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章渠道銷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唐最賺錢的營生,這群學生紛紛搖頭,不懂。

  「說說看。」

  蘇陽坐回自己的位置,抓起一把瓜子,直接磕起來。

  他也不說,他就要看這群學生能說出什麼。

  小腿一晃,瓜子一磕,果汁一喝,他有的是時間磨。

  李綱坐在後面,額頭青筋終於消退了一些,心態恢復了一些,也開始思考。

  學生們面面相窺。

  長孫沖想到自己家的產業,咬咬牙站起身道:「鹽鐵產業自古有之,是最賺錢的。」

  其他人瘋狂點頭,沒錯,你華陽子爵也是靠賣鹽起家的。

  蘇陽笑了,笑的很冷漠,嘲諷的意味十足。

  「那你說說,你們家的鐵是怎麼賺錢的?」

  長孫沖傻眼了,這該怎麼說?

  「賣給國家,鑄造農具進行販賣。」

  長孫沖試探的道。

  蘇陽嘲諷一聲:「自己家賣鐵的不知道如何賺錢,真是可笑。」

  鋼鐵怎麼賺錢,這個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你們長孫家的鋼鐵之所以賺錢,一部分是國家收購,一部分是賣給散客,還有一部分是修補農具,而不是直接販賣,你們直接販賣給的只有世家。」

  「普通百姓買不起的。」

  長孫沖臉色一紅,尷尬了,我們家賣鐵有這麼多道道嗎?

  「不過鹽鐵都不是大唐現在最賺錢的。」

  最後蘇陽搖搖頭,否認了這個。

  大唐最賺錢的不是這些。

  其他人迷糊了。

  「難道是奢飾品,如絲綢?」

  有人小聲道。

  他們覺得蘇陽既然問了,肯定不會是無緣無故的,而是有深意的。

  不能隨意回答,要小心翼翼的。

  「普通百姓穿麻衣,甚至是布衣,怎麼可能買的起絲綢,純絲綢衣服主要是貴族,利潤上線才幾億錢而已。」

  赤裸裸的鄙視。

  李綱直接噴了。

  幾億錢,你知道幾億錢什麼概念嗎?

  這幾億錢都可以養的起中央禁衛軍了。

  李世民的玄甲軍一萬兩千人,一年也就是一兩億錢左右,偶爾還有削一下。

  蘇陽把自己手上的瓜子扔在桌子上,端起果汁喝一口,嗓子好受一些,看向三傻。

  「尉遲寶琳,程處默,房遺愛你們三個說說什麼最賺錢。」

  其他人也看向三傻。

  三傻對視一眼,相互看看,最後尉遲寶林撓撓頭:「回子爵的話,我們覺得養殖場最賺錢,還可以解決百姓就業問題。」

  蘇陽點點頭,有點道理。

  不過,蘇陽還是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起來。

  大唐最暴利的產業:開疆擴土,也是大唐目前最賺錢的產業。

  其他人都楞住了,這不可能吧?

  蘇陽嗤笑一聲:「別覺得不可能,開疆擴土確實是大唐目前最賺錢,最暴利的產業。」

  「其他的都比不上。」

  看有人要開口,蘇陽直接懟了過去:「別說糧食產業。」

  「這個產業遠遠達不到賺錢的地步。」

  「大唐只要不富裕到一定程度,糧食產業只能說是維持大唐穩定的基礎,而不是最賺錢的產業。」

  想要張嘴的人都閉嘴了。

  說到糧食,蘇陽就想起一個好笑的事情,那些說大唐窮的人,就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玄宗二十年時,大唐出現了國家補貼農民種植,無限收糧的情況。

  這個情況怎麼說呢,直到後世,也是好多年後才出現的補貼農業。

  這是最能體現大唐富裕的情況。

  安史之亂只能說是上層暴動,而不是農民起義,這也是大唐安史之亂後又活了一百多年的原因。

  「我不服,為什麼開疆擴土是最暴利最賺錢的產業?」


  來的楊家子不服,他不理解這個。

  蘇陽打個哈欠,有點困了。

  「你們楊家手裡有一個兵團,占領了一塊地盤,那裡有金礦,有銅礦,有鐵礦,還都是露天的,隨便挖挖就產出了無數金銀珠寶。」

  「那可就真是拿麻袋撿錢嘍。」

  「而且那塊土地上的稅收還都是你們的。」

  窒息,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種解釋。

  在場的貴族子弟都懵逼了,這是什麼解釋?

  這是什麼鬼?

  為什麼會有這種解釋方法?

  蘇陽才不會管他們的想法,拿起桌上的香蕉,掰開,在所有學生面前晃晃。

  「新鮮的香蕉,嶺南馮盎送來的。」

  「嶺南遍地都是,大唐內部卻吃不到,但只要送來。總會有人買。」

  三兩口吃完香蕉,蘇陽又拿起桌子上的果乾,有香蕉干,有梨乾。

  「香蕉新鮮的不容易儲存,但是做成干儲存時間可以達到一年到三年,反正生產出來不值錢,只要摘下來,加工一下,裝船就能運走。」

  「你們覺得能賺多少錢?」

  蘇陽的舉例說明,讓他們深刻體驗到了開疆擴土的賺錢程度。

  基本上可以說在拿麻袋裝錢。

  「順帶在說一句,大唐內部現在各地都在進行村寨建設,一個大型村寨,基本有一個屬於國家的貨賣點,定期會往那裡送貨進行售賣。」

  蘇陽也沒有想過大唐會玩出供銷社體系,但是怎麼說呢,大唐的文臣還真不是吃乾飯的。

  在看到湧現出無數的新鮮貨物後,他們馬上就瞄準了物流市場。

  再看看各地建設出來的大型村寨,他們立刻開始派人進行計算,很快就搞出了一個合理壓縮成本的概念。

  而且他們還玩出了抽成。

  你們的商業體系想進入,那就分我一部分錢。

  對於像崔家這種在海邊瞄準魚業,捕撈製造魚乾的家族來說,沒有成本,自己在自己勢力範圍內就賺夠了,加入國家體系,分走一大部分錢,可只要能多賣一分,也是值得的。

  像嶺南馮盎那種人,更是這個心,本來我就只能賣到嶺南,但是只要你能多多少少分給我一些,我就知足了。

  賺夠了,往其他的地方賣能再多賺點,還能帶動就業,沒問題。

  這就是人性。

  房玄齡等一群人就是瞄準了這個,直接建立起物流體系,雖然目前來看,已經把房玄齡給埋在這個大坑裡面,但是當國家拿到一筆筆款子時是真的爽。

  當然,為了監管,魏徵已經好久沒有回過長安城了。

  各個世家也拿到了一大筆額外輸出。

  這個就相當於渠道銷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