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污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然腦海中下意識地浮現出之前剛剛出現的那顆星星。

  深海探測技術。

  如果點亮了這個星星,是否就可以研製深海探測站了?

  如果具備了深海探測的技術,是不是也就具備了在深海中建立城市的條件?

  一想到這方面,思維便一發不可收拾了起來。

  深海中的污染是為了人類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哪怕未來人類已經踏上了星空,也絕對不能拋棄自己的母星。

  而探索深海,現在看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並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周然想了想,小心說道:「張教授,如果我們有了深海探測的技術,能對解決海洋污染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嗎?」

  張教授皺眉道:「能不能解決不好說,但是如果沒有深海探測技術,那麼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我們根本不知道海洋深處到底發生了什麼,又如何能說解決呢?」

  「如果我們對海洋污染一直放任不管,可能影響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整個地球都不再適合生物的生存,到時候可能真的只有變異生物能夠立足於這顆星球了。」

  「只有有了深海探測技術,建立了深海觀測站我們才能弄清楚海里到底發生了什麼,才能找到解決辦法的可能性,不過也僅僅是可能性而已。」

  「從輻射國的這個情況上看,污染已經擴散到了非常廣的範圍內了。」我懷疑不知道海洋之中,隨著大氣環流和水循環,已經有大量的污染進入到了內陸。」

  「另外雖然我們不直接吃海魚,但是漁民們捕撈的海魚還是會被做成各種加工品,然後進入到飼料之中。到時候牲畜吃了一些飼料,然後我們再吃這些牲畜的肉,最後污染還會富集到我們體內。」

  「再嚴重一些,隨著污染隨著將於滲透到土地,深入到地下水,到時候可能人們真的要穿著太空衣生活在地球上了。」

  周然說道:「之前我們也討論過關於海洋污染的問題,我們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那麼有責任心,目前也還做不到把我們全部的人民都隔絕在污染之外。」

  「哪怕是未來在月球建立了殖民地,我們也不可能拋棄掉地球,那麼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條是探查清楚海洋的污染情況,同時掌握相關的證據把污染的影響實實在在的公開於眾。」

  「另一條就是找到能夠治療核污染的方法。」

  對於周然來說也是一樣的,既然目前人工冬眠那條線走不通,深海探測技術就必須要提上日程了。

  在地球,陸地所占的面積只不過整個星球表面的29%。而在這29%中還有諸如兩極沙漠這類人類很難生存的地方,所以人類所生活的面積甚至比這29%還要小。

  目前人類最深的鑽井大概在12千米左右,而大陸地殼的平均厚度35千米。而在地殼下面,地幔的厚度高達2800千米,下面的地核半徑3470千米。

  而人類活動區域,僅僅是在這個巨大球體的表面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積之中,甚至就連它的外殼都沒有穿透。

  雖然人類已經獲得達到40萬千米外的月球的能力,甚至已經踏上了距離5500萬千米外的火星,但是對自己腳下這顆星球卻是如此的陌生。

  現在整個人類文明對於地球來說,不過是身上的一塊塊斑點而已。

  放下奇奇怪怪的感慨,辭別張教授之後周然飛到了南方海的人工島。在人工島正巧遇到了一樣前來視察的左前功。

  」左中將?這麼巧啊。「

  」這不是周教授嗎?「

  兩人簡單寒暄一下,周然好奇問道:「左中將,您怎麼來了?」

  「您還不知道吧?這邊這個太空電梯計劃的安保工作也移交給了太空軍,到時候將會在這裡入駐新籌備的太空軍,所以也需要修建相應的軍事設備。」

  「包括玄鳥和白帝在內的一系列裝備也都會配齊,到時候這座島絕對是全華國最安全的地方!」

  周然問道:「那也不用您親自跑一趟吧?」

  左前功裝模作樣的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因為太空電梯計劃,周圍一些國家這段時間一直有些小動作,所以我們計劃最近在這附近搞場演習,實彈的那種。」

  周然連忙擺手:「這種事告訴我沒問題嗎?」

  左前功聳了聳肩:「又不是什麼機密的事,這兩天應該就會有公告出來了。周教授有興趣參觀一下嗎?」


  「我就不了吧,這邊弄完我馬上就要回京燕了,時間不等人啊,還有很多事情要辦。」

  「哦對了,左中將,我有些事情想要拜託你。」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模仿剛才左前功神秘的樣子,周然從過去在左前功耳邊小聲說了什麼。

  「啥?要那麼舊的?」左前功聽完愣了一下:「行,周教授你要的話我到時候給你搞一個。」

  「那就麻煩您了。」

  在考察了太空電梯的地基進展順利之後,周然又飛回了京燕。

  回到家之後,在對鴻鈞進行例行檢查的時候,周然卻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東西。

  「鴻鈞,這個小鎮測試是什麼?」

  【簡單地說,他們把25個AI扔到一個遊戲之中讓AI們自己生活,在沒有預先設定腳本的情況下,每個AI就好像活了一樣。這是一個典型的通過模擬使得AI看起來活過來的例子。】

  「哦?它們的原理和你給寶寵的那一類AI一樣嗎?」

  【不太一樣,我的AI是基於我本身的大數據和模型進行的統計學判斷,然後再進行細化訓練和限制。】

  【小鎮測試這套理論是通過記憶流進行函數檢索,通過時效性、重要性、相關性三點進行加權組合評分,之後再將這套問題和回答拋給同一個類似智能管家的AI,最後再根據AI的指令進行相應的動作。】

  【這是用同一個AI模型就可以模擬讓複數AI活過來的方法。】

  「也就是說把類似一個提線木偶變成了一把提線木偶?」

  【是這樣?】

  難道是量子云給國外限流太嚴重了?居然想出這種另闢蹊徑的辦法來節約算力?

  為了全球的發展速度,周然考慮是不是給趙局提一下再放開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