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憤怒,陰險。
只見那孫悟空,怒髮衝冠,雙目圓睜,猶如烈焰燃燒的金剛,金箍棒在他手中猶如一條翻江倒海的巨龍,高舉過頭,誓要將唐三葬那天靈蓋擊得粉碎,仿佛要以此宣洩心中無盡的怒火與不甘。觀世音菩薩於雲端之上,慧眼如炬,早已洞悉孫悟空內心野性難馴,心猿意馬,蠢蠢欲動,定會向那無辜的唐三葬下手。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這又何嘗不是一場天賜的機緣?自長安古城出發以來,唐三葬性情古怪,時而癲狂,時而沉靜,嗜酒如命,貪戀紅塵繁華,屢教不改,猶如一朵生長在淤泥中的青蓮。倘若此刻觀世音菩薩出手搭救,助唐三葬收服這桀驁不馴的孫悟空,使其心生感激,日後唐三葬豈不對她俯首稱臣,一心向佛,矢志不渝地西行取經?
觀世音菩薩心中暗自籌謀,臉上綻放出一抹神秘莫測的微笑,沉醉於自己編織的美好夢境之中。她想像著唐三葬對她畢恭畢敬、言聽計從的場景,那畫面猶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令她心馳神往,臉上綻放出愈發燦爛的笑容,猶如盛開的蓮花,清雅脫俗。
下界之中,孫悟空的金箍棒猶如劃破天際的流星,帶著無盡的威勢與殺意,眼看就要將唐三葬的頭顱洞穿。就在這命懸一線之際,天空中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喝:「潑猴,膽敢放肆!」那聲音猶如九天神雷,震撼人心。
伴隨著聲音的落下,孫悟空驚訝地發現,自己竟如被無形枷鎖束縛,動彈不得。他抬頭仰望,只見雲層之上,觀世音菩薩腳踏七彩蓮台,身披霞光萬道,宛如九天玄女降臨凡塵,寶相莊嚴,神聖不可侵犯。正是她施展無上法力,定住了孫悟空,阻止了這一場即將發生的浩劫。
唐三葬正悠然自得地吞吐雲霧,突然聽到觀世音的呵斥聲,心中疑惑叢生,猶如迷霧中的行者。他勒住馬韁,回頭望去,只見孫悟空那猴頭正舉著金箍棒,齜牙咧嘴地欲置他於死地。唐三葬心中一驚,暗道:「這死猴子,真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老子給他好煙抽,他竟敢背後偷襲?」
他眼珠一轉,心中暗罵:「潑猴,真是好心沒好報!老子好心好意給他『銷魂入骨煙』,他倒想恩將仇報?真是『東風惡,歡情薄,滿腔愁緒,幾年離索』。老子這『一片冰心在玉壺』,算是白餵了!」然而,唐三葬心中雖驚,卻並無懼色。他身穿先天靈寶袈裟,猶如金剛不壞之身,刀槍不入,水火不侵,防禦力無雙。孫悟空這白眼狼,豈能傷他分毫?更何況,他還有一張每天一小時的無敵體驗卡。在這一個小時內,他便是無敵的存在,即便是如來佛祖親臨,他也敢與之爭鋒!
想到此處,唐三葬臉上瞬間換上了一副悲天憫人的神情,猶如慈悲為懷的佛陀。他痛心疾首地看著孫悟空,道:「悟空啊,你這是何苦呢?為師平日裡待你如親子,你怎能如此對待為師?莫非是心生邪念,欲墮入魔道?」
孫悟空被觀世音定住身形,動彈不得,只能怒目圓睜,心中憋屈至極。他咬牙切齒地吼道:「禿驢!你少在俺老孫面前裝好人!你尿俺老孫一頭,俺老孫還沒跟你算帳呢!」那聲音猶如困獸之吼,震耳欲聾。
觀世音在一旁看著,心中暗自讚許。這唐三葬果然能言善辯,顛倒黑白,把死的說成活的,猶如舌綻蓮花,令人嘆為觀止。這等本事,真是令人拍案叫絕,自愧不如!
她素手輕揚,纖纖玉指猶如彈奏天籟之音,輕輕一彈,便解了孫悟空的定身術。她開口道:「悟空,你這潑猴,怎可對你師父如此無禮?還不快快道歉!」那聲音猶如春風化雨,溫柔而堅定。
孫悟空重獲自由,活動了一下筋骨,一臉不忿地瞪著唐三葬。那眼神,仿佛要將他生吞活剝了一般。他呲著牙,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道歉?俺老孫憑什麼給他道歉?這禿驢……」
「住口!」觀世音柳眉倒豎,一聲嬌喝猶如驚雷炸響,打斷了孫悟空的話。她怒道:「你這猢猻,出言不遜,大逆不道!唐三葬是你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豈能如此以下犯上?尊師重道,乃是天地間的至理名言。你怎敢悖逆?」
孫悟空脖子一梗,嚷嚷道:「他算哪門子師父?俺老孫才不認他!」那聲音猶如野狼咆哮,充滿了不甘與憤怒。
「悟空!」觀世音加重了語氣,面色凝重如霜,猶如嚴冬中的寒冰。她道:「你若再執迷不悟,休怪本座不客氣了!念在你曾有大鬧天宮之勇武,本座暫且饒你一命。但你再敢胡作非為,定不輕饒!」
孫悟空雖然天不怕地不怕,但對觀世音還是有些敬畏的。他撇了撇嘴,不情不願地轉過身,對著唐三葬,瓮聲瓮氣地說了一句:「對不住了,禿驢。」那聲音猶如悶雷滾動,充滿了不甘與無奈。
唐三葬看著孫悟空那副心有不甘的樣子,心中暗自得意。他清了清嗓子,擺出一副高僧的姿態,緩緩說道:「悟空啊,『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為師不怪你,只是希望你以後能『尊師重道』,莫要再犯『以下犯上』的錯誤了。你若能真心悔過,為師定當傾囊相授,助你修行更上一層樓。」
「嘿!你這禿驢,休再胡言亂語!」孫悟空道歉本就心不甘情不願,此刻被唐三葬這番言語一激,更是怒火中燒。他一個筋斗雲翻出老遠,站在山頭之上,將金箍棒往肩膀上一扛,威風凜凜,霸氣外露。他叉著腰,指著唐三葬的鼻子,破口大罵:「你這禿驢,也敢自稱俺老孫的師父?呸!你也不瞧瞧自己什麼德行,你配嗎?還敢教訓俺老孫?呸!你算哪根蔥?俺老孫當年大鬧天宮的時候,你還在娘胎里沒出來呢!」那聲音猶如狂風暴雨,席捲而下,充滿了無盡的嘲諷與挑釁。你這位頭頂稀疏、宛如秋日落葉般蕭瑟的僧侶,外表猶如金玉堆砌,璀璨奪目,閃耀著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然而內里卻似破敗棉絮,脆弱不堪,仿佛一陣微風便能將其吹散!「金玉其表,敗絮其中」之辭,用以描繪你,實在是恰如其分,毫釐不爽。回想起那五指山下,你所作所為,樁樁件件,簡直令人怒髮衝冠,氣血翻湧!
他言辭愈發激憤,雙目瞪得滾圓,猶如銅鈴般駭人聽聞,眸中怒火熊熊,仿佛要將這天地都燃燒殆盡。唾沫橫飛間,險些濺到唐三藏那光潔無瑕、猶如初雪般純淨的頭頂之上。他憤憤不平地怒吼道:「俺老孫被囚禁於五指山下,餐風宿露,飽受風霜雨雪之苦,以鐵丸為食,以銅汁為飲,所受之苦楚,何其深重!何等煎熬!而你這禿頂的僧人,卻趁俺老孫動彈不得之時,竟做出如此卑劣無恥之舉動——在俺老孫的頭頂之上肆意撒尿!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仇不報,俺老孫誓不為人,誓不為猴!定要讓你知曉俺老孫的厲害!」
言及此處,孫悟空揮舞起那金光閃耀、猶如九天神龍般矯健的金箍棒,誓要替天行道,剷除你這禍亂世間的禿驢,還這世間一個朗朗乾坤。「今日,俺老孫便要讓你知曉,花兒為何如此嬌艷欲滴,皆因你這禍根所玷污!定要讓你血債血償!」
觀世音菩薩見狀,嘴角勾勒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猶如春日裡綻放的桃花般明媚而神秘,又似那九天玄女般超凡脫俗。她步履輕盈,宛如凌波仙子般緩緩踱步至唐三藏身旁,渾身散發著淡淡的幽香,令人心曠神怡。纖纖玉手輕掩朱唇,笑聲清脆悅耳,猶如銀鈴般動聽,仿佛能淨化世間一切喧囂與塵埃。
「唐三藏,這孫悟空野性難馴,猶如朽木難雕,糞土之牆不可圬。你這徒弟,著實難以教化,你可有何良策?」觀世音菩薩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戲謔與玩味,仿佛是在試探唐三藏的底線。
唐三藏雙手合十,一臉慈悲之態,仿佛世間萬物皆在他的慈悲懷抱之中,悲天憫人之心溢於言表。「菩薩,這潑猴冥頑不靈,我身為師父,亦是恨鐵不成鋼啊。然而,出家人慈悲為懷,我又怎忍心見他繼續沉淪於迷途之中呢?定要想個法子,度化於他。」
觀世音菩薩掩嘴輕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之色,猶如那狡猾的狐狸般靈動。「本座倒是有一妙計,你可願一聽?」
「菩薩,您這是說的哪裡話?」唐三藏一聽,連忙擺手,腦袋搖得如同撥浪鼓一般,一臉惶恐之色,「這猴崽子乃是我的徒弟,子不教,父之過。我這當師父的,豈能假手於人呢?定要親自教導於他,方能顯我佛門慈悲。」
他拍了拍胸脯,一副義不容辭、慷慨激昂的模樣:「您就放心吧!我保證把這潑猴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讓他知道什麼是尊師重道,什麼是佛法無邊。」
觀世音菩薩看著唐三藏那信誓旦旦的樣子,心中無語至極,暗自腹誹:「這禿驢,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若非本座出手相助,你恐怕早已被這猴子一棒子打成肉泥了。還敢在這裡大言不慚,口出狂言?」
她懶得再與唐三藏廢話,直接從袖中取出一頂金光熠熠、猶如太陽般耀眼的金箍,遞到唐三藏面前。語氣冷淡如寒冰,仿佛能凍結世間一切:「唐三藏,你可知這是何物?」
唐三藏接過金箍,翻來覆去地端詳了許久,卻始終未能窺其奧妙所在。他搔了搔頭,一臉茫然之色,仿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菩薩,這是個啥玩意兒?帽子?不像啊,太小了!項圈?也不對啊,連個扣環都沒有!這究竟是何方神聖之物?」
觀世音菩薩強忍著拍死他的衝動,耐著性子解釋道:「此乃『緊箍咒』之緊箍。只要讓那孫悟空戴上此箍,你便可念動『緊箍咒』,控制於他。若他不服管教,你只需念動咒語,這金箍便會緊緊收縮,令他頭痛欲裂、痛不欲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定能讓他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胡作非為。」
觀世音菩薩一字一頓地說著,每一個字都如同鋒利的刀刃般,狠狠地刺進唐三藏的心田。他聽著觀世音的話,心中猛地一顫,暗自思量:「這玩意兒如此陰毒狠辣?這娘們兒看似慈眉善目、端莊賢淑,沒想到卻如此心狠手辣、蛇蠍心腸!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正當他琢磨之際,腦海中突然響起一道神秘而威嚴的聲音:「叮!系統檢測到宿主面臨獎勵任務,請宿主查收!」
緊接著,一行行璀璨奪目、猶如星河般絢爛的文字浮現在他的眼前,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獎勵1:接受觀世音傳授的緊箍咒,獎勵百年修為,從此法力無邊,威震四海;】」
「【獎勵2:拒絕觀世音傳授緊箍咒,獎勵五百年修為,從此超凡入聖,逍遙自在;】」
「【獎勵3:拒絕觀世音傳授的緊箍咒,並把金箍戴在觀世音脖子上,痛斥觀世音多管閒事,獎勵五百年修為和金仙竄一枚(大羅金仙食之亦會腹瀉的丹藥),從此笑傲江湖,無人能敵;】」
唐三藏一看,眼中瞬間綻放出貪婪而熾熱的光芒,仿佛看到了無上的寶藏般激動不已!五百年修為!還有那傳說中的金仙竄!一聽便知非同凡響,威力無邊!這系統,簡直就是為他量身打造,助他踏上巔峰之路的絕世神器!
他心中暗自盤算著:「這緊箍咒一聽便知非善物,充滿了陰險狡詐與狠毒之意。老子才不學呢!再說了,老子堂堂七尺男兒,頂天立地,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怎能用這種卑劣的手段去控制他人呢?那豈不是違背了佛門的慈悲之道?哼!我自有妙計!」
想到這裡,唐三藏突然發出一陣詭異的笑聲,那聲音陰森可怖,如同夜貓子在深夜中哀嚎一般,聽得人毛骨悚然,仿佛有無數惡鬼在耳邊嘶吼。
「你……你笑什麼?」觀世音菩薩看他笑得如此猥瑣而詭異,不禁皺起了眉頭,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這又何嘗不是一場天賜的機緣?自長安古城出發以來,唐三葬性情古怪,時而癲狂,時而沉靜,嗜酒如命,貪戀紅塵繁華,屢教不改,猶如一朵生長在淤泥中的青蓮。倘若此刻觀世音菩薩出手搭救,助唐三葬收服這桀驁不馴的孫悟空,使其心生感激,日後唐三葬豈不對她俯首稱臣,一心向佛,矢志不渝地西行取經?
觀世音菩薩心中暗自籌謀,臉上綻放出一抹神秘莫測的微笑,沉醉於自己編織的美好夢境之中。她想像著唐三葬對她畢恭畢敬、言聽計從的場景,那畫面猶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令她心馳神往,臉上綻放出愈發燦爛的笑容,猶如盛開的蓮花,清雅脫俗。
下界之中,孫悟空的金箍棒猶如劃破天際的流星,帶著無盡的威勢與殺意,眼看就要將唐三葬的頭顱洞穿。就在這命懸一線之際,天空中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喝:「潑猴,膽敢放肆!」那聲音猶如九天神雷,震撼人心。
伴隨著聲音的落下,孫悟空驚訝地發現,自己竟如被無形枷鎖束縛,動彈不得。他抬頭仰望,只見雲層之上,觀世音菩薩腳踏七彩蓮台,身披霞光萬道,宛如九天玄女降臨凡塵,寶相莊嚴,神聖不可侵犯。正是她施展無上法力,定住了孫悟空,阻止了這一場即將發生的浩劫。
唐三葬正悠然自得地吞吐雲霧,突然聽到觀世音的呵斥聲,心中疑惑叢生,猶如迷霧中的行者。他勒住馬韁,回頭望去,只見孫悟空那猴頭正舉著金箍棒,齜牙咧嘴地欲置他於死地。唐三葬心中一驚,暗道:「這死猴子,真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老子給他好煙抽,他竟敢背後偷襲?」
他眼珠一轉,心中暗罵:「潑猴,真是好心沒好報!老子好心好意給他『銷魂入骨煙』,他倒想恩將仇報?真是『東風惡,歡情薄,滿腔愁緒,幾年離索』。老子這『一片冰心在玉壺』,算是白餵了!」然而,唐三葬心中雖驚,卻並無懼色。他身穿先天靈寶袈裟,猶如金剛不壞之身,刀槍不入,水火不侵,防禦力無雙。孫悟空這白眼狼,豈能傷他分毫?更何況,他還有一張每天一小時的無敵體驗卡。在這一個小時內,他便是無敵的存在,即便是如來佛祖親臨,他也敢與之爭鋒!
想到此處,唐三葬臉上瞬間換上了一副悲天憫人的神情,猶如慈悲為懷的佛陀。他痛心疾首地看著孫悟空,道:「悟空啊,你這是何苦呢?為師平日裡待你如親子,你怎能如此對待為師?莫非是心生邪念,欲墮入魔道?」
孫悟空被觀世音定住身形,動彈不得,只能怒目圓睜,心中憋屈至極。他咬牙切齒地吼道:「禿驢!你少在俺老孫面前裝好人!你尿俺老孫一頭,俺老孫還沒跟你算帳呢!」那聲音猶如困獸之吼,震耳欲聾。
觀世音在一旁看著,心中暗自讚許。這唐三葬果然能言善辯,顛倒黑白,把死的說成活的,猶如舌綻蓮花,令人嘆為觀止。這等本事,真是令人拍案叫絕,自愧不如!
她素手輕揚,纖纖玉指猶如彈奏天籟之音,輕輕一彈,便解了孫悟空的定身術。她開口道:「悟空,你這潑猴,怎可對你師父如此無禮?還不快快道歉!」那聲音猶如春風化雨,溫柔而堅定。
孫悟空重獲自由,活動了一下筋骨,一臉不忿地瞪著唐三葬。那眼神,仿佛要將他生吞活剝了一般。他呲著牙,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道歉?俺老孫憑什麼給他道歉?這禿驢……」
「住口!」觀世音柳眉倒豎,一聲嬌喝猶如驚雷炸響,打斷了孫悟空的話。她怒道:「你這猢猻,出言不遜,大逆不道!唐三葬是你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豈能如此以下犯上?尊師重道,乃是天地間的至理名言。你怎敢悖逆?」
孫悟空脖子一梗,嚷嚷道:「他算哪門子師父?俺老孫才不認他!」那聲音猶如野狼咆哮,充滿了不甘與憤怒。
「悟空!」觀世音加重了語氣,面色凝重如霜,猶如嚴冬中的寒冰。她道:「你若再執迷不悟,休怪本座不客氣了!念在你曾有大鬧天宮之勇武,本座暫且饒你一命。但你再敢胡作非為,定不輕饒!」
孫悟空雖然天不怕地不怕,但對觀世音還是有些敬畏的。他撇了撇嘴,不情不願地轉過身,對著唐三葬,瓮聲瓮氣地說了一句:「對不住了,禿驢。」那聲音猶如悶雷滾動,充滿了不甘與無奈。
唐三葬看著孫悟空那副心有不甘的樣子,心中暗自得意。他清了清嗓子,擺出一副高僧的姿態,緩緩說道:「悟空啊,『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為師不怪你,只是希望你以後能『尊師重道』,莫要再犯『以下犯上』的錯誤了。你若能真心悔過,為師定當傾囊相授,助你修行更上一層樓。」
「嘿!你這禿驢,休再胡言亂語!」孫悟空道歉本就心不甘情不願,此刻被唐三葬這番言語一激,更是怒火中燒。他一個筋斗雲翻出老遠,站在山頭之上,將金箍棒往肩膀上一扛,威風凜凜,霸氣外露。他叉著腰,指著唐三葬的鼻子,破口大罵:「你這禿驢,也敢自稱俺老孫的師父?呸!你也不瞧瞧自己什麼德行,你配嗎?還敢教訓俺老孫?呸!你算哪根蔥?俺老孫當年大鬧天宮的時候,你還在娘胎里沒出來呢!」那聲音猶如狂風暴雨,席捲而下,充滿了無盡的嘲諷與挑釁。你這位頭頂稀疏、宛如秋日落葉般蕭瑟的僧侶,外表猶如金玉堆砌,璀璨奪目,閃耀著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然而內里卻似破敗棉絮,脆弱不堪,仿佛一陣微風便能將其吹散!「金玉其表,敗絮其中」之辭,用以描繪你,實在是恰如其分,毫釐不爽。回想起那五指山下,你所作所為,樁樁件件,簡直令人怒髮衝冠,氣血翻湧!
他言辭愈發激憤,雙目瞪得滾圓,猶如銅鈴般駭人聽聞,眸中怒火熊熊,仿佛要將這天地都燃燒殆盡。唾沫橫飛間,險些濺到唐三藏那光潔無瑕、猶如初雪般純淨的頭頂之上。他憤憤不平地怒吼道:「俺老孫被囚禁於五指山下,餐風宿露,飽受風霜雨雪之苦,以鐵丸為食,以銅汁為飲,所受之苦楚,何其深重!何等煎熬!而你這禿頂的僧人,卻趁俺老孫動彈不得之時,竟做出如此卑劣無恥之舉動——在俺老孫的頭頂之上肆意撒尿!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仇不報,俺老孫誓不為人,誓不為猴!定要讓你知曉俺老孫的厲害!」
言及此處,孫悟空揮舞起那金光閃耀、猶如九天神龍般矯健的金箍棒,誓要替天行道,剷除你這禍亂世間的禿驢,還這世間一個朗朗乾坤。「今日,俺老孫便要讓你知曉,花兒為何如此嬌艷欲滴,皆因你這禍根所玷污!定要讓你血債血償!」
觀世音菩薩見狀,嘴角勾勒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猶如春日裡綻放的桃花般明媚而神秘,又似那九天玄女般超凡脫俗。她步履輕盈,宛如凌波仙子般緩緩踱步至唐三藏身旁,渾身散發著淡淡的幽香,令人心曠神怡。纖纖玉手輕掩朱唇,笑聲清脆悅耳,猶如銀鈴般動聽,仿佛能淨化世間一切喧囂與塵埃。
「唐三藏,這孫悟空野性難馴,猶如朽木難雕,糞土之牆不可圬。你這徒弟,著實難以教化,你可有何良策?」觀世音菩薩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戲謔與玩味,仿佛是在試探唐三藏的底線。
唐三藏雙手合十,一臉慈悲之態,仿佛世間萬物皆在他的慈悲懷抱之中,悲天憫人之心溢於言表。「菩薩,這潑猴冥頑不靈,我身為師父,亦是恨鐵不成鋼啊。然而,出家人慈悲為懷,我又怎忍心見他繼續沉淪於迷途之中呢?定要想個法子,度化於他。」
觀世音菩薩掩嘴輕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之色,猶如那狡猾的狐狸般靈動。「本座倒是有一妙計,你可願一聽?」
「菩薩,您這是說的哪裡話?」唐三藏一聽,連忙擺手,腦袋搖得如同撥浪鼓一般,一臉惶恐之色,「這猴崽子乃是我的徒弟,子不教,父之過。我這當師父的,豈能假手於人呢?定要親自教導於他,方能顯我佛門慈悲。」
他拍了拍胸脯,一副義不容辭、慷慨激昂的模樣:「您就放心吧!我保證把這潑猴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讓他知道什麼是尊師重道,什麼是佛法無邊。」
觀世音菩薩看著唐三藏那信誓旦旦的樣子,心中無語至極,暗自腹誹:「這禿驢,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若非本座出手相助,你恐怕早已被這猴子一棒子打成肉泥了。還敢在這裡大言不慚,口出狂言?」
她懶得再與唐三藏廢話,直接從袖中取出一頂金光熠熠、猶如太陽般耀眼的金箍,遞到唐三藏面前。語氣冷淡如寒冰,仿佛能凍結世間一切:「唐三藏,你可知這是何物?」
唐三藏接過金箍,翻來覆去地端詳了許久,卻始終未能窺其奧妙所在。他搔了搔頭,一臉茫然之色,仿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菩薩,這是個啥玩意兒?帽子?不像啊,太小了!項圈?也不對啊,連個扣環都沒有!這究竟是何方神聖之物?」
觀世音菩薩強忍著拍死他的衝動,耐著性子解釋道:「此乃『緊箍咒』之緊箍。只要讓那孫悟空戴上此箍,你便可念動『緊箍咒』,控制於他。若他不服管教,你只需念動咒語,這金箍便會緊緊收縮,令他頭痛欲裂、痛不欲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定能讓他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胡作非為。」
觀世音菩薩一字一頓地說著,每一個字都如同鋒利的刀刃般,狠狠地刺進唐三藏的心田。他聽著觀世音的話,心中猛地一顫,暗自思量:「這玩意兒如此陰毒狠辣?這娘們兒看似慈眉善目、端莊賢淑,沒想到卻如此心狠手辣、蛇蠍心腸!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正當他琢磨之際,腦海中突然響起一道神秘而威嚴的聲音:「叮!系統檢測到宿主面臨獎勵任務,請宿主查收!」
緊接著,一行行璀璨奪目、猶如星河般絢爛的文字浮現在他的眼前,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獎勵1:接受觀世音傳授的緊箍咒,獎勵百年修為,從此法力無邊,威震四海;】」
「【獎勵2:拒絕觀世音傳授緊箍咒,獎勵五百年修為,從此超凡入聖,逍遙自在;】」
「【獎勵3:拒絕觀世音傳授的緊箍咒,並把金箍戴在觀世音脖子上,痛斥觀世音多管閒事,獎勵五百年修為和金仙竄一枚(大羅金仙食之亦會腹瀉的丹藥),從此笑傲江湖,無人能敵;】」
唐三藏一看,眼中瞬間綻放出貪婪而熾熱的光芒,仿佛看到了無上的寶藏般激動不已!五百年修為!還有那傳說中的金仙竄!一聽便知非同凡響,威力無邊!這系統,簡直就是為他量身打造,助他踏上巔峰之路的絕世神器!
他心中暗自盤算著:「這緊箍咒一聽便知非善物,充滿了陰險狡詐與狠毒之意。老子才不學呢!再說了,老子堂堂七尺男兒,頂天立地,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怎能用這種卑劣的手段去控制他人呢?那豈不是違背了佛門的慈悲之道?哼!我自有妙計!」
想到這裡,唐三藏突然發出一陣詭異的笑聲,那聲音陰森可怖,如同夜貓子在深夜中哀嚎一般,聽得人毛骨悚然,仿佛有無數惡鬼在耳邊嘶吼。
「你……你笑什麼?」觀世音菩薩看他笑得如此猥瑣而詭異,不禁皺起了眉頭,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