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打氣筒」的覺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森:「是的,質能方程的發現是因為對狹義相對論的深入,狹義相對論的提出是因為麥可遜-莫雷試驗結果和黑體輻射問題,最終催生了狹義相對論。」

  汪淼:「順著發展脈絡看,首先人類建立了經典物理的大廈,也包括對所有元素的確認,只是這大廈上有『兩朵烏雲』,即麥可遜-莫雷試驗結果和黑體輻射問題。

  其實那時的物理學遠沒有完善,比如柚礦放熱放射的問題根本解釋不了,當時的人只是下意識認為這是可以解釋的而沒有深究。

  直到質能方程與裂變效應的發現,才讓人類意識到,建造這樣的武器是可能的。

  簡單的說,就是正常柚礦下也會自發的發生少量的裂變反應而釋放能量,若是將它的豐度提高,能不能實現鏈式反應產生巨大的能量,起碼理論上可能的。

  加上戰爭的催化,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用了全國三分一的電力,耗費多年最終才建造成功。

  若不是發現這『兩朵烏雲』,人類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武器。」

  林森:「三體人就是防止我們發現這關鍵的『兩朵烏雲』而對我們使用了智子封鎖。

  三體人封鎖了我們研究基本粒子的途徑,就是阻止我們發現新的現象,繼而產生新的理論,最後新的理論可以創造類似如核武一樣的武器。

  我們在這個方向想要突破太難了,這道壁壘太高大了,當然我說的不是現在就想要在這方面突破,只是說他的武器或許強大,但技術水平肯定沒有比我們高太多。」

  「那我們的方向應該在哪?」汪淼問。

  「微觀我們突破不了,不代表我們在宏觀上戰勝不了他們。劾武自然是恐怖的,但我們也是可以用相同當量的其他火藥替代。

  只要資源足夠,他們就算比我們先進,他們拿著劾彈衛星,我們拿著坦克大炮也不一定干不過他們,因為他們的資源太少了。

  能夠建造智子和10%光速的飛船,卻建造不了在10%光速下抵禦星際塵埃的幾艘戰艦,或者是就算過來也不能確保能夠消滅剛走出母星的我們。

  無論從什麼方面講,他們都不是絕對優勢,幾種強大的『武器』對我們是有威脅,但若數量不多就沒有絕對的威脅,我們有足夠的資源和他消耗。

  這是我們的機會!」

  汪淼:「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機會,也只有您可以看的這麼遠,聽到您的分析,我似乎對未來充滿信心了。」

  林森感覺今天不錯,又為一個打氣了,只不過自己這「打氣筒」的生涯什麼時候可以結束。

  或許真正不用做「打氣筒」的時候,就是要做「泄氣筒」了。

  林森笑道:「是的,我不僅對未來充滿希望,也對你的工作也充滿希望呢!

  我們都在等你的納米技術取得突破呢?你負責腳踏實地的走,我們負責看向遠方,哈哈……」。

  「哈哈……那是我的榮幸,能遇到你們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幸事!」

  「你的納米技術現在到了什麼程度,距能實現工業量產還差多久?」

  「目前進展的不是很理想,現在是全球相關的科技公司一同研究,它的製作工藝在幾年前就已完成。

  不過速度太慢了,我們再尋找一種高效的催化手段,使它可以快速的製作出能適用在太空電梯上的纜繩,事實上稱之為纜帶可能更合適,它也不是從頭到尾一樣粗的,不同位置承受的拉力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也要盡一切可能減少重力。

  現在使用的還是在分子層面搭積木的方法,這個積木不好搭,只要一個搭不好,這段纜繩就不能用了,幸好我們具備了在分子層面續接的能力,不然不可能建造幾萬公里而不出錯的。

  納米層次的建造我們至今也沒有其他手段可以用,只能寄希望於找到高效的催化手段。」

  「距離太空電梯使用的材料,我們還差多少?」

  「目前在全世界都在不停的生產過程中,我們已經有了生產了一共接近2000公里合格的太空纜繩。

  太空電梯從靜止太空站到地面接近3.6萬公里,靜止太空站到配重物有6萬公里,配重物要求的纜繩數要少點,但地面到靜止太空站,按現在的計劃規模是需要80根的,初期最少也需要4根。

  我們目前找到的幾種催化劑還不行,按這樣的速度,要建造足夠的纜繩甚至需要250年,所以我們需要研究新的催化劑,我們必須保證40年建造好太空電梯。


  目前的太空物質運輸主要還是靠電磁軌道炮技術與空天飛機,這種方式太消耗資源了,但這甚至是現下最節約的方式了。」

  「也就是說現在的制約因素就是找到新的催化材料。」林森道。

  「是的,太空電梯的設計建造原理其實不複雜,能考慮的地方科學團都已經驗算過了,唯一的制約就是納米材料的生產速度。」汪淼回道。

  「嗯,你不用抱有什麼負擔,一切順其自然,有時間多陪陪老婆孩子,放輕鬆一點,說不定你什麼時候就來了靈感呢,一下將製造速度提升10倍了呢!

  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選擇拼搏,但也不能放棄當下。

  文明的歲月中,每個點滴都值得我們守候。

  我對你找到這種製造工藝比對我自己還有信心!」

  作為「打氣筒」的林森,早有這樣的覺悟了,不是在打氣就在打氣的路上,不將每個人都刺激的嗷嗷叫都對不住情緒大師的稱呼。

  「嗯,我會注意的,但若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又如何安心的陪伴妻女呢?」汪淼憂心道。

  「這是全人類的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說到分子搭積木,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生物蛋白的建造了吧,或許你們可以找下生物學家的幫助,看看能不能通過生物製作的方式搭建分子。」林森建議道。

  「嗯,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我以前也有個類似的想法,只是沒有去嘗試。」

  「我們可以先用搭積木的方式搭建一個類似信使RNA的環鏈,再搭建一個類似核糖體的『馬達』工具。

  通過消耗其他能量自行運轉,不斷將自由分子按一定結構搭建成鏈,最終獲得我們需要的材料。

  只是我不清楚這其中涉及的技術難度,只是提供一個想法。」林森說道。

  「林森先生,您太厲害了,和你交談了一會,我感覺整個人都開朗了,這絕對是個好想法。

  大史說過,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三體人也不能戰勝我們。」汪淼自信道。」

  「三體才是蟲子,計謀上的蟲子……我們遲早讓他們付出代價!」林森說道。

  旁邊的馬卡斯也激動道:「你們永遠都能給我驚喜,計劃一個接一個,每個計劃都那麼完美,都切中三體人的要害!

  你們太了不起了!有你們在,我們可以放心了,我們不再是迷茫的了,由衷的讚美面壁者。」

  林森:「馬卡斯,你也是我們的一員了,我還等著你的腦機接口與思維通感設備呢。」

  馬卡斯:「還是那句話,你負責方向,我負責實現!怎麼樣?」

  林森:「沒有比這更好的了,我的朋友。」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