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腦聯蛋白的意義
從18世紀中期開始到21世紀初,人類社會一共爆發了三次典型意義的工業革命,每一次革命都能為人類社會創造大量的物質財富,但是歷史也表明技術革命的紅利最多持續半個世紀,每次紅利耗盡經濟增長停滯人類社會就會變成殘酷的零和博弈存量爭奪的叢林。第三次技術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紅利在21世紀20-30年代體現出逐漸消失的跡象:世界經濟陷入持續低增長,資產泡沫膨脹,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世界秩序的主導者為了維護自身地位,頻頻打破自己設立的國際規則,對眾多國家進行越來越赤裸裸的財富掠奪,當時的人類社會有2個選擇,要麼人類社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秩序重構;要麼發生第四次科技革命,帶領人類創造新的物質財富走出戰爭的泥潭。誰都不希望發生戰爭,第四次科技革命以可控核聚變與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成了全球最有希望的研究課題,然而開發這兩項為代表的技術難度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語。
讓我們回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重溫那場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件。1779年,普魯士兩名礦業部門的官員來到了英國倫敦,他們此行是為了拜訪大名鼎鼎的瓦特,並採購四台最新款的蒸汽機,聽到兩位訪客來自普魯士瓦特露出了為難的表情,因為英*國政府早在1765年和1774年就頒布了兩部法令,禁止先進機器和機器圖樣的出口,雖然有些氣餒,但是兩位普魯士的官員還是表現的非常得體,其中一名叫做布魯克林的官員還跟瓦特談起了大哲學家康德對蒸汽機的看法,談話進行的非常愉快,瓦特還邀請兩位去自己家裡做客,回到普魯士後,布克林憑著從瓦特那裡收集到的信息和一張偷偷得到的圖紙,開始仿照瓦特的蒸汽機,1785年布克林仿造出第一台蒸汽機,但是無論如何調試總是無法持續運行,他只好再次到英*國去見瓦特,可能是他提到的問題太過詳細,引起了瓦特的警覺,這一次瓦特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並把他趕了出去,但是布克林並沒有放棄,他從附近的鋼鐵廠里搞到了瓦特蒸汽機的氣缸,還想方設法同當地的一位英*國工匠搞好了關係,四年後布克林終於造出了普魯士第一台瓦特蒸汽機,到了1800年,德*國東部的西里西亞區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仿製瓦特蒸汽機的產業鏈,而且這只是發生在歐洲大陸的眾多成功案例之一,法*國、俄*國以及遠隔重洋的丑國都紛紛加入了這場他們如今認為不太光明正大的技術升級,除了機器圖紙,熟練工人也成為各國最搶手的資源,其中流動的蒸汽機安裝工最容易被挖走,1794年,瓦特工廠里的一名安裝工外出安裝蒸汽機再也沒有回來,八年後,瓦特收到消息一個與失蹤工人同名的人出現在了丑國新澤西州的蒸汽機工廠里,1784年俄羅*斯將一個139人的技工團隊從英格蘭偷運到了聖披德堡,震驚了英國的製造業,迫於嚴峻的形式1810年英*國頒布最嚴厲的法令,嚴禁蒸汽機和相關技術內容出口,違反者最高可處以死刑,但是仍然無法阻止技術外流,實際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技術發明都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普通工人甚至都不需要識字,通過日常工作就可以掌握部分核心技術,即使對於萬里之外閉關鎖國的清王朝,仿製蒸汽機也沒有出現特別的困難,就在英*國政府頒布嚴禁蒸汽機出口的法令五十多年後,在徐壽、華蘅芳等人的主持下「全用漢人,未雇洋匠」的安慶軍械所僅僅通過圖紙資料便仿製出了龍國歷史上的第一台蒸汽機,但是到了第二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一個落後的國家便很難再通過這樣粗放的方式實現工業化了,因為技術的複雜程度已經大大增加了,技術創新的中心也從個體工匠轉移到了以科學家和工程師為核心的研究所,於是研究所時代來了。
有些國家本來能夠將當時現有的發達國家工業體系整合起來,但是比起人類的進步它顯然更加關心自己的霸權地位或者自身利益,歐洲某盟內部勾心鬥角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治算盤,很難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於是人類的選擇只剩下一個由一個擁有十億工業化人口的單一國家建設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將各個產業的先進力量整合起來帶領人類向著代表更高生產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向著共產主義、向著宇宙前進。
腦聯蛋白的發明就是建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通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機等關鍵技術的越來越普及的基礎之上的,其加快了人類自身之間與人類與機械之間的信息交流的效率,同時由於腦聯蛋白的發明模式結束了人類乃至整個地球生物的基因無意識、無方向的進化模式,向著有自主方向改變,從而打通了人類的基因自我可控進化的道路,為以後的人類基因壽命的延長,缺陷基因的剔除,更加完善基因的可控表達後導致的超人類的誕生奠定了原始基礎。
當然這一切的發生,不是靠一個小科研團隊或公司研發的力量能完成的,需要這個十億工業人口級別的國家用類似的模式整合出來的,這也是羅梭團隊研究一定成果後,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高層主動關注的原因,至於這個國家力量的體現要在以後講述了。
讓我們回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重溫那場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件。1779年,普魯士兩名礦業部門的官員來到了英國倫敦,他們此行是為了拜訪大名鼎鼎的瓦特,並採購四台最新款的蒸汽機,聽到兩位訪客來自普魯士瓦特露出了為難的表情,因為英*國政府早在1765年和1774年就頒布了兩部法令,禁止先進機器和機器圖樣的出口,雖然有些氣餒,但是兩位普魯士的官員還是表現的非常得體,其中一名叫做布魯克林的官員還跟瓦特談起了大哲學家康德對蒸汽機的看法,談話進行的非常愉快,瓦特還邀請兩位去自己家裡做客,回到普魯士後,布克林憑著從瓦特那裡收集到的信息和一張偷偷得到的圖紙,開始仿照瓦特的蒸汽機,1785年布克林仿造出第一台蒸汽機,但是無論如何調試總是無法持續運行,他只好再次到英*國去見瓦特,可能是他提到的問題太過詳細,引起了瓦特的警覺,這一次瓦特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並把他趕了出去,但是布克林並沒有放棄,他從附近的鋼鐵廠里搞到了瓦特蒸汽機的氣缸,還想方設法同當地的一位英*國工匠搞好了關係,四年後布克林終於造出了普魯士第一台瓦特蒸汽機,到了1800年,德*國東部的西里西亞區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仿製瓦特蒸汽機的產業鏈,而且這只是發生在歐洲大陸的眾多成功案例之一,法*國、俄*國以及遠隔重洋的丑國都紛紛加入了這場他們如今認為不太光明正大的技術升級,除了機器圖紙,熟練工人也成為各國最搶手的資源,其中流動的蒸汽機安裝工最容易被挖走,1794年,瓦特工廠里的一名安裝工外出安裝蒸汽機再也沒有回來,八年後,瓦特收到消息一個與失蹤工人同名的人出現在了丑國新澤西州的蒸汽機工廠里,1784年俄羅*斯將一個139人的技工團隊從英格蘭偷運到了聖披德堡,震驚了英國的製造業,迫於嚴峻的形式1810年英*國頒布最嚴厲的法令,嚴禁蒸汽機和相關技術內容出口,違反者最高可處以死刑,但是仍然無法阻止技術外流,實際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技術發明都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普通工人甚至都不需要識字,通過日常工作就可以掌握部分核心技術,即使對於萬里之外閉關鎖國的清王朝,仿製蒸汽機也沒有出現特別的困難,就在英*國政府頒布嚴禁蒸汽機出口的法令五十多年後,在徐壽、華蘅芳等人的主持下「全用漢人,未雇洋匠」的安慶軍械所僅僅通過圖紙資料便仿製出了龍國歷史上的第一台蒸汽機,但是到了第二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一個落後的國家便很難再通過這樣粗放的方式實現工業化了,因為技術的複雜程度已經大大增加了,技術創新的中心也從個體工匠轉移到了以科學家和工程師為核心的研究所,於是研究所時代來了。
有些國家本來能夠將當時現有的發達國家工業體系整合起來,但是比起人類的進步它顯然更加關心自己的霸權地位或者自身利益,歐洲某盟內部勾心鬥角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治算盤,很難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於是人類的選擇只剩下一個由一個擁有十億工業化人口的單一國家建設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將各個產業的先進力量整合起來帶領人類向著代表更高生產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向著共產主義、向著宇宙前進。
腦聯蛋白的發明就是建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通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機等關鍵技術的越來越普及的基礎之上的,其加快了人類自身之間與人類與機械之間的信息交流的效率,同時由於腦聯蛋白的發明模式結束了人類乃至整個地球生物的基因無意識、無方向的進化模式,向著有自主方向改變,從而打通了人類的基因自我可控進化的道路,為以後的人類基因壽命的延長,缺陷基因的剔除,更加完善基因的可控表達後導致的超人類的誕生奠定了原始基礎。
當然這一切的發生,不是靠一個小科研團隊或公司研發的力量能完成的,需要這個十億工業人口級別的國家用類似的模式整合出來的,這也是羅梭團隊研究一定成果後,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高層主動關注的原因,至於這個國家力量的體現要在以後講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