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六韜-文韜-守國》-學習談話藝術
文王詢問太公道:「怎樣才能保衛國家呢?」
太公說:「請您先行齋戒,然後我再告訴您關於天地之間運行的規律,四季萬物生長的原由,聖賢的治國道理,民心轉變的根源。」
(文王問的是怎樣保衛國家,回答的是天地運行規律,萬物生長原由,聖賢治國道理,民心轉變根源,感覺文不對題啊,繼續往下看。)
文王於是齋戒七天,以弟子禮再度拜問太公。
(執禮甚恭)
太公說:「天有四時,地生萬物。天下有民眾,民眾由聖賢治理。春天的規律是滋生,萬物都欣欣向榮;夏天的規律是成長,萬物都繁榮茂盛;秋天的規律是收穫,萬物都飽滿成熟;冬天的規律是貯藏,萬物都潛藏不動。萬物成熟就應收藏,攸藏之後則又重新滋生。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既無終點,也無起點。聖人參照效法這一自然規律,作為治理天下的普遍原則。所以天下大治時,仁人聖君就隱而不露;天下動亂之時,仁人聖君就奮起撥亂反正,建功立業。這是必然的規律。聖人處於天地之間,他的地位作用的確重大。他遵循常理治理天下,使民眾安定。民心不定,是動亂發生的契機。一旦出現這種契機,天下權力之爭奪得失也必然隨之而起。這時聖人就秘密地發展自己的力量,待到時機成熟就公開進行討伐。首先倡導除暴安民,天下必然群起響應。當變亂平息一切已恢復正常時,既不要進而爭功,也無需退而讓位。這樣守國,就可以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光了。」(春天滋生、夏天成長、秋天收穫、冬天貯藏,概括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聖人待機而動、除暴安良。還是覺得結尾的轉變有點生硬。)
太公說:「請您先行齋戒,然後我再告訴您關於天地之間運行的規律,四季萬物生長的原由,聖賢的治國道理,民心轉變的根源。」
(文王問的是怎樣保衛國家,回答的是天地運行規律,萬物生長原由,聖賢治國道理,民心轉變根源,感覺文不對題啊,繼續往下看。)
文王於是齋戒七天,以弟子禮再度拜問太公。
(執禮甚恭)
太公說:「天有四時,地生萬物。天下有民眾,民眾由聖賢治理。春天的規律是滋生,萬物都欣欣向榮;夏天的規律是成長,萬物都繁榮茂盛;秋天的規律是收穫,萬物都飽滿成熟;冬天的規律是貯藏,萬物都潛藏不動。萬物成熟就應收藏,攸藏之後則又重新滋生。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既無終點,也無起點。聖人參照效法這一自然規律,作為治理天下的普遍原則。所以天下大治時,仁人聖君就隱而不露;天下動亂之時,仁人聖君就奮起撥亂反正,建功立業。這是必然的規律。聖人處於天地之間,他的地位作用的確重大。他遵循常理治理天下,使民眾安定。民心不定,是動亂發生的契機。一旦出現這種契機,天下權力之爭奪得失也必然隨之而起。這時聖人就秘密地發展自己的力量,待到時機成熟就公開進行討伐。首先倡導除暴安民,天下必然群起響應。當變亂平息一切已恢復正常時,既不要進而爭功,也無需退而讓位。這樣守國,就可以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光了。」(春天滋生、夏天成長、秋天收穫、冬天貯藏,概括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聖人待機而動、除暴安良。還是覺得結尾的轉變有點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