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賺錢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姜安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有些人卻哭了。

  誰?

  最近那批出了《暗黑破壞神》攻略的人。不管是盜版的,還是自己二次創作的,都砸在了手裡。

  過時的東西誰買呀。

  零售商也不是傻子,大把大把地往回退。

  看著被退回來的一屋子廢書,袁波欲哭無淚。

  袁永軍看著袁波,感覺這不是侄子。他媽的,這就是把刀子,專門來扎自己的,怎麼狠怎麼扎。

  一點活路不給自己留。

  ……

  姜安忙,他是真的忙。

  《三體》第一部的連載接近尾聲,《電腦周報》已經催了他幾次,對後續怎麼合作給個說法。

  姜安把已經準備好的第二部《黑暗森林》拿給對方,讓他們自己品一品。

  至於姜安的意見嗎?

  原話就是,「從第二本開始,還放在電腦周報上就太不合適了,調性不匹配,不信你們自己感受下。」

  「調性」這個詞本屬於音樂領域,後來成了GG和網際網路圈子的黑話。姜安常說,這個詞不能解釋,只能意會。

  剛才說給電腦周報的話,用前世的黑話來說,《黑暗森林》和《電腦周報》沒有CP感。

  看了樣稿之後,《電腦周報》亦有同感,也就只能放棄。

  不放棄不行呀!社科所出版社已經明確表示,《三體》的實體書,由他們社來負責。

  於是《三體》就被安排了。

  社科所出版社負責出版,五星文化負責發行,也就是《三體》的宣傳和上架售賣。

  《電腦周報》被人摘了桃子,雖說心有不甘,但卻無可奈何。

  《三體》雖然踢了電腦周報,但姜安會做人,並沒有忘了社裡支持過他的人。

  此時正是川城出版系統整合成出版集團的機會,在李大峰的幫助下,姜安為《電腦周報》雜誌社的張社長謀下了出版社集團常務副總的位置。

  理由?川省大報都是本地橫,出去能打的只有《電腦周報》一家。

  誰當常務副總,對李大峰沒有任何影響,他樂得賣姜安一個人情。

  那姜安呢,一是為了《三體》的事表示歉意;二是以後自己的雜誌還要用人家全國的發行渠道,先安排個熟人在高位,以後辦事也方便。

  想想自己居然能夠干預一位出版集團高管的任命,姜安感覺有些恍惚。

  前世是看自己的老闆安排幾家移動或聯通分公司的總經理。現在,自己也快差不多了。

  就是自己的爺爺不夠爭氣,沒有老闆的爺爺厲害。

  ……

  《鬼吹燈》的熱賣,讓文正出版社的杜社長一下子年輕了十歲。

  這幾年文正出版社的業務一直不瘟不火,出的書最後都被新華書店當廢紙賣了。

  有那麼幾本賣得還算不錯,可要麼就是什麼服裝設計大全,要麼就是流行金曲的歌詞彙總,一點「文化」含量都沒有。

  老杜感覺自己愧對社裡老少!

  不過這次好了,終於輪到他杜晨火一把。

  現在出版行業,誰不知道《鬼吹燈》是文正出的,而且是慧眼識珠,這種題材都敢碰。

  以前都是他電話求別人,現在……

  正想著呢,電話來了。

  「哪位?」

  「……」

  「呦,老姚呀,什麼風讓你給我打電話呀?」

  「……」

  「鬼吹燈?我手上的量也不多呀。」

  「……」

  「是呀,開始印少了。我這人你還不知道嗎,膽子小。」

  「……」

  「5000冊!老姚,你是要我命呀!我上哪給你搞去!」

  「……」

  「加印?當然加印。剛才開會研究了,馬上加印,不過這一時半會兒出不來。」

  「……」

  「5000冊是真沒有,我給你從別的地方擠出1000冊吧。」


  「……」

  「咱們老關係了,客氣什麼。對了,我那個服裝設計大全要不要給你也配上500冊。」

  「……」

  「這怎麼算是要挾呢,又不是賣不動。這樣吧,服裝設計大全給你配800冊,鬼吹燈我給你擠出來2000本,夠意思了吧。」

  「……」

  「客氣什麼,回頭去杭州看你,到時候可要請我吃飯哈。」

  掛了電話,杜晨想了想,然後衝著門外吼道:「小賈,小賈,過來。」

  過了一會,負責印務的小賈跑了過來。

  「加印的二十萬冊怎麼樣了?」

  「按計劃後天全部印完,首批五萬冊應該出來了。」

  「這五萬冊不用進社裡的庫房,直接發滬市、陝市和羊城的新華書店,一個地方10000冊,甜水園圖書市場再發3000冊,新華書店總店發15000冊,餘下2000冊發杭城楓林書店的老姚那,另外再給他配800冊服裝大全。去吧,就按這個來。」

  叮鈴鈴,電話又響了。

  杜晨沒接,不用想也知道,一定又是哪家熟悉的書商找他要《鬼吹燈》的。

  現在這些對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抓住姜安,趁熱打鐵,盯著他寫出第二部。

  ……

  姜安不但要對付《電腦周報》和杜晨,還要給五星文化的《電子商情》和《電腦遊戲攻略》定調子。

  具體的工作有人做,但是大原則還要他來拿。

  《電腦遊戲攻略》比較簡單,看名字就知道,就是以電腦遊戲的報導為主,主機遊戲完全不碰。

  那玩意在國內沒有市場,也就沒有GG收入。

  為愛發電,賺錢有限。

  雜誌內容以遊戲新聞、前瞻、評測、賞析和攻略為主,尤其是攻略。

  這些黎岳在行,放手去搞就好了。

  《電子商情》就比較複雜了。

  大家對它的市場定位產生了懷疑。

  誰會買一份以報價單為主要內容的報紙呢?這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姜安給出的意見是,「沒人買,那就送,白送總有人要吧。」

  《電子商情》就擺在電子市場的門口,送給那些來購物的人,還要安排人送到櫃檯上,送到電子市場各級經銷商的手上。

  按五萬份的量,先送上兩周看看效果。

  報紙內容以電腦硬體報價單、新品硬體信息,以及GG為主。

  報價單內容要做到商品種類齊全,介紹詳細,報價準確,真能起到報價單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價格,要與零售商儘量達成一致。

  對於GG,最好是採用大幅彩色印刷。到時候抽出任何一張,往櫃檯上一貼,就是一張小海報。

  李大偉就按這個策略去和那些硬體商談,GG的收入先要能夠覆蓋五萬份的成本。

  姜安最後特意提出,報紙送歸送,但是一定要標上價格。

  這也是告訴市場,千萬不要把我送的東西,當做是沒價值的垃圾。就是拿《電子商情》去擦屁股,也要知道這白來的擦屁股值1塊錢。

  調子定了。

  看著大家分頭去忙,姜安陷入沉思,都說萬事開頭難,看來想要在硬體市場上賺點錢,還是真是費勁。

  可是不賺錢,拿什麼去開發後面的遊戲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