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波(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凌晨6點整,當一陣疾遽一陣緩滯的風徹底演變成能斬斷一切的巨斧時,兩人朝著觀測場出發了。

  陳相併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接受高梵的援助的。在最無助最痛苦的時刻,一個穿白色碎花連衣裙的姑娘舉著一本嶄新明亮到像水晶的書,出現在自己面前,仿佛童話故事裡的天使。

  在他還在消化如此夢幻的場景時,那位天使已經翻出了兩套雨衣和一個防水袋。她為兩人穿好雨衣,又把手冊和陳相的手機放在防水袋裡,拽著陳相的胳膊出發了。

  一切都是那樣熟悉。頂著不斷轉北的狂風,吃力得像是車後拖了一頭倔脾氣的牛。雨下得小了,但路面已滋潤得像塊冰,讓他在上坡路上不斷失力。

  通往觀測場的最後一段路是刻著防滑痕的水泥小道,他走得小心又專注。他不敢去看身邊的那個人,只能盡力感受抓握在手臂上的力度和溫度。

  他清楚,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電力系統可能非常不穩定。安全至上是觀測場上的至高原則,高梵在啟動儀器的過程中一旦發生任何意外,輕則成為第二個任天富,重則成為第二個陳波。他愧對她。

  順利到達觀測場。兩颱風廓線雷達都在一個簡易板房的房頂上,房子前鋪著一片蜂窩狀植草格,草格里已被水填滿,踩上去有失重感。兩人在板房門口分開,高梵負責操作配電箱和爬梯子上房頂啟動儀器,陳相負責靠蠻力開鎖進門,打開用來接收數據的電腦,並確認網路通暢。

  一切都格外順利。當電腦啟動,機箱上的網線接口橙光長亮,綠光閃爍時,頭頂傳來一聲刺耳的嘯叫。緊接著,陳相感受到臉上有一瞬間的瘙癢。隨後,數據接收客戶端的界面上,開始顯示有數據。

  地面附近水平風場數據與風速儀的觀測相當一致,高空的也與衛星觀測符合。信噪比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兩颱風廓線雷達的狀態都十分健康。他們成功了!

  返回值班室時,兩台雷達都已工作15分鐘。從邊界層風廓線雷達的觀測結果上來看,低空確實存在周期6至8分鐘的重力波。陳相一邊監視數據一邊調整模式,空調風口吹出的暖風為他驅散一切冰冷。

  凌晨7點整,模式結果輸出,顯示查帕卡將在一個半小時後從霞山區登陸,最大風力17級。同時,對流層風廓線雷達在高空觀測到周期40分鐘的重力波,AIRS衛星4.3μm通道上的亮溫產品顯示查帕卡中心附近存在亮溫擾動,這是平流層重力波的信號[1]。

  模式模擬出的颱風三維結構中也清晰顯現出重力波的存在,強度為0.15m2/s2,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這種強度的平流層重力波預示著颱風將在未來2小時內持續增強[2]。

  第一時間把所有相關數據通過帶寬1Gbps的內網傳送給趙棟樑,陳相十分慶幸如今的科技可以讓網速快得像光,讓他不用再冒風冒雨地下山,更不用再被迫面對那張令人作嘔的臉。

  他不是一個個子高到可以撐起天的人,但也盡力完成了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這場與災難同台競技的接力賽跑中,他作為萬千接力隊員中的一個,已安穩地把接力棒遞給下一個傳棒人。剩下的,就只有默默等待,等待一個不負期許的結果。

  雖然留給接棒人的時間並不多,但被智能化和信息化統治的今天,90年代裡一切不可思議的偉業都已成為尋常之景。磚木結構的建築已少到只能用來懷舊,磚混結構的板房和鋼混結構的高層才是主流。

  也許,當凝聚一切智慧的決策者們決定撤離霞山區居民時,潮水已經一觸即發。但不會再需要很多人以肉身走街串巷,叫醒或睡著或醒著的人們,讓他們冒著十幾級大風逃到安全的地方去。他們會被急促的簡訊、電話和電子播報叫醒,原地上樓或者稍稍步行到臨樓。

  接棒人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衝刺,這在過去需要眾志成城才能創造奇蹟,而在現在,綽綽有餘。

  早上8點半,風刀雨刺下,腳下這座30年房齡的五層小樓開始顫抖。名為查帕卡的惡魔如期登陸,瘋狂絞殺一切,讓人聞風喪膽,但被庇護著的陳相卻一片心安。

  在過去的一個小時裡,他收到了無數公益應急簡訊,包括停課停產的通知和風暴潮來臨的預警。頭頂石棉吊頂上鑲嵌的冷白色燈管忽明忽暗,閃得他眼暈。但在清爽乾燥的室內,那些燈光始終清澈,它們沒有被暈成團,而是直直打進眼裡,絲毫撼動不了他的安心。

  當門窗外震耳發聵的撞擊聲減弱時,陳相走出值班室,像往常一樣來到樓梯間附近的轉角,迎著幾扇掛滿碎葉和水痕的窗子,暗自發愣。

  走廊里沒開燈,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夜間由繁茂變得蕪穢的枝葉逐漸停止舞動,也可以透過由密變疏的雨線看到整座城市的燈光一片片熄滅,又一片片亮起。海上,聚集成簇的冷白色錨泊燈在漸強的光線下不再顯眼,海岸線上的白沫逐漸變淡,渾濁的海水逐漸從內陸褪去,退回它本應在的地方。

  風停了,雨停了,一輪朝陽掛在空中,四周點綴幾縷暗灰色的雲。暖黃色的陽光刺穿一切打在水淋淋的城市上,一片晶亮。當那些耀眼的金塵也灑在陳相的鼻尖上時,他收到一條來自趙棟樑的簡訊。

  「已全部撤離,無傷亡。」

  風眼過境,為被災難暴虐的生靈帶來短暫的喘息。腳下的這座城市,在他的守護下,成功挨過颱風的左半圈,挨過最艱難的一夜。防台抗台是一個開局定基調的工作,他相信未來的另一半風雨,也能被有序應對。

  職業生涯畫上完美句號,肩上的擔子也卸下了,但陳相絲毫不欣喜。他的心中也有一個颱風剛剛過境,掙扎著挨過左半圈,稍稍喘息,還有一個右邊圈等待他應對。一個更為兇險的右半圈。

  ——————

  [1]Hoffmann, L., Wu, X.,& Alexander, M. J.(2018).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stratospheric gravity wav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5(3), 1692-1700.

  [2]Wu, X., Hoffmann, L., Wright, C. J., Hindley, N. P., Kalisch, S., Alexander, M. J.,& Wang, Y.(2022). Stratospheric gravity waves as a proxy for Hurricane intensification: A case study o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simulation for Hurricane Joaqui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9(1), e2021GL097010.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