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觀音抄碎心,三葬終西行
在觀世音那足以令寒風退避、銳利如刃的目光注視之下,唐三葬緩緩抬起了一隻手,手中握著一隻晶瑩剔透、宛如水晶雕琢而成的酒杯。他朝著那高高在上的菩薩,綻放出一抹溫暖而又帶著幾分狡黠的微笑,那笑容之燦爛,猶如春日裡暖陽照耀下的繁花,絢爛奪目,卻又帶著幾分玩世不恭的意味,挑釁之情躍然其上,仿佛是在無聲地挑釁:你又能拿我怎樣?
隨後,他腳步略顯踉蹌,卻又不失風雅地踱步向前,每一步都透露出一種從容不迫的優雅。「慈悲為懷的觀世音菩薩啊,何不一同品嘗這杯中之物?此乃人間難得的絕品佳釀,若不細細品嘗,豈不是要辜負了這天地間的美好?」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戲謔,幾分真摯,如同雲霧繚繞的山峰,讓人難以捉摸其真實意圖。
觀世音聞言,深吸一口氣,胸脯如同波濤洶湧的大海般起伏不定。她強壓下那股想要將眼前這個「妖僧」一巴掌拍死的衝動,以低沉而威嚴的聲音道:「玄奘,你身為佛門中人,怎可如此放蕩不羈、毫無拘束?清規戒律,乃是修行之人的根本,豈能被你如此輕易地視為兒戲?」
「菩薩此言差矣。」唐三葬輕輕晃動著手中的酒杯,那酒液如同琥珀般流光溢彩,閃爍著誘人的光澤,「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只要心中有佛,些許酒肉,又怎能成為阻礙修行的絆腳石?」他的言辭中帶著幾分不羈,幾分豁達,仿佛是在向世人闡述一種超脫世俗、不拘一格的修行之道。
「你……」觀世音被唐三葬這番看似歪理邪說、實則深含哲理的話語氣得渾身顫抖,仿佛有千萬根針在扎著她的心,「你這是在狡辯!」
「是狡辯還是真理,又豈是由你一言而定?」唐三葬聳了聳肩,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那笑容中充滿了對世俗的嘲諷與不屑,「總之,我自在逍遙,樂在其中,何須在意他人的眼光與評判?」
言罷,他又為自己斟滿了一杯佳釀,那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大好時光,若不及時行樂、盡情享受,豈不是白白辜負了這繁華似錦、多姿多彩的世間?」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豪情壯志,幾分不羈灑脫,仿佛是在向這花花世界宣告他的不羈與自由,讓每一個聽到他話語的人都能感受到他那顆追求自由、不願被束縛的心。
觀世音看著眼前這個「妖僧」,只覺得腦海中一片轟鳴,仿佛有十萬隻蒼蠅在耳邊嗡嗡作響,吵得她心煩意亂、頭痛欲裂。她從未見過如此放蕩不羈、毫無拘束之人,也從未想過佛門中竟會有如此特立獨行之輩。她再度悠然長嘆,聲音中滿含悵惘,「這金蟬子轉世之軀,怎會淪落到如此田地?倘若他以這般模樣抵達西天,佛祖豈不將我剝皮抽筋,嚴懲不貸?」
觀世音菩薩愈想愈覺頭痛如裂,仿佛要炸裂開來。這唐三葬啊,真真是讓人頭疼不已……
「不行,絕對不能任其這般放縱下去!」觀世音在心中暗暗立誓,語氣決絕,「必須設法,將他從這條歧途之上硬生生地『扳』回正道!」
然而,究竟該如何將他「扳」回正道呢?觀世音凝視著唐三葬那副「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的桀驁姿態,一時間竟覺得束手無策,無計可施,心中滿是無奈與焦急。
「罷了,暫且由他上路吧。」觀世音無奈地輕嘆一聲,眉宇間緊蹙,滿是憂慮與擔憂,「前路漫漫,且看他日後如何『教化』眾生。我就不信,這唐三葬我還收拾不得了!」
「哧!」觀世音從鼻腔中發出一聲冷哼,聲音中帶著幾分不屑與憤怒,「你儘管肆意妄為,只要不耽誤取經大業便好!否則,我必不輕饒!」
唐三葬聞聽此言,抬眼望向觀音,心中暗笑,「這觀音菩薩,每次絮絮叨叨,最終還不是得依著我。」雖然心中如此思量,但唐三葬面上仍給觀音留了幾分顏面,笑道:「好嘞,菩薩您且去忙您的,我還有幾位兄弟未曾道別呢!」
言罷,唐三葬一揮手,轉身復又投身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繼續把酒言歡,好不愜意。觀世音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氣得直跺腳,卻也無可奈何,只能暗自嘆息。
「賢弟,此番西行,山高水長,妖魔肆虐,你可要萬般小心吶!」李世民輕拍唐三葬的肩頭,遞上一根華貴的菸捲,聲音中滿是不舍與掛念。那菸捲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光,仿佛是一件珍貴的寶物。
「兄長放心!」唐三葬接過菸捲,銜於唇間點燃,一臉的不以為意,「小弟是何許人也?閻羅殿上亦有名錄,豈會輕易身隕!那些妖魔鬼怪,又何足掛齒!」
唐三葬心中暗笑,他有系統護身,那些小妖小怪,不過是土雞瓦狗,何足掛齒!
「唉,雖是如此,但仍需謹慎行事啊!」李世民深吸一口煙,吐出一圈圈裊裊上升的煙霧,那煙霧在空中盤旋繚繞,仿佛是一幅絕美的畫卷。他自懷中掏出一本通關文牒,鄭重地遞給唐三葬。
「此乃通關文牒,你且妥善保管。一路上若遇艱難險阻,便遣人回來報信。哪個國家膽敢阻攔你的去路,為兄親自率軍前去討伐!定讓他們知道你的厲害!」
「得嘞,有兄長這句話,小弟便安心了!」唐三葬接過通關文牒,隨手塞進衣襟之中,臉上滿是得意之色。「來,兄長,臨別之際,最後再陪小弟抽上一根!」
二人就這樣你一口我一口地吞雲吐霧,談笑風生。那場景和諧至極,卻又詭異莫名,仿佛是一幅神秘莫測的畫卷。
觀世音在一旁目睹此景,嘴角不住地抽搐。她心中暗道這唐王李世民果真是個奇人,動不動就揚言滅人之國,哪有半點君主之風範?這殺氣之重,簡直駭人聽聞!較之那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猴子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觀這二人,口中叼著長條之物,一吸一吐間,煙霧瀰漫,如同仙境一般。觀世音心中好奇至極,這物什看似不似凡塵俗物,倒像是某種神秘法器?她忍不住開口問道:「這……這究竟是何等寶物?」
唐三葬與李世民相視一笑,滿是得意之色。唐三葬晃了晃手中的香菸,笑道:「菩薩,您這就有所不知了吧?此乃人間瑰寶,名曰『大唐至尊』。既能解乏提神,又能增進情誼,妙用無窮吶!您要不要也來一根嘗嘗?」
「哦?」觀世音半信半疑地看著那香菸,心中充滿了好奇與疑惑。
唐三葬與李世民吐出的煙圈迎面撲來,觀世音被嗆得涕淚橫流,咳嗽不止。「這……這究竟是何方神聖,如此嗆人!」她一邊咳嗽一邊說道,那聲音中帶著幾分惱怒與無奈。「哈哈哈哈……」李世民在一旁笑得幾乎要彎下了腰,他的笑聲宛若春日裡歡快的溪流,潺潺流淌,帶著無盡的喜悅,「菩薩啊,這菸捲非得親自品嘗幾口,方能領略其中那難以言喻的妙趣橫生。」
「來來來,菩薩,何不也來一根細細品味?」他熱情地招呼著,眼中閃爍著誠摯的光芒。
然而,觀世音菩薩卻是一臉的嫌棄,仿佛遇到了什麼難以忍受的污濁之物,「這有什麼好品嘗的?光是聞著那股刺鼻的苦澀,就已讓人心生退意,哪比得上我那玉淨瓶中甘甜如飴、清新脫俗的楊柳甘露!」
「菩薩此言差矣。」李世民輕輕搖了搖頭,他的目光深邃而睿智,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本質,「這菸捲啊,就如同人生一般,有苦有甜,有酸有辣,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方能品出其中那回味無窮的真味。你得細細品味,方能領悟其中的奧秘與真諦!」
「一派胡言!」觀世音菩薩將手中的菸捲狠狠地擲於地上,她的臉上滿是憤怒與不屑,「我才不信你這套歪理邪說呢!我看你們倆就是閒得無聊,在這裡胡鬧!」
「行了行了,別跟我扯這些沒用的了!」觀世音菩薩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她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威嚴,「趕緊上路吧!別耽誤了取經的大事!」
恰好此時,兩人的菸捲也已燃盡。唐三葬斜睨了李世民一眼,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我說二哥啊,咱們這都抽完一根又一根了,咱們兄弟倆也該就此別過了。」
李世民一聽這話,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濃濃的不舍之情,他還真想讓唐三葬留下來,別去取什麼經了。
「唉,賢弟啊,這一去山高水長,路途兇險萬分,為兄我實在是放心不下啊!」李世民的表情充滿了不舍與擔憂,仿佛要生離死別一般。
他轉頭看向觀世音菩薩,「菩薩,您看我這賢弟,乃是一國之師,身份尊貴無比。如今卻要親自前往西天取經,這是不是有點……有點不太合適啊?」
「不合適?」觀世音菩薩一愣,她心想這李世民的腦迴路還真是與眾不同,「一國之師怎麼了?一國之師就不能取經了?你這是什麼邏輯?」
她怒聲喝道:「你們兩個大男人,在這裡婆婆媽媽的,像什麼樣子?」
「菩薩,您這話可就說錯了。」李世民一聽觀世音這話,頓時不樂意了,「我這賢弟,乃是一國之師,身份何等尊貴。如今卻要親自前往西天取經,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通啊!」
「有何說不通的?」觀世音菩薩柳眉倒豎,她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取經乃是功德無量之事,他唐三葬身為佛門弟子,理應身先士卒,為眾生謀福利!」
「話雖如此,可……」李世民還想再說些什麼,卻被觀世音菩薩打斷了。
「沒什麼可是的!」觀世音菩薩怒目圓睜,她瞪著李世民和唐三葬,「取經乃是佛祖欽定,豈能兒戲?你們兩個,別再給我耍花樣了!趕緊上路!」
「這娘們,脾氣還挺大!」唐三葬在心裡嘀咕了一句,但表面上卻是一副乖巧順從的樣子,「菩薩息怒,我這就走,這就走!」
李世民和唐三葬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充滿了無奈與不舍。
「走走走!」李世民無奈地揮了揮手,他從懷裡掏出一根雪茄,遞給唐三葬,「賢弟啊,此去西天,一路兇險萬分,你可千萬要保重啊!」
唐三葬接過雪茄,熟練地叼在嘴裡。李世民親自給他點上。
「嘶……哈……」唐三葬深吸一口雪茄,吐出一串繚繞的煙圈,那姿態別提有多瀟灑不羈了!他從包里掏出一副墨鏡戴上,往白馬上一跨,一拍馬屁股,「二哥!小弟這就出發了!駕!」
白馬吃痛,撒開四蹄狂奔起來,那速度簡直比博爾特還要迅猛幾分!
「逮蝦戶!」唐三葬扯著嗓子喊了一嗓子,那聲音在空曠的官道上迴蕩著,充滿了豪情壯志與不羈。
李世民站在原地,望著唐三葬遠去的背影,心中嘖嘖稱讚:賢弟這精神頭還真足啊!
他轉身對身後的群臣說道:「百官聽命!送國師!」
「恭送國師!」群臣齊聲高呼,聲音震耳欲聾、響徹雲霄。
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喜氣洋洋。
觀世音菩薩看著唐三葬那風馳電掣般的背影,也是一陣無語。
這唐三葬啊,騎馬的速度比她騰雲駕霧還要快上幾分。嘴裡還嚷嚷著什麼「逮蝦戶」,這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不過總算是踏上取經之路了。
觀世音菩薩長舒一口氣,總算是把這燙手的山芋給送走了。
她掐了個法訣,一道金光直衝雲霄。那是給如來佛祖發去的信號。
「佛祖啊,玄奘已經上路了。西遊計劃正在進行中,一切順利!」
李世民也對百官說道:「回宮!今晚咱們整個燒烤派對,給賢弟踐行!」
「陛下聖明!」百官齊聲高呼,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興奮不已。
「唉,也不知賢弟這一路能不能吃好喝好啊……」李世民嘴上這麼說著,心裡卻想著:以唐三葬那性格和能力,估計走到哪兒都能混得風生水起、如魚得水吧。
「他要是把沿途的國度都給收編了,那可就熱鬧了啊……」李世民想到這裡,不禁打了個寒顫。
「罷了罷了!隨他去吧!」李世民大手一揮,「走!回宮!今晚咱們不醉不歸!」
「陛下萬歲!」群臣齊聲高呼,聲音中充滿了對李世民的敬仰與忠誠。
再說那唐三葬,騎著白馬一路狂飆。耳邊風聲呼嘯而過,他的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與無限憧憬。
「西天!我來了!」唐三葬仰天長嘯,那聲音中充滿了無盡的豪情與期待。
「駕!駕!駕!」白馬奮力向前奔跑著,四蹄翻飛、宛如一道閃電劃破長空。
唐三葬哼著小曲、抽著雪茄、戴著墨鏡、騎著白馬一路向西絕塵而去。只留下身後滾滾的煙塵和無盡的遐想與期盼……
隨後,他腳步略顯踉蹌,卻又不失風雅地踱步向前,每一步都透露出一種從容不迫的優雅。「慈悲為懷的觀世音菩薩啊,何不一同品嘗這杯中之物?此乃人間難得的絕品佳釀,若不細細品嘗,豈不是要辜負了這天地間的美好?」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戲謔,幾分真摯,如同雲霧繚繞的山峰,讓人難以捉摸其真實意圖。
觀世音聞言,深吸一口氣,胸脯如同波濤洶湧的大海般起伏不定。她強壓下那股想要將眼前這個「妖僧」一巴掌拍死的衝動,以低沉而威嚴的聲音道:「玄奘,你身為佛門中人,怎可如此放蕩不羈、毫無拘束?清規戒律,乃是修行之人的根本,豈能被你如此輕易地視為兒戲?」
「菩薩此言差矣。」唐三葬輕輕晃動著手中的酒杯,那酒液如同琥珀般流光溢彩,閃爍著誘人的光澤,「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只要心中有佛,些許酒肉,又怎能成為阻礙修行的絆腳石?」他的言辭中帶著幾分不羈,幾分豁達,仿佛是在向世人闡述一種超脫世俗、不拘一格的修行之道。
「你……」觀世音被唐三葬這番看似歪理邪說、實則深含哲理的話語氣得渾身顫抖,仿佛有千萬根針在扎著她的心,「你這是在狡辯!」
「是狡辯還是真理,又豈是由你一言而定?」唐三葬聳了聳肩,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那笑容中充滿了對世俗的嘲諷與不屑,「總之,我自在逍遙,樂在其中,何須在意他人的眼光與評判?」
言罷,他又為自己斟滿了一杯佳釀,那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大好時光,若不及時行樂、盡情享受,豈不是白白辜負了這繁華似錦、多姿多彩的世間?」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豪情壯志,幾分不羈灑脫,仿佛是在向這花花世界宣告他的不羈與自由,讓每一個聽到他話語的人都能感受到他那顆追求自由、不願被束縛的心。
觀世音看著眼前這個「妖僧」,只覺得腦海中一片轟鳴,仿佛有十萬隻蒼蠅在耳邊嗡嗡作響,吵得她心煩意亂、頭痛欲裂。她從未見過如此放蕩不羈、毫無拘束之人,也從未想過佛門中竟會有如此特立獨行之輩。她再度悠然長嘆,聲音中滿含悵惘,「這金蟬子轉世之軀,怎會淪落到如此田地?倘若他以這般模樣抵達西天,佛祖豈不將我剝皮抽筋,嚴懲不貸?」
觀世音菩薩愈想愈覺頭痛如裂,仿佛要炸裂開來。這唐三葬啊,真真是讓人頭疼不已……
「不行,絕對不能任其這般放縱下去!」觀世音在心中暗暗立誓,語氣決絕,「必須設法,將他從這條歧途之上硬生生地『扳』回正道!」
然而,究竟該如何將他「扳」回正道呢?觀世音凝視著唐三葬那副「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的桀驁姿態,一時間竟覺得束手無策,無計可施,心中滿是無奈與焦急。
「罷了,暫且由他上路吧。」觀世音無奈地輕嘆一聲,眉宇間緊蹙,滿是憂慮與擔憂,「前路漫漫,且看他日後如何『教化』眾生。我就不信,這唐三葬我還收拾不得了!」
「哧!」觀世音從鼻腔中發出一聲冷哼,聲音中帶著幾分不屑與憤怒,「你儘管肆意妄為,只要不耽誤取經大業便好!否則,我必不輕饒!」
唐三葬聞聽此言,抬眼望向觀音,心中暗笑,「這觀音菩薩,每次絮絮叨叨,最終還不是得依著我。」雖然心中如此思量,但唐三葬面上仍給觀音留了幾分顏面,笑道:「好嘞,菩薩您且去忙您的,我還有幾位兄弟未曾道別呢!」
言罷,唐三葬一揮手,轉身復又投身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繼續把酒言歡,好不愜意。觀世音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氣得直跺腳,卻也無可奈何,只能暗自嘆息。
「賢弟,此番西行,山高水長,妖魔肆虐,你可要萬般小心吶!」李世民輕拍唐三葬的肩頭,遞上一根華貴的菸捲,聲音中滿是不舍與掛念。那菸捲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光,仿佛是一件珍貴的寶物。
「兄長放心!」唐三葬接過菸捲,銜於唇間點燃,一臉的不以為意,「小弟是何許人也?閻羅殿上亦有名錄,豈會輕易身隕!那些妖魔鬼怪,又何足掛齒!」
唐三葬心中暗笑,他有系統護身,那些小妖小怪,不過是土雞瓦狗,何足掛齒!
「唉,雖是如此,但仍需謹慎行事啊!」李世民深吸一口煙,吐出一圈圈裊裊上升的煙霧,那煙霧在空中盤旋繚繞,仿佛是一幅絕美的畫卷。他自懷中掏出一本通關文牒,鄭重地遞給唐三葬。
「此乃通關文牒,你且妥善保管。一路上若遇艱難險阻,便遣人回來報信。哪個國家膽敢阻攔你的去路,為兄親自率軍前去討伐!定讓他們知道你的厲害!」
「得嘞,有兄長這句話,小弟便安心了!」唐三葬接過通關文牒,隨手塞進衣襟之中,臉上滿是得意之色。「來,兄長,臨別之際,最後再陪小弟抽上一根!」
二人就這樣你一口我一口地吞雲吐霧,談笑風生。那場景和諧至極,卻又詭異莫名,仿佛是一幅神秘莫測的畫卷。
觀世音在一旁目睹此景,嘴角不住地抽搐。她心中暗道這唐王李世民果真是個奇人,動不動就揚言滅人之國,哪有半點君主之風範?這殺氣之重,簡直駭人聽聞!較之那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猴子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觀這二人,口中叼著長條之物,一吸一吐間,煙霧瀰漫,如同仙境一般。觀世音心中好奇至極,這物什看似不似凡塵俗物,倒像是某種神秘法器?她忍不住開口問道:「這……這究竟是何等寶物?」
唐三葬與李世民相視一笑,滿是得意之色。唐三葬晃了晃手中的香菸,笑道:「菩薩,您這就有所不知了吧?此乃人間瑰寶,名曰『大唐至尊』。既能解乏提神,又能增進情誼,妙用無窮吶!您要不要也來一根嘗嘗?」
「哦?」觀世音半信半疑地看著那香菸,心中充滿了好奇與疑惑。
唐三葬與李世民吐出的煙圈迎面撲來,觀世音被嗆得涕淚橫流,咳嗽不止。「這……這究竟是何方神聖,如此嗆人!」她一邊咳嗽一邊說道,那聲音中帶著幾分惱怒與無奈。「哈哈哈哈……」李世民在一旁笑得幾乎要彎下了腰,他的笑聲宛若春日裡歡快的溪流,潺潺流淌,帶著無盡的喜悅,「菩薩啊,這菸捲非得親自品嘗幾口,方能領略其中那難以言喻的妙趣橫生。」
「來來來,菩薩,何不也來一根細細品味?」他熱情地招呼著,眼中閃爍著誠摯的光芒。
然而,觀世音菩薩卻是一臉的嫌棄,仿佛遇到了什麼難以忍受的污濁之物,「這有什麼好品嘗的?光是聞著那股刺鼻的苦澀,就已讓人心生退意,哪比得上我那玉淨瓶中甘甜如飴、清新脫俗的楊柳甘露!」
「菩薩此言差矣。」李世民輕輕搖了搖頭,他的目光深邃而睿智,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本質,「這菸捲啊,就如同人生一般,有苦有甜,有酸有辣,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方能品出其中那回味無窮的真味。你得細細品味,方能領悟其中的奧秘與真諦!」
「一派胡言!」觀世音菩薩將手中的菸捲狠狠地擲於地上,她的臉上滿是憤怒與不屑,「我才不信你這套歪理邪說呢!我看你們倆就是閒得無聊,在這裡胡鬧!」
「行了行了,別跟我扯這些沒用的了!」觀世音菩薩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她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威嚴,「趕緊上路吧!別耽誤了取經的大事!」
恰好此時,兩人的菸捲也已燃盡。唐三葬斜睨了李世民一眼,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我說二哥啊,咱們這都抽完一根又一根了,咱們兄弟倆也該就此別過了。」
李世民一聽這話,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濃濃的不舍之情,他還真想讓唐三葬留下來,別去取什麼經了。
「唉,賢弟啊,這一去山高水長,路途兇險萬分,為兄我實在是放心不下啊!」李世民的表情充滿了不舍與擔憂,仿佛要生離死別一般。
他轉頭看向觀世音菩薩,「菩薩,您看我這賢弟,乃是一國之師,身份尊貴無比。如今卻要親自前往西天取經,這是不是有點……有點不太合適啊?」
「不合適?」觀世音菩薩一愣,她心想這李世民的腦迴路還真是與眾不同,「一國之師怎麼了?一國之師就不能取經了?你這是什麼邏輯?」
她怒聲喝道:「你們兩個大男人,在這裡婆婆媽媽的,像什麼樣子?」
「菩薩,您這話可就說錯了。」李世民一聽觀世音這話,頓時不樂意了,「我這賢弟,乃是一國之師,身份何等尊貴。如今卻要親自前往西天取經,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通啊!」
「有何說不通的?」觀世音菩薩柳眉倒豎,她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取經乃是功德無量之事,他唐三葬身為佛門弟子,理應身先士卒,為眾生謀福利!」
「話雖如此,可……」李世民還想再說些什麼,卻被觀世音菩薩打斷了。
「沒什麼可是的!」觀世音菩薩怒目圓睜,她瞪著李世民和唐三葬,「取經乃是佛祖欽定,豈能兒戲?你們兩個,別再給我耍花樣了!趕緊上路!」
「這娘們,脾氣還挺大!」唐三葬在心裡嘀咕了一句,但表面上卻是一副乖巧順從的樣子,「菩薩息怒,我這就走,這就走!」
李世民和唐三葬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充滿了無奈與不舍。
「走走走!」李世民無奈地揮了揮手,他從懷裡掏出一根雪茄,遞給唐三葬,「賢弟啊,此去西天,一路兇險萬分,你可千萬要保重啊!」
唐三葬接過雪茄,熟練地叼在嘴裡。李世民親自給他點上。
「嘶……哈……」唐三葬深吸一口雪茄,吐出一串繚繞的煙圈,那姿態別提有多瀟灑不羈了!他從包里掏出一副墨鏡戴上,往白馬上一跨,一拍馬屁股,「二哥!小弟這就出發了!駕!」
白馬吃痛,撒開四蹄狂奔起來,那速度簡直比博爾特還要迅猛幾分!
「逮蝦戶!」唐三葬扯著嗓子喊了一嗓子,那聲音在空曠的官道上迴蕩著,充滿了豪情壯志與不羈。
李世民站在原地,望著唐三葬遠去的背影,心中嘖嘖稱讚:賢弟這精神頭還真足啊!
他轉身對身後的群臣說道:「百官聽命!送國師!」
「恭送國師!」群臣齊聲高呼,聲音震耳欲聾、響徹雲霄。
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喜氣洋洋。
觀世音菩薩看著唐三葬那風馳電掣般的背影,也是一陣無語。
這唐三葬啊,騎馬的速度比她騰雲駕霧還要快上幾分。嘴裡還嚷嚷著什麼「逮蝦戶」,這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不過總算是踏上取經之路了。
觀世音菩薩長舒一口氣,總算是把這燙手的山芋給送走了。
她掐了個法訣,一道金光直衝雲霄。那是給如來佛祖發去的信號。
「佛祖啊,玄奘已經上路了。西遊計劃正在進行中,一切順利!」
李世民也對百官說道:「回宮!今晚咱們整個燒烤派對,給賢弟踐行!」
「陛下聖明!」百官齊聲高呼,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興奮不已。
「唉,也不知賢弟這一路能不能吃好喝好啊……」李世民嘴上這麼說著,心裡卻想著:以唐三葬那性格和能力,估計走到哪兒都能混得風生水起、如魚得水吧。
「他要是把沿途的國度都給收編了,那可就熱鬧了啊……」李世民想到這裡,不禁打了個寒顫。
「罷了罷了!隨他去吧!」李世民大手一揮,「走!回宮!今晚咱們不醉不歸!」
「陛下萬歲!」群臣齊聲高呼,聲音中充滿了對李世民的敬仰與忠誠。
再說那唐三葬,騎著白馬一路狂飆。耳邊風聲呼嘯而過,他的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與無限憧憬。
「西天!我來了!」唐三葬仰天長嘯,那聲音中充滿了無盡的豪情與期待。
「駕!駕!駕!」白馬奮力向前奔跑著,四蹄翻飛、宛如一道閃電劃破長空。
唐三葬哼著小曲、抽著雪茄、戴著墨鏡、騎著白馬一路向西絕塵而去。只留下身後滾滾的煙塵和無盡的遐想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