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搬空糧倉
縣丞為人圓滑,如何不知李孟羲話里深意。
稍作思量,縣丞眼睛一轉,忙就順勢撇開關係,「對!非是某要送歸大戶之糧,是為其逼迫!父老明鑑,某為官七年,何時騙過眾鄉親?」
李孟羲聞言,順勢轉身,朝百姓大聲說到,「縣丞為百姓分憂,為的不還是咱百姓?眾位,如今豪強不願出糧,出爾反爾,又力逼縣丞,諸位說,我等當不當力挺之?」
百姓紛聲又起,「膽敢再欺縣丞,我等不答應!」
「對,不答應!」
……
好算把此時糊弄過去了,只是,縣丞突然覺得,哪裡似乎有些不對。
下面百姓,風向一轉,便全都力挺縣丞了。
都說,即然討黃巾,都出糧,憑啥大戶不出,說縣丞便把糧收住又能如何,他們膽敢再來搶,那就跟他們見個真章。
李孟羲低頭詭秘的笑了笑。
朝上又拱手一禮。
說到,「今豪強明搶糧不成,若明日再強搶,如何御之?
我看,這糧食,還是由城中父老和我五百鄉勇一同看護,方保萬無一失!」
「來啊,進倉取糧!」
李孟羲就要鼓動百姓。
縣丞聞言,大驚,「不可!」
李孟羲才不打算和其廢話,一聲令下,早有準備的鄉勇,從後邊扛著樹樁過來,在縣丞驚慌的眼神之中,一隊鄉勇抱著樹樁越眾而出,便開始撞門。
哐的一聲響,樹樁與城門相撞。
縣衙不過是一個小堡構造,城門強度如何比得上真正的城門,經不住幾下撞的。
縣丞惴惴不安,豪強之糧,今日不還倒罷了,日後悄悄還,或者換成錢再還也成。
可糧倉之中收來的百姓的糧,如何能讓劉玄德拿走。
縣丞色厲內荏,氣的發抖,指著下邊劉玄德等人。「你……劉玄德,你要造反不成!」
劉備聞言,低頭無話。
李孟羲冷哼一聲,抬頭說到,「大人莫要裝糊塗,其中實情為何,你知我知!
某今與你解圍,糧草便必得與我!
若不然,城門破時,絕無再談餘地!」
李孟羲冷冷的注視著城頭縣丞。
見縣丞手按著城垛,死死的盯著自己,李孟羲絲毫不懼。
「糧食交於我軍與百姓共看,大人應是不應?」
縣丞臉上,陰沉不定。
鄉勇們抱著樹樁哐哐的撞門之聲,一聲接著一聲。
縣丞臉色愈發難看。
直到城門撞開,縣丞依然未曾下令開門。
嘎吱一聲難聽的木頭斷裂的聲音,被撞壞的城門,門軸斷了,啪的一聲啪在了地上。
城門洞開,縣衙里,區區二十來個拿著兵器的雜役,在城門洞,擠在一團,一臉懼色的看著外面。
「關將軍,進倉,搬糧!」
劉備嘆氣,擺了擺手,「雲長!」
關羽領命,帶鄉勇入縣衙。
關羽提刀直走,城門洞裡攔路的雜役被關羽挺膀子直接撞開,眾雜役不敢阻攔。
鄉勇魚貫而入,李孟羲朝身後安靜一片的百姓拱手,對眾人說到,「父老弟兄,可受勞進倉搬糧,諸位所交之糧皆在倉中,取來看少是不少?」
百姓們無動於衷。
鄉勇們撞破城門而入,百姓們見事大了,都有些懼怕。
李孟羲再邀百姓進倉搬糧,百姓依然無動於衷。
人群中,有人出聲說到,「俺們幫忙,給好處不?」
李孟羲笑了,「搬一袋,給糧一斤!」
「當真?」
「當真!」
於是便見眾目睽睽之下,有三五百姓跟著跑進去了。
片刻後,鄉勇們一個個抬著糧袋出來,隨地碼在外面,復又回去又抬了。
李孟羲便等著進去的幾個百姓,也抬了糧食出來。
「過來!」李孟羲叫到。
幾個百姓到前來,「一人一斤!」
說著,請張飛分糧。
張飛於是,便逕自走到被擠在一邊,大戶們的車隊,一把將一名想擋路的車夫推開,雙臂一抓便拎起一麻袋糧食一甩至肩,扛著過來。
然後,解開栓袋的麻繩,張飛看了一旁等著給糧的百姓,這幾個鳥人,都是熟臉,都是鄉勇來著。
張飛跟麾下鄉勇,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
李孟羲悄悄拉了拉張飛袖子。
「俺沒稱,咋個分?」
張飛手一擺,「給你捧兩捧如何?」
「要得!」
一百姓便摟起衣服要接糧。
張飛大手糧袋一插,捧了一大捧糧,又捧一大捧。
百姓對斤兩很熟,一眼就看得出,這兩大捧,不止一斤。
得了糧的百姓,衣服包著糧便跑回家去了。
其他百姓,見果然分糧,很多人便意動了。
這時,百姓中便又有托爭搶著出來朝縣衙跑了,生怕一會兒糧食搬完了,分不到糧了。
百姓見利而動,接著又十幾人,又幾十人,嘩啦一片都進去了。
有糧拿為何不拿,至於日後,縣丞要追究,還有大個劉玄德頂著。
百姓進去搬糧,糧倉之中,關羽便讓鄉勇們幫著爬上糧堆往下拋糧食袋子。
所以後邊,就都是百姓進出抬糧食,不見鄉勇。
抬完了糧食,百姓絡繹不絕的前來領那一斤工錢,張飛分糧分的手累,「你們誰家有瓢,給俺拿一個!」
張飛問人借瓢。
住得近的,便有百姓去拿瓢來,有了瓢,再分糧方便多了。
手捧是兩捧,葫蘆瓢舀也是兩瓢,分給百姓的糧更多了,絕不止一斤,甚至可能接近兩漢斤。
還有的刁滑的傢伙,來領糧的頻率快極了。
李孟羲觀察半天,覺得這廝是先跑到城門洞,然後不抬糧食就跑過來領糧,別人領一次,他能領三次帶跑回家把糧放回。
李孟羲只當沒看見。
欲借百姓之力,何必惜糧。
由利驅之,百姓扛糧的勁頭十足,倉中之糧,許久之後,被百姓盡皆抬出。
不僅是百姓交的糧抬完了,連倉里本來不多的一些存糧,也給抬出了。
直到,糧倉空了。
百姓圍在縣衙前,依然不走。
李孟羲朝眾多百姓拱了拱手,「眾位父老,明日一早再來此地,有大利與眾位!切記!」
是何重利,李孟羲也不說,百姓疑惑無比。
抬頭,城牆上,縣丞依然站在那裡,手按著城垛,一個姿勢從一開始破城門到現在,一變未變。
糧薄還在此人手中,得要過來。
李孟羲想到此節,走到劉備身旁,拉了拉劉備袖子,「玄德公,可往一談。」李孟羲手指縣丞。
稍作思量,縣丞眼睛一轉,忙就順勢撇開關係,「對!非是某要送歸大戶之糧,是為其逼迫!父老明鑑,某為官七年,何時騙過眾鄉親?」
李孟羲聞言,順勢轉身,朝百姓大聲說到,「縣丞為百姓分憂,為的不還是咱百姓?眾位,如今豪強不願出糧,出爾反爾,又力逼縣丞,諸位說,我等當不當力挺之?」
百姓紛聲又起,「膽敢再欺縣丞,我等不答應!」
「對,不答應!」
……
好算把此時糊弄過去了,只是,縣丞突然覺得,哪裡似乎有些不對。
下面百姓,風向一轉,便全都力挺縣丞了。
都說,即然討黃巾,都出糧,憑啥大戶不出,說縣丞便把糧收住又能如何,他們膽敢再來搶,那就跟他們見個真章。
李孟羲低頭詭秘的笑了笑。
朝上又拱手一禮。
說到,「今豪強明搶糧不成,若明日再強搶,如何御之?
我看,這糧食,還是由城中父老和我五百鄉勇一同看護,方保萬無一失!」
「來啊,進倉取糧!」
李孟羲就要鼓動百姓。
縣丞聞言,大驚,「不可!」
李孟羲才不打算和其廢話,一聲令下,早有準備的鄉勇,從後邊扛著樹樁過來,在縣丞驚慌的眼神之中,一隊鄉勇抱著樹樁越眾而出,便開始撞門。
哐的一聲響,樹樁與城門相撞。
縣衙不過是一個小堡構造,城門強度如何比得上真正的城門,經不住幾下撞的。
縣丞惴惴不安,豪強之糧,今日不還倒罷了,日後悄悄還,或者換成錢再還也成。
可糧倉之中收來的百姓的糧,如何能讓劉玄德拿走。
縣丞色厲內荏,氣的發抖,指著下邊劉玄德等人。「你……劉玄德,你要造反不成!」
劉備聞言,低頭無話。
李孟羲冷哼一聲,抬頭說到,「大人莫要裝糊塗,其中實情為何,你知我知!
某今與你解圍,糧草便必得與我!
若不然,城門破時,絕無再談餘地!」
李孟羲冷冷的注視著城頭縣丞。
見縣丞手按著城垛,死死的盯著自己,李孟羲絲毫不懼。
「糧食交於我軍與百姓共看,大人應是不應?」
縣丞臉上,陰沉不定。
鄉勇們抱著樹樁哐哐的撞門之聲,一聲接著一聲。
縣丞臉色愈發難看。
直到城門撞開,縣丞依然未曾下令開門。
嘎吱一聲難聽的木頭斷裂的聲音,被撞壞的城門,門軸斷了,啪的一聲啪在了地上。
城門洞開,縣衙里,區區二十來個拿著兵器的雜役,在城門洞,擠在一團,一臉懼色的看著外面。
「關將軍,進倉,搬糧!」
劉備嘆氣,擺了擺手,「雲長!」
關羽領命,帶鄉勇入縣衙。
關羽提刀直走,城門洞裡攔路的雜役被關羽挺膀子直接撞開,眾雜役不敢阻攔。
鄉勇魚貫而入,李孟羲朝身後安靜一片的百姓拱手,對眾人說到,「父老弟兄,可受勞進倉搬糧,諸位所交之糧皆在倉中,取來看少是不少?」
百姓們無動於衷。
鄉勇們撞破城門而入,百姓們見事大了,都有些懼怕。
李孟羲再邀百姓進倉搬糧,百姓依然無動於衷。
人群中,有人出聲說到,「俺們幫忙,給好處不?」
李孟羲笑了,「搬一袋,給糧一斤!」
「當真?」
「當真!」
於是便見眾目睽睽之下,有三五百姓跟著跑進去了。
片刻後,鄉勇們一個個抬著糧袋出來,隨地碼在外面,復又回去又抬了。
李孟羲便等著進去的幾個百姓,也抬了糧食出來。
「過來!」李孟羲叫到。
幾個百姓到前來,「一人一斤!」
說著,請張飛分糧。
張飛於是,便逕自走到被擠在一邊,大戶們的車隊,一把將一名想擋路的車夫推開,雙臂一抓便拎起一麻袋糧食一甩至肩,扛著過來。
然後,解開栓袋的麻繩,張飛看了一旁等著給糧的百姓,這幾個鳥人,都是熟臉,都是鄉勇來著。
張飛跟麾下鄉勇,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
李孟羲悄悄拉了拉張飛袖子。
「俺沒稱,咋個分?」
張飛手一擺,「給你捧兩捧如何?」
「要得!」
一百姓便摟起衣服要接糧。
張飛大手糧袋一插,捧了一大捧糧,又捧一大捧。
百姓對斤兩很熟,一眼就看得出,這兩大捧,不止一斤。
得了糧的百姓,衣服包著糧便跑回家去了。
其他百姓,見果然分糧,很多人便意動了。
這時,百姓中便又有托爭搶著出來朝縣衙跑了,生怕一會兒糧食搬完了,分不到糧了。
百姓見利而動,接著又十幾人,又幾十人,嘩啦一片都進去了。
有糧拿為何不拿,至於日後,縣丞要追究,還有大個劉玄德頂著。
百姓進去搬糧,糧倉之中,關羽便讓鄉勇們幫著爬上糧堆往下拋糧食袋子。
所以後邊,就都是百姓進出抬糧食,不見鄉勇。
抬完了糧食,百姓絡繹不絕的前來領那一斤工錢,張飛分糧分的手累,「你們誰家有瓢,給俺拿一個!」
張飛問人借瓢。
住得近的,便有百姓去拿瓢來,有了瓢,再分糧方便多了。
手捧是兩捧,葫蘆瓢舀也是兩瓢,分給百姓的糧更多了,絕不止一斤,甚至可能接近兩漢斤。
還有的刁滑的傢伙,來領糧的頻率快極了。
李孟羲觀察半天,覺得這廝是先跑到城門洞,然後不抬糧食就跑過來領糧,別人領一次,他能領三次帶跑回家把糧放回。
李孟羲只當沒看見。
欲借百姓之力,何必惜糧。
由利驅之,百姓扛糧的勁頭十足,倉中之糧,許久之後,被百姓盡皆抬出。
不僅是百姓交的糧抬完了,連倉里本來不多的一些存糧,也給抬出了。
直到,糧倉空了。
百姓圍在縣衙前,依然不走。
李孟羲朝眾多百姓拱了拱手,「眾位父老,明日一早再來此地,有大利與眾位!切記!」
是何重利,李孟羲也不說,百姓疑惑無比。
抬頭,城牆上,縣丞依然站在那裡,手按著城垛,一個姿勢從一開始破城門到現在,一變未變。
糧薄還在此人手中,得要過來。
李孟羲想到此節,走到劉備身旁,拉了拉劉備袖子,「玄德公,可往一談。」李孟羲手指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