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輿論
世恆壽衣坊的網店正在逐漸步入正軌,訂單量也比之前多了一些,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在線上直接下單,也有一部分人在線上諮詢後再到線下選購。
「就是這兒,世恆壽衣坊。」
正午時分,洪欣喬和黃逸雪正在店裡整理快遞發貨的訂單,門外漸漸傳來熙熙攘攘的嘈雜聲,由遠及近,聲音越來越大,一團黑壓壓的影子落到店門口,當洪欣喬抬起頭時,看到一群人罵罵咧咧地到了店鋪門口,他們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一手舉著攝影設備,一手拿著收音麥克風的年輕男子,看起來像是自媒體平台的博主。
但那群男女老少到了門口後就停在了原地,只有那名男子推門進到店裡,剛才隔著玻璃還有些模糊,他走近後洪欣喬一眼就認出這是廣州「出了名」的自媒體人「熱心街坊阿慶」,平日裡就喜歡在廣州市內尋找熱點,剪輯後發布到自媒體平台,為了製造爆點,他剪輯過的視頻有時甚至會歪曲事實,引發一些爭議,但同時也引進了更多的流量,所以他的自媒體號擁有非常龐大的粉絲量。
「你們好,我是一名自媒體人,你們應該也聽說過我,我是』熱心街坊阿慶』,受附近有居民委託,他們反應這裡開了家壽衣店,對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對此你們有什麼能跟大家解釋的嗎?」
世恆壽衣坊四個月前剛開業,一開始附近居民都沒有注意到,但在洪欣喬開設網店後,附帶了實體店的定位,大數據漸漸將這個定位信息擴散開來,附近的居民才知道這裡竟然開了家壽衣店,紛紛表示不滿,「大半夜的就那一個小房子燈火通明,瘮人得很。」
除了居民外,受影響的還有附近店鋪,他們表示很多客人因忌諱殯葬用品店而不敢來附近消費,讓他們商鋪營業大受影響。
在此之前,附近居民以及店鋪老闆曾經嘗試向工商局和街道辦投訴,得到的回覆卻是「世恆壽衣店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管理條例》中的布局規劃和審批流程,不能要求他們撤場。」投訴無果後,他們只好找來媒體,藉助輿論的力量。
黃逸雪作為老闆,自然已經有街道辦的工作人員給她通過氣兒,她猜到他們不會輕易放棄,面對這位流量博主的「挑釁」,她再次回應,「我們店鋪是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管理條例》中的布局規劃和審批流程的,希望大家能換個角度看待壽衣店,它不是陰晦之物不可提及,而是生命擺渡的最後一站,寄託了美好的追思。」
這個阿慶深諳製作熱點之道,估計是早已預料到黃逸雪的回覆,還沒等她說完,就已經躍躍欲試要提問,「遵守法律法規是最基本的底線,作為一個面向社會公眾的店鋪,是不是也該考慮公眾的訴求呢?」士氣凌人,語氣咄咄逼人,看起來是寄託了門外一眾人的希望。
黃逸雪輕笑了一聲,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平時在市里溜達找些民生熱點就罷了,殯葬行業的事他不懂還想蹭,正想反諷回去,洪欣喬在旁邊拉了拉她的手腕,「可以讓我說兩句嗎?」黃逸雪看著她堅定的眼神,點了點頭。
男子立馬將麥克風轉向洪欣喬,心裡似乎已經在慶祝勝利,老闆都啞口無言,一個員工能說出什麼花來。
洪欣喬看了看外面的人群,轉而將目光投向他的鏡頭,「恐怕很多人對壽衣的印象跟我三個月前一樣,都覺得這是陰晦可怖之物,但當我真正去了解這項傳統民俗時,發現它寄託了許多美好的東西。」
洪欣喬做了好幾期壽衣相關的科普視頻,反覆修改措辭反覆錄製的經歷讓視頻里的每一句話都刻在了她的腦海,她按照自己先前整理出來的思路,面對鏡頭侃侃而談了一番壽衣的起源極其寄託的寓意,「恐懼大多源於未知。」
男子沒想到她會有如此充分的準備,他的表情已經由剛剛的洋洋得意轉變為不知所措,可能是挖掘爆點的敏銳性使然,轉變報導重點想法的種子已經在他心裡萌芽。
「您剛剛說您是三個月前才來這裡上班,可以問問您是因為什麼契機而選擇這個行業的?跟您剛剛那番言論有關嗎?」男子此時臉上已變為略帶討好的笑容。
洪欣喬一聽,心中略有不快,他是想挖她的底好從其他方面擊破她的言論嗎?「不好意思,這與今天你訪問的內容無關,無可奉告。」
儘管如此,洪欣喬剛才對著鏡頭那番長達十分鐘的言論已經足夠今天這期視頻的素材,至於門口那群百姓的訴求,壽衣店本就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經營,作為自媒體人他只能發揮輿論的力量,但效果如何他無法做出保證,他想要的是噱頭,一名二十歲出頭的女子對壽衣行業的理解頭頭是道,這話題度夠新鮮。
男子再簡單問了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他出門時,外面烏泱泱一群人圍了上去問他結果如何,他簡單用場面話安撫後,「大家到時看報導播出吧。」搪塞了過去。
「欣喬,剛剛你有點厲害啊,脫口而出都那麼有條理,把那個記者都說得啞口無言了。」黃逸雪滿是佩服,給她豎了個大拇指。
洪欣喬把視頻號的事情告訴了黃逸雪,也跟她說了其實做視頻的初衷本來只是為了讓更多年輕人真正了解壽衣這項傳統民俗,改變他們的刻板印象,希望別人在知道她的職業時能把她當成一個正常人,而不是「瘟神」。她的確花了很多心思整理資料、構建思路,但這些素材冥冥之中刻在了她的記憶中,才會能像今天這樣即興發揮也遊刃有餘。
自媒體最講究時效性,不出所料,關於壽衣店的這則「新聞」在當天下午就被發布,洪欣喬的言論也被剪輯在其中,這個阿慶不愧是大博主,隨之而來的便是輿論的持續發酵,網友們有著不同的意見。新時代大部分網友認為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態,況且壽衣店是合法經營,不能太封建和玻璃心,但也有部分網友表示理解附近民眾的顧慮,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生死是比較忌諱的話題。
很快就有網友挖出那個叫「欣欣向榮的阿喬」的up主就是報導里這個女孩的ID號,洪欣喬製作的視頻再次掀起一波熱潮,這對打消大家對壽衣店的恐懼和忌諱起到了一定的幫助。
與此同時,洪欣喬的形象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部分人認為她太過年輕,根本理解不了什麼是生老病死,她的銷售純粹是商業行為,「年輕人為了賺錢不擇手段。」但同時也有不少人讚賞她的才華和膽識,她的科普介紹不似書本上官方,而是非常生動有趣,相關話題甚至衝上了熱搜。
儘管進入這個行業以來,洪欣喬的心態已經經歷過多次跌宕起伏,但頭一次被如此大範圍地討論,說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下班前剛看到報導,走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刷各種言論,其中有不少惡評。她不知不覺中就回到了育祥小區,好像啥吃的都沒買,冰箱也沒有食材了,「算了,好像也沒什麼胃口,晚點餓了再點外賣吧。」
白驍今晚值夜班不在家,洪欣喬回到家後心不在焉地遊蕩到了房間,摘掉的包包隨手扔在了一旁繼續刷著自己視頻號下新增的評論和社交網絡上的言論,像上癮一樣,明知道看完後會影響情緒,卻還是忍不住一直刷,「原來這就是黑紅的感覺啊。」
「阿喬老師在幹嘛呢?」是唐世鑫發來的消息。
手機就在手裡,洪欣喬立馬回復了,「阿喬老師在emo。」現在他們彼此之間已經很熟悉,洪欣喬完全不避諱將自己的難堪展現在他面前,而此時的她也希望能尋求到一點安慰。
唐世鑫也在第一時間刷到了關於壽衣店的「報導」,猜到洪欣喬多少會受此影響,他們醫院樓下新開了一家雨霖烘焙之家,據說是雨霖西餅全國首家烘焙店,他下班的時候去逛了一下,裡面有很多普通店沒有的、看起來非常好吃的糕點,就買了些,現在正在去往她家的路上。
洪欣喬稍微整理了一下服裝就匆忙下樓,她到小區門口時唐世鑫已經在小區門口站著。廣州的六月已經進入桑拿天,哪怕是晚上,在室外站一會兒汗珠就會噌噌往外冒,唐世鑫穿著長袖襯衫的背部已被浸濕了些。他的左手提著一大袋雨霖烘焙的糕點,右手還拿著一個巨大的類似紙盒子的東西。
家裡因為沒有打掃,客廳還留有白驍和洪欣喬一些私人用品,不方便帶唐世鑫上去,洪欣喬把他帶到小區池塘中央的一個涼亭里,因為有水流和樹蔭,這裡還算涼快。
「這是什麼呀?」洪欣喬指了指他右手上類似紙箱的東西,剛剛距離有些遠看不清,現在離得近了,看起來是個屋子形狀的紙箱,下方有個圓形的洞。
這是雨霖烘焙新開業的活動,他們的糕點大多都是貓貓主題,而且買滿89元就送這樣一個貓屋,「我上次送你回來的時候看到你們小區好像有好幾隻流浪貓,就正好帶過來了。」
洪欣喬迫不及待地打開裝有糕點的袋子,裡面是滿滿一盒唐世鑫拼裝的各種看起來很可愛的糕點,有各種不同味道不同顏色的貓貓包、貓貓蛋糕,還有各種古靈精怪表情的布甸、蛋撻,「我覺得什麼都好吃,就什麼都拿了一些,吃點甜的心情會變好哦。」
其實洪欣喬自己也知道無論別人怎麼說,她都會堅持自己的本心做下去,只不過當各種支持和反對的都「聲音」縈繞在耳邊時,她會不自覺地關注,從而陷入到那個自我糾結的漩渦中,或許分散注意力就能好些。
「喵!」洪欣喬正享受著糕點刺激味蕾的感覺,背後傳來貓貓的聲音,一回頭,發現有兩隻貓咪正眼巴巴地看著他們,一直是全黑、只有腳是白色的短毛貓,另一隻是全身金黃的長毛貓,因為是流浪貓,看不出是什麼品種。它們乖巧地站在不遠處,看起來不怕人,但也沒有上前去討吃的意思。
「咦,小貓貓。」洪欣喬看了看手裡的糕點,「但是這個你們不能吃哦。」
唐世鑫從背包里掏出了一袋小包的貓糧,是他剛剛經過便利店時買的,本來就打算倒在貓屋旁的小碗裡,流浪貓餓了可以直接來吃,沒想到會直接碰上,「小貓咪,來這兒。」兩隻小貓看到吃的,快步走到貓屋旁。
唐世鑫在跟貓貓建立了溝通、確保它們沒有攻擊性後,輕柔地上手摸著它們的脖頸,洪欣喬見狀,也蹲下身去輕輕地撫摸它們身上的毛,兩隻小貓會用頭去蹭他們給予回應,洪欣喬心情一下明媚了許多。
「看吧,貓貓其實是很治癒的,你可以經常來看看它們,給它們餵點吃的,這也是個相互治癒的過程。」
之後唐世鑫又從包里拿出一張他從醫院帶出來的一次性無菌墊,折起來後放到貓屋的底部,這樣貓貓在裡面會更舒服些。
這一晚,因為唐世鑫的糕點和流浪小貓的治癒,洪欣喬豁然開朗了許多。
「就是這兒,世恆壽衣坊。」
正午時分,洪欣喬和黃逸雪正在店裡整理快遞發貨的訂單,門外漸漸傳來熙熙攘攘的嘈雜聲,由遠及近,聲音越來越大,一團黑壓壓的影子落到店門口,當洪欣喬抬起頭時,看到一群人罵罵咧咧地到了店鋪門口,他們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一手舉著攝影設備,一手拿著收音麥克風的年輕男子,看起來像是自媒體平台的博主。
但那群男女老少到了門口後就停在了原地,只有那名男子推門進到店裡,剛才隔著玻璃還有些模糊,他走近後洪欣喬一眼就認出這是廣州「出了名」的自媒體人「熱心街坊阿慶」,平日裡就喜歡在廣州市內尋找熱點,剪輯後發布到自媒體平台,為了製造爆點,他剪輯過的視頻有時甚至會歪曲事實,引發一些爭議,但同時也引進了更多的流量,所以他的自媒體號擁有非常龐大的粉絲量。
「你們好,我是一名自媒體人,你們應該也聽說過我,我是』熱心街坊阿慶』,受附近有居民委託,他們反應這裡開了家壽衣店,對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對此你們有什麼能跟大家解釋的嗎?」
世恆壽衣坊四個月前剛開業,一開始附近居民都沒有注意到,但在洪欣喬開設網店後,附帶了實體店的定位,大數據漸漸將這個定位信息擴散開來,附近的居民才知道這裡竟然開了家壽衣店,紛紛表示不滿,「大半夜的就那一個小房子燈火通明,瘮人得很。」
除了居民外,受影響的還有附近店鋪,他們表示很多客人因忌諱殯葬用品店而不敢來附近消費,讓他們商鋪營業大受影響。
在此之前,附近居民以及店鋪老闆曾經嘗試向工商局和街道辦投訴,得到的回覆卻是「世恆壽衣店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管理條例》中的布局規劃和審批流程,不能要求他們撤場。」投訴無果後,他們只好找來媒體,藉助輿論的力量。
黃逸雪作為老闆,自然已經有街道辦的工作人員給她通過氣兒,她猜到他們不會輕易放棄,面對這位流量博主的「挑釁」,她再次回應,「我們店鋪是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管理條例》中的布局規劃和審批流程的,希望大家能換個角度看待壽衣店,它不是陰晦之物不可提及,而是生命擺渡的最後一站,寄託了美好的追思。」
這個阿慶深諳製作熱點之道,估計是早已預料到黃逸雪的回覆,還沒等她說完,就已經躍躍欲試要提問,「遵守法律法規是最基本的底線,作為一個面向社會公眾的店鋪,是不是也該考慮公眾的訴求呢?」士氣凌人,語氣咄咄逼人,看起來是寄託了門外一眾人的希望。
黃逸雪輕笑了一聲,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平時在市里溜達找些民生熱點就罷了,殯葬行業的事他不懂還想蹭,正想反諷回去,洪欣喬在旁邊拉了拉她的手腕,「可以讓我說兩句嗎?」黃逸雪看著她堅定的眼神,點了點頭。
男子立馬將麥克風轉向洪欣喬,心裡似乎已經在慶祝勝利,老闆都啞口無言,一個員工能說出什麼花來。
洪欣喬看了看外面的人群,轉而將目光投向他的鏡頭,「恐怕很多人對壽衣的印象跟我三個月前一樣,都覺得這是陰晦可怖之物,但當我真正去了解這項傳統民俗時,發現它寄託了許多美好的東西。」
洪欣喬做了好幾期壽衣相關的科普視頻,反覆修改措辭反覆錄製的經歷讓視頻里的每一句話都刻在了她的腦海,她按照自己先前整理出來的思路,面對鏡頭侃侃而談了一番壽衣的起源極其寄託的寓意,「恐懼大多源於未知。」
男子沒想到她會有如此充分的準備,他的表情已經由剛剛的洋洋得意轉變為不知所措,可能是挖掘爆點的敏銳性使然,轉變報導重點想法的種子已經在他心裡萌芽。
「您剛剛說您是三個月前才來這裡上班,可以問問您是因為什麼契機而選擇這個行業的?跟您剛剛那番言論有關嗎?」男子此時臉上已變為略帶討好的笑容。
洪欣喬一聽,心中略有不快,他是想挖她的底好從其他方面擊破她的言論嗎?「不好意思,這與今天你訪問的內容無關,無可奉告。」
儘管如此,洪欣喬剛才對著鏡頭那番長達十分鐘的言論已經足夠今天這期視頻的素材,至於門口那群百姓的訴求,壽衣店本就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經營,作為自媒體人他只能發揮輿論的力量,但效果如何他無法做出保證,他想要的是噱頭,一名二十歲出頭的女子對壽衣行業的理解頭頭是道,這話題度夠新鮮。
男子再簡單問了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他出門時,外面烏泱泱一群人圍了上去問他結果如何,他簡單用場面話安撫後,「大家到時看報導播出吧。」搪塞了過去。
「欣喬,剛剛你有點厲害啊,脫口而出都那麼有條理,把那個記者都說得啞口無言了。」黃逸雪滿是佩服,給她豎了個大拇指。
洪欣喬把視頻號的事情告訴了黃逸雪,也跟她說了其實做視頻的初衷本來只是為了讓更多年輕人真正了解壽衣這項傳統民俗,改變他們的刻板印象,希望別人在知道她的職業時能把她當成一個正常人,而不是「瘟神」。她的確花了很多心思整理資料、構建思路,但這些素材冥冥之中刻在了她的記憶中,才會能像今天這樣即興發揮也遊刃有餘。
自媒體最講究時效性,不出所料,關於壽衣店的這則「新聞」在當天下午就被發布,洪欣喬的言論也被剪輯在其中,這個阿慶不愧是大博主,隨之而來的便是輿論的持續發酵,網友們有著不同的意見。新時代大部分網友認為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態,況且壽衣店是合法經營,不能太封建和玻璃心,但也有部分網友表示理解附近民眾的顧慮,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生死是比較忌諱的話題。
很快就有網友挖出那個叫「欣欣向榮的阿喬」的up主就是報導里這個女孩的ID號,洪欣喬製作的視頻再次掀起一波熱潮,這對打消大家對壽衣店的恐懼和忌諱起到了一定的幫助。
與此同時,洪欣喬的形象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部分人認為她太過年輕,根本理解不了什麼是生老病死,她的銷售純粹是商業行為,「年輕人為了賺錢不擇手段。」但同時也有不少人讚賞她的才華和膽識,她的科普介紹不似書本上官方,而是非常生動有趣,相關話題甚至衝上了熱搜。
儘管進入這個行業以來,洪欣喬的心態已經經歷過多次跌宕起伏,但頭一次被如此大範圍地討論,說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下班前剛看到報導,走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刷各種言論,其中有不少惡評。她不知不覺中就回到了育祥小區,好像啥吃的都沒買,冰箱也沒有食材了,「算了,好像也沒什麼胃口,晚點餓了再點外賣吧。」
白驍今晚值夜班不在家,洪欣喬回到家後心不在焉地遊蕩到了房間,摘掉的包包隨手扔在了一旁繼續刷著自己視頻號下新增的評論和社交網絡上的言論,像上癮一樣,明知道看完後會影響情緒,卻還是忍不住一直刷,「原來這就是黑紅的感覺啊。」
「阿喬老師在幹嘛呢?」是唐世鑫發來的消息。
手機就在手裡,洪欣喬立馬回復了,「阿喬老師在emo。」現在他們彼此之間已經很熟悉,洪欣喬完全不避諱將自己的難堪展現在他面前,而此時的她也希望能尋求到一點安慰。
唐世鑫也在第一時間刷到了關於壽衣店的「報導」,猜到洪欣喬多少會受此影響,他們醫院樓下新開了一家雨霖烘焙之家,據說是雨霖西餅全國首家烘焙店,他下班的時候去逛了一下,裡面有很多普通店沒有的、看起來非常好吃的糕點,就買了些,現在正在去往她家的路上。
洪欣喬稍微整理了一下服裝就匆忙下樓,她到小區門口時唐世鑫已經在小區門口站著。廣州的六月已經進入桑拿天,哪怕是晚上,在室外站一會兒汗珠就會噌噌往外冒,唐世鑫穿著長袖襯衫的背部已被浸濕了些。他的左手提著一大袋雨霖烘焙的糕點,右手還拿著一個巨大的類似紙盒子的東西。
家裡因為沒有打掃,客廳還留有白驍和洪欣喬一些私人用品,不方便帶唐世鑫上去,洪欣喬把他帶到小區池塘中央的一個涼亭里,因為有水流和樹蔭,這裡還算涼快。
「這是什麼呀?」洪欣喬指了指他右手上類似紙箱的東西,剛剛距離有些遠看不清,現在離得近了,看起來是個屋子形狀的紙箱,下方有個圓形的洞。
這是雨霖烘焙新開業的活動,他們的糕點大多都是貓貓主題,而且買滿89元就送這樣一個貓屋,「我上次送你回來的時候看到你們小區好像有好幾隻流浪貓,就正好帶過來了。」
洪欣喬迫不及待地打開裝有糕點的袋子,裡面是滿滿一盒唐世鑫拼裝的各種看起來很可愛的糕點,有各種不同味道不同顏色的貓貓包、貓貓蛋糕,還有各種古靈精怪表情的布甸、蛋撻,「我覺得什麼都好吃,就什麼都拿了一些,吃點甜的心情會變好哦。」
其實洪欣喬自己也知道無論別人怎麼說,她都會堅持自己的本心做下去,只不過當各種支持和反對的都「聲音」縈繞在耳邊時,她會不自覺地關注,從而陷入到那個自我糾結的漩渦中,或許分散注意力就能好些。
「喵!」洪欣喬正享受著糕點刺激味蕾的感覺,背後傳來貓貓的聲音,一回頭,發現有兩隻貓咪正眼巴巴地看著他們,一直是全黑、只有腳是白色的短毛貓,另一隻是全身金黃的長毛貓,因為是流浪貓,看不出是什麼品種。它們乖巧地站在不遠處,看起來不怕人,但也沒有上前去討吃的意思。
「咦,小貓貓。」洪欣喬看了看手裡的糕點,「但是這個你們不能吃哦。」
唐世鑫從背包里掏出了一袋小包的貓糧,是他剛剛經過便利店時買的,本來就打算倒在貓屋旁的小碗裡,流浪貓餓了可以直接來吃,沒想到會直接碰上,「小貓咪,來這兒。」兩隻小貓看到吃的,快步走到貓屋旁。
唐世鑫在跟貓貓建立了溝通、確保它們沒有攻擊性後,輕柔地上手摸著它們的脖頸,洪欣喬見狀,也蹲下身去輕輕地撫摸它們身上的毛,兩隻小貓會用頭去蹭他們給予回應,洪欣喬心情一下明媚了許多。
「看吧,貓貓其實是很治癒的,你可以經常來看看它們,給它們餵點吃的,這也是個相互治癒的過程。」
之後唐世鑫又從包里拿出一張他從醫院帶出來的一次性無菌墊,折起來後放到貓屋的底部,這樣貓貓在裡面會更舒服些。
這一晚,因為唐世鑫的糕點和流浪小貓的治癒,洪欣喬豁然開朗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