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餐間閒聊(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連續幾天吃重油重鹽的海鮮,不怕臉上冒痘?」,Joey笑著問仙女。

  恰好送菜機器人端上了行知跟Joey的午餐,每道菜擺在白色的碟子裡,精緻又乾淨。這種新型的碟子內層表面塗抹新型的食品級化學材料覆蓋了所有的氣孔以達到光滑不沾任何油垢污漬,水一衝就可以洗掉表層的所有物質跟氣味,相當受餐飲業的歡迎。

  「你才要擔心天天吃草不夠力氣爬上樓呢」,仙女看著Joey點的番茄炒蛋、青椒土豆絲跟菌菇湯恥笑說。

  「你別招惹他噢。待會他餐餐點跟你一模一樣的菜,吃兩口就扔下筷子說難吃得下不了口,你吃什麼肉都不好吃」,行知心有餘悸地說,因為有段時間這樣的Joey讓行知在飯堂吃啥都味同嚼蠟,當然根本原因是飯堂的冰凍肉確實不好吃。

  「飯堂的肉跟海鮮不新鮮,所以他們放很多調料來掩蓋味道,好欺騙你們這種呆瓜」,Joey理直氣壯地反擊道

  「那是你天天有好菜好湯等著你回家宵夜嘖。我有試過吃膩了飯堂回去煮來吃,不超一個星期又灰溜溜地吃回飯堂。因為自己的黑暗料理太難以下咽了,扔掉又不捨得,畢竟花了時間精力在上面,硬著頭皮吃又像背叛了自己的味覺、嗅覺跟視覺,慘絕人寰…仙女先吃點我的吧」,行知把自己的盤子推過到仙女面前,碟子上有香煎豆腐、肉末茄子、腐竹炒杏鮑菇跟涼拌秋葵。

  「我記得你有一次吃自己炒的牛肉送醫院了?」仙女夾起一塊豆腐咬了一口看著行知問。

  「不關牛肉的事,罪魁禍首是搭配牛肉的扁豆,扁豆沒煮熟就會中毒。所以去年病好後我立刻買一台家務助理機器人,雖然它做的飯菜中規中矩,起碼不用擔心中毒了。不過也還好,就算真的出事換一副器官又是一條英雄好漢。」

  「說起這個,今年3D列印的器官漲價了好多,上周有新聞報導今年以來因等不到器官替換而死亡的病患比過去兩年都多,現在年中都還沒到呢」,仙女臉色沉重地說。

  「這幾天不是有專家出來狠狠地罵了一通,說生科是邪惡的資本家,人性醜陋,只想著賺錢。還說我們國家的教育有問題,應該返樸歸真,加大人文素質教育培養一心一意為社會發展奉獻的人才」,Joey接話。

  說完行知無奈地苦笑道:「動不動就上綱上線,這專家不僅觀點偏激還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要解決問題不是該分析生科為什麼非漲價不可,以及漲價給生科、業界、消費端帶來的影響而這些又怎麼反饋生科麼。公司要賺錢無可厚非,如果生科的利潤率低資本就會投向利潤比它更高的公司,那生科怎麼支付產品研發、試驗的錢。更別提生物科技公司可能有投入大量研發後卻無法推出市場的東西,這也耗費大量的資源。私營企業不以利潤驅動才更危險,為什麼沒有利潤或是利潤低,還不是公司開發的產品可能都不是消費者需要的東西,這不是浪費社會資源了麼?所以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生科的專家有嫌疑是冒出來博取流量的」。

  「確實,專家最後一句什麼意思,歸真是讓打工人不要想著賺錢,靠情懷選擇工作嗎?那情懷可以負責打工人的衣食住行、贍養老人跟培育小孩嗎?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專家是沒經歷過人間疾苦還是對這些視若無睹?」仙女也微皺起眉頭吐槽。

  「你們講的都有道理。我看到這個人發表的東西時也覺得很膚淺,也就只能當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Joey略顯尷尬地說。

  行知嚼完嘴裡的杏鮑菇繼續說:「我之前看過一種觀點說人生就像是玩遊戲,第一種是財富遊戲,我倒挺認可這種,錢也許不是無所不能,但錢能解決很多問題,從而提升人生的幸福感,何況靠自己的能力賺錢天經地義。」

  「第二種是地位遊戲嗎?贏家可以獲得更高的地位,像體育競賽跟政治職位的競選?」Joey問。

  「對,不愧是傳奇王者,你很熟悉地位遊戲」,行知說著朝Joey豎起大拇指點讚,再接著說:「地位遊戲的形式有很多種。像剛剛提到的專家,其實也在玩地位遊戲,他自己賺不到錢就攻擊商業體系,宣傳賺錢是邪惡的,實際上他是想占領道德高地讓別人高看一眼」。

  「果然是有錢佬,年紀輕輕就不用為脫貧奮鬥了,真羨慕」,仙女轉向Joey說。

  「我靠,誰說我不用賺錢了,這兩種遊戲不衝突吧」,Joey睜著大眼睛一臉錯愕地說。

  「不衝突,誰還不是在第一種遊戲裡沉淪呢。我每天早上跟我的床單被套難捨難分時責問自己為什麼要上班,大腦給出不容置疑的理由就是,窮。然後就乖乖地起來了」,說完,行知一臉難過的表情。

  「不要昧著良心說話,你倆確定是在認真搞錢嗎?」,仙女笑話行知。


  「你可以懷疑我搞錢的思路不對,但不要質疑我對金錢的一片真心」,行知一本正經地說。

  「就是。良心是什麼東西,能吃能喝還是能裝酷扮帥?」,Joey接話。

  「對咯,我們都是現實派,良心對我們而言太奢侈了」,行知有板有眼地跟著Joey說。但說完她才反應過來被Joey帶歪了。

  Joey嗤嗤地笑。

  「哼,一個天天燒錢買那麼多玩的東西,一個天天花那麼多錢玩遊戲,要真愛錢省下這一大筆不是更好?」,仙女瞥一眼兩人慢悠悠地說。

  行知停下筷子,眼神堅定地說:「錢不是省下來的,只有遠古時候的守財奴才會想著把錢藏起來,那時候技術落後,社會財富幾乎是固定的,他們賺錢看起來就像是零和遊戲,賺到的每一筆錢都是村民錢袋裡減少的,所以他們不樂意花錢。但我們現在技術的發達把市場越滾越大,長期看貨幣貶值是必然的趨勢,它每單位的購買力也在下降,省錢是不明智的,把錢投入生產才是一種互利的行為。從亞當斯密的角度分析,我們兩花錢非常符合社會道德跟政治需要。因為我們是在投資,我玩的是跟工作相關的實驗,Joey玩遊戲也在積累經驗用來帶隊出戰賺錢。這些都是增值的行為。再說了,沒有這些玩意生活了無生趣。其實玩也好,工作也罷,好好享受做事的過程,才不枉此生,人生不就是這麼回事嗎?」

  「說起來容易,實際就難咯。每天起碼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工作上,可是又有幾個人是全心全意地喜歡自己的工作,更別提享受了」,Joey接過話講。

  「你們說生科的員工會不會把工作當信仰一樣拼命?今天早上有條勁爆新聞曝光生科一個員工在家裡猝死,你們有看到嗎?」,仙女突然問。

  「上午生科的公關不是出來避嫌,但承諾會給員工家屬最豐厚的人道主義支援?」,Joey確認道。

  仙女停下筷子說:「官方永遠都是講漂亮話。卡卡有聽說什麼內情嗎?」

  「我能知道什麼內情,我都離開生科三年了,人走茶涼。早上我也是在新聞上看到的。之前倒是聽說生科今年以來員工加班的現象很多,有員工春節都沒回。每年不都有員工過勞猝死的新聞嗎,只是生科是第一例所以比較引人注目」,行知尷尬地說。

  說完行知夾起一塊豆腐放嘴裡,等咀嚼完豆腐吞下又補上一句:「挺可憐的,早上看網上流傳的視頻中救護車來之前他父親一直跪在他身邊做心肺復甦,不間斷地做了半個鐘,手都止不住地發抖了也不停,他媽媽則一直在旁邊哭喊他的名字。後來救護人員當場宣布他已經死亡,他媽媽還不願意相信,堅持讓救護車把他拉到醫院搶救。而他爸爸則癱軟在地,眼神呆滯,表情木然,相當無助,很淒涼。」

  其實行知不知道,當時現場附近還有一張她很熟悉的面孔坐在私家車上冷冷地注視著那一幕,確認人死後才開車離開。

  「不知道會不會影響生科的股價」,Joey不無擔憂地說。

  仙女詫異地看著Jeoy問:「經濟下行這麼嚴重,生科的股價早就跌半了,你還還不趁早賣掉?不僅生科的,之前我買的所有股票我去年就全拋了,雖然下跌虧了部分錢,起碼不用被套牢,及時止損。」

  Joey搖搖頭說:「不行,這時候拋掉虧掉的錢就沒機會等到經濟恢復時漲回來了。而且經濟數據疲軟,央行一定會繼續推出寬鬆的貨幣政策,我相信央行一定會繼續降低利率,股價勢必會被推高。現在不僅不能拋,反而是抄底的大好時機。」

  行知笑著總結:「你倆就是典型的看漲派跟看空派。經濟周期性地跌宕起伏主要是由你們兩派人的角斗助力的。」

  仙女問行知:「你怎麼不炒股?你這麼理性、情緒又穩定很適合玩股票。」

  行知罷罷手說:「我不行,財務會計的東西我又不懂,而且我覺得有些公司財報等數據未必可靠,你們不擔心這點嗎?」

  「哪有那麼複雜,很多知名的投資人從初中開始就賺錢了,你別想多了。選中朝陽行業靠譜的企業就好了。何況牛市周圍所有人都在股市賺了錢,很難忍住不炒股」,Joey說。

  行知笑著說:「嗯,就是這個心理。牛市大家都一股腦往股市里投錢,股票的需求大於供給,股價上漲。即使到了某個階段有人已經發現股價超過它原本的價值,風險很大,他們也不願意從股市中撤離。因為他們也算不出來股票觸頂的精確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與其看著身邊的人在股市里賺錢備受煎熬,還不如對風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市面那麼多炒股大牛也會栽的主要原因。」


  「這很正常呀。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誰都很難看著身邊的朋友在股市里大賺特賺卻還無動於衷。就算自己不下手,回家裡也會被老婆天天拿著跟鄰居對比,這很難受。即使以後都虧錢,那也是難兄難弟的交情。何況我真的相信股價會漲回來的」,Joey一臉無所謂的說。

  「確實,只要你不是在股價最高值時買入,等一定的時間股價也回漲回來,只要你有足夠的資金補倉我挺贊成你的做法。只是同樣沒人知道什麼時候股價會恢復,也許等市場上的賣家都拋無可拋的時候需求又會大於供給了。只是這個過程普遍比上漲更慢,因為投資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對風險防禦過度,拖慢了恢復的進度。而且往往這時候的經濟、戰爭更使情況變得複雜」,行知說。

  「這麼講還不知道這場經濟危機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仙女一臉哀愁地說。

  「理論上等國家投放市場的資金等外逃的資金,經濟就會恢復。但複雜的地緣經濟跟投資人心理又加大裡面的不確定性。其實你留意一下市面的新聞就發現到處都是唱好不唱衰,就是為了提升投資人的信心。然而太不透明的信息反倒讓一些事情以暴雷的形式出現,反倒更加重了投資人恐懼」,說完行知又調換方向安慰仙女:「嘛,不過大家還是要對我們國家的經濟有信心,每代人基本都要經過兩三次經濟危機,總會過去的。」

  「很奇怪,既然都發生這麼多次了,為什麼還是沒有找到完美的規避方法呢?」

  「因為人性沒變,哈哈哈。每次的危機都跟金融界的精英們違背職業道德過度追求高利潤有關,他們的獎勵機制跟顧客的利益並非強相關。但也不能怪他們,知識本身也有悖論。」

  「知識的悖論?」,Joey問。

  「就是指知識如果不能改變人或機器的行為,就沒有價值。但它一旦改變了行為,本身也就立刻失去意義了。這時候出現的是其他未知的問題,導致最終出現新的危機。所以危機是一個統稱,每次具體的現象未必都一樣。雖然我們會在每一次的危機中總結規律,可是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未等行知說完,Joey搶著說:「就想玩遊戲打怪升級,只要不死,總會有打不完的敵人。」

  「正解,所以與其擔心,還不如樂觀點積極面對,反正也是人生的一個階段。」

  「那你更應該炒股,參與其中。你進來我們可以多一份參考」,仙女堅持說。

  「哈哈,我不炒股也是一種參與的方式呀。何況我不炒股,是因為我把錢都買房了,在一個不高也不低的位置入手。剩下來的一點錢得留著過冬」,行知笑著應答。

  「其實我沒明白,你又不是剛需,幹嘛那麼早買房。現在房價跌得那麼慘」,Joey不解地問。

  「因為我是貪圖享樂的新生代,買房還是租房體驗很不一樣,人對屬於自己的房子會有不一樣的歸屬感,而且我可以隨心所欲地折騰自己的房子。不過老實講買房前我沒那麼深刻意識到周期對經濟生活的影響會那麼大,上一次的危機發生在高中,那時候的自己對這些哪有什麼概念。但仔細想想,即使我有這個覺悟,我也不能確保自己能在最低價的時候入手,相關面太廣了,很難了解所有的信息。所以,我覺得我在自己的房子裡開心地過多一天,我的投資就回本多一些」,說完行知嘻嘻地露出一個天真無邪的笑容。

  恰好這時智能系統把仙女的菜送過來了,仙女給兩人各夾了一塊魚跟一隻蝦。行知看著金黃酥脆的魚塊很開心地說「我也可以把馬鮫魚煎成這個樣子,真的,只要放足夠多的油就可以了」。

  然而仙女的小助手突然響起一句話「因馬鮫魚不足一份,飯堂給您臨時換了炸脘魚塊。馬鮫魚的錢已退您帳戶」。

  三人頓時鴉雀無聲,行知強作鎮定地說「過程不重要,好吃就行」。

  Joey憋住笑意說:「是還可以呀,脆脆的咬起來嘎嘣嘎嘣響」。

  仙女笑了好一會才回過氣說:「你也是人才,把魚煎出油炸的效果,連魚的紋路都看不出來了,也不知道是誰吃得油膩」。

  「講真的,你要不要考慮設定一個循環鬧鐘每餐15分鐘前手動點菜,省得又忘記?」,行知一邊嚼著外焦里嫩的魚塊一邊轉移話題。

  「我有記得的,但每次快到點時總有突發事情找過來」,仙女無可奈何地嘆氣說。

  「是事出突然還是誰這麼不識趣。Joey你剛剛啥問題一直呆在產品那?」,行知看向Joey問。

  「早上的會已經通過『小腦活躍度』監控項目的詳設方案,但下午產品還沒提供調試跟測試的帳號,說是申請資金購買時卡在財務那關。再沒拿到晚上智能系統編完碼就沒法做完整的聯調跟測試了。我就守著產品搞定才回來」,Joey停下筷子解釋。


  「經常都要催一下才給,我也遇到,有時候去催他們我都覺得煩了」仙女深有感觸地抱怨。

  「你是什麼時候跟產品提需要他們提供帳號?」

  「這次是前天概要設計評審結束的時候。有時候也遇到只提前一天告知的,看項目的大小」

  「我明天找產品聊一下看能不能約定一個最遲的時間。如果超時還沒給就把項目的優先級降下來先做其他任務並發郵件同步出來。什麼時候補齊對應的資源我們再恢復進度。遇到這種跨部門合作拖沓的問題你們不要忍,一旦出現第一次就很容易養成習慣的,總會到你忍無可忍的一天,出現問題就及時提出來解決。每個人的職責不同,高效地發揮各自的優勢才是雙贏」,行知停下筷子看著兩人說。

  「大家比較熟就不好弄得太緊張了」,Joey臉露難色尷尬地說。

  「跟利益相關方熟絡有助於推進工作,是好事,但工作邊界還是要劃分清楚」,行知笑地說,又夾起一塊茄子。

  「如果他們願意那皆大歡喜,這樣他們也不用被我們追著討債」,仙女夾起一塊豆腐一邊嚼一邊說。

  「不過也有一種可能未必是產品不想馬上提供給我們,而是我們通知的時機不好。一般到概要設計或詳設評審的時候產品已經在準備跟客戶或市場對接下一個訴求的資料了,這就是我們打擾了他們的規劃。」行知說完衝著兩人微笑。

  「你這麼說也有道理,可他們從來沒反饋過呀」,仙女停下筷子拿起一隻蝦一邊剝蝦殼一邊說

  「哈哈,今天之前我們也沒跟他們反饋過不方便呀。我們是不是PRD完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確定是否需要這種跟外部對接的帳號了?」行知繼續問。

  「基本是可以的」,joey很快應答。

  「涉及多個部門的事情最好預留多點時間,因為他們本也有自己的計劃,不能假設其他部門理所應當地把我們的要求優先級放到最高。我打算在PRD評審完就跟產品提出需要他們協助的資源並給一個明確的限定時間,默認是隔天下班前,特殊情況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你們看行不行?大家都往前一步」,說完行知期待地看著二人。

  「好呀,我沒問題」,Joey停下筷子說。

  「我也可以」,仙女停下手上的蝦說。

  「那我確認好後通知Joey,你就把這點更新到我們的PRD範本中,周會你在組裡跟大夥同步這個改動。」,說完,行知把秋葵推到中間示意兩人試試。

  「去年我們還老怪產品任性地加緊急需求,沒想到不知不覺中我們竟也做了自己討厭的事情」,仙女笑著說道。

  「正常,合作本來就是互相磨合的,大家坦誠相處是最高效的方式」,說著,行知夾起一根秋葵咬起來,驚訝地說:「噢,今天的秋葵很挺嫩」。

  Joey也說「飯堂的蔬菜一向都比肉討喜得多」,仙女咬了一口秋葵也說:「不錯欸,比我自己買的嫩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