如生物兼容性材料可以用於製作定製化的假體或植入物,而柔性材料則適用於製作醫療模型、支架以及其他醫療器械。
不同於傳統的材料,這些3D列印材料具有較高的精度和可定製性,能夠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進行個性化製作。
「主任,你說的好對啊,這正是我們的目標,你要加入我們3D列印科研部麼!」
肖恩單純地問道。
這一問把其他員工倒是看傻了。
這問題也敢問?
姜明怎麼都不可能加入進來啊。
一個是這屬於現代醫學高科技,要真正應用到人類醫療領域絕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通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實踐。
而姜明作為院長,還是開拓者股東、總裁,哪有時間鑽在這上面?
說實話,他的時間用在這上面才是浪費姜明的時間,因為現在很多技術要和3D列印公司合作研究。
也就是肖恩團隊可能研究出方案,但是公司生產新的器械,新的印表機沒那麼快啊。
姜明這種肯定是等研究結果出來後進行宣傳推廣亦或是前期投錢就是了啊,這種事還用得著這種頂級中醫天才大boss來做?
果然,姜明直接笑著對還是那麼直接的肖恩說道:
「我就不加入了,你們搞,而且我也不用你們自己去拉投資,我自己給你們1000萬啟動資金研究這項目!」
1000萬!
美金!
姜明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還是投資自家私人診所的研究項目!
這是對這項目的完全看好啊!
主要他一聽就知道這項目可以搞,也完全值得搞,3D列印與醫學結合,這種真做起來了是重大醫學變革啊。
不僅是專利的問題,更是會給全人類帶來福音!
試想下以後量身定做個假肢只要幾分鐘就能3D列印出來,以及各種醫學零件都能缺啥列印啥,那效率不得直接提升一個維度?
對,已經不是等級而是維度了,不用3D列印技術,從醫療公司定製一個假腿最起碼一個月,質量還不咋樣的那種。
但是3D列印技術按照肖恩的說法就是他還想造出鈦合金腿,那豈不是列印一次用一輩子不用愁?
真正實現肉體飛升?
所以投資就完事了!
不僅要投資,還要大大的宣傳一波!
肖恩自己只知道埋頭研究,但是姜明知道怎麼宣傳自家的優勢以及給全診所的人一個鼓勵,大家一起捲起來!
所以他下午召開了個全診所的醫療嘉獎大會,並且視頻連線了金陵分院的所有職員。
一方面為了嘉獎肖恩和他的研究團隊,另一方面也宣布自己即將給他們團隊投資1000萬的事,也算是給所有醫療科研工作者打個樣。
只要努力,姜明作為院長是看得見的!
而後姜明也向全部職員以及到場的幾家媒體介紹起了肖恩這個項目的巨大魅力。
當然,他介紹起來就會更淺顯易懂一點,目的是讓所有人都聽得懂。
而其實真要朝著諾獎靠攏,必要的曝光和炒作是肯定要的,不然誰能看到默默無聞的你?
「我們都知道,人體是由骨骼撐起的大廈,有了關節我們才能自如地活動。
有些人關節軟骨全部磨「壞了」
只能全部換掉
但如果只是磨損了一部分
那也要全部換掉嗎?
答案是不需要!」
然後姜明就說了肖恩最近取得的成就,並且展望未來道: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如今肖恩團隊小白鼠實驗成功,那麼未來的未來,3D列印技術將會成為我們外科最強的科技輔助。
舉個例子,關節科以後時不時可以為髕股骨性關節炎患者完成了髕股關節置換手術,實現了關節外科團隊人工關節置換技術的數位化、個性化、精準化呢?」
而真正的實戰大師肖恩補充講的就最專業的,甚至腦海里都出現畫面了:
「姜主任說的對!這個很容易實現。
手術前,我們醫療團隊可以通過患者的CT數據,利用3D重建軟體精確重建了患者的髕股關節結構,並以1:1的比例還原患者的髕骨和股骨形態,3D列印製作出關節模型以及手術截骨導板。
手術中,醫生根據3D列印導板的指引,精準地進行了股骨的截骨,然後將假體植入到位。
整個手術過程流暢,假體與患者骨骼完美嵌合。
手術後,第二天患者即能下床行走,5天出院,步態基本正常,患者會表示非常滿意。」
「這麼自信?」
「肖恩醫生,你這話說大了吧.你們還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道阻且長啊。」
肖恩說話就是容易引發軒然大波,這一番話聽的姜暮煙和方曉彤幾個都愣住了,這還八字沒一撇了,你連患者非常滿意都知道了?
結果肖恩團隊的矽谷大佬反手拿出一個PPT,分享了他使用 3D列印的肋骨模型用於手術規劃的模擬過程,這能夠使外科醫生在開始手術之前在更好地了解患者身體構造並在無風險的情況下進行演練,從而提高手術過程中的最終表現。
姜明心裡暗爽,這就是他投資1000萬的原因啊,所以接下來他指著PPT里的圖片說道:
「這就是展示了 3D列印細絲構成的肋骨模型,而且他們還打算使用 TPU列印模擬軟骨,但仍需要研究如何將其連接到 PLA肋骨並「使其表現得像真的一樣」。」
夏夜、高允兒等護理科護士驚呼出聲,這就是PPT的魅力,很容易讓人「心猿意馬」。
明天診所不乏天才醫生,PPT一出,很快底下有個外科醫生就提出問題:
「我主要擔心的是它是否會因鋸切摩擦產生的熱量而融化。」
而肖恩也直接專業回答:
「在 75%的填充率下,它已經非常堅硬,且仍具有一定的柔韌性。而軟骨會更加棘手,但有很多種 TPU可實現不同的彈性。」
姜暮煙作為外科專家,也舉手道:
「3D列印的骨骼在切割時是否與真實的骨骼一樣?」
肖恩依舊對答如流:
「通常裡面會有血液及骨髓,但出於模擬目的,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我們現在主要關心的是確保其機械性能相似,且在鋸切時不會融化。」
而有個醫生的提問就更現實,在看到肖恩又拿起話筒後趕緊問道:
「肖恩醫生,我對3D列印也算有些研究,我現在有一個更實際的問題想問下,目前一卷 750克的 SimuBone線材售價高達 98美元,這並非所有醫院都能承受。
更不是所有病人都能接受的,太昂貴了。」
姜明心裡都嘀咕一聲:700多塊錢750克?怪不得肖恩之前每次經費申請都那麼多,想走在醫療前列也不是那什麼好走的啊,前期都得靠錢堆起來。
沒想到肖恩是真的腦子裡有東西,眼珠都不用轉,用他小熊維尼式的語氣簡單說道:
「所以我們考慮用木質 PLA線材來構建仿真模型,因為它的價格僅有骨骼線材的三分之一左右,且處理方式類似。」
而後就是記者提問環節了,這幫記者怎麼也沒想到明天診所這麼一家小小的私人診所竟然在做這種造福於人類的大事。
像是時代周刊的駐波特蘭記者就詢問這個線材的進步對醫療有啥幫助。
這個就姜明來回答了,因為他要回答的適合刊登,所有人都聽得懂:
「此類 3D列印線材的出現對醫療行業意義重大,尤其是對於部分症狀獨特而複雜的病例來說更是如此。
這一技術能夠幫醫生和醫療人員用影像數據為特定患者重建生物結構,使外科醫生和其他專業人員能夠在接近真實患者的物理模型上進行實操,且無需讓任何人擔負風險。
所以我們診所會重金鑽研,以給未來患者帶來更便捷、實用、實惠的醫療幫助!」
而最後姜明也是宣布了自己投資1000萬啟動資金的事,全院鼓掌。
因為姜明竟然沒動用明天診所的資金,而是自己投資,這不是大愛是什麼?
明天診所也開了一年多了,也是有不少盈利的,用這筆錢也沒人會說啥,但是姜明這種做法等於保證了其他醫生的福利,自己去承擔肖恩團隊科研成敗的風險。
但其實今天的這次明天診所醫療會議被報導出去後全是看好的聲音,並且路人都眼前一亮:
「哇瑟,姜明又在搞黑科技!」
「一家中醫起家的診所現在在玩梅奧都沒開始進行的3D列印研究了。」
「趕緊的!!!我要裝機械義肢,取賽博真經!」
「你想裝機械小弟弟吧!經也不是這個經吧!」
「太酷了肖恩醫生,開拓者中醫組臥虎藏龍啊!」
「我是胳膊殘疾,因為裝假肢要大幾萬,所以一直沒裝,希望姜明團隊的新技術能給我們帶來福音吧!」
「你這還是通用款,我去了解過,量身定製款幾十個W起步了,還得一年一換,一般家庭扛不起啊。」
「姜明牛逼就完事了!」
而被譽為洛杉磯第一人民醫院的聖何塞文德醫院則是全院領導臉上無光,肖恩這次科研成果讓他們全院上下士氣低沉。
他們這是錯過了一個何等的人才啊!
他們又不是傻子,這種研究一看就不是姜明的成果,姜明還沒恐怖到這地步。
也就是說無論有沒有姜明,肖恩只要在醫療體系內,怎麼都能研究出這玩意兒!!!
而實習期的肖恩墨菲那時候就是他們親手簽字開除的,而現在,他已經獲得了多項醫學獎項評委的關注!
「一億美金把他挖回來?怎麼樣?」
聖何塞文德醫院的大股東們咬牙切齒地商議道!
而股東之一,也是巴斯家族的成員之一的珍妮巴斯也是點頭:
「我同意,可以一試!」
因為肖恩如果來洛杉磯,不僅僅是給聖何塞文德醫院帶來醫療創新,同時肖恩還是姜明手下運動醫學領域的王牌助理,還會給湖人隊的理療帶來幫助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