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新的風口(求月票)
張旭科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但現在人去開會,林書平暫時沒辦法匯報工作,因此也沒有多在接待大廳逗留,跟各位同仁招呼了一聲,就領著余梓文前往市里有名的悅興酒樓。
他跟葉戈爾約好在那裡會面,順便共進午餐。
路上林書平騎著車,身後載著余梓文,他騎得並不快,似乎並不急著跟葉戈爾見面。
路過一處正在施工的大橋時,他竟然主動停車,把車子停在騎行車道上,跟一臉疑惑的余梓文笑著說道:「聊聊?」
余梓文怔然,下車後主動跟著林書平來到大橋欄杆前,她大腦飛速轉動,忽然拉住林書平的衣角。
這下輪到林書平疑惑了,他回頭看了余梓文一眼。
余梓文看起來有些驚慌,雙手死死的抓住林書平的衣角,聲音略微提亮:「書平同志,要不咱們換個地方聊?」
林書平低頭看著余梓文那潔白的小手,又看了看寬廣平靜的江面,有些哭笑不得:「我特麼又不是要尋死,更不會拉著你墊背,你擔心個鬼啊?」
「呵呵。」
余梓文尷尬一笑,鬆開手道:「我就是緩解一下氣氛,那麼書平同志,你想跟我聊什麼?」
林書平雙手扶住大橋護欄,打量著四周,深不見底的河面上有幾艘渡輪正在緩緩駛過。
而他腳下的這座鵝城大橋,也是前兩年市里為了緩解鵝城日益擁擠的交通而建設,如今橋面大體框架基本上已經完成,但真正投入使用還要等到明年。
很多人為了圖方便,也為了省錢,經常會騎著車偷偷從大橋上走過,但機動車卻是嚴格禁止入內的。
林書平看著平靜的江面,問道:「余梓文同志,我其實找張主任問過你的家境,你的父母都是鵝城下面地方縣城的小學教師,家中還有一個正在上中學的弟弟,你能有機會進入接待辦工作,是託了你在民政局工作過的姨夫關係進來的,據我所知,你的實習期結束後,大概率是會被留在接待辦繼續工作的。」
「真的?」
余梓文沉默了一下,卻並沒有露出驚喜之色,只是微笑著說道:「那我要感謝你,書平同志,是你帶我談成了兩個招商項目,不然憑藉我的翻譯水平,我大概是沒有資格繼續留在這裡的。」
林書平看著她,問道:「你想留在這裡嗎?」
「我想留在這裡。」
余梓文堅定地說道:「這是我父母的期待,我不能辜負。」
「你父母的期待?那你內心真正的想法呢?」
林書平認真說道:「一個人總該有一些人生規劃,如果你繼續留在接待辦,固然能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還吃上了公家糧,有了鐵飯碗,但因為沒有任何靠得住的人脈關係,你日後能升遷的希望不大,如果十年過去,你還只是一位政府接待處的接待員,你甘心嗎?」
余梓文想了想,正準備回答。
卻聽到林書平繼續說道:「你先別著急說,我先跟你講一講我離開的這大半個月都幹了什麼。」
隨後,林書平便是一邊講述自己前往滬市的所見所聞,一邊打量著余梓文的反應。
他對余梓文很心動。
倒不是男女方面的心動,而是對其銷售天賦的心動。
對方在不說外語的情況下,思維口才可都算是一絕了。
單從對方在萬寶專櫃十幾分鐘輕鬆開單就能看得出來這一點。
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人才。
如果日後自己去效仿史玉柱,借著保健品大熱的東風,去做腦白金等產品,以余梓文如今的思維口才和銷售能力,稍微培訓,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林書平想要趁早的培養自己的創業團隊。
單打獨鬥並不穩定,而且效率賊慢。
如果當初他有一個能力極強的班底,他就能與萬國證券那些人一樣,全國各地去搜集國庫券,哪怕資金遠遠不如對方,但憑藉手裡的幾萬塊錢,經過一個月時間的倒賣,這個數字也最少能翻個十倍。
吃一塹長一智。
因此他在離開滬市前,就選擇無條件的信任鄭澤楷和江潯兩人,也是為了日後彼此之間能夠有更好的合作。
在經過半個月的考察後,他對兩人的人品選擇了信任。
因而在離去前,給他們留了二十萬,並告知了他們具體的國庫券倒賣操作辦法。
這二十萬的資金足夠他們啟動第一筆生意。
隨著時間的過去,錢滾錢之下,不出意外,一個月後,這二十萬就會變成兩百萬。
面對兩百萬巨資,鄭澤楷和江潯能否保持理智,是否仍舊選擇與林書平公平分帳,說實話,林書平心底並沒有譜。
畢竟人心難測。
如果失敗,那就當交學費了。
如果成功,那就多了兩個暫時可以信任的合作夥伴。
而林書平回歸鵝城後,心中也開始誕生起培養創業團隊的想法。
他的目標實際上是瞄準了紡織廠的一些人。
因為根據前世記憶篩選,他可以在紡織廠內找到一些品行過硬的同事來加入自己的團隊。
而余梓文只是意外之喜,其銷售能力,不僅父母贊口不絕,他早上也是親眼見證,對方仿佛有一股天生讓人親近的能力,介紹產品的時候,能夠讓顧客信任並選擇購買,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能力。
但讓林書平無奈的是,余梓文似乎是一個官迷。
當然,與其說余梓文是官迷,不如說余梓文的父母是官迷。
正是在父母輩的影響下,余梓文才選擇進入仕途,從接待辦的小小接待員做起。
林書平認為這並非是余梓文的內心愿望。
因此在鵝城大橋上,他坦誠了自己去滬市是為了抓住機遇,迎接風口。
並且他還準確的押寶成功,以四萬塊的初始資金,半個月的時間就獲得了整整一百萬的回報。
「一百萬?」
這個數字聽得余梓文有些發懵,感覺極度不真實,甚至覺得林書平在哄騙自己。
我很好騙麼?
余梓文陷入深思。
「我連我爸媽都沒告訴,只告訴你,並不是想騙你,也不是想要跟你談對象,你可別誤會。」
林書平見到余梓文似乎看智障一般的眼神,立即主動聲明道:「我只是覺得你真的是一個人才,也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如果你內心是不願意待在接待處的,那就不如跟我一起去西南發財。」
余梓文下意識的問道:「西南?瓊州?」
林書平笑道:「看來你也挺關注那邊的?」
「啊?不是……」余梓文低聲道:「我也沒太關注,只是新聞上一直在播放,報紙上也幾乎天天都刊登,偶爾也會看到,而且我姨夫最近因為想要停職去瓊州打拼,還跟我姨吵了一架。」
「那你姨夫也挺有眼光,負責民政業務的人的確有些嗅覺。」
林書平點頭道:「我和你姨夫一樣,也認為瓊州那邊的確是一個新的風口,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等處理完手上的事情,過幾天我就要啟程去瓊州了。」
「又要走了嗎?」
余梓文聞言,瞬間有些恍惚,她看向林書平,低聲道:「你為什麼跟我說這些……」
「我剛剛說了,我覺得你是一個人才,也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跟我一起去西南那邊探探路。」
林書平想了想,說道:「如果你擔心,那就等你轉正,再托關係辦一個留職停薪,我這邊先給你開一個保障工資,三百一個月,你覺得怎麼樣?」
他跟葉戈爾約好在那裡會面,順便共進午餐。
路上林書平騎著車,身後載著余梓文,他騎得並不快,似乎並不急著跟葉戈爾見面。
路過一處正在施工的大橋時,他竟然主動停車,把車子停在騎行車道上,跟一臉疑惑的余梓文笑著說道:「聊聊?」
余梓文怔然,下車後主動跟著林書平來到大橋欄杆前,她大腦飛速轉動,忽然拉住林書平的衣角。
這下輪到林書平疑惑了,他回頭看了余梓文一眼。
余梓文看起來有些驚慌,雙手死死的抓住林書平的衣角,聲音略微提亮:「書平同志,要不咱們換個地方聊?」
林書平低頭看著余梓文那潔白的小手,又看了看寬廣平靜的江面,有些哭笑不得:「我特麼又不是要尋死,更不會拉著你墊背,你擔心個鬼啊?」
「呵呵。」
余梓文尷尬一笑,鬆開手道:「我就是緩解一下氣氛,那麼書平同志,你想跟我聊什麼?」
林書平雙手扶住大橋護欄,打量著四周,深不見底的河面上有幾艘渡輪正在緩緩駛過。
而他腳下的這座鵝城大橋,也是前兩年市里為了緩解鵝城日益擁擠的交通而建設,如今橋面大體框架基本上已經完成,但真正投入使用還要等到明年。
很多人為了圖方便,也為了省錢,經常會騎著車偷偷從大橋上走過,但機動車卻是嚴格禁止入內的。
林書平看著平靜的江面,問道:「余梓文同志,我其實找張主任問過你的家境,你的父母都是鵝城下面地方縣城的小學教師,家中還有一個正在上中學的弟弟,你能有機會進入接待辦工作,是託了你在民政局工作過的姨夫關係進來的,據我所知,你的實習期結束後,大概率是會被留在接待辦繼續工作的。」
「真的?」
余梓文沉默了一下,卻並沒有露出驚喜之色,只是微笑著說道:「那我要感謝你,書平同志,是你帶我談成了兩個招商項目,不然憑藉我的翻譯水平,我大概是沒有資格繼續留在這裡的。」
林書平看著她,問道:「你想留在這裡嗎?」
「我想留在這裡。」
余梓文堅定地說道:「這是我父母的期待,我不能辜負。」
「你父母的期待?那你內心真正的想法呢?」
林書平認真說道:「一個人總該有一些人生規劃,如果你繼續留在接待辦,固然能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還吃上了公家糧,有了鐵飯碗,但因為沒有任何靠得住的人脈關係,你日後能升遷的希望不大,如果十年過去,你還只是一位政府接待處的接待員,你甘心嗎?」
余梓文想了想,正準備回答。
卻聽到林書平繼續說道:「你先別著急說,我先跟你講一講我離開的這大半個月都幹了什麼。」
隨後,林書平便是一邊講述自己前往滬市的所見所聞,一邊打量著余梓文的反應。
他對余梓文很心動。
倒不是男女方面的心動,而是對其銷售天賦的心動。
對方在不說外語的情況下,思維口才可都算是一絕了。
單從對方在萬寶專櫃十幾分鐘輕鬆開單就能看得出來這一點。
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人才。
如果日後自己去效仿史玉柱,借著保健品大熱的東風,去做腦白金等產品,以余梓文如今的思維口才和銷售能力,稍微培訓,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林書平想要趁早的培養自己的創業團隊。
單打獨鬥並不穩定,而且效率賊慢。
如果當初他有一個能力極強的班底,他就能與萬國證券那些人一樣,全國各地去搜集國庫券,哪怕資金遠遠不如對方,但憑藉手裡的幾萬塊錢,經過一個月時間的倒賣,這個數字也最少能翻個十倍。
吃一塹長一智。
因此他在離開滬市前,就選擇無條件的信任鄭澤楷和江潯兩人,也是為了日後彼此之間能夠有更好的合作。
在經過半個月的考察後,他對兩人的人品選擇了信任。
因而在離去前,給他們留了二十萬,並告知了他們具體的國庫券倒賣操作辦法。
這二十萬的資金足夠他們啟動第一筆生意。
隨著時間的過去,錢滾錢之下,不出意外,一個月後,這二十萬就會變成兩百萬。
面對兩百萬巨資,鄭澤楷和江潯能否保持理智,是否仍舊選擇與林書平公平分帳,說實話,林書平心底並沒有譜。
畢竟人心難測。
如果失敗,那就當交學費了。
如果成功,那就多了兩個暫時可以信任的合作夥伴。
而林書平回歸鵝城後,心中也開始誕生起培養創業團隊的想法。
他的目標實際上是瞄準了紡織廠的一些人。
因為根據前世記憶篩選,他可以在紡織廠內找到一些品行過硬的同事來加入自己的團隊。
而余梓文只是意外之喜,其銷售能力,不僅父母贊口不絕,他早上也是親眼見證,對方仿佛有一股天生讓人親近的能力,介紹產品的時候,能夠讓顧客信任並選擇購買,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能力。
但讓林書平無奈的是,余梓文似乎是一個官迷。
當然,與其說余梓文是官迷,不如說余梓文的父母是官迷。
正是在父母輩的影響下,余梓文才選擇進入仕途,從接待辦的小小接待員做起。
林書平認為這並非是余梓文的內心愿望。
因此在鵝城大橋上,他坦誠了自己去滬市是為了抓住機遇,迎接風口。
並且他還準確的押寶成功,以四萬塊的初始資金,半個月的時間就獲得了整整一百萬的回報。
「一百萬?」
這個數字聽得余梓文有些發懵,感覺極度不真實,甚至覺得林書平在哄騙自己。
我很好騙麼?
余梓文陷入深思。
「我連我爸媽都沒告訴,只告訴你,並不是想騙你,也不是想要跟你談對象,你可別誤會。」
林書平見到余梓文似乎看智障一般的眼神,立即主動聲明道:「我只是覺得你真的是一個人才,也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如果你內心是不願意待在接待處的,那就不如跟我一起去西南發財。」
余梓文下意識的問道:「西南?瓊州?」
林書平笑道:「看來你也挺關注那邊的?」
「啊?不是……」余梓文低聲道:「我也沒太關注,只是新聞上一直在播放,報紙上也幾乎天天都刊登,偶爾也會看到,而且我姨夫最近因為想要停職去瓊州打拼,還跟我姨吵了一架。」
「那你姨夫也挺有眼光,負責民政業務的人的確有些嗅覺。」
林書平點頭道:「我和你姨夫一樣,也認為瓊州那邊的確是一個新的風口,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等處理完手上的事情,過幾天我就要啟程去瓊州了。」
「又要走了嗎?」
余梓文聞言,瞬間有些恍惚,她看向林書平,低聲道:「你為什麼跟我說這些……」
「我剛剛說了,我覺得你是一個人才,也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跟我一起去西南那邊探探路。」
林書平想了想,說道:「如果你擔心,那就等你轉正,再托關係辦一個留職停薪,我這邊先給你開一個保障工資,三百一個月,你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