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龍虎山
「師兄,咱走的確是甚急,我怕你的傷勢。。。」蕭聞溪拉著張松的手道。「無妨師妹,寄居范陽,又逢陶宏,還是早早回去穩妥,到了再行療傷,也是不遲,況且高僧替我療傷,已好了五成,胸口也不如剛初那般疼痛,乘的了你的風決。」張松將師妹的手緩緩藏在手心後說道。
「那既如此,咱們晝伏夜行,速速歸去吧。」
「如此甚好」
這雲頭之上,風勢甚大,但也能將這漫天的繁星看的真著。見這雲頭之上,有一風團,頂上兩人,依偎相靠,風過面頰,吹的眼也難睜。
「師兄,你看這漫天的星星。」蕭聞溪近乎是吼著才能讓張松聽到一點。「看見了,甚是美,真希望今後能永遠和你在龍虎山上看星星。」張松也吼著說。「什麼?聽不見。」張松湊近了蕭聞溪的耳旁,又說:「希望能永遠和你在龍虎山上看星星!」哪知說完,蕭聞溪臉上泛起一抹紅暈,緊緊的握住了張松的手,心中念道:「但有師兄,別無他求。」正思索著,眼前雲層漸薄,依稀的能看見一高山聳立雲霄,其狀更是奇特,像是整個山頭被巨劍洞穿,經世鍛鍊,中有平滑巨孔,留余山石上下連接,好似象鼻,又像壺柄。
「師兄你快看,我們到龍虎山了」蕭聞溪向前一指,正對著的正是龍虎山的象鼻峰。
這象鼻峰位於瀘溪河東,與河水並駕齊驅,經天地風雨斧鑿,塑其型若象鼻,出於天際而貫於大地。山石嶙峋,皆由紅石所成,遠觀赤壁四立,似紅流奔騰。山上鬱鬱蔥蔥,斜掛的皆是藤蘿,豎立的儘是松柏。張松與蕭聞溪自小在龍虎山長大,也是得名於這象鼻峰的瀘溪和松柏之中。
目力之內,眺過象鼻峰,是橫貫南北的瀘溪河,這瀘溪河畔樹木茂密,花鳥繁盛,經年累日的受這瀘溪河的滋養,確是生的鬱鬱蔥蔥,花團錦簇。過了這象鼻峰,緊挨著的便是一顆碩大的巨石,形似桃核,又稱仙桃石,相傳三月初三眾仙齊聚給王母娘娘拜壽,壽宴上給眾仙請了瓊漿玉液,千年的蟠桃供其享用。這蟠桃甚是美味,待眾仙享用完畢後仍覺不足,呂洞賓撿起一個桃核向空中一拋,雙手掐訣,口中喃喃,這桃核立時變成了一顆蟠桃,給了眾仙分享。但那吃完的桃核卻不慎掉落人間,落在了這瀘溪河畔,成了這仙桃石。
仙桃石頂有自然天成的石洞一個,稱仙桃洞,常年被石縫裡長出的松柏遮掩,遠遠的看只能看見茂密的松樹柏樹。張松遠遠看到仙桃石,拽了下蕭聞溪衣袖,伸手一指,蕭聞溪也隨著張松的指尖眺去。「師妹,看見仙桃洞了麼,你初習得御風之法時,高興極了,把我拖來這仙桃洞,迫我委身於你,你可還記得?」蕭聞溪聽完面色潮紅,緊的說:「你才不是甚好人,日夜陪我練習咒決體術,讓我離不開你,想是早早就謀劃好了,還說我迫你,真不要臉。」「哈哈哈哈哈哈哈,我還是最愛戀與師妹在龍虎山的日子!」
隨著離龍虎山越來越近,蕭聞溪操著風團漸漸下落,朝著龍虎山頂緩緩飄去。又待一時半刻,這龍虎山巔的景象看的越發的真著,為先進入眼帘的便是這龍虎山的主殿,即天師廟,不似皇宮亞闕那般的恢弘壯闊,灰頂紅牆的廟宇搭著整齊的青石方磚,顯得格外的脫俗雅致。正院當間擺放著三層青銅寶爐,常年焚著龍腦、蘇合混成的香餅,伴著大小殿內的香爐一齊,使這龍虎山殿終年煙霧繚繞,似有仙境之景。
天師廟有正殿五間,左右偏殿各三間,正門門殿三間,後殿三間,又輔以東西兩座鐘樓,是龍虎山門人平日修道練法,祭拜祖師的主要所在。正殿內供奉著龍虎山祖天師,正一真人張道陵,塑了銅像真身,供後世龍虎門人世代瞻仰。經日可見得龍虎山門人,或道士、或真人、或門客皆在這天師廟內或聽課修道、或練體修氣、或掐訣運法、或談經講義,自在怡然,有詩為證:
道士身披魚鬣衣,
向日忽向青天飛。
龍虎山中好明月,
玉殿珠樓空翠微。
蕭聞溪出拳為掌,向下一按,風頭漸小,直至消散,兩人雙腳輕點,落在了天師廟的正院之中,時隔一年,終是回到這龍虎山上了。蕭聞溪與張松兩人四目相顧,滿懷的欣喜,兩人自小在這龍虎山上一起修道,雖是為了弘道揚法四處游練,斬妖除魔,但終歸是這龍虎山才是兩人的歸宿,萬般的高興都化作兩人止不住的上揚嘴角。
「松兒,溪兒,為師候你們多時了。」這聲音由遠及近,甚是悠揚,緩緩入耳,透著慈祥與平和。注目一瞧,一老者身著一身青色的罩袍,頭戴青色冠巾,正坐在天師廟正殿當中,面朝祖天師銅像,盤膝而坐。他身上這件罩袍由整面的輕紗緞成,一塵不染,輕柔順遂,隨微風輕輕盪起。那老者不急不緩的從蒲團上站起,轉身向殿外走來。
「師傅!」蕭聞溪與張松兩人異口同聲的喊道,卻是等也不等,朝正殿飛奔而去。蕭聞溪更是迅捷,一步更似一步輕盈,第三步直的踏出去了三丈有餘,遠遠的把張松落在了後面。師傅將將轉過身來,心中一驚,只見蕭聞溪如脫弦的弩箭一般朝自己射過來。想也未想,本來背在身後的左手迅速的掐了一個手決,拇指扣住小指,心中暗念:「疾!」,似是面色鎮定,實是起了個定身決。
蕭聞溪轉瞬即到,一個熊抱撲了師傅一個滿懷,旁人中了這一招非得飛出幾仗,口吐鮮血,只見師傅卻是紋絲未動,直直的站在原地。
「師傅,徒兒想你了!」蕭聞溪抱著師傅,卻是雙臂越勒越緊,不自知的已快使出斷金碎石之力。
「聞溪乖兒,快鬆開師傅,一百來歲了,快喘不上氣了。」邊說師傅的面色有些紅的發脹。
「蕭聞溪你快鬆開,每回見了師傅都像惡犬撲食一樣,能不能手腳輕點!」張松見狀急忙的喊道。
蕭聞溪趕緊撤了手,眼角還隱含著淚水,用手蘸了蘸,抱起雙拳,畢恭畢敬的說:「師傅,是徒兒不好,看見您太高興了。」
「無妨,無妨,這定身決我已使得熟練,多日不見,溪兒你這氣力是越發的大了,想我龍虎門人,似你這般善搬山移鼎之人,真是不多,都窮盡辦法練那咒決,豈不知我道門中人,沒有個好身手,怎麼在江湖上行走,除惡揚善啊。」師傅捋了捋自己的白須。
「師傅,松兒敵那陶宏不過,受了重傷,還請師傅恕罪!」張松說著便雙膝跪地,雙手抱拳,猶是愧疚。
「罷了,罷了,其中原委,看了溪兒的字條,我已猜到一二,你年紀輕輕,是我們中操五雷天心正法最為熟練之人,都奈何不了這陶宏,真不知他又修了什麼厲害的功法,能不懼這引雷擊頂。」師傅若有所思的說著,眉頭稍緊。「那你這傷勢如何了啊松兒?」
張松還是跪著,接著說道:「師妹救我後,躲在范陽西山,偶遇五台山顯通寺高僧普逸,用了醫術,緩了徒兒大半的傷勢。」
「普逸!?」師傅眉頭一緊,又鬆了下來。「可是蓬頭垢面,一身的污泥?」
「是,師傅,滿口黃牙粘著菜漬,渾身的臭味,活脫脫一個乞丐」蕭聞溪搶著說道。
「那便是他了,這普逸甚是了得,一手毗盧遮那心咒是密宗精奧,遇見他算是你們倆的運氣。」師傅又是若有所思,但一瞬就從眉間散去,緩緩道:「夜深了,你們若不願回那後山小築,登那七百多級台階,就在這天師廟後殿,守著道陵祖師休息吧,發生的事,咱們日後再做計較。」
「是,師傅。」聞溪與張松兩人雙雙抱拳,深躬一拜,目送師傅離去。
二人到了偏殿,抓了幾個蒲團拼在一起,將要休息。蕭聞溪卻轉身過來,面朝張松,若有所思的緊著眉頭,輕輕道:「師兄,咱們這些天遇見的事兒,頗多詭異之處,師傅也沒給好好說說。」
張松聽見也猛的翻身過來,面對著蕭聞溪,似也是回想這兩天的事兒,頓了頓方才張口:「這陶宏常年躲在暗處,又與師傅有些糾葛,總感覺心中不穩。還有那普逸,五十來歲的樣子,卻好像甚是熟絡我道門中事,連我道門初創都說的清清楚楚,況且師傅似也不願意多提起這個普逸,今有這麼多厲害人物突現,還都和龍虎山有瓜葛,確實讓我擔心。」
蕭聞溪一陣不語,緩緩的說:「師兄,我龍虎山門人上千,還能怕那陶老道不成?」
張松眯縫著眼睛,道:「話雖如此,但是龍虎門人多愛游練,山中除了師傅就是些剛入山的弟子,況且也不甚了解這陶宏的去向,目的,實是心中不安啊。」
蕭聞溪輕輕的撫在張松的臉上,道:「咱們就在龍虎山好好養傷,多留些時日,功法咒決也練的刻苦些,再想辦法罷。」
「師妹說的對!」
「那既如此,咱們晝伏夜行,速速歸去吧。」
「如此甚好」
這雲頭之上,風勢甚大,但也能將這漫天的繁星看的真著。見這雲頭之上,有一風團,頂上兩人,依偎相靠,風過面頰,吹的眼也難睜。
「師兄,你看這漫天的星星。」蕭聞溪近乎是吼著才能讓張松聽到一點。「看見了,甚是美,真希望今後能永遠和你在龍虎山上看星星。」張松也吼著說。「什麼?聽不見。」張松湊近了蕭聞溪的耳旁,又說:「希望能永遠和你在龍虎山上看星星!」哪知說完,蕭聞溪臉上泛起一抹紅暈,緊緊的握住了張松的手,心中念道:「但有師兄,別無他求。」正思索著,眼前雲層漸薄,依稀的能看見一高山聳立雲霄,其狀更是奇特,像是整個山頭被巨劍洞穿,經世鍛鍊,中有平滑巨孔,留余山石上下連接,好似象鼻,又像壺柄。
「師兄你快看,我們到龍虎山了」蕭聞溪向前一指,正對著的正是龍虎山的象鼻峰。
這象鼻峰位於瀘溪河東,與河水並駕齊驅,經天地風雨斧鑿,塑其型若象鼻,出於天際而貫於大地。山石嶙峋,皆由紅石所成,遠觀赤壁四立,似紅流奔騰。山上鬱鬱蔥蔥,斜掛的皆是藤蘿,豎立的儘是松柏。張松與蕭聞溪自小在龍虎山長大,也是得名於這象鼻峰的瀘溪和松柏之中。
目力之內,眺過象鼻峰,是橫貫南北的瀘溪河,這瀘溪河畔樹木茂密,花鳥繁盛,經年累日的受這瀘溪河的滋養,確是生的鬱鬱蔥蔥,花團錦簇。過了這象鼻峰,緊挨著的便是一顆碩大的巨石,形似桃核,又稱仙桃石,相傳三月初三眾仙齊聚給王母娘娘拜壽,壽宴上給眾仙請了瓊漿玉液,千年的蟠桃供其享用。這蟠桃甚是美味,待眾仙享用完畢後仍覺不足,呂洞賓撿起一個桃核向空中一拋,雙手掐訣,口中喃喃,這桃核立時變成了一顆蟠桃,給了眾仙分享。但那吃完的桃核卻不慎掉落人間,落在了這瀘溪河畔,成了這仙桃石。
仙桃石頂有自然天成的石洞一個,稱仙桃洞,常年被石縫裡長出的松柏遮掩,遠遠的看只能看見茂密的松樹柏樹。張松遠遠看到仙桃石,拽了下蕭聞溪衣袖,伸手一指,蕭聞溪也隨著張松的指尖眺去。「師妹,看見仙桃洞了麼,你初習得御風之法時,高興極了,把我拖來這仙桃洞,迫我委身於你,你可還記得?」蕭聞溪聽完面色潮紅,緊的說:「你才不是甚好人,日夜陪我練習咒決體術,讓我離不開你,想是早早就謀劃好了,還說我迫你,真不要臉。」「哈哈哈哈哈哈哈,我還是最愛戀與師妹在龍虎山的日子!」
隨著離龍虎山越來越近,蕭聞溪操著風團漸漸下落,朝著龍虎山頂緩緩飄去。又待一時半刻,這龍虎山巔的景象看的越發的真著,為先進入眼帘的便是這龍虎山的主殿,即天師廟,不似皇宮亞闕那般的恢弘壯闊,灰頂紅牆的廟宇搭著整齊的青石方磚,顯得格外的脫俗雅致。正院當間擺放著三層青銅寶爐,常年焚著龍腦、蘇合混成的香餅,伴著大小殿內的香爐一齊,使這龍虎山殿終年煙霧繚繞,似有仙境之景。
天師廟有正殿五間,左右偏殿各三間,正門門殿三間,後殿三間,又輔以東西兩座鐘樓,是龍虎山門人平日修道練法,祭拜祖師的主要所在。正殿內供奉著龍虎山祖天師,正一真人張道陵,塑了銅像真身,供後世龍虎門人世代瞻仰。經日可見得龍虎山門人,或道士、或真人、或門客皆在這天師廟內或聽課修道、或練體修氣、或掐訣運法、或談經講義,自在怡然,有詩為證:
道士身披魚鬣衣,
向日忽向青天飛。
龍虎山中好明月,
玉殿珠樓空翠微。
蕭聞溪出拳為掌,向下一按,風頭漸小,直至消散,兩人雙腳輕點,落在了天師廟的正院之中,時隔一年,終是回到這龍虎山上了。蕭聞溪與張松兩人四目相顧,滿懷的欣喜,兩人自小在這龍虎山上一起修道,雖是為了弘道揚法四處游練,斬妖除魔,但終歸是這龍虎山才是兩人的歸宿,萬般的高興都化作兩人止不住的上揚嘴角。
「松兒,溪兒,為師候你們多時了。」這聲音由遠及近,甚是悠揚,緩緩入耳,透著慈祥與平和。注目一瞧,一老者身著一身青色的罩袍,頭戴青色冠巾,正坐在天師廟正殿當中,面朝祖天師銅像,盤膝而坐。他身上這件罩袍由整面的輕紗緞成,一塵不染,輕柔順遂,隨微風輕輕盪起。那老者不急不緩的從蒲團上站起,轉身向殿外走來。
「師傅!」蕭聞溪與張松兩人異口同聲的喊道,卻是等也不等,朝正殿飛奔而去。蕭聞溪更是迅捷,一步更似一步輕盈,第三步直的踏出去了三丈有餘,遠遠的把張松落在了後面。師傅將將轉過身來,心中一驚,只見蕭聞溪如脫弦的弩箭一般朝自己射過來。想也未想,本來背在身後的左手迅速的掐了一個手決,拇指扣住小指,心中暗念:「疾!」,似是面色鎮定,實是起了個定身決。
蕭聞溪轉瞬即到,一個熊抱撲了師傅一個滿懷,旁人中了這一招非得飛出幾仗,口吐鮮血,只見師傅卻是紋絲未動,直直的站在原地。
「師傅,徒兒想你了!」蕭聞溪抱著師傅,卻是雙臂越勒越緊,不自知的已快使出斷金碎石之力。
「聞溪乖兒,快鬆開師傅,一百來歲了,快喘不上氣了。」邊說師傅的面色有些紅的發脹。
「蕭聞溪你快鬆開,每回見了師傅都像惡犬撲食一樣,能不能手腳輕點!」張松見狀急忙的喊道。
蕭聞溪趕緊撤了手,眼角還隱含著淚水,用手蘸了蘸,抱起雙拳,畢恭畢敬的說:「師傅,是徒兒不好,看見您太高興了。」
「無妨,無妨,這定身決我已使得熟練,多日不見,溪兒你這氣力是越發的大了,想我龍虎門人,似你這般善搬山移鼎之人,真是不多,都窮盡辦法練那咒決,豈不知我道門中人,沒有個好身手,怎麼在江湖上行走,除惡揚善啊。」師傅捋了捋自己的白須。
「師傅,松兒敵那陶宏不過,受了重傷,還請師傅恕罪!」張松說著便雙膝跪地,雙手抱拳,猶是愧疚。
「罷了,罷了,其中原委,看了溪兒的字條,我已猜到一二,你年紀輕輕,是我們中操五雷天心正法最為熟練之人,都奈何不了這陶宏,真不知他又修了什麼厲害的功法,能不懼這引雷擊頂。」師傅若有所思的說著,眉頭稍緊。「那你這傷勢如何了啊松兒?」
張松還是跪著,接著說道:「師妹救我後,躲在范陽西山,偶遇五台山顯通寺高僧普逸,用了醫術,緩了徒兒大半的傷勢。」
「普逸!?」師傅眉頭一緊,又鬆了下來。「可是蓬頭垢面,一身的污泥?」
「是,師傅,滿口黃牙粘著菜漬,渾身的臭味,活脫脫一個乞丐」蕭聞溪搶著說道。
「那便是他了,這普逸甚是了得,一手毗盧遮那心咒是密宗精奧,遇見他算是你們倆的運氣。」師傅又是若有所思,但一瞬就從眉間散去,緩緩道:「夜深了,你們若不願回那後山小築,登那七百多級台階,就在這天師廟後殿,守著道陵祖師休息吧,發生的事,咱們日後再做計較。」
「是,師傅。」聞溪與張松兩人雙雙抱拳,深躬一拜,目送師傅離去。
二人到了偏殿,抓了幾個蒲團拼在一起,將要休息。蕭聞溪卻轉身過來,面朝張松,若有所思的緊著眉頭,輕輕道:「師兄,咱們這些天遇見的事兒,頗多詭異之處,師傅也沒給好好說說。」
張松聽見也猛的翻身過來,面對著蕭聞溪,似也是回想這兩天的事兒,頓了頓方才張口:「這陶宏常年躲在暗處,又與師傅有些糾葛,總感覺心中不穩。還有那普逸,五十來歲的樣子,卻好像甚是熟絡我道門中事,連我道門初創都說的清清楚楚,況且師傅似也不願意多提起這個普逸,今有這麼多厲害人物突現,還都和龍虎山有瓜葛,確實讓我擔心。」
蕭聞溪一陣不語,緩緩的說:「師兄,我龍虎山門人上千,還能怕那陶老道不成?」
張松眯縫著眼睛,道:「話雖如此,但是龍虎門人多愛游練,山中除了師傅就是些剛入山的弟子,況且也不甚了解這陶宏的去向,目的,實是心中不安啊。」
蕭聞溪輕輕的撫在張松的臉上,道:「咱們就在龍虎山好好養傷,多留些時日,功法咒決也練的刻苦些,再想辦法罷。」
「師妹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