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合作的可能(求月票)
中華大明星?
出於本能,林書平先是仔細打量了一眼夏娃,雖然對方穿著紅色長裙,身材火辣,起伏間凹凸有致,但林書平確信對方不是自己記憶中的任何一位中華女星。
因此他的注意力便轉向了伊萬,經過一番交談與介紹,林書平才發覺對方竟然也是一個二道販子。
和葉戈爾不同,伊萬專業從事盒式錄像帶倒賣,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盒式錄像帶,不管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伊萬全都可以複製生產。
他在香港荃灣地帶有一家錄像帶製作工廠,不過這項產業處在灰色地帶,隨著香港生產成本的提高,以及有關部門的打擊力度,眼下伊萬正準備把工廠遷移到內地。
林書平聞言便打消了與對方結交的想法,甚至心底也不太願意讓對方的工廠落在鵝城。
觥籌交錯間,林書平便把早已準備的包裹拿出來,笑著遞給了葉戈爾,裡面一共有一萬五千元現金,「連本帶利,葉戈爾先生,你查收一下。」
「哈!」葉戈爾叼著根雪茄,捏著包裹里的厚度,看也沒看就塞進了包里,然後又從中拿出一張欠條:「合作愉快,林,我喜歡跟有誠信的人交往。」
林書平接過欠條,稍微掃了一眼便拿起火柴盒,擦拭了一根火柴,把欠條點燃,燃燒殆盡,「葉戈爾先生,我認為我們以後還會有合作的可能。」
他這句話並非無的放矢。
三年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上台後,為了扭轉經濟停滯的僵化局面,在體制內進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
在經濟改革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的情況下,從今年年初年起,戈巴契夫就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領域,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削弱和放棄了蘇共的領導地位。
按照時間來算,如今的蘇聯雖然內部矛盾空前激烈,但尚不至於全面崩潰。
只是這種狀態最多也就撐個一兩年。
兩年後的1990年初,立陶宛率先宣布獨立,其後便猶如多米諾骨牌效應,各個聯盟國陸續開始獨立。
從這個時間段開始,盧布開始暴跌,盧布的購買力下降到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
蘇聯是個重工業國,在當時情況下,各種物資的緊缺,直接導致中蘇邊境誕生了大批跨國倒爺。
尤其是輕工業產品,如日常生活用品等,堪稱奇缺。
這讓許多倒爺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在國內買下罐頭、皮革等日用品,然後跑到蘇聯進行倒賣。
但這只是蠅頭小利,和國庫券一樣,來回往返倒賣就行,可期間卻增加了許多安全風險,邊境黑勢力的兇猛是值得林書平警惕的,而這點錢,也不值得林書平隻身犯險,為此而來回折騰。
他只想趁著這段時間來一波大的。
他清楚的記得,在這段時間,有一位非常大膽的川渝商人,直接用這些輕工業品,拉滿了五百個火車皮,然後去到蘇聯,換到了四架154飛機。
這四架飛機價值六千萬。
此人轉手賣給川航,從中淨賺一個億。
這其中需要各種關係利益的斡旋,林書平目前保持與葉戈爾的結交,也正是為將來做這些事埋一些暗線。
他不擔心葉戈爾不合作。
對方是個專業的跨國倒爺,有專業的運輸渠道,也有一些人脈關係,只要有利益可循,雙方在未來合作的可能還是很大的。
葉戈爾顯然也尤其看重林書平,甚至在飯桌前都只顧著跟林書平講話,而忽略了帶來的朋友伊萬和夏娃。
這讓夏娃內心感到不滿,她雖然只是香港一個三線演員,而且還是19禁電影出身,但卻對內地並不是太看得上。
如果不是這次老闆伊萬要來內地談生意,她是不會跟著過來的。
此時見葉戈爾都忽略了自己的老闆,臉上不滿之色可以說是溢於言表,正準備說什麼,就發現老闆伊萬突然轉過頭,兇狠的瞪了自己一眼,這讓夏娃打了個冷顫,訕訕的閉上嘴巴。
伊萬見狀,便是轉過頭去,重新露出笑容,專注的聽著葉戈爾和林書平聊天。
直到他找到機會,才終於開口道:「林先生,我如果現想在鵝城投資一家工廠,專門生產盒式錄像帶,您能幫我把相關手續都批下來嗎?」
「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接待員,這件事我做不了主。」
林書平聞言,笑著打起了太極:「再者說,我馬上就要離職了,伊萬先生如果想在鵝城投資,我可以幫你牽線,但有一點我要說明,您在鵝城建廠,要杜絕一切非法違規的行為,這一點是要寫在合約里的。」
伊萬哈哈大笑,連聲稱是,但心底卻隱隱有些困惑,還要把這些簽進合約?
他看向了葉戈爾。
葉戈爾沉吟了一下,笑著問道:「林,伊萬是真心想要在鵝城投資建廠,和我一樣,他會先投五十萬進來,然後貸款五十萬……」
「葉戈爾先生,您那是輕工產業,屬於紡織品,而且只對外銷售,對帶動本地人就業很有幫助,但伊萬先生的產業可不同,特別是盒式錄像帶這種具有傳播性質的產品,我們對這種情況是有嚴格要求的。」
「我也對外銷售。」
伊萬急道:「而且我生產的影視作品,都是有版權的。」
「那恐怕還是不行。」
林書平含笑搖頭:「這是底線,誰觸碰了都不行。」
十九禁影片也是有版權的,但國內也是嚴格禁止。
很多從業者就算要生產,那也是小作坊偷偷生產,被發現了就是一窩端,您這還想光明正大建廠?做什麼春秋大夢啊!
葉戈爾聞言也不再幫忙牽線,他跟伊萬的交情還不到為之冒險的地步。
於是再次舉起酒杯來,跟林書平硬碰硬:「好的,葉,這件事暫且放一放,我可記住你剛剛說的話了,我們以後還會有合作的可能。」
「肯定有。」
林書平笑著碰杯:「而且低於一百萬的合作,我不會找你。」
一百萬?
葉戈爾心頭一跳,臉上閃過驚訝,但隨後卻是笑的更歡快了,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出於本能,林書平先是仔細打量了一眼夏娃,雖然對方穿著紅色長裙,身材火辣,起伏間凹凸有致,但林書平確信對方不是自己記憶中的任何一位中華女星。
因此他的注意力便轉向了伊萬,經過一番交談與介紹,林書平才發覺對方竟然也是一個二道販子。
和葉戈爾不同,伊萬專業從事盒式錄像帶倒賣,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盒式錄像帶,不管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伊萬全都可以複製生產。
他在香港荃灣地帶有一家錄像帶製作工廠,不過這項產業處在灰色地帶,隨著香港生產成本的提高,以及有關部門的打擊力度,眼下伊萬正準備把工廠遷移到內地。
林書平聞言便打消了與對方結交的想法,甚至心底也不太願意讓對方的工廠落在鵝城。
觥籌交錯間,林書平便把早已準備的包裹拿出來,笑著遞給了葉戈爾,裡面一共有一萬五千元現金,「連本帶利,葉戈爾先生,你查收一下。」
「哈!」葉戈爾叼著根雪茄,捏著包裹里的厚度,看也沒看就塞進了包里,然後又從中拿出一張欠條:「合作愉快,林,我喜歡跟有誠信的人交往。」
林書平接過欠條,稍微掃了一眼便拿起火柴盒,擦拭了一根火柴,把欠條點燃,燃燒殆盡,「葉戈爾先生,我認為我們以後還會有合作的可能。」
他這句話並非無的放矢。
三年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上台後,為了扭轉經濟停滯的僵化局面,在體制內進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
在經濟改革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的情況下,從今年年初年起,戈巴契夫就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領域,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削弱和放棄了蘇共的領導地位。
按照時間來算,如今的蘇聯雖然內部矛盾空前激烈,但尚不至於全面崩潰。
只是這種狀態最多也就撐個一兩年。
兩年後的1990年初,立陶宛率先宣布獨立,其後便猶如多米諾骨牌效應,各個聯盟國陸續開始獨立。
從這個時間段開始,盧布開始暴跌,盧布的購買力下降到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
蘇聯是個重工業國,在當時情況下,各種物資的緊缺,直接導致中蘇邊境誕生了大批跨國倒爺。
尤其是輕工業產品,如日常生活用品等,堪稱奇缺。
這讓許多倒爺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在國內買下罐頭、皮革等日用品,然後跑到蘇聯進行倒賣。
但這只是蠅頭小利,和國庫券一樣,來回往返倒賣就行,可期間卻增加了許多安全風險,邊境黑勢力的兇猛是值得林書平警惕的,而這點錢,也不值得林書平隻身犯險,為此而來回折騰。
他只想趁著這段時間來一波大的。
他清楚的記得,在這段時間,有一位非常大膽的川渝商人,直接用這些輕工業品,拉滿了五百個火車皮,然後去到蘇聯,換到了四架154飛機。
這四架飛機價值六千萬。
此人轉手賣給川航,從中淨賺一個億。
這其中需要各種關係利益的斡旋,林書平目前保持與葉戈爾的結交,也正是為將來做這些事埋一些暗線。
他不擔心葉戈爾不合作。
對方是個專業的跨國倒爺,有專業的運輸渠道,也有一些人脈關係,只要有利益可循,雙方在未來合作的可能還是很大的。
葉戈爾顯然也尤其看重林書平,甚至在飯桌前都只顧著跟林書平講話,而忽略了帶來的朋友伊萬和夏娃。
這讓夏娃內心感到不滿,她雖然只是香港一個三線演員,而且還是19禁電影出身,但卻對內地並不是太看得上。
如果不是這次老闆伊萬要來內地談生意,她是不會跟著過來的。
此時見葉戈爾都忽略了自己的老闆,臉上不滿之色可以說是溢於言表,正準備說什麼,就發現老闆伊萬突然轉過頭,兇狠的瞪了自己一眼,這讓夏娃打了個冷顫,訕訕的閉上嘴巴。
伊萬見狀,便是轉過頭去,重新露出笑容,專注的聽著葉戈爾和林書平聊天。
直到他找到機會,才終於開口道:「林先生,我如果現想在鵝城投資一家工廠,專門生產盒式錄像帶,您能幫我把相關手續都批下來嗎?」
「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接待員,這件事我做不了主。」
林書平聞言,笑著打起了太極:「再者說,我馬上就要離職了,伊萬先生如果想在鵝城投資,我可以幫你牽線,但有一點我要說明,您在鵝城建廠,要杜絕一切非法違規的行為,這一點是要寫在合約里的。」
伊萬哈哈大笑,連聲稱是,但心底卻隱隱有些困惑,還要把這些簽進合約?
他看向了葉戈爾。
葉戈爾沉吟了一下,笑著問道:「林,伊萬是真心想要在鵝城投資建廠,和我一樣,他會先投五十萬進來,然後貸款五十萬……」
「葉戈爾先生,您那是輕工產業,屬於紡織品,而且只對外銷售,對帶動本地人就業很有幫助,但伊萬先生的產業可不同,特別是盒式錄像帶這種具有傳播性質的產品,我們對這種情況是有嚴格要求的。」
「我也對外銷售。」
伊萬急道:「而且我生產的影視作品,都是有版權的。」
「那恐怕還是不行。」
林書平含笑搖頭:「這是底線,誰觸碰了都不行。」
十九禁影片也是有版權的,但國內也是嚴格禁止。
很多從業者就算要生產,那也是小作坊偷偷生產,被發現了就是一窩端,您這還想光明正大建廠?做什麼春秋大夢啊!
葉戈爾聞言也不再幫忙牽線,他跟伊萬的交情還不到為之冒險的地步。
於是再次舉起酒杯來,跟林書平硬碰硬:「好的,葉,這件事暫且放一放,我可記住你剛剛說的話了,我們以後還會有合作的可能。」
「肯定有。」
林書平笑著碰杯:「而且低於一百萬的合作,我不會找你。」
一百萬?
葉戈爾心頭一跳,臉上閃過驚訝,但隨後卻是笑的更歡快了,端起酒杯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