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母子相殘
誰也沒有想到,原本一場其樂融融的家宴,因為賀蘭敏之的介入,竟演變成了大型撕比現場。
儘管武后也十分疼愛李弘這個兒子,但『母愛』這玩意,在別人那兒無價,在她這兒,並不怎麼值錢。
如果當初她不曾進宮,而是隨便找個普通人家嫁了,或許她真能做一個合格的母親,能給予子女更多的母愛,也能享受更長久的親情。
但可惜,路是她自己選的,當她觸及到權力帶來的快感時,她要是還以親情為重的話,那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一代女帝了。
對於那個給自己製造『麻煩』的侄兒,武后殺他的心都有了,但此時此刻,自己必須得保他一命。
因為侄兒是武家的家主,一切所作所為,均代表她武家,身為武姓皇后,武家不能有錯,更不能背負姦殺太子妃的罪名。
權衡利弊後,武后當即為賀蘭敏之辯護:
「陛下,豈可聽信一面之詞,就妄下決斷,常住這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打小跟太子交好,斷無可能幹出此等醜事!」
這話一出口,身為太子的李弘,很是受傷,自己的親生母親不幫自己也就罷了,反而偏袒一個侄兒,這讓他又是悲憤,又是寒心,忍不住反問道:
「母后這是信不過兒臣了?難道就因為他改姓武氏,母后就要是非不分、助紂為虐嗎?」
李弘迂腐的勁兒一上來,毫無顧忌地把話說的太直白,這無異於捅到了武后的肺管子。
「混帳!」
武后勃然大怒,啪的一下便將自己案前的茶盞朝李弘扔了過去,茶盞準確地砸在李弘的束冠上,髮簪脫落,茶水順著頭髮滴落在他的身上,顯得極為狼狽。
「皇后,你!!」李治見兒子挨打,轉身就要訓斥武后,他這一激動,頓時雙眼一花,就朝後暈倒下去。
「陛下,你怎麼了!」身邊的陳公公眼疾手快,及時攙扶住李治,大聲呼喊:「快!快傳御醫!」
「父皇!」幾個皇子嚷嚷著也擁了上去。
見李治舊疾復發,武后面露擔憂,趕緊對陳公公道:「先扶陛下下去休息!」
「是,奴婢遵命!」
等送走李治後,武后重新坐會主位,深邃地目光看向李弘,嘴角勾勒出一抹冷笑。
「你說我是非不分,助紂為虐,那好,今天母后就做給你看看!來人!」
武后一聲令下,幾個羽林衛立刻單膝跪地。
「把蠱惑太子的楊思儉給我拉出去砍了!」
正哭泣的楊思儉身子一抖,萬萬沒想,罪魁禍首還沒伏誅,自己這個受害人家屬反倒被拉去砍頭了。
面對說翻臉就翻臉的武后,楊思儉哪還繃得住,慌忙磕頭饒命。
羽林衛連拖帶拽,很快就將楊思儉架出了殿外。
武后的舉動,讓李弘徹底寒心,他雙拳緊握,突地發出放肆的狂笑。
這一刻,那個一直唯唯諾諾,瞻前顧後的太子,終於在自己的老娘面前,硬氣了一回。
他近乎用咆哮的語氣對武則天說道:「母后!何不將兒臣一併砍了!」
這一下,更激怒了武則天,她臉色陰沉得嚇人,迎上李弘的目光,牙縫裡蹦出一句話。
「你當我不敢嗎?」
李弘悽然一笑,「太子妃受辱,我身為太子,卻不能手刃兇手,還有何顏面活在這世上,請母后賜死!」
說罷,俯地磕頭,只求一死。
武后拳頭緊握,已經怒到了極點。
李弘的一心求死,反而讓她陷入到騎虎難下的境地。
不管她權力再怎麼大,性格再怎麼強勢,也不敢光明正大地處死太子。
且不說李治會不會跟她翻臉,關鍵滿朝文武那邊,都會與她為敵,她不僅會背上「弒子」的惡名,還會被世人所唾棄。
在母子二人交鋒之際,李令月始終觀察著賀蘭敏之的面部表情。
當李弘求賜死的時候,李令月很清楚地看到,賀蘭敏之的嘴角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
她恍然明白這個表哥的真正意圖,通過姦污太子妃,來刺激太子,又利用武家來作擋箭牌,逼迫武后選邊站,最終上演一出母子相殘的好戲。
他這麼做,只有一目的:復仇!
來不及多想,李令月咳嗽一聲,打破了母子僵持的局面。
「太子哥哥,你錯了,那楊思儉的女兒,根本不是太子妃!」
李玲月準備幫李弘洗白綠帽嫌疑,可李弘像是沒聽見一般,毫無反應。
倒是武后,看向替自己解圍的女兒,眼裡滿是欣慰。
賀蘭敏之平靜地抬頭與李令月對視,臉頰微微抽動一下,頓了頓,又低下頭去。
想要點醒一根筋的太子,李令月只得繼續言語引導:
「太子哥哥,小妹聽聞娶妻要做到『六禮具備,明媒正娶』,楊家未曾收到『納徵』,您與楊小姐也未曾『請期』,您更不曾去楊府『迎親』,試問,她又怎會成為你口中的太子妃?」
李令月一步步走向李弘,說到最後一句,刻意加重語氣,把李弘問得一楞,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駁斥道:
「你休要再說,當初是父皇和……母后欽定的楊少卿之女,即便未過門,也是太子妃的身份!」
「那當初父皇還說要把三哥四哥送去突厥、吐蕃和親,照太子哥哥的邏輯,那他們現在豈不是突厥駙馬和吐蕃駙馬了?」
李令月伶牙俐齒,用李弘最看中的封建禮法來論證他跟楊小姐並無任何關係。
她的那些說辭,其實根本站不住腳,在外人看來,只是自己騙自己的藉口罷了,但身為當事人的李弘,卻需要這種孔乙己似的話術來尋求自我安慰,只有這樣,他才不會覺得屈辱。
稍稍平復了太子的怒火,李令月走到賀蘭敏之身邊,雙腿一彎,朝武后跪下:
「母后,楊小姐之死,一切都是女兒派人指使的,與表哥無關,請母后治罪!」
話落,所有人都震驚了!
賀蘭敏之側臉看向破壞自己殺局的李令月,沒成想對方也在笑盈盈地看著他。
一瞬間,他發現那個喜歡聞他衣襟香味的小丫頭,現在真的長大了。
當皇子們紛紛疑惑時,精通權謀的武后,哪還不明白女兒此舉的意義。
原本是李家和武家的矛盾,結果李令月主動出來背鍋,她本身是李家人,這樣一來,火藥味驟降,李武兩家的矛盾一下就變成了李家自己內部矛盾。
『到底是親閨女啊,沒白疼!』武后在心底感慨一句,無比自豪。
儘管武后也十分疼愛李弘這個兒子,但『母愛』這玩意,在別人那兒無價,在她這兒,並不怎麼值錢。
如果當初她不曾進宮,而是隨便找個普通人家嫁了,或許她真能做一個合格的母親,能給予子女更多的母愛,也能享受更長久的親情。
但可惜,路是她自己選的,當她觸及到權力帶來的快感時,她要是還以親情為重的話,那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一代女帝了。
對於那個給自己製造『麻煩』的侄兒,武后殺他的心都有了,但此時此刻,自己必須得保他一命。
因為侄兒是武家的家主,一切所作所為,均代表她武家,身為武姓皇后,武家不能有錯,更不能背負姦殺太子妃的罪名。
權衡利弊後,武后當即為賀蘭敏之辯護:
「陛下,豈可聽信一面之詞,就妄下決斷,常住這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打小跟太子交好,斷無可能幹出此等醜事!」
這話一出口,身為太子的李弘,很是受傷,自己的親生母親不幫自己也就罷了,反而偏袒一個侄兒,這讓他又是悲憤,又是寒心,忍不住反問道:
「母后這是信不過兒臣了?難道就因為他改姓武氏,母后就要是非不分、助紂為虐嗎?」
李弘迂腐的勁兒一上來,毫無顧忌地把話說的太直白,這無異於捅到了武后的肺管子。
「混帳!」
武后勃然大怒,啪的一下便將自己案前的茶盞朝李弘扔了過去,茶盞準確地砸在李弘的束冠上,髮簪脫落,茶水順著頭髮滴落在他的身上,顯得極為狼狽。
「皇后,你!!」李治見兒子挨打,轉身就要訓斥武后,他這一激動,頓時雙眼一花,就朝後暈倒下去。
「陛下,你怎麼了!」身邊的陳公公眼疾手快,及時攙扶住李治,大聲呼喊:「快!快傳御醫!」
「父皇!」幾個皇子嚷嚷著也擁了上去。
見李治舊疾復發,武后面露擔憂,趕緊對陳公公道:「先扶陛下下去休息!」
「是,奴婢遵命!」
等送走李治後,武后重新坐會主位,深邃地目光看向李弘,嘴角勾勒出一抹冷笑。
「你說我是非不分,助紂為虐,那好,今天母后就做給你看看!來人!」
武后一聲令下,幾個羽林衛立刻單膝跪地。
「把蠱惑太子的楊思儉給我拉出去砍了!」
正哭泣的楊思儉身子一抖,萬萬沒想,罪魁禍首還沒伏誅,自己這個受害人家屬反倒被拉去砍頭了。
面對說翻臉就翻臉的武后,楊思儉哪還繃得住,慌忙磕頭饒命。
羽林衛連拖帶拽,很快就將楊思儉架出了殿外。
武后的舉動,讓李弘徹底寒心,他雙拳緊握,突地發出放肆的狂笑。
這一刻,那個一直唯唯諾諾,瞻前顧後的太子,終於在自己的老娘面前,硬氣了一回。
他近乎用咆哮的語氣對武則天說道:「母后!何不將兒臣一併砍了!」
這一下,更激怒了武則天,她臉色陰沉得嚇人,迎上李弘的目光,牙縫裡蹦出一句話。
「你當我不敢嗎?」
李弘悽然一笑,「太子妃受辱,我身為太子,卻不能手刃兇手,還有何顏面活在這世上,請母后賜死!」
說罷,俯地磕頭,只求一死。
武后拳頭緊握,已經怒到了極點。
李弘的一心求死,反而讓她陷入到騎虎難下的境地。
不管她權力再怎麼大,性格再怎麼強勢,也不敢光明正大地處死太子。
且不說李治會不會跟她翻臉,關鍵滿朝文武那邊,都會與她為敵,她不僅會背上「弒子」的惡名,還會被世人所唾棄。
在母子二人交鋒之際,李令月始終觀察著賀蘭敏之的面部表情。
當李弘求賜死的時候,李令月很清楚地看到,賀蘭敏之的嘴角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
她恍然明白這個表哥的真正意圖,通過姦污太子妃,來刺激太子,又利用武家來作擋箭牌,逼迫武后選邊站,最終上演一出母子相殘的好戲。
他這麼做,只有一目的:復仇!
來不及多想,李令月咳嗽一聲,打破了母子僵持的局面。
「太子哥哥,你錯了,那楊思儉的女兒,根本不是太子妃!」
李玲月準備幫李弘洗白綠帽嫌疑,可李弘像是沒聽見一般,毫無反應。
倒是武后,看向替自己解圍的女兒,眼裡滿是欣慰。
賀蘭敏之平靜地抬頭與李令月對視,臉頰微微抽動一下,頓了頓,又低下頭去。
想要點醒一根筋的太子,李令月只得繼續言語引導:
「太子哥哥,小妹聽聞娶妻要做到『六禮具備,明媒正娶』,楊家未曾收到『納徵』,您與楊小姐也未曾『請期』,您更不曾去楊府『迎親』,試問,她又怎會成為你口中的太子妃?」
李令月一步步走向李弘,說到最後一句,刻意加重語氣,把李弘問得一楞,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駁斥道:
「你休要再說,當初是父皇和……母后欽定的楊少卿之女,即便未過門,也是太子妃的身份!」
「那當初父皇還說要把三哥四哥送去突厥、吐蕃和親,照太子哥哥的邏輯,那他們現在豈不是突厥駙馬和吐蕃駙馬了?」
李令月伶牙俐齒,用李弘最看中的封建禮法來論證他跟楊小姐並無任何關係。
她的那些說辭,其實根本站不住腳,在外人看來,只是自己騙自己的藉口罷了,但身為當事人的李弘,卻需要這種孔乙己似的話術來尋求自我安慰,只有這樣,他才不會覺得屈辱。
稍稍平復了太子的怒火,李令月走到賀蘭敏之身邊,雙腿一彎,朝武后跪下:
「母后,楊小姐之死,一切都是女兒派人指使的,與表哥無關,請母后治罪!」
話落,所有人都震驚了!
賀蘭敏之側臉看向破壞自己殺局的李令月,沒成想對方也在笑盈盈地看著他。
一瞬間,他發現那個喜歡聞他衣襟香味的小丫頭,現在真的長大了。
當皇子們紛紛疑惑時,精通權謀的武后,哪還不明白女兒此舉的意義。
原本是李家和武家的矛盾,結果李令月主動出來背鍋,她本身是李家人,這樣一來,火藥味驟降,李武兩家的矛盾一下就變成了李家自己內部矛盾。
『到底是親閨女啊,沒白疼!』武后在心底感慨一句,無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