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被遺忘的神明
借著工地上的照明燈,李辛夷走上去仔細觀察。
經理在一旁喋喋不休的埋怨道:
「我們本來就趕的要命,真是的,現在上面又讓我們停工,那種石頭算什麼文化財產?」
李辛夷反駁道:
「這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祭神石,也被稱為瓚(zan)
現在城裡已經很少見,特別是在香港。
瓚分為玉石、晶石、泰石三種,而這些石頭是泰石,從山上挑下來的。
在舊時代,社會底層的老百姓普遍居住在茅草屋裡。」
委員緊張的問道:
「具體是哪個時代?」
李辛夷想了想,回答道:
「應該是明朝時期,距離現在最少有400年的歷史。」
經理在一旁不屑的說道:
「我還以為是什麼珍貴的文物,說白了不就是400年前的石頭,就因為歷史久遠的石頭,我們就要中斷施工嗎?」
「不用,我只需要拍下照片,你們就可以全部夷平。
這些瓚很粗糙,祭壇也是隨意堆棧的,除了包含一些特殊的意義,它沒能作為文化財產的價值。」
委員伸出大拇指,表示對李辛夷的專業性非常認可。
經理當即吩咐工人,今晚通宵開工,把停工拖延的工時給補回來。
「但在那之前,最好辦個祭拜儀式。」
「祭拜儀式?哈哈,沒那個必要,一堆破石頭而已。李辛夷教授,如果沒其它問題,你該離開了,工人馬上就要開工了。」
李辛夷臨走之際,指著工地的一處說:
「那裡的土地發黑,有濃濃的惡臭,曾經應該是茅廁和埋屍地,埋葬感染瘟疫而死的人。
在古代茅廁是污穢之地,常有瘟神借住,而人們又不得不去上茅廁,於是他們從高山之巔挑下石塊,在茅廁前搭建簡單的祭壇,請灶神來家裡護佑。
掌管灶神的灶王爺個性善良,而瘟神則相反,他個性極為暴戾,以散播病毒為樂。
古代的人們,醫療水平落後,防範手段簡單,一旦發生瘟疫,整個村子或整個部落都會死絕。當時的人們很難理解這是瘟疫造成的,以為是妖魔鬼怪邪氣來侵。
出於對鬼神的恐懼,古人們發明了各種抵禦凶邪的方法,並雕琢成器物,希望借文字和儀式之力,辟邪祛惡。」
經理笑了,像是聽到了很好笑的笑話一樣。
「難道就是因為這樣,你才要我們舉辦祭拜儀式嗎?」
「就算不想祭拜,至少要保持虔敬的心,畢竟那些神,是從幾萬年前就存在的,又在這裡守護了幾百年。」
李辛夷拍了拍經理的肩膀,給他一個寓意深長的眼神。
「喂,你什麼意思?難道不進行祭拜儀式就不能蓋大樓嗎?喂,你說清楚啊!餵……」
李辛夷不再理會他,徑直離去。
其實他見經理的第一面,就已經看出他被怨氣纏身,只有做出某些傷害他人之事的人,才會有這樣的表現。
李辛夷讓他祭拜神明真正的意義,是讓他對神明懷有敬畏之心同時,也會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尊重他人。
如果一個人對神明毫無尊敬,那麼他也會對生命缺少敬畏,他行事就會無所顧忌。
「上車,我們好好談一談!」
李辛夷走過白願知身旁時,讓她跟著一起上車。
白願知猶豫了一會,心想:
這個男人到底是誰?他跟去世的爸爸有什麼關係?我必須要問清楚!
「好,就來談吧!你真是民俗學系的教授嗎?」
「對。」
白願知指著工地,笑著說:
「民俗學系的教授,都在做這種事情?」
李辛夷自然知道她在笑什麼,沒辦法,在現代人眼裡,他的行為就跟神棍無異。
「我們會做這種事,也會授課和調查,挖掘古人的生活和習俗。」
白願知好奇的問道:
「你是我爸的好友?」
「不,並不是!」
白願知聽到李辛夷果斷的回答,心中甚是驚訝。
「那你為什麼會去我爸的葬禮上祭拜?又為什麼對我了如指掌?」
李辛夷神色凝重,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發現白願知身上的黑影好像比前幾日更凝實。
「這麼快它就有了變化?」
白願知很疑惑,看了一下身旁,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尋常的東西。
「什麼?什麼變化?你是在說我嗎?」
「你怨恨之人將會死去!」
「你說什麼?」
白願知覺得眼前的男人就是一個神經病,欲要下車離去。
「周遭那些令你討厭,或希望就此消失的人會死。
據說因為怨念停留在人間的鬼,它們通過滿足人的欲望來壯大自己。」
聽李辛夷說出這些話,白願知打開了車門,並未下車。
「大哥,我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鬼……它寄生在你身上。」
白願知欲哭無淚,她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說出這種離譜的鬼話。
「鬼?你說鬼寄生在我身上?這是今年我聽到最好笑的笑話。」
李辛夷神色凝重,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他又嚴肅的重複一遍:
「鬼,它寄生在你身體裡,靠吸食你的欲望而生。」
白願知當然不信,她甚至懷疑這是一種新型的騙局。
「我知道你一時難以接受……但,我沒有騙你。」
「我相信你又能怎麼樣?要我辦場法事驅邪嗎?我現在想要活下去就已經很困難了,你去找別人吧!」
白願知不再理會李辛夷,下了車,騎上單車就要離開,但她又回過頭。
「你如果還是說這種事情,以後請不要再聯繫我了,除非你點外賣或者需要代駕。」
李辛夷這時想到一個點子,他對白願知說道:
「喂,那我就請你代駕吧,開到哪裡都行!」
一聽到有錢賺,白願知停下了腳步,問道:
「我要是開得很遠呢?」
李辛夷笑著從駕駛位上走下來,把鑰匙遞給白願知,笑著說:
「你開得越遠越好,灣仔和離島你覺得哪邊比較好?亦或者開到內陸也行。」
白願知呆住了,眼前的男人行事作風讓她無法理解。
但她現在很缺錢,代駕是根據路程來計算勞務費,對她而言,當然把車開的越遠越好。
經理在一旁喋喋不休的埋怨道:
「我們本來就趕的要命,真是的,現在上面又讓我們停工,那種石頭算什麼文化財產?」
李辛夷反駁道:
「這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祭神石,也被稱為瓚(zan)
現在城裡已經很少見,特別是在香港。
瓚分為玉石、晶石、泰石三種,而這些石頭是泰石,從山上挑下來的。
在舊時代,社會底層的老百姓普遍居住在茅草屋裡。」
委員緊張的問道:
「具體是哪個時代?」
李辛夷想了想,回答道:
「應該是明朝時期,距離現在最少有400年的歷史。」
經理在一旁不屑的說道:
「我還以為是什麼珍貴的文物,說白了不就是400年前的石頭,就因為歷史久遠的石頭,我們就要中斷施工嗎?」
「不用,我只需要拍下照片,你們就可以全部夷平。
這些瓚很粗糙,祭壇也是隨意堆棧的,除了包含一些特殊的意義,它沒能作為文化財產的價值。」
委員伸出大拇指,表示對李辛夷的專業性非常認可。
經理當即吩咐工人,今晚通宵開工,把停工拖延的工時給補回來。
「但在那之前,最好辦個祭拜儀式。」
「祭拜儀式?哈哈,沒那個必要,一堆破石頭而已。李辛夷教授,如果沒其它問題,你該離開了,工人馬上就要開工了。」
李辛夷臨走之際,指著工地的一處說:
「那裡的土地發黑,有濃濃的惡臭,曾經應該是茅廁和埋屍地,埋葬感染瘟疫而死的人。
在古代茅廁是污穢之地,常有瘟神借住,而人們又不得不去上茅廁,於是他們從高山之巔挑下石塊,在茅廁前搭建簡單的祭壇,請灶神來家裡護佑。
掌管灶神的灶王爺個性善良,而瘟神則相反,他個性極為暴戾,以散播病毒為樂。
古代的人們,醫療水平落後,防範手段簡單,一旦發生瘟疫,整個村子或整個部落都會死絕。當時的人們很難理解這是瘟疫造成的,以為是妖魔鬼怪邪氣來侵。
出於對鬼神的恐懼,古人們發明了各種抵禦凶邪的方法,並雕琢成器物,希望借文字和儀式之力,辟邪祛惡。」
經理笑了,像是聽到了很好笑的笑話一樣。
「難道就是因為這樣,你才要我們舉辦祭拜儀式嗎?」
「就算不想祭拜,至少要保持虔敬的心,畢竟那些神,是從幾萬年前就存在的,又在這裡守護了幾百年。」
李辛夷拍了拍經理的肩膀,給他一個寓意深長的眼神。
「喂,你什麼意思?難道不進行祭拜儀式就不能蓋大樓嗎?喂,你說清楚啊!餵……」
李辛夷不再理會他,徑直離去。
其實他見經理的第一面,就已經看出他被怨氣纏身,只有做出某些傷害他人之事的人,才會有這樣的表現。
李辛夷讓他祭拜神明真正的意義,是讓他對神明懷有敬畏之心同時,也會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尊重他人。
如果一個人對神明毫無尊敬,那麼他也會對生命缺少敬畏,他行事就會無所顧忌。
「上車,我們好好談一談!」
李辛夷走過白願知身旁時,讓她跟著一起上車。
白願知猶豫了一會,心想:
這個男人到底是誰?他跟去世的爸爸有什麼關係?我必須要問清楚!
「好,就來談吧!你真是民俗學系的教授嗎?」
「對。」
白願知指著工地,笑著說:
「民俗學系的教授,都在做這種事情?」
李辛夷自然知道她在笑什麼,沒辦法,在現代人眼裡,他的行為就跟神棍無異。
「我們會做這種事,也會授課和調查,挖掘古人的生活和習俗。」
白願知好奇的問道:
「你是我爸的好友?」
「不,並不是!」
白願知聽到李辛夷果斷的回答,心中甚是驚訝。
「那你為什麼會去我爸的葬禮上祭拜?又為什麼對我了如指掌?」
李辛夷神色凝重,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發現白願知身上的黑影好像比前幾日更凝實。
「這麼快它就有了變化?」
白願知很疑惑,看了一下身旁,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尋常的東西。
「什麼?什麼變化?你是在說我嗎?」
「你怨恨之人將會死去!」
「你說什麼?」
白願知覺得眼前的男人就是一個神經病,欲要下車離去。
「周遭那些令你討厭,或希望就此消失的人會死。
據說因為怨念停留在人間的鬼,它們通過滿足人的欲望來壯大自己。」
聽李辛夷說出這些話,白願知打開了車門,並未下車。
「大哥,我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鬼……它寄生在你身上。」
白願知欲哭無淚,她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說出這種離譜的鬼話。
「鬼?你說鬼寄生在我身上?這是今年我聽到最好笑的笑話。」
李辛夷神色凝重,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他又嚴肅的重複一遍:
「鬼,它寄生在你身體裡,靠吸食你的欲望而生。」
白願知當然不信,她甚至懷疑這是一種新型的騙局。
「我知道你一時難以接受……但,我沒有騙你。」
「我相信你又能怎麼樣?要我辦場法事驅邪嗎?我現在想要活下去就已經很困難了,你去找別人吧!」
白願知不再理會李辛夷,下了車,騎上單車就要離開,但她又回過頭。
「你如果還是說這種事情,以後請不要再聯繫我了,除非你點外賣或者需要代駕。」
李辛夷這時想到一個點子,他對白願知說道:
「喂,那我就請你代駕吧,開到哪裡都行!」
一聽到有錢賺,白願知停下了腳步,問道:
「我要是開得很遠呢?」
李辛夷笑著從駕駛位上走下來,把鑰匙遞給白願知,笑著說:
「你開得越遠越好,灣仔和離島你覺得哪邊比較好?亦或者開到內陸也行。」
白願知呆住了,眼前的男人行事作風讓她無法理解。
但她現在很缺錢,代駕是根據路程來計算勞務費,對她而言,當然把車開的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