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節 給老媽畫畫
首先,就是畫畫用的紙,他決定選用上好的絹布作為畫布,這種絹布質地細膩,能夠更好地表現出人物的肌膚質感和服飾的精細。
除了貴這個缺點外,剩下的都是優點。
但是這個缺點對於房遺直來說,那根本就不是缺點。
他現在賺的錢,多的都需要用馬車來運送。
這個可不是誇大其詞的話。
要知道我國公認古代最早的紙鈔,要到宋朝才發明,叫做交子。而唐朝使用流通最廣的貨幣,是銅錢。至於金銀,雖然值錢,但是流通得很少,通常會作為稅收或者貢品。
因為唐人認為金銀可以驅邪賜福。
而唐代的第一批官方銅錢,是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四年時期為了統一諸侯混戰時候各個勢力自己鑄造的銅錢,而效仿西漢五銖錢開鑄的開元通寶。
一枚開元通寶的重量大概是在4克到5克之間。
而一貫錢是一千枚銅錢,也就是四千克,換算一下,就是八斤。
食為仙酒樓現在每天的毛利潤不下數百貫,一百貫就是八百斤,不用車裝的話,真的很難運送。
更別說書店那邊了。
挑選好絹布作為畫布後,接著,他開始挑選顏料,房遺直這次選擇了一些珍貴的礦物顏料,這些顏料色澤鮮艷且經久不褪,能夠使畫出來的畫更加好看。
至於人體接觸後有害之類的問題,在他看來完全不成問題。
因為這類東西不是輻射,只要不是長期接觸,問題不大。
在構圖上,房遺直決定採用東方傳統的立軸形式和西方光亮線條分明的表現形式相融合,以求能夠創造出不同於當代的畫作。
把工具都找好後,房遺直讓房小甲作為自己的助手,扛著畫架,顏料,畫筆等工具跟在他背後。
等再次回到涼亭後,房遺直擦了擦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只見涼亭之中,盧氏正穿著她最喜歡的那套繡有金絲的深藍色長裙,頭戴珠翠,耳戴耳環,手上戴著玉鐲和戒指,整個人看上去珠光寶氣,熠熠生輝。
好傢夥,剛才看她說的那麼輕描淡寫不在意的模樣,房遺直還真以為老媽不在意。
沒成想一會兒的功夫,就打扮得如此花枝招展了。
「遺直啊,你看我哪裡有什麼不妥當的嗎?」盧氏見房遺直來了,看著自己的裝扮,問著房遺直道。
「沒,阿娘,你現在是再妥當不過了。」房遺直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再節外生枝。
要是說哪裡不妥當,她再一換裝,豈不是耽擱時間?
「嗯,那就好。」盧氏一聽,滿意的點了點頭。
「母親,時間不早了,你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畫吧。」房遺直提醒道。
盧氏一聽,看了看天色,見時候確實不早了,便有些遲疑道:「眼下已至日暮時分,要不明天再畫?」
「倒也不必。」房遺直繼續解釋道:「早上有早上的畫法,傍晚有傍晚的畫法,各有各的美。」
盧氏一聽,就隨了房遺直的意。
房遺直左右打量了半晌後,把繪製地點定在一道門前,門後便是亭台樓閣,叫盧氏站在了圓形月門口,做出了一個從月門那邊走向這邊的樣子。
盧氏自然沒有意見,叫怎麼做便怎麼做。
房遺直見萬事俱備,便在房小甲早就準備好了的絹布上揮毫潑墨。
盧氏身邊的侍女小翠和房小甲好奇的看向房遺直面前的畫布,只見房遺直刷刷刷幾筆下去,人物和景色便已然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
看得二人嘖嘖稱奇。
盧氏見二人驚訝的神色,也想過來看看自家寶貝兒子畫的如何,無奈房遺直三番兩次叫她不要亂動,所以她也只能強自忍耐,等畫好後再說。
「總算畫完了。」
房遺直把畫筆一丟,起來伸展了一下全身。
這幅畫因為是給老媽盧氏畫的,他不敢有絲毫大意,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畫作上,如此耗心費神,自然會覺得累。
盧氏一聽房遺直畫好了,不顧站的發酸的雙腳,一瘸一拐的走了過來。
之前見小翠和房小甲的那幅驚訝的模樣,她就三番兩次的想要過來看看了。
這下一聽房遺直畫好了,她哪兒忍得住。
盧氏過來一看,只見夕陽西下,瓊樓玉宇之間,庭院深處,月門中走來一位佳人。
這佳人若隱若現,只有半張臉露在外頭。
這幅畫只畫半張臉,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盧氏另外半張臉上,眼睛是瞎的,要是畫上去未免不美,若是畫了全臉,不畫這隻瞎眼上去,又未免不夠真實。
所以房遺直索性只畫半張臉,這樣既保持內容逼真的同時,又不至於暴露她的缺點。
雖然只畫了盧氏的側著臉的模樣,但是配合著周圍的景色,叫人看了不得不說一句妙極了。
「怎麼樣?母親,這幅畫可還滿意?」
盧氏凝視著畫作良久後,說道:「嗯,還不錯。」
「母親滿意就好。」房遺直笑道。
「滿意,我當然滿意。」盧氏笑語盈盈道:「有了這幅畫,等下次聚會,看那裴婉沁還得意個什麼勁。」
房遺直一聽老媽這架勢,好像還要拿這幅畫去炫耀。
他搖了搖頭,只能由她去了,只要她高興就好。
「既然滿意,就讓小甲給您搬到您房間去吧。」
房小甲一聽,立馬打算動手把畫搬到盧氏房間內。
「等等。」盧氏一聽,叫住了房小甲。
「怎麼了?」房遺直問道。
「這畫,我怎麼看怎麼覺得哪裡不對勁。」盧氏凝眉皺思道。
「我看著挺好,沒哪裡不對勁啊。」
盧氏皺著眉頭苦思冥想半晌,目光在畫上仔細打量,試圖找出那一絲不對勁的感覺。她的眉頭緊鎖,顯然是在認真思考。房遺直見狀,也不由得詫異起來,他對自己的畫作頗為自信,自認為並無哪裡不妥。
盧氏一個外行,難道還能找出什麼問題來不成?
盧氏的目光在畫上來回掃視,似乎在尋找著什麼。終於,她的目光停留在了畫布上的空白處,恍然大悟道:「我就說少了什麼嘛,都說詩畫,詩畫,這有畫無詩怎麼行?」
「啊!?」
房遺直一聽,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原來不是自己畫的有問題,而是老媽要題詩啊。
盧氏找到原因後,對房遺直說道:「上次你給裴家小姐畫了畫,是不是題了一首小詩?」
「是有這麼回事。」房遺直點頭道。
那我這幅畫,你也給我隨便寫一首詩,可不能比裴小姐的那首差。
房遺直聽到母親的要求,不禁笑了。他明白,母親這是想要在畫作上壓裴婉沁一頭,好在外人面前得瑟一番。對於這樣的小要求,他想也沒想,便點頭答應了。
「母親放心,我定會為您的畫作題上一首好詩。」房遺直說著,便拿起了筆,沉思片刻後,便在畫的空白處揮毫潑墨。
盧氏看著兒子的字跡在絹布上流淌,每一個字都那麼遒勁有力,詩句與畫作相得益彰,更添風雅。她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房遺直寫的是一首詞,詞云: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作為北宋神童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優秀程度自是不用說。
「好詩,好詩!」盧氏讚不絕口,「這下子,我看那裴婉沁還怎麼得意。」
房遺直收起筆,看著母親高興的樣子,心中也感到一陣溫暖。
「既然母親滿意,那我就讓人將畫送到母親房內。」房遺直說道。
盧氏點了點頭,她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將這幅畫展示給所有人看。房小甲小心翼翼地將畫作收好,然後跟隨著盧氏的指示,將畫掛在了盧氏房間最顯眼的位置。
盧氏站在畫作前,左看右看,越看越滿意。她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的聚會,到時候,她要讓那些人都看看,她的畫作是多麼的精美絕倫。
晚上,房玄齡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和家人共享晚食的時候,只見飯桌上赫然多出了一個美人。
除了貴這個缺點外,剩下的都是優點。
但是這個缺點對於房遺直來說,那根本就不是缺點。
他現在賺的錢,多的都需要用馬車來運送。
這個可不是誇大其詞的話。
要知道我國公認古代最早的紙鈔,要到宋朝才發明,叫做交子。而唐朝使用流通最廣的貨幣,是銅錢。至於金銀,雖然值錢,但是流通得很少,通常會作為稅收或者貢品。
因為唐人認為金銀可以驅邪賜福。
而唐代的第一批官方銅錢,是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四年時期為了統一諸侯混戰時候各個勢力自己鑄造的銅錢,而效仿西漢五銖錢開鑄的開元通寶。
一枚開元通寶的重量大概是在4克到5克之間。
而一貫錢是一千枚銅錢,也就是四千克,換算一下,就是八斤。
食為仙酒樓現在每天的毛利潤不下數百貫,一百貫就是八百斤,不用車裝的話,真的很難運送。
更別說書店那邊了。
挑選好絹布作為畫布後,接著,他開始挑選顏料,房遺直這次選擇了一些珍貴的礦物顏料,這些顏料色澤鮮艷且經久不褪,能夠使畫出來的畫更加好看。
至於人體接觸後有害之類的問題,在他看來完全不成問題。
因為這類東西不是輻射,只要不是長期接觸,問題不大。
在構圖上,房遺直決定採用東方傳統的立軸形式和西方光亮線條分明的表現形式相融合,以求能夠創造出不同於當代的畫作。
把工具都找好後,房遺直讓房小甲作為自己的助手,扛著畫架,顏料,畫筆等工具跟在他背後。
等再次回到涼亭後,房遺直擦了擦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只見涼亭之中,盧氏正穿著她最喜歡的那套繡有金絲的深藍色長裙,頭戴珠翠,耳戴耳環,手上戴著玉鐲和戒指,整個人看上去珠光寶氣,熠熠生輝。
好傢夥,剛才看她說的那麼輕描淡寫不在意的模樣,房遺直還真以為老媽不在意。
沒成想一會兒的功夫,就打扮得如此花枝招展了。
「遺直啊,你看我哪裡有什麼不妥當的嗎?」盧氏見房遺直來了,看著自己的裝扮,問著房遺直道。
「沒,阿娘,你現在是再妥當不過了。」房遺直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再節外生枝。
要是說哪裡不妥當,她再一換裝,豈不是耽擱時間?
「嗯,那就好。」盧氏一聽,滿意的點了點頭。
「母親,時間不早了,你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畫吧。」房遺直提醒道。
盧氏一聽,看了看天色,見時候確實不早了,便有些遲疑道:「眼下已至日暮時分,要不明天再畫?」
「倒也不必。」房遺直繼續解釋道:「早上有早上的畫法,傍晚有傍晚的畫法,各有各的美。」
盧氏一聽,就隨了房遺直的意。
房遺直左右打量了半晌後,把繪製地點定在一道門前,門後便是亭台樓閣,叫盧氏站在了圓形月門口,做出了一個從月門那邊走向這邊的樣子。
盧氏自然沒有意見,叫怎麼做便怎麼做。
房遺直見萬事俱備,便在房小甲早就準備好了的絹布上揮毫潑墨。
盧氏身邊的侍女小翠和房小甲好奇的看向房遺直面前的畫布,只見房遺直刷刷刷幾筆下去,人物和景色便已然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
看得二人嘖嘖稱奇。
盧氏見二人驚訝的神色,也想過來看看自家寶貝兒子畫的如何,無奈房遺直三番兩次叫她不要亂動,所以她也只能強自忍耐,等畫好後再說。
「總算畫完了。」
房遺直把畫筆一丟,起來伸展了一下全身。
這幅畫因為是給老媽盧氏畫的,他不敢有絲毫大意,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畫作上,如此耗心費神,自然會覺得累。
盧氏一聽房遺直畫好了,不顧站的發酸的雙腳,一瘸一拐的走了過來。
之前見小翠和房小甲的那幅驚訝的模樣,她就三番兩次的想要過來看看了。
這下一聽房遺直畫好了,她哪兒忍得住。
盧氏過來一看,只見夕陽西下,瓊樓玉宇之間,庭院深處,月門中走來一位佳人。
這佳人若隱若現,只有半張臉露在外頭。
這幅畫只畫半張臉,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盧氏另外半張臉上,眼睛是瞎的,要是畫上去未免不美,若是畫了全臉,不畫這隻瞎眼上去,又未免不夠真實。
所以房遺直索性只畫半張臉,這樣既保持內容逼真的同時,又不至於暴露她的缺點。
雖然只畫了盧氏的側著臉的模樣,但是配合著周圍的景色,叫人看了不得不說一句妙極了。
「怎麼樣?母親,這幅畫可還滿意?」
盧氏凝視著畫作良久後,說道:「嗯,還不錯。」
「母親滿意就好。」房遺直笑道。
「滿意,我當然滿意。」盧氏笑語盈盈道:「有了這幅畫,等下次聚會,看那裴婉沁還得意個什麼勁。」
房遺直一聽老媽這架勢,好像還要拿這幅畫去炫耀。
他搖了搖頭,只能由她去了,只要她高興就好。
「既然滿意,就讓小甲給您搬到您房間去吧。」
房小甲一聽,立馬打算動手把畫搬到盧氏房間內。
「等等。」盧氏一聽,叫住了房小甲。
「怎麼了?」房遺直問道。
「這畫,我怎麼看怎麼覺得哪裡不對勁。」盧氏凝眉皺思道。
「我看著挺好,沒哪裡不對勁啊。」
盧氏皺著眉頭苦思冥想半晌,目光在畫上仔細打量,試圖找出那一絲不對勁的感覺。她的眉頭緊鎖,顯然是在認真思考。房遺直見狀,也不由得詫異起來,他對自己的畫作頗為自信,自認為並無哪裡不妥。
盧氏一個外行,難道還能找出什麼問題來不成?
盧氏的目光在畫上來回掃視,似乎在尋找著什麼。終於,她的目光停留在了畫布上的空白處,恍然大悟道:「我就說少了什麼嘛,都說詩畫,詩畫,這有畫無詩怎麼行?」
「啊!?」
房遺直一聽,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原來不是自己畫的有問題,而是老媽要題詩啊。
盧氏找到原因後,對房遺直說道:「上次你給裴家小姐畫了畫,是不是題了一首小詩?」
「是有這麼回事。」房遺直點頭道。
那我這幅畫,你也給我隨便寫一首詩,可不能比裴小姐的那首差。
房遺直聽到母親的要求,不禁笑了。他明白,母親這是想要在畫作上壓裴婉沁一頭,好在外人面前得瑟一番。對於這樣的小要求,他想也沒想,便點頭答應了。
「母親放心,我定會為您的畫作題上一首好詩。」房遺直說著,便拿起了筆,沉思片刻後,便在畫的空白處揮毫潑墨。
盧氏看著兒子的字跡在絹布上流淌,每一個字都那麼遒勁有力,詩句與畫作相得益彰,更添風雅。她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房遺直寫的是一首詞,詞云: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作為北宋神童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優秀程度自是不用說。
「好詩,好詩!」盧氏讚不絕口,「這下子,我看那裴婉沁還怎麼得意。」
房遺直收起筆,看著母親高興的樣子,心中也感到一陣溫暖。
「既然母親滿意,那我就讓人將畫送到母親房內。」房遺直說道。
盧氏點了點頭,她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將這幅畫展示給所有人看。房小甲小心翼翼地將畫作收好,然後跟隨著盧氏的指示,將畫掛在了盧氏房間最顯眼的位置。
盧氏站在畫作前,左看右看,越看越滿意。她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的聚會,到時候,她要讓那些人都看看,她的畫作是多麼的精美絕倫。
晚上,房玄齡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和家人共享晚食的時候,只見飯桌上赫然多出了一個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