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天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開了!」陳弈的聲音在他絕望的時候出現了。

  周啟明趕緊往前挪了一點,蹲下身跳進正在往上抬的艙門,剛一躬身進氣密艙,他就立馬把艙門拉回來關住了。

  在艙門馬上拉回關上時,一雙鮮紅航天服下的手扒在了最下方的門沿上,是張橋已經跑到了門前。

  「別想拋下我!」張橋的喘氣起伏變大了些。

  好在陳弈反應迅速,用腳勾開了他的手,周啟明才成功把艙門給緊緊關上。

  手柄轉動,艙門緊鎖。

  「不!為什麼要這麼對我!」張橋捶打著艙門,發出了不甘的吶喊。

  伴隨通訊器里的咆哮,整個著陸器的電力忽閃忽滅。

  眼前情景雖然可怕,但他們十分清楚,被拋在月球對一個人來說是多恐怖的事。

  他們警惕張橋,也同情張橋。

  電力閃爍一陣之後,又寂滅了,張橋的怒吼也平靜了下來。

  「你老實交代有哪些事瞞著我們,坦白從寬。」陳弈勸說道。

  周啟明沒有說什麼,他看著艙門上兩人的照明燈直射出來的光圈,不是驚魂未定,而是共情到了王北勛預感到自己要死時,退堂鼓打得有多激烈。

  「我說,不要留我一個人在這裡。」張橋越發覺得周圍的月球上,有令人窒息的氛圍。

  陳弈與周啟明對視了一眼,周啟明說:「等你取得我們的信任後,我們再開門。」

  張橋搖著頭背靠艙門狼狽地坐了下去。

  他說:「空間站那次實驗,我其實是已經出了事故的。」

  「啊?」周啟明一點印象都沒有,不是無事發生嗎?

  「不管你們信不信,我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我了,或者說,我已經躍遷到了另一個維度,你們能理解嗎?」張橋喃喃自語道。

  「都是溫相序的錯,這些細菌根本不是我們這個世界能掌控的東西,害得我死了又死,該死的!」他看著自己顫抖的雙手,誰也不曉得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你冷靜點,詳細跟我們說說這是怎麼回事?」陳弈言語安撫著。

  「這樣的場景我已經向你們解釋過很多次了,我真的很想安安靜靜做完實驗,我也想追尋一個答案,我想回到正常的生活啊!可是對我來說,人生已經變了,他媽的,變了。」

  張橋沒有給自己組織語言的時間,他繼續說道:「時間只是萬物變化規律的單位里的其中之一,什麼引力能改變時間的流逝速度完全是謬論,引力改變的只是微觀世界中的變化規律,現在困擾著我的生物電正是這種凌駕於變化規律之上的高維電,它碾壓了所有直流電、交流電以及脈衝電,碾壓了我的未來和死亡。」張橋否定了相對論,聽聞的周啟明二人卻絲毫不覺得他是在胡言亂語。

  「所以王北勛是被你殺死的嗎?」周啟明問道。

  「他只是與以往保持的存在形式分道揚鑣了,你們不會再與他相遇了,但是我還會。」張橋回答道。

  他瘋了,這是陳弈和周啟明一致得出的結論,這並不妨礙他們現在儘可能多套問出有用的信息。

  「你父母的腌臢事你知道多少?」周啟明問。

  此話一出,聞者驚疑,聽者游移,陳弈不知道張馳夫婦做了見不得人的事,而張橋似乎對父母二字相當陌生。

  「我不記得那麼久遠的事了,他們要是不擇手段阻止我做航天員就好了,現在能解決這件事的,只有我自己了。」張橋站了起來,走向他的實驗櫃,他似乎下了什麼決心。

  周啟明看不到張橋已經離開,他只是不甘心張馳夫婦對自己的暗中操控就這麼不值一提。

  「你不知道你父母對我做過什麼嗎?」他追問道。

  張橋只是邁著步子往前走去,他像是在囈語。

  「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不會變,可是宇宙在膨脹,那多出來的東西是什麼?」

  「你我的答案也許就在其中。」

  他自顧自地自問自答。

  周啟明察覺到張橋狀態不對了,上一個讓他產生這種不適感的人是魏恩東。

  「開門!」周啟明對陳弈喊道。

  「可是他現在......」陳弈不敢對張橋此時的狀態妄下判斷。

  周啟明雙手抓住艙門手柄,不顧陳弈的反對轉開了門鎖,他推開艙門後,從半空中氣密艙的底部跳到了月球地面。

  果然,張橋已經走回月球車那邊了。

  周啟明一邊追逐著地面月塵上的腳印,一邊說:「等等!你又要幹什麼?」

  張橋笑了笑,揭開了肚臍位置上航天服的隱藏接口蓋子,他把實驗柜上放著的滿滿當當的紅色菌落,全部倒進了本應用來消除靜電的隱藏接口裡。

  「你幫不了我,我也幫不了你,抱歉。」張橋身上的紅色詭異地把白色的航天服包裹了起來。

  當紅色完全像大紅燈籠一樣貼滿了脹鼓鼓的航天服時,由內而外,磁的,熱的,耀眼的,震盪的,任一因素都在填滿整個目所能及的地方。

  周啟明只覺得越靠近,越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自己好像最後碰觸到了張橋,又好像什麼都沒碰到。

  等他再度醒來時,已經是在返回器里,舷窗外是近大遠小的月球和地球,座位旁只有沉默不語的陳弈,沒有王北勛,沒有張橋,這兩人就好像從未出現過。

  「我知道你想問什麼,張橋消失了,王北勛留在了月球軌道上。」

  周啟明半晌沒說出話來,相較於張橋,他對王北勛是抱有善意的。

  登山者在攀登珠穆朗瑪峰時,會途經冰凍的屍體,不久的將來,登月的太空旅客也會路過軌道,看到王北勛的屍體。

  這並不是當下最令他們頭疼的問題,死了兩個隊友,現在他們根本沒臉見人,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其他人。

  航天服上除了電力異常前後,其他時間的音頻視頻記錄都有,這些數據證明著,無論遭遇的事有多荒誕,這次的商業航天計劃,毫無疑問是極其失敗的。

  回去之後的受到質疑不一定會比榮譽少,官方讓他們背鍋的可能性大於替他們解圍的可能性。

  周啟明望著舷窗外浩瀚的星海,地球尚未出現在視野中,接下來的路還很漫長。

  他感嘆道:「很難相信這是實打實發生在我眼前的事,我現在光是回憶起來,就覺得既似夢似幻又心有餘悸。」

  「不可能,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地面站的余書玲放下成見,對張馳告訴她的事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按照周啟明他們的報告,意外犧牲的兩人,張橋成為了熱寂能量,王北勛成為了太空垃圾,所有第一時間收到消息的人都懷疑這份報告的真實性。

  直到張馳在地面站當著所有人的面播放了王北勛死前的畫面。

  全場比月球還沉默無聲。

  應余書玲的要求,張馳把她沒有看到的視頻播放給她看了。

  張橋死了,周啟明還活著,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人應當是張馳夫婦,余書玲也確實捕捉到了他臉上的悲傷自責。

  她沒有趁機打探張馳隱藏的秘密,千絲萬縷的疑點冥冥中在往別的方向匯聚,還差一點就能夠著了。

  現在周啟明和陳弈剛回到白舟號上,疲憊地睡著了。

  張馳首先組織的就是余書玲和其他心理輔導員,余書玲揭發他們的事他完全沒記仇,似乎早就預料到自己將得到應有的懲罰,這種心理準備一點不影響他繼續手頭的工作,連喪子之痛都被他很好地隱藏了下來。

  安排好兩位航天員醒來的心理輔導工作後,張馳開了個多方會議,不僅臨時組了個全是大佬的專項研究組,航天局領導層、國防科、衛生部、環境保護部門、公安部門、國家空間站的所有工作者包括披星組的四人,所有有可能涉及到的,有必要說上話的,能給出指導意見或者能提供幫助的部門和人員,他都找了個遍。

  六小時的緊急線上會議里,有人支不開身進進出出,有人呼朋引伴群策群力,張馳作為主持者,掌控全局的能力讓有幸參與的余書玲刮目相看,這個離糟老頭年紀只有半步之遙的老男人如果能避開那些錯誤,將是足以讓人敬佩的長者。

  會議結束後,暫時確定了兩件事。

  第一,由於不確定周啟明、陳弈以及返回器是否攜帶了可能引發災害的未知力量和宇宙輻射,他們返回地球的計劃將無限期延後,直至通過隔離和觀察確定沒有任何不利因素了,才會重新安排他們回到地球。

  在此期間,將分為兩個階段,白舟號上的補給足夠觀察他們一個月時間,一個月後如無意外,白舟號上的燃料將分出部分給他們用,船箭分離後他們將從環月軌道返回到近地軌道的空間站。等返回空間站後,他們又將經歷45天的隔離,在披星組的成員們準備離開空間站時,會有新的補給艙從地球發射過來,屆時會帶來足以長時間生活的補給品和用來檢查身體的各種醫療設備,即便他們本身沒有任何問題,至少也得在太空多待十個月,不管他們接不接受這個結果。


  第二,王北勛的意外被定性為了AI或未明因素的不可抗力,除去觀察後續情況外,關於把「藝術家」這個劃時代級的超級計算機疊代為量子計算機的原定計劃被延後,相關團隊會提供調查報告,其他機構也會重新評估人工智慧對於前沿科技領域的可靠性,也就是說,要接受觀察的不只是周、陳二人和返回器,還有藝術家。

  而張橋的意外被定性為了目前科學無法解釋的超自然事件,沒有調查清楚之前,論航天意外處理,不向民眾公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任何走漏消息的人員,均按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處理。

  此次兩位已故航天員將被授予國家榮譽稱號勳章。

  沒人敢提出質疑,離開月球前,陳弈急中生智多挖出來了三百斤月壤,張馳將全數上交給國家。

  月壤有多值錢?一公斤的價值超過40億美元。

  這件事預計產生的後續影響會很大,很有可能會繼美國的《一小步法》之後,出現新的關於月球的法案。

  當然這次不會是為了「保護遺蹟」,而不允許其他國家接近阿波羅登月點。

  心生覬覦的國家難免會拿宇宙輻射之類的說事,讓即將往地球運的月壤被阻擋在大氣層外,並且新增打著反壟斷旗號的霸權法案。

  會議上討論了這個問題,中央上的領導把話帶給了張馳和其他人,烈士們耗盡心血的寶貴貢獻一定會被帶回祖國。

  張馳贏得了大家的支持,也為他和林湘贏得了緩刑的機會。

  就算不用余書玲傳達,這些消息也會傳到周啟明的耳朵里。

  出於避免遺漏任何情報的考量,余書玲在兩位航天員回到白舟號的第十六個小時,成功與周啟明建立了視頻通話。

  畫面中,他臉上冒出了很多澆灌了煩心事而野蠻生長的鬍渣。

  「你還好嗎?」余書玲關心地問。

  周啟明仍處於若有所思。

  他說:「我醒來後重複翻看了月球之旅里張橋出鏡的所有視頻,平板電腦的屏幕太小了,我就用駐守機器人投屏到了牆板上看,反覆看。」

  「嗯,有發現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

  「有,在我做別的事的時候,填報告,吃飯什麼的,那個機器人依然站在那裡播放著視頻,就好像它也在反覆地看。」認真觀察下,周啟明的眼睛有些血絲。

  看來他的精神可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是不是你忘了關機器?」余書玲做出猜測。

  周啟明搖著腦袋。

  「不對,它可是人工智慧體。」

  「人工智慧體和智能體,始終多了人工兩個字的區別不是嗎?」余書玲繼續安撫,「藝術家這個AI同樣會被接受調查,現在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真相,而是如何平平安安地回到地球。」

  「這個不在我考慮的範疇。」周啟明說道。

  「為什麼?你以為地球上沒有盼望著你順利返航的人嗎?」余書玲發覺自己的情緒有了較大的起伏。

  畫面中的男人依然搖頭,他好像真的一點都不關心這件事,不關心自己會不會被關在太空十個月以上,或者永遠地被流放在地球之外。

  「我有預感,我一定能回到地球,一定還能再看到你,一定。」周啟明沒有忘記那個與幽空極其相似的經歷。

  當時他以為發生的事夠瘋狂了,與到頭來的經歷相較,卻是天壤之別。

  多重意義的天壤之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