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小學最後一年:青春的序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98年,外面的世界風雲變幻。亞洲金融危機的餘波仍在肆虐,資本大舉撤離,多個經濟體深陷泥沼,股市暴跌、貨幣貶值,昔日繁榮的經濟體接連「大廈將傾」。俄羅斯因財政問題深陷危機,盧布貶值、債務違約,引發國際市場「風聲鶴唳」。面對這一場「狂風暴雨」,全球央行紛紛「同舟共濟」,開啟降息潮,以圖平息動盪、穩定市場。

  但在我們的世界裡,同樣不風平浪靜——熱血青春正席捲整個校園。

  那一年,是黃偉第一個向我們介紹了《灌籃高手》。他說這是一部「關於籃球的超級熱血動畫」,第一次談起時,眼睛裡透著掩飾不住的興奮。隨著他繪聲繪色地講述櫻木花道、流川楓和赤木晴子的故事,我們的好奇心被點燃了。從那天開始,《灌籃高手》迅速在班裡蔓延開來,成為男女生都無法忽視的話題。

  課間,總能看到男生模仿櫻木花道的扣籃動作,雖然更多時候是摔得人仰馬翻,惹來哄堂大笑;女生們則成群結隊聚在一起,熱烈討論著漫畫裡的男主角和班級里的「現實版角色」。

  張音是公認的「櫻木花道」,但他那笨拙熱血的樣子在女生眼裡卻比不上袁軼的「仙道彰」。不過大家私底下傳得最歡的是張音喜歡吳舒心,甚至有人說他為了她拼命練投籃;李莉則被傳暗戀陳晨,而黃曉蓉總被同學們打趣和陳晨「有點意思」。這些傳言大多帶著童真,更多是大家用笑聲填滿了青春的空白,並非什麼深刻的感情。陳晨的反應總是乾脆而瀟灑,一個字:「那。」無論別人怎麼起鬨,他只用「那」來帶過,隨即笑著跑開,留下大家一片笑聲。

  而林昌則被一致公認為班級里的「赤木剛憲」,雖然他的體型和赤木不太搭邊,但卻是我們籃球隊的絕對核心。傳言他和清新恬靜的楊蓉之間「有點什麼」,不過更多是大家開著善意的玩笑,用輕鬆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喜愛。有人看到林昌投籃時總忍不住往操場邊的楊蓉方向瞟兩眼,大家便樂呵呵地說:「林昌啊,你這是在給楊蓉表演吧?」林昌每次聽到,都裝作沒聽見,但耳根卻紅得不像話。

  最有趣的還是陳爽,她總愛捉弄陳晨。趁陳晨不注意時在他書包里放個小紙條,上面寫著「下課請帶辣條」,或者突然從背後嚇他一跳。陳晨發現後,總是抬頭看她一眼,用他標誌性的口頭禪丟下一個「那」,然後一臉無奈地笑著搖頭。陳爽則笑得直不起腰,轉身去尋找新的「作戰目標」。

  這些青春里的揣測與玩笑,像是童年最真實的註腳。它們沒有複雜的糾葛,也沒有狗血的劇情,只是我們那時候用無憂無慮的方式,把彼此的日子過得熱鬧而生動。這些嬉笑怒罵的日子,成了青春最鮮亮的一筆。

  放學的路上,這些熱鬧繼續延續著。那時候,大部分同學都走路回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或並肩談笑,或追逐打鬧。女生們喜歡挽著手,邊走邊討論剛剛的八卦,興致勃勃地分析「張音到底練了幾個三分?」「李莉明天會不會主動找陳晨?」男生們則總愛搞些小惡作劇,把女生的書包拉鏈偷偷拉開,或者撿起一片枯葉放到女生肩膀上,惹來一陣驚叫,然後哈哈大笑地跑開。女生往往假裝生氣,卻又忍不住笑著追趕過去。

  當然,路上的話題里也少不了《灌籃高手》。大家爭論得最熱烈的是「流川楓是不是太冷漠了?」「仙道到底能不能打贏櫻木花道?」甚至連班裡的同學都被拿來對號入座——「張音絕對是櫻木,衝動得不得了!」「陳晨這個搞笑樣,完全就是宮城良田嘛!」黃偉走在隊伍里,像個領隊一樣,聽到這些討論總是哈哈大笑,偶爾插上一句:「別爭了,袁軼就是仙道,唯一能鎮住全場的就是他!」一群人笑著鬧著,整條路上都充滿了青春的歡聲笑語。

  還有些同學一邊踢著石子,一邊回憶今天在漫畫裡看到的新情節,或者比試誰的書包更能裝東西,驕傲地展示自己的「戰績」。黃昏時分,夕陽灑在回家的路上,把影子拉得長長的。那些影子中有追逐的、有肩並肩的,還有蹦蹦跳跳的,仿佛每一段路都藏著秘密與歡笑。

  那是一段充滿快活的時光,簡單又美好。每一天的放學路,像是青春的一首詩,雖然平凡,卻始終在記憶中閃閃發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