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三墳三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了九鼎之後,趙政進入書庫當中。

  書庫很大很大,有在專門的史官整理後,可依舊龐大無比。

  在這裡堆積著大量的竹簡、龜片、獸骨、銅器等等,上面記載著一個個文字,有夏朝的,有商朝的,有周朝的。有些文字,趙政還能看懂;可有些文字,趙政也是看不懂。所幸看不懂,皆是可以猜測一二。

  當今七國,七國有七種文字,七種語言等,看似頗為繁雜。

  其實,皆有規律可言。

  七國的貴族,在說著本地話語的時刻,還是說著雅言。

  用這雅言交流,彼此還是可以聽懂的。

  七國的文字不同,可七國皆是以周文演化而來,有很多相似之處,連蒙帶猜還是來了猜測出一二。

  行走在書庫中,趙政立刻被看花了,走著走著,看到一個中年人正在翻動著龜片,正是翻譯著古文,正書寫到竹簡上。似乎頗為專心,對於外界的事情也懶得去理會,心思皆是放在翻譯上。

  趙政問道:「這位賢者,如何稱呼?」

  趙戈說道:「秦有名將,謂之司馬錯,為秦伐蜀。秦人得蜀而富強。又是有孫子名為司馬靳,曾經追隨武安君立有大功,後來遭遇軍法被賜死。此為司馬靳的兒子,名為司馬澤,負責翻譯古文,化為竹簡!」

  趙政嘆息道:「原來是名將後裔!」

  整理著衣裳,恭敬上前道:「趙政拜見賢者!」

  中年人立刻提下筆墨,整理著衣裳,還禮道:「卑下,見過政公子!」

  趙政上前道:「賢者,在整理什麼?」

  司馬澤說道:「臣在整理三墳三易。三墳,乃是記載伏羲、神農、黃帝的書籍,這些書籍有的記載在龜甲上,有的記載在獸骨之上,有的記載在青銅上,還有的記載在石板之上。這些文字生澀難懂,排序還有問題。臣多方考證,多方搜索調查,依舊難有合理的解釋。」

  「三易,為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周朝的《周易》。在三易當中,周易還好總結,可連山、歸藏等,不僅是文字生澀,古今意思不同,在斷句上,在語序排列上,還大不一樣,幾乎是亂麻。」

  「臣只能對卜詞對其進行總結,分析其大意,明悟其根本所在……只是錯漏的地方依舊很多。再加上一些典籍丟失,缺乏原始的史料,有些東西難以總結,難以理解!」

  這位賢者皺眉,說著困難。

  趙政看著,也是頗為無語。

  考古一向困難。

  大禹的歷史,黃帝炎帝的歷史,紂王的歷史等等,距離現在太遠了。

  距離遠了,就會容易產生虛假,還有後人偽造的歷史。

  趙政只能說道:「我也無法,賢者只能自己努力!」

  說著,告辭離去。

  開始搜尋關於秦朝的歷史,趙革在忙碌著,趙政也是尋找著,竹簡倒是尋找到很多,只是這些竹簡頗為凌亂,很多歷史大事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或是幾句話,還有為長者隱晦。

  在某些言語上,很有神話特點。

  比如,寫到了秦人的祖先。

  秦的祖先,是顓頊帝後代的孫女,名叫女修。女修織布時,燕子掉下卵,女脩吞了,生下兒子大業。

  說的是秦人的祖先,吃下燕子卵,於是有了大業。

  可真實的歷史是,那時為母系氏族社會,婚姻頗為混亂,世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同時,為了神話祖先,於是有了吃下燕子卵,誕生下大業,大業屬於半人半神。

  秦人的先祖,惡來飛廉等在侍奉紂王的時刻,屬於卿的階層;可戰敗後,地位在下降,成為周王的奴僕,為周王牧馬;到了造父的時刻,成為平民;到了秦非子的時刻,成為士階層,獲得第一塊封地。

  到秦仲時代,成為大夫。

  直到秦襄公的時刻,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得子爵,也成為諸侯的一員。

  然後,秦開始一步步崛起。

  「秦從建國,到現在足足五百三十年了。」趙政忽然感嘆道:「秦人的年歲不低了……」

  又是繼續翻閱著,同時在竹簡上,記載著某些事情。

  ……

  夜晚的時刻,趙政回到宮殿。


  燈火在點燃,趙政在翻閱著記錄下的竹簡,似乎在在思索著什麼。

  就在這時,腳步在響動,有人在靠近。

  趙政抬頭,立刻上前道:「拜見父親!」

  秦異人說道:「政,可吃飯了嗎?」

  趙政說道:「還沒有!」

  秦異人點頭道:「我們一家人,正好聚在一起享受闔家之樂!」

  庖廚在行動著,很快的美食端上來,有著肉食,有著粟米,有著饅頭,還有著脆餅等等,食物頗為豐盛。

  父親坐在左邊,母親坐在右邊,趙政坐在中間。

  「吃吧!」

  秦異人說道。

  眾人開始吃飯,趙政也感覺肚子餓了,開始吃飯著,吃飯速度很快。

  很快傳來飽嗝聲。

  父親也是吃飽了,放下勺子。

  食物被端下去,在燈光下,秦異人問道:「政呀,在學宮學習如何?」

  趙政思索道:「父親,尚可!」

  秦異人說道:「這個送給你!」

  說著,遞過一個玉璋。

  趙政接過玉璋,隨意的放在桌子上。

  秦異人微微皺眉說道:「半圭為璋,玉圭從中間切為一半為璋。天子巡狩的時候祭祀山川的器物。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邊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禮畢就將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禮畢就將璋投到河裡。後來,璋化為軍旅儀器。這是你祖父贈送給你的……只因你煉鐵有功,墨爐煉鋼,鋼鐵產量倍增,可用來鍛造兵器,秦國可以征伐六國,少傷亡,多勝利。」

  趙政點頭道:「孩兒明白。鋼鐵雖然鋒利,可以打天下,可以敗六國,卻無法靠著兵戈治理天下。二十年內,大秦必然平滅天下,父親可想過如何治理天下?」

  秦異人微微啞然說道:「你為何會覺得,大秦會在二十年內平定天下?」

  趙政說道:「難道不是嗎?賢士魯仲連說,大秦二十年內必然王天下。信陵君、平原君、趙王等,皆是頗為認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