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直接用炮不好嗎?
「系統自檢中……自檢完成。」
「各系統正常,模塊初始化完成。」
「已完成數據同步。」
「不周山前沿基地已啟動。」
「您好,航天員程風。」
屏幕上除了各種顯示各項數據的圖表之外,還出現了一個對話框。
「呼叫控制中心,不周山已經成功啟動,鴻鈞系統已接管。」
程風的通訊器中,隱隱約約可以聽到控制中心那邊的歡呼聲。
而這時候,在外面的徐彰和何敢看到不周山外殼上的指示燈亮了起來,雖然心中堅定一定會成功,但是當真的看到的時候也忍不住發出歡呼。
程風在控制中心的指揮下完成了不周山的各種測試之後,便離開了不周山和外面的兩人會合。
在程風離開之後,無人的不周山控制室內,這屏幕上猶如瀑布一樣不斷的刷新著一行行的代碼……
在返回的月球代步車裡,徐彰時不時的回頭望去,看著遠處閃爍著的紅色燈光。
何敢拍了一下他的頭:「別看了,要不你住在這?」
「你還別說,沒準以後我還真住在這了。什麼時候申請月球殖民我一定第一個上!」
何敢忍不住呵了一聲:「我就佩服你這個樂觀的心態。不周山有完備的量子計算機和鴻鈞AI系統,到時候直接機器人建設就完事了,哪還用得著人力?」
「月球殖民也不全是為了資源,未來肯定是為了緩解地球人口壓力的」
「要是為了緩解壓力,其實火星殖民更合適,也更適合生存。月球那麼大點的地方,直接全搞機器人工業化就可以,根本就沒有必要上去殖民人口。」
「哪怕是有月球殖民的技術了,我直接在海里建海底或者海上城市不好嗎?那不是地方更大,為啥還要費力地殖民月球呢?」
「海里是地方大,但是考慮到水壓的問題,其實建造城市的難度比月球更大,月球只是難在不好去而已。」
在閒扯之中,一行人很快就回到了登陸器所在的地方,然後通過返回艙回到了月球軌道。
在天舟空間站和不周山基地相繼部署成功之後,新的問題又找上了周然。
天舟還好說,各個不同部件的設計製造已經分派給了各院以及各實驗室,後續只需要熬時間按部就班的行動就可以。
至於疑似外星遺蹟的建築,周然覺得在月球基地的設施完備之前,暫時還不應該去碰它。如果要接觸,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而不是用航天員的性命去賭它沒有危險。
不周山基地卻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
如果想儘快探索月球內部的秘密,光憑火箭運送材料建造的話,一個月頂多也只能運送兩次而已,這個效率對建造基地來說屬實有點低了。
所以周然想要儘快研究出一個新的高效運輸材料的做法。
於是他想到了大炮。
當然,單純只靠大炮把東西發射到遠處,如果說是近地軌道還有可能,射到月球去無疑是天方夜譚。
這樣的話想要利用大炮加速材料的運輸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材料打到近地軌道,然後再通過運輸船從近地軌道運輸到月球。
但是這種方法無論是在近地軌道收集材料,還是用運輸船將材料運到月球,無疑都是非常巨大的成本和研究時間。
除非天空電梯已經建成,不然根本毫無性價比。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給炮彈一個可以自主控制的推力,簡單地說就是裝個推進器。
這樣通過大炮的推力,將裝滿材料的炮彈推到太空之後,再用炮彈上的推進器調整軌道,直接將炮彈送入到月球上去。
理論上,沒有那麼多精密設備的情況下,只用考慮結構強度炮彈的成本可以降低很多,並且理論上大炮可以連續發射,不管是成本還是效率都比火箭要高不少。
只不過雖然炮彈的成本會降低,但是建造這樣一給能夠物體發射到太空中的大炮的成本相當高,而且還有很多未知的困難。
或許未來可以這麼搞,但是現在的話不管從時間還是成本來看都不是很靠譜。
但是又說回來,如果是未來的話,應該已經完成了太空電梯,也根本沒有必要再用什麼大炮了。
就在周然思考怎麼加快運輸效率的時候,一個新聞直接打斷了他的思考。
白鷹國的土星六號火箭居然不吭不響地完成了發射,目標自然就是月球軌道。
而且麻煩的是,這傢伙不單單是飛到了月球軌道,還在上面撒了一大堆的『垃圾』。
周然連忙來到了航天中心:「什麼情況?」
「周教授,您看。」秦博士將測控設備拍到的畫面放大。
只見土星六號火箭的三級火箭在進入月球軌道的時候,將中間的艙體打開,大量打包的材料和模塊像是蒲公英一樣飄散在月球軌道之中。
「臥槽!」周然忍不住爆了個粗口:「這啥玩意?怎麼還有往月球丟垃圾的?還有沒有一點公德心?」
秦博士聳了聳肩:「您不是還在愁怎麼運材料嗎?這不,人家鷹醬直接就把材料撒帶月球軌道了。」
「看來鷹醬短期內是沒準登陸月球了,這些太空垃圾散在上面,想要再回收可是個技術活,這是在國內的嘴,隨便給咱們添亂啊!」
「哎,清淨蔚藍的月球軌道就這麼成為歷史了。」
周然皺了皺眉頭:「如果只是給咱們添亂的話,這成本也太高了。怎麼感覺最近鷹醬的活動越來越看不懂了?」
「老秦,這對我們的太空飛行器的影響大嗎?」
秦博士調整著畫面上的數據,說道「目前來說影響還不大,多的垃圾比較小,大的垃圾比較少。不過要是再來幾次就說不定了,畢竟月球軌道比地球小多了,」
周然不由得捂住額頭:「剛說輕鬆點,沒想到又搞這種么蛾子。算了,打嘴炮的事就讓外交部那些傢伙去干吧,光是天上的事就已經夠焦頭爛額的了。」
「各系統正常,模塊初始化完成。」
「已完成數據同步。」
「不周山前沿基地已啟動。」
「您好,航天員程風。」
屏幕上除了各種顯示各項數據的圖表之外,還出現了一個對話框。
「呼叫控制中心,不周山已經成功啟動,鴻鈞系統已接管。」
程風的通訊器中,隱隱約約可以聽到控制中心那邊的歡呼聲。
而這時候,在外面的徐彰和何敢看到不周山外殼上的指示燈亮了起來,雖然心中堅定一定會成功,但是當真的看到的時候也忍不住發出歡呼。
程風在控制中心的指揮下完成了不周山的各種測試之後,便離開了不周山和外面的兩人會合。
在程風離開之後,無人的不周山控制室內,這屏幕上猶如瀑布一樣不斷的刷新著一行行的代碼……
在返回的月球代步車裡,徐彰時不時的回頭望去,看著遠處閃爍著的紅色燈光。
何敢拍了一下他的頭:「別看了,要不你住在這?」
「你還別說,沒準以後我還真住在這了。什麼時候申請月球殖民我一定第一個上!」
何敢忍不住呵了一聲:「我就佩服你這個樂觀的心態。不周山有完備的量子計算機和鴻鈞AI系統,到時候直接機器人建設就完事了,哪還用得著人力?」
「月球殖民也不全是為了資源,未來肯定是為了緩解地球人口壓力的」
「要是為了緩解壓力,其實火星殖民更合適,也更適合生存。月球那麼大點的地方,直接全搞機器人工業化就可以,根本就沒有必要上去殖民人口。」
「哪怕是有月球殖民的技術了,我直接在海里建海底或者海上城市不好嗎?那不是地方更大,為啥還要費力地殖民月球呢?」
「海里是地方大,但是考慮到水壓的問題,其實建造城市的難度比月球更大,月球只是難在不好去而已。」
在閒扯之中,一行人很快就回到了登陸器所在的地方,然後通過返回艙回到了月球軌道。
在天舟空間站和不周山基地相繼部署成功之後,新的問題又找上了周然。
天舟還好說,各個不同部件的設計製造已經分派給了各院以及各實驗室,後續只需要熬時間按部就班的行動就可以。
至於疑似外星遺蹟的建築,周然覺得在月球基地的設施完備之前,暫時還不應該去碰它。如果要接觸,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而不是用航天員的性命去賭它沒有危險。
不周山基地卻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
如果想儘快探索月球內部的秘密,光憑火箭運送材料建造的話,一個月頂多也只能運送兩次而已,這個效率對建造基地來說屬實有點低了。
所以周然想要儘快研究出一個新的高效運輸材料的做法。
於是他想到了大炮。
當然,單純只靠大炮把東西發射到遠處,如果說是近地軌道還有可能,射到月球去無疑是天方夜譚。
這樣的話想要利用大炮加速材料的運輸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材料打到近地軌道,然後再通過運輸船從近地軌道運輸到月球。
但是這種方法無論是在近地軌道收集材料,還是用運輸船將材料運到月球,無疑都是非常巨大的成本和研究時間。
除非天空電梯已經建成,不然根本毫無性價比。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給炮彈一個可以自主控制的推力,簡單地說就是裝個推進器。
這樣通過大炮的推力,將裝滿材料的炮彈推到太空之後,再用炮彈上的推進器調整軌道,直接將炮彈送入到月球上去。
理論上,沒有那麼多精密設備的情況下,只用考慮結構強度炮彈的成本可以降低很多,並且理論上大炮可以連續發射,不管是成本還是效率都比火箭要高不少。
只不過雖然炮彈的成本會降低,但是建造這樣一給能夠物體發射到太空中的大炮的成本相當高,而且還有很多未知的困難。
或許未來可以這麼搞,但是現在的話不管從時間還是成本來看都不是很靠譜。
但是又說回來,如果是未來的話,應該已經完成了太空電梯,也根本沒有必要再用什麼大炮了。
就在周然思考怎麼加快運輸效率的時候,一個新聞直接打斷了他的思考。
白鷹國的土星六號火箭居然不吭不響地完成了發射,目標自然就是月球軌道。
而且麻煩的是,這傢伙不單單是飛到了月球軌道,還在上面撒了一大堆的『垃圾』。
周然連忙來到了航天中心:「什麼情況?」
「周教授,您看。」秦博士將測控設備拍到的畫面放大。
只見土星六號火箭的三級火箭在進入月球軌道的時候,將中間的艙體打開,大量打包的材料和模塊像是蒲公英一樣飄散在月球軌道之中。
「臥槽!」周然忍不住爆了個粗口:「這啥玩意?怎麼還有往月球丟垃圾的?還有沒有一點公德心?」
秦博士聳了聳肩:「您不是還在愁怎麼運材料嗎?這不,人家鷹醬直接就把材料撒帶月球軌道了。」
「看來鷹醬短期內是沒準登陸月球了,這些太空垃圾散在上面,想要再回收可是個技術活,這是在國內的嘴,隨便給咱們添亂啊!」
「哎,清淨蔚藍的月球軌道就這麼成為歷史了。」
周然皺了皺眉頭:「如果只是給咱們添亂的話,這成本也太高了。怎麼感覺最近鷹醬的活動越來越看不懂了?」
「老秦,這對我們的太空飛行器的影響大嗎?」
秦博士調整著畫面上的數據,說道「目前來說影響還不大,多的垃圾比較小,大的垃圾比較少。不過要是再來幾次就說不定了,畢竟月球軌道比地球小多了,」
周然不由得捂住額頭:「剛說輕鬆點,沒想到又搞這種么蛾子。算了,打嘴炮的事就讓外交部那些傢伙去干吧,光是天上的事就已經夠焦頭爛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