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五章 第一批吡咯訂單
潘偉平正拿著樣品對劉、邵兩位廠長說著什麼,雖然隔著玻璃窗,王近之聽不見,可是由潘偉平興奮的表情上就能夠猜出,蒸出的吡咯合格了。
純度99.3%,超過了合格線要求的98.5%,色澤淺黃色,其它理化指標也達到客戶的要求,走到辦公室後,王近之看了看報告單,鬆了一口氣。一段時間的努力,總算可以告一段落了。
「事故報告放這裡,你坐下,我們商量一下,如何快速地組織生產,把證單給完成了。」試生產成功,劉廠長的心情不錯,對著王近之遞上來的故事調查報告,點了點頭,沒再指責什麼。
「要不,我們把這一噸的產品先發給客戶,餘下的四噸作為第二期,先停產把設備給改好後再生產?」
沒有擋火牆,反應器容易被燒變型,這件事是王近之的心病,不把設備搞好,就象明知身體有病還讓他乾重活一般,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把他累死。王近之期期艾艾的不敢答應下來。
「我們是搶市場,先生產完這五噸的訂單,再改設備,按要求執行吧。」劉廠長揮了揮手,不再發言。
三批試車可以承擔,五噸訂單這個要求就全不一樣了,萬一中間的設備出問題,誰能保證?雖然廠長給吃了定心丸,可王近之心裡還是七上八下的。
「領導的話是不可信的,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必然是你負全責。」好朋友王金寶給王近之舉了個例子。
「四年前,還是陳廠長當政,陳廠長給我畫了個圖紙,叫我加工一個油壺,我一看,這個尺寸不對啊,那有油壺這麼大的,就打電話向廠長核實說,廠長,油壺的圖紙是不是有誤,這麼大的油壺加工出來幹什麼用?電話那頭,陳廠長回答,沒錯,圖紙上我簽了字的,以簽字的為準,你按圖加工吧。
怕萬一我聽錯了,我又叫上機修車間的董主任一起把電話又打了一遍,陳廠長還是同樣的回覆。兩次結果都這樣,於是,我按圖紙尺寸要求加工了一把油壺,加工好後,直徑達80厘米。豎起來足足半人高。
陳廠長過來,看見了,一下子就火了,衝著我大吼,天底下有這麼大的油壺的嗎,只是給工具機加個油。
我拿出他簽過字的圖紙給他看,又叫來董主任作證,證明對這個尺寸有懷疑,我電話反覆落實了。
你猜陳廠長怎麼說?」王金寶停了一下,故作玄虛地低聲問王近水。
「怎麼說,證據確作,向你認錯唄。」王近之起了好奇心。
「認錯就不要廠長了,廠長把大油壺一甩,衝著我喊叫道,難道我叫你吃屎你也真的去吃屎,明顯的標錯了單位把毫米標成了厘米也執行,有沒有點兒常識?」王金寶學著陳廠長的口氣大聲地指著房角的一個大油壺罵著。機修董主任也在邊上陪著大笑。
雖然從心底上認同王金寶的觀點,可廠長的指令能不執行嗎?無可奈何之下,王近之還是召集了試車組的成員,認真地把生產任務安排了下去。
沒有一次生產象這麼次一樣的提心掉膽,沒有防火牆保護的列管冷凝器變型燒穿是大概率的事件,就象癌症晚期的病人總會死亡,但生產任務壓在頭頂,又不得不抓緊一批又一批地投料。
一天二批緊接著投料,二十天過去了,計算了一下,已蒸得的產品加上待蒸的粗品數量,應當可以蒸出五噸多一些的成品,而反應器居然還是沒有被燒穿,真是萬幸。
看著最後出來的幾批粗品,雖然色澤黑了些,也稠了些,可氣相結果並不差。
應當沒有大問題吧,希望精餾順利,能把第一期的訂單按期給交了。王近之雙手合十,默默地向蒼天禱告。
純度99.3%,超過了合格線要求的98.5%,色澤淺黃色,其它理化指標也達到客戶的要求,走到辦公室後,王近之看了看報告單,鬆了一口氣。一段時間的努力,總算可以告一段落了。
「事故報告放這裡,你坐下,我們商量一下,如何快速地組織生產,把證單給完成了。」試生產成功,劉廠長的心情不錯,對著王近之遞上來的故事調查報告,點了點頭,沒再指責什麼。
「要不,我們把這一噸的產品先發給客戶,餘下的四噸作為第二期,先停產把設備給改好後再生產?」
沒有擋火牆,反應器容易被燒變型,這件事是王近之的心病,不把設備搞好,就象明知身體有病還讓他乾重活一般,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把他累死。王近之期期艾艾的不敢答應下來。
「我們是搶市場,先生產完這五噸的訂單,再改設備,按要求執行吧。」劉廠長揮了揮手,不再發言。
三批試車可以承擔,五噸訂單這個要求就全不一樣了,萬一中間的設備出問題,誰能保證?雖然廠長給吃了定心丸,可王近之心裡還是七上八下的。
「領導的話是不可信的,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必然是你負全責。」好朋友王金寶給王近之舉了個例子。
「四年前,還是陳廠長當政,陳廠長給我畫了個圖紙,叫我加工一個油壺,我一看,這個尺寸不對啊,那有油壺這麼大的,就打電話向廠長核實說,廠長,油壺的圖紙是不是有誤,這麼大的油壺加工出來幹什麼用?電話那頭,陳廠長回答,沒錯,圖紙上我簽了字的,以簽字的為準,你按圖加工吧。
怕萬一我聽錯了,我又叫上機修車間的董主任一起把電話又打了一遍,陳廠長還是同樣的回覆。兩次結果都這樣,於是,我按圖紙尺寸要求加工了一把油壺,加工好後,直徑達80厘米。豎起來足足半人高。
陳廠長過來,看見了,一下子就火了,衝著我大吼,天底下有這麼大的油壺的嗎,只是給工具機加個油。
我拿出他簽過字的圖紙給他看,又叫來董主任作證,證明對這個尺寸有懷疑,我電話反覆落實了。
你猜陳廠長怎麼說?」王金寶停了一下,故作玄虛地低聲問王近水。
「怎麼說,證據確作,向你認錯唄。」王近之起了好奇心。
「認錯就不要廠長了,廠長把大油壺一甩,衝著我喊叫道,難道我叫你吃屎你也真的去吃屎,明顯的標錯了單位把毫米標成了厘米也執行,有沒有點兒常識?」王金寶學著陳廠長的口氣大聲地指著房角的一個大油壺罵著。機修董主任也在邊上陪著大笑。
雖然從心底上認同王金寶的觀點,可廠長的指令能不執行嗎?無可奈何之下,王近之還是召集了試車組的成員,認真地把生產任務安排了下去。
沒有一次生產象這麼次一樣的提心掉膽,沒有防火牆保護的列管冷凝器變型燒穿是大概率的事件,就象癌症晚期的病人總會死亡,但生產任務壓在頭頂,又不得不抓緊一批又一批地投料。
一天二批緊接著投料,二十天過去了,計算了一下,已蒸得的產品加上待蒸的粗品數量,應當可以蒸出五噸多一些的成品,而反應器居然還是沒有被燒穿,真是萬幸。
看著最後出來的幾批粗品,雖然色澤黑了些,也稠了些,可氣相結果並不差。
應當沒有大問題吧,希望精餾順利,能把第一期的訂單按期給交了。王近之雙手合十,默默地向蒼天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