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祝我離職快樂
這是陳相在湛江市氣象台度過的第五個年頭。
如果說這裡有什麼讓他格外留戀,那當屬仲夏的夜班。
汛期過半,颱風季將至未至,正是忙裡偷閒的好時候。他會在傍晚時分,踏著染紅半邊天的晚霞,早早來到台里,穿過種著棕櫚樹和金邊紅桑的僻靜小道,走進外牆被粉紅色珊瑚藤爬滿的食堂,點一份奶白色的雜魚湯。
這是一道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做湯的魚是著蝦姑帽的漁民在淺海區拉網捕撈的小海魚。剪掉魚頭、剖開魚肚,扔到只放一點點油的熱鍋里,翻炒幾下後,徑直倒入清水燉上兩個小時,直到出鍋時才放上少許鹽、白胡椒和一把翠綠的小白菜。
魚的鮮味被最大限度保留,湯汁醇香,魚肉細嫩,暖胃又開胃。一碗下肚之後,味蕾徹底打開。這時,他便會抹一把汗,又從窗口取回兩份放涼的荷葉飯和一碗冰鎮的涼粉草。
蝦肉、叉燒和冬菇作為餡料,包裹在軟糯的冷飯里,再輔以兩塊新鮮的荷葉。拆開荷葉時,撲鼻的香氣比窗外珊瑚藤的花香更令人沉醉。
最後,碧綠如凍的涼粉草澆滅所有暑氣。
飯飽之後,他會緩步爬上貼著白色馬賽克瓷磚的五層平頂小樓,來到值班室里,趴在墊著玻璃板的冰涼桌面上,就著充足的冷氣,睡上一個綿熟的覺。
說來也奇怪,接連的夜班早已摧毀他的生物鐘,讓他年紀輕輕地就惹上睡眠障礙,總是淺眠多夢。可在這張桌子上,他卻能睡得出奇好。
寬大厚實,簡練樸素,紫黑色的天然木紋散發著沉穩的光澤。這張普通的紅木桌有些年歲了,在這間四面牆中的三面都嵌著拼接屏幕、被小型主機和各種連接線填滿的現代化房間裡,顯得格格不入。
據說,這張桌子是上個世紀時,老一輩的預報員用來畫天氣圖的。他們日復一日地伏在上面,在精薄的二開紙上,就著印刷模糊的底圖,讓纖細的蘸水筆尖流暢地行走在密密匝匝的數字之間,勾勒出老天爺的模樣。
每當目光穿過光潔的玻璃,觸及印在柔軟漆膜上深淺不一的筆痕時,他總會莫名的平靜,不稍一會兒便熟熟睡去。
他從未深究過其中的原因,只是本能地覺得,這是先人賜予他的腳踏實地的安心。
今天也不例外。即便他即將背棄他們。
「首席,祝你離職快樂!」
熟睡的陳相被一串清婉的聲音吵醒,他迷迷糊糊地起身,發現高梵正端著一個巴掌大的小蛋糕,站在桌前,笑得很靦腆。
「首席,祝你離職快樂,也祝你生日快樂。這是我親手做的,給你慶祝。」
蛋糕被輕放在桌面上,雪白的奶油上點綴著一顆顆櫻株,這讓他聯想到一個詞:唇紅齒白,就像眼前的人那樣。
「謝……」他的感激之詞只說了一半,便被周圍的哄鬧聲打斷。今晚有5個人值班,分別是剛剛結束實習期的高梵和小謝、正當年的老預報員林姐、老眼昏花退居二線的羅叔和全台吉祥物劉胖子。除了正在休息室里睡覺的劉胖子以外,其餘的人都圍在他身邊,一言一語地感慨著。
「哎呀,陳首席,沒想到你真的要辭職了。你可是咱們氣象台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預報員,剛上任一年就帶著我們拿了全省的預報冠軍,年紀輕輕的就走到咱們這個行業的終點。這麼前途大好的,怎麼說走就走了呢?」
「就是!首席你可不能走,你走了還有誰能帶著我們拿精神文明獎,三萬塊呢!你這樣簡直就是讓本不富裕的我雪上加霜。」
「小陳,聽我一句勸,年輕人做決定要多考慮。你看你,既有能力,又有背景。你爸現在已經是省台台長了,只要你按部就班幹下去,遲早有一天可以坐到局長的位置。咱們台里,我最看好你。」
惜別之詞在仍未清醒的頭腦中滑過,沒有激起一絲波瀾,但「你爸」這兩個字讓他頓時心生煩悶。他父親趙棟樑是省台台長沒錯,可這和他有什麼關係?要不是那位天天把臉板得像塊磚的獨裁老頭,逼他學氣象,逼他做預報員,他才不幹這一行!
台長是我爸這種事,他不稀罕。
「你們別勸他了,我覺得不幹了也挺好的。「高梵捏一把塑料刀,仔仔細細把蛋糕切成小塊,用小托盤裝好,儀式感瞬間拉滿。
她把其中切的最完整的一塊推到陳相面前,撅著嘴嘟囔,「這工作有什麼好的?錢少事多離家遠,除了穩定一無是處。一遇到汛期人手不夠,就要接連值大夜班,人都憔悴了。要不是我稀里糊塗地簽了5年的服務協議,早就走了。」
「就是!「陳相激動拍桌,連連贊同,「這工作有什麼好稀罕的?我那些高中同學,學金融的去投行年薪百萬,學計算機的在網際網路公司年薪百萬,學藝術的混娛樂圈日薪百萬,一個比一個混得好。也就是我,一窮二白。」
「可是首席你之後要做什麼工作,你不會真的要轉行到計算機吧?」高梵盯著陳相手邊那本皺巴巴的《深度學習》,語氣擔憂,「你都26了,還是非科班出身,哪個廠會要你?」
陳相若有所思地把手搭在書上,捻著書角,一下一下比一下捻得狠。高梵的擔心不無道理,在那個扭曲的行業里,年輕是最大的資本。在奔三的年紀才剛剛入行,意味著他將沒有任何試錯的機會,如果在未來的3、4年內無法站穩腳跟,便會立刻被捲入中年危機的旋渦。
可是眼下這份在旁人眼中前途無量的工作,對於他來說卻是一種很跟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想起就感覺年歲陡增。
數據收集、綜合分析、天氣會商、預報產品製作和發布,短短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整個工作流程,但其中暗含的辛苦與壓力只有親自體會才能知曉。
強大的監測網被設計為在規定的時間裡同時進行探測,從地面到高空,從陸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層次地了解大氣變化。但有時儀器並不總能好好工作,觀測數據可能有誤,需要人工審查和清洗。
經過質量控制的數據被塞入數值模式和繪圖軟體中,得到一份老天爺的平掃CT。預報員需要仔細研讀那些花花綠綠的片子,在有限的時間裡,絞盡腦汁分析每一絲線索,從而推測它未來的身體狀況。
預報員的經驗和理論不同,可能會觀點迥異。這時,他們便會聚在一起交流討論,統一意見。這一步很像是醫生給有疑難雜症的病人會診,但又有所不同。仁醫濟命濟得是病人的命,而他們濟得是自己和同胞的。自然無比殘酷,生命向來脆弱。雷雨大風、山洪巨浪,老天咳嗽一聲,地上便哀嚎一片。一旦診斷有誤,遭殃的是人們自己。
謹小慎微地走到最後,便可以製作出一份成熟的預報產品,通過電視、網際網路、手機簡訊、信息顯示屏等媒體向公眾發布,接受檢驗。如果預報不準,那必然是要受到恥罵的。
總之,預報天氣是一種很細緻的活計,要像用蒲草編花席那樣聚精會神又瞻前顧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花鳥並妍、字中有畫。並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能有絲毫放鬆。
二十多歲的年紀,本應右手牽獵狗,左手托蒼鷹,在縱情奔馳的馬蹄中爆發出「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放達,把日子過得顛顛倒倒又有滋有味,為何他就要忍受如此單調窘迫的生活?
想到這裡,陳相鄭重對自己許下決心,站起身,把裝著蛋糕的托盤高高舉起,擺出乾杯的姿勢,「只有試了才知道行不行,祝我離職快樂!」
蛋糕入口化作綿密的甜,他希望自己的未來也是同樣的滋味。
夜裡12點,陳相離開值班室,穿過一側是大落地窗的走廊,來到樓梯間附近的轉角,接連推開幾扇窗子,任由夏日裡潮濕的風吹得他睜不開眼。
為了保證儀器觀測和衛星通信不收建築物的影響,氣象台建在近郊的一處山頂上。天氣好時,站在這個角落,可以透過鬱鬱蔥蔥的枝葉,俯瞰整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每當他心情不好時,總會獨自來到這裡。在台里工作的五年裡,他來過無數次。
俗話說得好,石頭再硬,錘也打得開。他早已憑藉出色的專業能力把工作做得十分熟捻,可即便如此,也總覺得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彈性,馬上就要風乾和脆折。五年來,他無數次想要離開這個地方,這個想法十分迫切,就像鞋裡有一顆尖銳的石子,讓人急切地想把它倒出來。他十分清楚,那顆磨腳的石子,就是趙棟樑,他的繼父。
他的生父陳波在他出生那天去世,緊接著趙棟樑便和生母親張瑾玥結為夫妻。都說小孩子的心思是最敏感的,自從記事起,陳相總是本能地覺得,趙棟樑對自己始終充滿敵意。他可以上一秒慈愛地摸著鄰家孩子的頭,下一秒看到自己便開始無來由地橫眉冷對。陳相琢磨不透他。
至於陳波,更是這個家庭里的禁忌。年少懵懂之時,他不止一次對自己的身世感到好奇,但每次鼓起勇氣發問,都只會換來趙棟樑的冷眼和張瑾玥無盡的哀傷。張瑾玥會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對著陳波的遺像失聲落淚,讓人心疼到不知所措。
陳波是一個謎。
正想著,身後傳來一陣輕柔的腳步聲。高梵默默走來,站在陳相身邊,視線匆匆滑過陳相的側臉,旋即投向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猶豫不決地開口:「我想求你個事,我……」
「沒用的。」陳相清楚高梵的心思,徑直截住她的話頭,「我現在離職,也是違約,要賠十萬。我和趙棟樑關係不好,我不幫你說情,興許你的手續還能辦得快一點。」
高梵沒做聲,陳相繼續說著:「按照規定,我提起辭職申請三個月後,就可以拿著離職證明書,帶著檔案走了,但這事我辦了整整半年。直到昨天,我才拿到離職證明,檔案依然沒給我,是趙棟樑在其中作祟。」
「可是,他是你爸,為什麼要這麼對你?」高梵轉頭望向陳相,一臉疑惑。
陳相依然目不轉睛地眺望遠方,「我姓陳,他姓趙,他不是我爸。他把我當作仇人,不論我做什麼事情,都竭力阻攔。他改我高考志願、不給我的轉專業申請簽字、在我媽生重病時故意不管不顧好讓我不敢遠走高飛。」
他停頓一會兒,轉頭與高梵對視,神情篤定,「相信我,趙棟樑可能是一個好領導,但絕不是什麼好人。你如果也要走,就趕緊攢夠違約金。我知道你心思不在這工作上,一直偷偷搞副業。以後參加會商的時候,別玩手機,小心讓他看到,小題大做給你安個處分。」
說完,陳相轉身離開。陡然加大的風在他耳邊呼呼作響,月光漸弱,讓他看不清腳下的路。空氣里充滿泥土的氣息,像是又要下雨。
湛江是一個多雨的城市,年平均降水量高達2000毫米,夏季經常內澇,颱風登陸次數全國最多,說這地方多災多難一點都不為過。曾經,每當迷茫與痛苦之時,陳相都會寬慰自己:既然把整座城市踩在了腳下,那麼就要好好守護它。每成功預報一次災害天氣,都是對它的一次拯救,是一次英雄之舉。
現在是2021年7月1日凌晨12時30分,距離他卸下肩上的重擔,還有8個小時。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自己是一株孤獨的木麻黃,偉岸地挺立在鹼度極高的沙灘上,被迫浸泡在別人咽不下的苦澀里。終於,他可以拋棄所有不甘與疑慮,去沿著無盡的海岸線,追逐無家的潮水。
如果說這裡有什麼讓他格外留戀,那當屬仲夏的夜班。
汛期過半,颱風季將至未至,正是忙裡偷閒的好時候。他會在傍晚時分,踏著染紅半邊天的晚霞,早早來到台里,穿過種著棕櫚樹和金邊紅桑的僻靜小道,走進外牆被粉紅色珊瑚藤爬滿的食堂,點一份奶白色的雜魚湯。
這是一道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做湯的魚是著蝦姑帽的漁民在淺海區拉網捕撈的小海魚。剪掉魚頭、剖開魚肚,扔到只放一點點油的熱鍋里,翻炒幾下後,徑直倒入清水燉上兩個小時,直到出鍋時才放上少許鹽、白胡椒和一把翠綠的小白菜。
魚的鮮味被最大限度保留,湯汁醇香,魚肉細嫩,暖胃又開胃。一碗下肚之後,味蕾徹底打開。這時,他便會抹一把汗,又從窗口取回兩份放涼的荷葉飯和一碗冰鎮的涼粉草。
蝦肉、叉燒和冬菇作為餡料,包裹在軟糯的冷飯里,再輔以兩塊新鮮的荷葉。拆開荷葉時,撲鼻的香氣比窗外珊瑚藤的花香更令人沉醉。
最後,碧綠如凍的涼粉草澆滅所有暑氣。
飯飽之後,他會緩步爬上貼著白色馬賽克瓷磚的五層平頂小樓,來到值班室里,趴在墊著玻璃板的冰涼桌面上,就著充足的冷氣,睡上一個綿熟的覺。
說來也奇怪,接連的夜班早已摧毀他的生物鐘,讓他年紀輕輕地就惹上睡眠障礙,總是淺眠多夢。可在這張桌子上,他卻能睡得出奇好。
寬大厚實,簡練樸素,紫黑色的天然木紋散發著沉穩的光澤。這張普通的紅木桌有些年歲了,在這間四面牆中的三面都嵌著拼接屏幕、被小型主機和各種連接線填滿的現代化房間裡,顯得格格不入。
據說,這張桌子是上個世紀時,老一輩的預報員用來畫天氣圖的。他們日復一日地伏在上面,在精薄的二開紙上,就著印刷模糊的底圖,讓纖細的蘸水筆尖流暢地行走在密密匝匝的數字之間,勾勒出老天爺的模樣。
每當目光穿過光潔的玻璃,觸及印在柔軟漆膜上深淺不一的筆痕時,他總會莫名的平靜,不稍一會兒便熟熟睡去。
他從未深究過其中的原因,只是本能地覺得,這是先人賜予他的腳踏實地的安心。
今天也不例外。即便他即將背棄他們。
「首席,祝你離職快樂!」
熟睡的陳相被一串清婉的聲音吵醒,他迷迷糊糊地起身,發現高梵正端著一個巴掌大的小蛋糕,站在桌前,笑得很靦腆。
「首席,祝你離職快樂,也祝你生日快樂。這是我親手做的,給你慶祝。」
蛋糕被輕放在桌面上,雪白的奶油上點綴著一顆顆櫻株,這讓他聯想到一個詞:唇紅齒白,就像眼前的人那樣。
「謝……」他的感激之詞只說了一半,便被周圍的哄鬧聲打斷。今晚有5個人值班,分別是剛剛結束實習期的高梵和小謝、正當年的老預報員林姐、老眼昏花退居二線的羅叔和全台吉祥物劉胖子。除了正在休息室里睡覺的劉胖子以外,其餘的人都圍在他身邊,一言一語地感慨著。
「哎呀,陳首席,沒想到你真的要辭職了。你可是咱們氣象台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預報員,剛上任一年就帶著我們拿了全省的預報冠軍,年紀輕輕的就走到咱們這個行業的終點。這麼前途大好的,怎麼說走就走了呢?」
「就是!首席你可不能走,你走了還有誰能帶著我們拿精神文明獎,三萬塊呢!你這樣簡直就是讓本不富裕的我雪上加霜。」
「小陳,聽我一句勸,年輕人做決定要多考慮。你看你,既有能力,又有背景。你爸現在已經是省台台長了,只要你按部就班幹下去,遲早有一天可以坐到局長的位置。咱們台里,我最看好你。」
惜別之詞在仍未清醒的頭腦中滑過,沒有激起一絲波瀾,但「你爸」這兩個字讓他頓時心生煩悶。他父親趙棟樑是省台台長沒錯,可這和他有什麼關係?要不是那位天天把臉板得像塊磚的獨裁老頭,逼他學氣象,逼他做預報員,他才不幹這一行!
台長是我爸這種事,他不稀罕。
「你們別勸他了,我覺得不幹了也挺好的。「高梵捏一把塑料刀,仔仔細細把蛋糕切成小塊,用小托盤裝好,儀式感瞬間拉滿。
她把其中切的最完整的一塊推到陳相面前,撅著嘴嘟囔,「這工作有什麼好的?錢少事多離家遠,除了穩定一無是處。一遇到汛期人手不夠,就要接連值大夜班,人都憔悴了。要不是我稀里糊塗地簽了5年的服務協議,早就走了。」
「就是!「陳相激動拍桌,連連贊同,「這工作有什麼好稀罕的?我那些高中同學,學金融的去投行年薪百萬,學計算機的在網際網路公司年薪百萬,學藝術的混娛樂圈日薪百萬,一個比一個混得好。也就是我,一窮二白。」
「可是首席你之後要做什麼工作,你不會真的要轉行到計算機吧?」高梵盯著陳相手邊那本皺巴巴的《深度學習》,語氣擔憂,「你都26了,還是非科班出身,哪個廠會要你?」
陳相若有所思地把手搭在書上,捻著書角,一下一下比一下捻得狠。高梵的擔心不無道理,在那個扭曲的行業里,年輕是最大的資本。在奔三的年紀才剛剛入行,意味著他將沒有任何試錯的機會,如果在未來的3、4年內無法站穩腳跟,便會立刻被捲入中年危機的旋渦。
可是眼下這份在旁人眼中前途無量的工作,對於他來說卻是一種很跟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想起就感覺年歲陡增。
數據收集、綜合分析、天氣會商、預報產品製作和發布,短短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整個工作流程,但其中暗含的辛苦與壓力只有親自體會才能知曉。
強大的監測網被設計為在規定的時間裡同時進行探測,從地面到高空,從陸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層次地了解大氣變化。但有時儀器並不總能好好工作,觀測數據可能有誤,需要人工審查和清洗。
經過質量控制的數據被塞入數值模式和繪圖軟體中,得到一份老天爺的平掃CT。預報員需要仔細研讀那些花花綠綠的片子,在有限的時間裡,絞盡腦汁分析每一絲線索,從而推測它未來的身體狀況。
預報員的經驗和理論不同,可能會觀點迥異。這時,他們便會聚在一起交流討論,統一意見。這一步很像是醫生給有疑難雜症的病人會診,但又有所不同。仁醫濟命濟得是病人的命,而他們濟得是自己和同胞的。自然無比殘酷,生命向來脆弱。雷雨大風、山洪巨浪,老天咳嗽一聲,地上便哀嚎一片。一旦診斷有誤,遭殃的是人們自己。
謹小慎微地走到最後,便可以製作出一份成熟的預報產品,通過電視、網際網路、手機簡訊、信息顯示屏等媒體向公眾發布,接受檢驗。如果預報不準,那必然是要受到恥罵的。
總之,預報天氣是一種很細緻的活計,要像用蒲草編花席那樣聚精會神又瞻前顧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花鳥並妍、字中有畫。並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能有絲毫放鬆。
二十多歲的年紀,本應右手牽獵狗,左手托蒼鷹,在縱情奔馳的馬蹄中爆發出「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放達,把日子過得顛顛倒倒又有滋有味,為何他就要忍受如此單調窘迫的生活?
想到這裡,陳相鄭重對自己許下決心,站起身,把裝著蛋糕的托盤高高舉起,擺出乾杯的姿勢,「只有試了才知道行不行,祝我離職快樂!」
蛋糕入口化作綿密的甜,他希望自己的未來也是同樣的滋味。
夜裡12點,陳相離開值班室,穿過一側是大落地窗的走廊,來到樓梯間附近的轉角,接連推開幾扇窗子,任由夏日裡潮濕的風吹得他睜不開眼。
為了保證儀器觀測和衛星通信不收建築物的影響,氣象台建在近郊的一處山頂上。天氣好時,站在這個角落,可以透過鬱鬱蔥蔥的枝葉,俯瞰整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每當他心情不好時,總會獨自來到這裡。在台里工作的五年裡,他來過無數次。
俗話說得好,石頭再硬,錘也打得開。他早已憑藉出色的專業能力把工作做得十分熟捻,可即便如此,也總覺得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彈性,馬上就要風乾和脆折。五年來,他無數次想要離開這個地方,這個想法十分迫切,就像鞋裡有一顆尖銳的石子,讓人急切地想把它倒出來。他十分清楚,那顆磨腳的石子,就是趙棟樑,他的繼父。
他的生父陳波在他出生那天去世,緊接著趙棟樑便和生母親張瑾玥結為夫妻。都說小孩子的心思是最敏感的,自從記事起,陳相總是本能地覺得,趙棟樑對自己始終充滿敵意。他可以上一秒慈愛地摸著鄰家孩子的頭,下一秒看到自己便開始無來由地橫眉冷對。陳相琢磨不透他。
至於陳波,更是這個家庭里的禁忌。年少懵懂之時,他不止一次對自己的身世感到好奇,但每次鼓起勇氣發問,都只會換來趙棟樑的冷眼和張瑾玥無盡的哀傷。張瑾玥會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對著陳波的遺像失聲落淚,讓人心疼到不知所措。
陳波是一個謎。
正想著,身後傳來一陣輕柔的腳步聲。高梵默默走來,站在陳相身邊,視線匆匆滑過陳相的側臉,旋即投向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猶豫不決地開口:「我想求你個事,我……」
「沒用的。」陳相清楚高梵的心思,徑直截住她的話頭,「我現在離職,也是違約,要賠十萬。我和趙棟樑關係不好,我不幫你說情,興許你的手續還能辦得快一點。」
高梵沒做聲,陳相繼續說著:「按照規定,我提起辭職申請三個月後,就可以拿著離職證明書,帶著檔案走了,但這事我辦了整整半年。直到昨天,我才拿到離職證明,檔案依然沒給我,是趙棟樑在其中作祟。」
「可是,他是你爸,為什麼要這麼對你?」高梵轉頭望向陳相,一臉疑惑。
陳相依然目不轉睛地眺望遠方,「我姓陳,他姓趙,他不是我爸。他把我當作仇人,不論我做什麼事情,都竭力阻攔。他改我高考志願、不給我的轉專業申請簽字、在我媽生重病時故意不管不顧好讓我不敢遠走高飛。」
他停頓一會兒,轉頭與高梵對視,神情篤定,「相信我,趙棟樑可能是一個好領導,但絕不是什麼好人。你如果也要走,就趕緊攢夠違約金。我知道你心思不在這工作上,一直偷偷搞副業。以後參加會商的時候,別玩手機,小心讓他看到,小題大做給你安個處分。」
說完,陳相轉身離開。陡然加大的風在他耳邊呼呼作響,月光漸弱,讓他看不清腳下的路。空氣里充滿泥土的氣息,像是又要下雨。
湛江是一個多雨的城市,年平均降水量高達2000毫米,夏季經常內澇,颱風登陸次數全國最多,說這地方多災多難一點都不為過。曾經,每當迷茫與痛苦之時,陳相都會寬慰自己:既然把整座城市踩在了腳下,那麼就要好好守護它。每成功預報一次災害天氣,都是對它的一次拯救,是一次英雄之舉。
現在是2021年7月1日凌晨12時30分,距離他卸下肩上的重擔,還有8個小時。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自己是一株孤獨的木麻黃,偉岸地挺立在鹼度極高的沙灘上,被迫浸泡在別人咽不下的苦澀里。終於,他可以拋棄所有不甘與疑慮,去沿著無盡的海岸線,追逐無家的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