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蘇南考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桃源村,李國強、錢玄和童愛國被大家稱為鐵三角,他們三個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之前,錢玄和童愛國都給過李國強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李國強生病之後發展養雞急需資金的時候,兩個人都是傾其所有,真是雪中送炭。

  也正因為如此,糧食市場被騙虧損之後,李國強彌補了童愛國,沒有讓他受損一分錢,寧願自己全部承擔。

  他們的關係,早已水乳交融。

  人生朋友遍天下,知己一二。

  有這一二,足矣!

  李國強再三邀請,錢玄已經動心。

  倒不是因為李國強開出的待遇豐厚,而是錢玄那顆不安分的心一直躁動著。

  「國強,這個事我得向鄉里教育辦匯報,畢竟我是有組織的人,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了。」

  「這是應該的,我等你的消息。」

  為了幫李國強打理好糧食市場,童愛國辭去了鄉里青年書記,但還任著村支書。

  本來糧食市場只是夏收和秋收的時候才忙一陣子,但現在李國強說要辦大型米廠,搞糧食深加工,這個就有得忙頭了。

  妻子錢臘梅非常贊同丈夫的做法,在糧食市場這件事上,李國強的大度已經超出了兄弟的關係,獨自承擔了兩萬多塊錢的損失,讓她家全身而退。

  而且這個損失是因為童愛國的失誤造成的,本來應該他承擔大頭才對。

  「愛國,這次要不是國強替我們擋了災,這個家也就毀了,那麼多錢,我們可能一輩子也還不上。」

  「是啊,國強這份情一輩子也還不上了。」

  「說到這個,我就生氣,人家國強這麼好,可是我們家那些親戚朋友呢?一聽到我們被騙了,一個個車輪戰似的到我們家來要錢,恨不得把我們兩口子拿去賣了還他們的借款。」

  「臘梅,如果站在人家的角度,也無可厚非呀,哪家的錢不是錢呀?當時他們能痛痛快快的借給我們,就已經不錯了。做人得有良心,反正我不恨他們。」

  「你說的也不錯,可我們是真虧了呀,就是還錢也得緩緩吧?」

  「唉,不說這個,事兒不都過去了嘛。」

  「不過,這一輩子無論發生了什麼,我們都不能對不起國強兄弟。愛國你給我記住,國強就是我們家的天,就是我們的親人。」

  童愛國笑笑,心想,這還用說?

  轉眼到了1988年,李國強對新的一年有了一些規劃,展望著美好的前景。

  一月份的時候,鄉里組織一部分青年去蘇南考察學習,主要是到江陰參觀鄉鎮企業。

  其實選派的大多是村裡的幹部,支書和村長,真正搞企業的沒幾個人。

  不是因為鄉里不帶他們,而是鄉里就沒有幾個企業。

  李國強是這個考察隊裡唯一真正的企業家了。

  去了才知道,不是青蓮鄉自己組織的,而是縣裡統一行動。

  十多輛大巴組成一個車隊,浩浩蕩蕩向蘇南出發。

  這竟然是李國強第一次坐大巴車,還有一種新奇感。

  本來他是想和童愛國坐一起的,可是童富貴坐第一排,他說身邊空位是給李國強留的。

  李國強只好和他坐到一起。

  「國強啊,這次去考察,我們鄉里也是趕鴨子上架,找不出幾個正主子來,你要是不來,我們這次學習便是徒有虛名了。」

  李國強心想,原來只有自己一個正主子,覺得很好笑,也感到全鄉發展得很慢,有點跟不上形勢。

  「童鄉長,我是很願意出來走走的,想感受一下蘇南的氛圍。」

  「你有這個思想很好啊,人家走在前面,把我們蘇北撂下很遠啊,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這個廣播報紙上經常有報導,你應該也有了解。」

  「廣播和報紙上的內容比較有限,還是實地去考察一下,才能看到真東西,不身臨其境,觸動肯定膚淺。」

  「你說的很對,縣裡也是這樣認為的,必須把大家拉到實地,讓大家好好感受一下,才有觸動。」

  「那我們這次考察有重點嗎?」

  「時間只有兩天,既然把大家帶出來開眼界,肯定要多走一些地方,走馬觀花是肯定的。不過,重點也是有的,主要是參觀鄉鎮企業,畢竟那些小規模的企業對我們山陽縣才有示範性作用,我們現在是從無到有,以後才有可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這個很符合李國強的需要,他現在已經要從小到大了,正準備籌備集團呢,這次去了蘇南,有機會好好跟人家聊聊,討些經驗。

  「國強啊,你不但要好好學,還要做好筆記,回來之後縣裡要開總結會的,我們準備到時候推舉你發言。」

  哈哈,自己還有這個任務。

  「放心了,隨便說說都可以,好歹現在我手裡有真正的企業,管理上面也有些心得體會,到時候結合蘇南這兒情況講些特色就是了。」

  「對對對,既要有蘇南學習心得,也要有自己的規劃和設想,這才能體現出我們趟考察沒有白來。」

  第一天走了蘇州和崑山。

  雖然大部分人是村裡的主要幹部,要麼是支書,要麼是村長,在村里可都是頭面人物,可很少有人到過蘇州這樣的城市,原來城市還可以這麼大,這麼漂亮。

  這些人出來主要是藉機旅遊,他們眼裡看到的只是大城市的繁華,大家都很震撼,覺得是開了眼。

  李國強從小就生活在城市裡,他的城市雖然沒有蘇州漂亮,但遠沒有這些人這麼稀奇。

  他覺得這些村幹部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第二天上午去了江陰,下午參觀了華西村。

  無論是出於考察還是旅遊的目的,大家都非常嚮往到華西村來看一看。

  早就聽說華西村是個傳奇,村里每家每戶都有樓房,都有存款,比城裡人還幸福。

  這次來考察,童富貴也有個小目標,他就是要看看人家怎麼發展村集體經濟和鄉集體經濟的。

  人家七十年代就開始發展了,都十幾年過去了,我們青蓮鄉卻還是純農業經濟,這樣子永遠也富不起來啊。

  李國強更關心的是,像自己這樣,如果在蘇南,是如何發展的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