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金水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來也悲哀,暖水壺這種東西,早早在北宋時期就出現了,等國家安定後,暖水壺普及率還挺高,結果家裡到現在才總算見到實物。

  也是因為平常不大用得著暖水壺,加上這東西售價高達兩塊一毛錢一個,老娘也捨不得買。

  老娘已經把鍋爐的事兒交給大姐,她有些皺眉走了過來。

  「小山,你咋還買這些東西,家裡用不著啊。」她有些心疼錢了。

  楊峻笑笑沒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又從麻袋中掏出其他物品來。

  四雙鞋子。

  「娘,我看城裡的鞋子便宜,就給買了四雙。」

  還沒完,他又拿出了一些頭繩和一塊肉來,不多,兩斤的樣子。

  本來還想把雞蛋和布料這些拿出來,可是那樣就圓不住了。

  想了想,楊峻還是放在了下次。

  「要是投稿成功的話,報社願意刊登我的文章,那到時候就能找到藉口拿錢出來了。」

  投稿成功是有稿費的,不需要多,幾塊錢也能讓他裝作得了大錢,然後順勢拿出個一百塊來解決家裡的困難。

  「肉!」

  幾個人的眼神都變了。

  大姐有些擔憂地看著他。

  二姐則是有些饞了,但是也欲言又止。

  老娘則是嚴肅了幾分。

  「小山,你咋有錢買恁些東西?」

  暖壺就得四塊多了,肉也要一塊多,加上頭繩幾毛,鞋子更貴了,好歹也要一兩塊一雙,四雙鞋子那不得五六塊?按照兩塊算,那就是八塊,合在一起得十三塊多錢了。

  楊峻故意瞅了瞅門外,一副要講大秘密的樣子,惹得老娘趕緊把前門給關嚴實了。

  她有些心憂的回頭,卻聽到楊峻理所當然地說道:「因為我抓到好東西了啊。」

  他一副神采飛揚的樣子,隨口解釋了起來。

  借著經常去摸魚的底子,這次楊峻的藉口是逮住了一頭老龜。

  「那頭龜我抓到就一直養著,沒想到這次帶去省城後,居然有人出了二十塊錢買下,二十塊錢啊!」

  楊峻自己說的,差點連自己都信了。

  反正他確實是去賣水貨了,就是貨品有些不一樣而已,這不重要。

  三人有些傻眼,合著就這啊,搞得他犯錯了要被關起來一樣。

  「真賣了二十啊?」李小花一毛不拔的性子又起來了,然後就是心疼。

  「有那麼些錢,你不好好留著買學習用品,你買什麼肉啊鞋啊,家裡又不是沒有。」

  老娘跺了跺腳,看著那塊肉都不順眼了。

  「娘,買都買了,我也不可能退回去了。」

  楊峻卻是不在意。

  隨即他又從兜里掏出了十塊錢遞給老娘。

  「這是剩下的錢。」

  算一算,坐個車回來兩塊,加上剛才合計的將近十四塊,再估摸著在省城的吃飯住宿花銷,剩下十塊錢應該剛剛好。

  李小花下意識接了過來。

  看他一把掏得乾淨,索性又給退了一張大團結回去。

  「身上裝著點錢吧,隨時要用呢,剩下這些俺幫你收著。」

  好歹還有進帳,老娘又變得喜滋滋不少。

  掏出自己藏錢的布袋,裡面裹了好幾層。

  慢慢打開,把新的一張五元也加入其中,神色頓時寬鬆不少。

  「再攢些時候,就多還村里一些了。」

  想了想,她又忍不住問道:「小山,本來俺把錢留著沒還就是要買豬,要不還是買兩頭回來吧。」

  距離楊峻說的什麼生產隊已經過去半個月,但是也沒啥動靜,老娘不免有點著急。

  去年沒攢下錢所以沒養成豬,家裡連肉都吃不上,今年再不養那真就不成了。

  「娘,這次我可以明確告訴您,要不了多久,咱們這兒真要大變了。」

  想著學校的通知,他也告知了老娘,這已經是代表生產隊的到來不可避免的事實。

  「所以你的意思是,估摸著這個月就要成了?」


  眼下已經到了九月,新政策即將覆蓋范家莊。

  「等兩天吧,不行咱們十月去買豬也能趕得及。」楊峻安慰道。

  李小花這才點點頭。

  既然沒了憂患問題,楊峻就開始分發鞋子和頭繩了。

  家人的腳多大他還是記得的,買的鞋剛剛好。

  穿著新鞋,幾人臉上都有些欣喜之色。

  不過老娘還是囑咐道:「大妞二妞,平日裡還是別穿著了,太惹眼得很。」

  「知道了娘,俺也捨不得穿哩。」二姐回應著,卻又不停的看向新鞋子,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欠著村裡的錢,讓老娘一直如鯁在喉,穿新鞋子的勇氣都沒有,這自然是正常的。

  楊峻想著之後的計劃,也不急於一時讓家裡改變什麼,不在這三兩天的。

  讓他意外的是,頭繩更加受大姐二姐的喜歡,在一人分了六個後,都有些迫不及待地紮起了頭髮來。

  「姐,你快看俺這好看不。」

  「好看好看。」大姐敷衍著回答。

  今天的午飯依舊是老樣子,玉米粥加鹹菜,肉要等晚上吃。

  吃完了飯,楊峻就躺在家休息了一下。

  就現在的道路,他在車上抖了一天的狀態都不咋好。

  只是到了三四點的時候,他又忍不住起身了。

  「趁著空閒,正好去打探一下石磨的製作問題,不然明天還得上課呢。」

  家裡的三人自然是幹活兒去了,楊峻隨手拿個斗笠戴上,然後往三叔家這邊兒去。

  從三嬸的口中,他得到了大概的信息。

  村裡的石磨是在穀場那邊,而石磨是從隔壁金水村搬來的,據說那邊有個老石匠,很多人家打東西都找他。

  金水村就是附近幾個村子小學所在地,楊峻在那邊讀了五年書,倒是一點也不陌生。

  對,現在的小學是五年制的,還沒變成六年,不過也沒多久了。

  有了消息,他自然是馬上往金水村而去。

  作為最靠近縣城的村子,裡面還有學校所在,所以金水村的條件比其他村子要稍微好一些,人也多一些。

  沿途的田畝之中,一些人已經開始忙著翻地了,鋤頭揮舞得嘿呀嘿呀的。

  孩子們就在田邊玩著,幫著大人把石頭給撿出去,順便看看能不能找到些野菜啥的。

  還有的則是注意著田裡的老鼠,準備掏它們的洞穴。

  田鼠最喜歡偷糧食,現在剛收穫沒多久,要是能找到老鼠的家,說不定能從中挖出一堆糧食來,夠家裡吃幾頓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