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祭(一)
5月24日
這幾日應天上空陰雲密布,稀稀拉拉的雨水時不時便會落上一些,顯然是在宣布梅雨時節的到來。
這等天氣久居江南的人大略已經習慣,反正雨大了就少些出門,雨小了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
左右日子還得繼續,肚子總不會因為下雨就變得飽起來。
這一點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
若硬要找出些骨頭,大抵也就是百姓和權貴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吧。
就比如此時的朝陽門外數里處,一大隊車架正於泥濘中艱難前行。
牽馬拉車的似是身體康健對吹來的冷風恍若未覺,反倒是車裡的貴人們卻是不斷抱怨。
「也不知城樓上到底犯了什麼病,左右也就百十來個兵卒,發些撫恤埋了便是,為何還要我等參加?」
「莫要抱怨了,既然城樓上開口,這點面子我們還是得給的。」
「我不是抱怨,這點雨水難道還能把我澆散了?主要是於禮不合,若是那班子文官挑事,最後城樓上還是得吃虧。」
朱國弼聽著車架內其他人幾人閒聊,自己卻是一言不發。
那日之後所有人都將毛病看在了錢謙益身上,但他卻有些不太一樣的看法。
當然,從頭至尾他也沒往那屁大點的案子上投過多少注意力,對其中內情更是所知不多。
可他宦海沉浮數十載,更是在既無強軍又無戰功的情況下將自家爵位生生提到了極限,對有些事卻也到了不需證據就能辨得一二的地步。
若換做以前,他大略也會給自己的這幾個小夥伴提點上幾句。
只是那日靈璧侯莫名其妙地奏事之後他看誰都覺得此人和城樓上有些瓜葛。
錢謙益將梁雲構拘起來之後他更是已打定主意絕不再旁人面前流露半分心思。
老實講,朱國弼的確有些草木皆兵了,但若易地而處大約也只能和他做出一樣的選擇。
切莫小看靈璧侯那寥寥數語,若沒有將此事捅到「朝堂」之上,那這案子便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說不得尋幾個衙門中的小吏便能處置得妥妥帖帖。
可一旦將其放在檯面上,所有人就只能將其當做天大的事,哪怕錢謙益再有心回護卻也只能在一條條證據下有心無力。
由此便能知曉這寥寥數語到底有怎樣的威力。
話說到這裡,其實還和朱國弼沒有多大關係,畢竟不管此案最後結果如何卻都是文官和太子之間的事,和他這個勛貴有一文錢的關係?
可靈璧侯在這事裡扮演的角色實在太過重要,重要到朱國弼絕不相信這是巧合。
若再想得深些,應天城裡有近百這個侯那個伯,他如何能保證自己不會遇到一個靈璧侯呢?
「公爺,這幾日看你總是悶悶不樂,是出了什麼事嗎?」
「哦,無事,就是總在想韃子不知還會出什麼陰招,」說到這裡,朱國弼朝其他幾人面上掃了一圈:「不過殿下英明,總還是能帶我們渡此難關的。」
「保國公府車架?」
「是。」
正當朱國弼打算再說上幾句以表達自己對太子殿下的支持時,從車外傳來了幾句對話,顯然是已到了舉行葬禮的地方。
只是車架都還未停穩,卻聽外面的對話變成了吵嚷。
「放肆!竟敢讓公爺掛這不吉利的東西!」
「殿下喻令:隨禮就免了,掛條白布以表哀思即可。」
「可........」
「拿來吧。」
車夫還待再辨上幾句,卻聽自家老爺的聲音傳來。
如此一來他就算再是不甘卻也只能將數條白布遞入車廂。
「他這是什麼意思?!」
「我等能來便已是那些兵卒八輩子的福氣,他......他......竟然還要我們掛這晦氣東西!」
「就是啊,這成何體統?!」
「反正也沒有強要我們參加,不如回去算了。」
車架中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將氣氛烘托到位,可說來說去卻無一人離開,都只是等著朱國弼發話。
這般情形老朱如何會多說什麼,麻利地將那條白布於腰間一掛,隨後便貓著腰往車廂外而去。
「他們為守應天而亡,聊表哀思卻也算不得辱沒你們。」
聞得此言,車廂中立時靜了下來,甚至還有人在驚訝之下一不留神磕到腦門。
那日出城收攏殘軍時他們也曾跟隨,哪怕朱國弼並未說過收攏到足夠的士卒後該如何行事,但他們也能猜個七八分。
可誰曾想到了這會他竟然擺出一副忠臣樣,這讓幾人在驚訝之餘免不了有些腹誹。
不過腹誹歸腹誹,沒了挑頭的人,他們心裡的不滿也只能到嘴邊而已。
「公爺請這邊走。」
朱國弼剛剛走下馬車便有一兵卒前來引路。
走了不一會,眼前車架逐漸減少,視線沒了遮擋他這才看清周遭是何種情形。
距他數十丈之外不知何時修得了一座圓形土台。
那土台上雖擺著香案三牲,但其高不過半人,寬不過數丈,遠遠看來就如個胖墩墩的矮子一般,直讓人想要發笑。
如此形制卻也不知是從哪裡學來,簡直有些不倫不類,貽笑大方。
不過朱國弼卻也沒有心思吐槽,他的注意力早就被那土台一側密密麻麻地人群所吸引。
「如何會有這麼多兵卒?」
「公爺,殿下說都是袍澤,他們理應前來送上一程。」
「若是韃子此時來攻又該如何?」
「不妨事的,莫看這人山人海,其實殿下也就讓每個小旗出了一人。」
人上一千,無邊無沿;人上一萬,徹底連天。
此時應天有近萬小旗隊,每隊出一人便是萬名士卒。
在不知底細的情況下看去,可不就會以為太子殿下是將城上兵丁全都調來了這裡。
籠絡人心!
除了籠絡人心,朱國弼實在想不到朱慈烺為何要擺出這麼大的陣勢。
與此同時他又實在想不明白,這城樓上那位如何會有這麼多鞏固權位的花招,難道宮中教的都是這些?
「公爺,到了。」
正當朱國弼滿心費解之時,那兵卒停了下來。
待他再向前看去時便見一條草草修成的道路出現在眼前,而道路兩側已立著不少勛貴文臣。
「世伯!這邊!」
這幾日應天上空陰雲密布,稀稀拉拉的雨水時不時便會落上一些,顯然是在宣布梅雨時節的到來。
這等天氣久居江南的人大略已經習慣,反正雨大了就少些出門,雨小了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
左右日子還得繼續,肚子總不會因為下雨就變得飽起來。
這一點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
若硬要找出些骨頭,大抵也就是百姓和權貴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吧。
就比如此時的朝陽門外數里處,一大隊車架正於泥濘中艱難前行。
牽馬拉車的似是身體康健對吹來的冷風恍若未覺,反倒是車裡的貴人們卻是不斷抱怨。
「也不知城樓上到底犯了什麼病,左右也就百十來個兵卒,發些撫恤埋了便是,為何還要我等參加?」
「莫要抱怨了,既然城樓上開口,這點面子我們還是得給的。」
「我不是抱怨,這點雨水難道還能把我澆散了?主要是於禮不合,若是那班子文官挑事,最後城樓上還是得吃虧。」
朱國弼聽著車架內其他人幾人閒聊,自己卻是一言不發。
那日之後所有人都將毛病看在了錢謙益身上,但他卻有些不太一樣的看法。
當然,從頭至尾他也沒往那屁大點的案子上投過多少注意力,對其中內情更是所知不多。
可他宦海沉浮數十載,更是在既無強軍又無戰功的情況下將自家爵位生生提到了極限,對有些事卻也到了不需證據就能辨得一二的地步。
若換做以前,他大略也會給自己的這幾個小夥伴提點上幾句。
只是那日靈璧侯莫名其妙地奏事之後他看誰都覺得此人和城樓上有些瓜葛。
錢謙益將梁雲構拘起來之後他更是已打定主意絕不再旁人面前流露半分心思。
老實講,朱國弼的確有些草木皆兵了,但若易地而處大約也只能和他做出一樣的選擇。
切莫小看靈璧侯那寥寥數語,若沒有將此事捅到「朝堂」之上,那這案子便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說不得尋幾個衙門中的小吏便能處置得妥妥帖帖。
可一旦將其放在檯面上,所有人就只能將其當做天大的事,哪怕錢謙益再有心回護卻也只能在一條條證據下有心無力。
由此便能知曉這寥寥數語到底有怎樣的威力。
話說到這裡,其實還和朱國弼沒有多大關係,畢竟不管此案最後結果如何卻都是文官和太子之間的事,和他這個勛貴有一文錢的關係?
可靈璧侯在這事裡扮演的角色實在太過重要,重要到朱國弼絕不相信這是巧合。
若再想得深些,應天城裡有近百這個侯那個伯,他如何能保證自己不會遇到一個靈璧侯呢?
「公爺,這幾日看你總是悶悶不樂,是出了什麼事嗎?」
「哦,無事,就是總在想韃子不知還會出什麼陰招,」說到這裡,朱國弼朝其他幾人面上掃了一圈:「不過殿下英明,總還是能帶我們渡此難關的。」
「保國公府車架?」
「是。」
正當朱國弼打算再說上幾句以表達自己對太子殿下的支持時,從車外傳來了幾句對話,顯然是已到了舉行葬禮的地方。
只是車架都還未停穩,卻聽外面的對話變成了吵嚷。
「放肆!竟敢讓公爺掛這不吉利的東西!」
「殿下喻令:隨禮就免了,掛條白布以表哀思即可。」
「可........」
「拿來吧。」
車夫還待再辨上幾句,卻聽自家老爺的聲音傳來。
如此一來他就算再是不甘卻也只能將數條白布遞入車廂。
「他這是什麼意思?!」
「我等能來便已是那些兵卒八輩子的福氣,他......他......竟然還要我們掛這晦氣東西!」
「就是啊,這成何體統?!」
「反正也沒有強要我們參加,不如回去算了。」
車架中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將氣氛烘托到位,可說來說去卻無一人離開,都只是等著朱國弼發話。
這般情形老朱如何會多說什麼,麻利地將那條白布於腰間一掛,隨後便貓著腰往車廂外而去。
「他們為守應天而亡,聊表哀思卻也算不得辱沒你們。」
聞得此言,車廂中立時靜了下來,甚至還有人在驚訝之下一不留神磕到腦門。
那日出城收攏殘軍時他們也曾跟隨,哪怕朱國弼並未說過收攏到足夠的士卒後該如何行事,但他們也能猜個七八分。
可誰曾想到了這會他竟然擺出一副忠臣樣,這讓幾人在驚訝之餘免不了有些腹誹。
不過腹誹歸腹誹,沒了挑頭的人,他們心裡的不滿也只能到嘴邊而已。
「公爺請這邊走。」
朱國弼剛剛走下馬車便有一兵卒前來引路。
走了不一會,眼前車架逐漸減少,視線沒了遮擋他這才看清周遭是何種情形。
距他數十丈之外不知何時修得了一座圓形土台。
那土台上雖擺著香案三牲,但其高不過半人,寬不過數丈,遠遠看來就如個胖墩墩的矮子一般,直讓人想要發笑。
如此形制卻也不知是從哪裡學來,簡直有些不倫不類,貽笑大方。
不過朱國弼卻也沒有心思吐槽,他的注意力早就被那土台一側密密麻麻地人群所吸引。
「如何會有這麼多兵卒?」
「公爺,殿下說都是袍澤,他們理應前來送上一程。」
「若是韃子此時來攻又該如何?」
「不妨事的,莫看這人山人海,其實殿下也就讓每個小旗出了一人。」
人上一千,無邊無沿;人上一萬,徹底連天。
此時應天有近萬小旗隊,每隊出一人便是萬名士卒。
在不知底細的情況下看去,可不就會以為太子殿下是將城上兵丁全都調來了這裡。
籠絡人心!
除了籠絡人心,朱國弼實在想不到朱慈烺為何要擺出這麼大的陣勢。
與此同時他又實在想不明白,這城樓上那位如何會有這麼多鞏固權位的花招,難道宮中教的都是這些?
「公爺,到了。」
正當朱國弼滿心費解之時,那兵卒停了下來。
待他再向前看去時便見一條草草修成的道路出現在眼前,而道路兩側已立著不少勛貴文臣。
「世伯!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