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章:心裡有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段總又拋了一句話過來,說他家的「雷神」比太子明家的「大風車」散熱器,足足重了200克,散熱效果更好。

  從諸葛平和丁春秋的這一愣一愣的眼神中,段老闆讀懂了他們心裡所想。

  「你們是想說,為什麼我夏隆壓鑄廠不去狀告越明集團抄襲侵權,對吧?」段老闆快人快語。

  諸葛平和丁春秋猛點頭,表示正確。

  段老闆像隱世高手,看清了「江湖紛爭」,回了一句:「冤冤相報何時了!都是同行,山水有相逢!我們心思只放在不斷推陣出新!其它那屁大的模仿之事,誰要模仿就模仿,有模仿才證明夏隆壓鑄原創是走在其它廠前面的。」

  段老闆,放下茶杯站起來,大手一揮,:「走,帶你們參觀下我們的壓鑄廠。」

  諸葛平先是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他萬萬沒想到,段老闆會邀請他們去車間參觀壓鑄現場,因為作為原創的壓鑄廠,每一家都會有自己的獨家私模,在對一個外來的陌生人沒十分信任時,車間是不允許隨便參觀的。

  顯然,段老闆並沒把諸葛平和丁春秋看作不信任之人,要不他們剛到,就想參觀一個工廠最秘密的地盤,這是不可能的。

  隨後段老闆,便帶著諸葛平和丁春秋,在自家壓鑄廠溜了一圈,六台大型壓鑄機,同時啟動,一天三班倒,介紹著自己工廠的生產量。

  車間,工人放眼望去,少說也有二十多個,分工明細,有打水口的幾個人,搬鋁錠材料的幾個人,壓鑄師傅的幾個人,車間熱鬧非凡,響聲交錯,叮叮噹噹敲擊著剛從壓鑄機出來冷卻侍處理的毛坯燈飾外殼。

  段老闆的壓鑄車間,乾淨整潔,擺放材料的一角,整齊有序,鋁錠一疊疊半個人高擺放著,因為大拖車剛送了一整車過來,車間放材料的區域,擺得滿滿的,仿如一個擺放銀條的大金庫。

  工廠六台壓鑄機,三台是四百噸型號的壓鑄機,三台是六百噸型號的,可以同時滿足了燈飾不同尺寸,大小模具的裝配,用行業的話來說,有了這兩種型號的機器,就可以大小通吃了,大的,小的燈飾都可以壓鑄了。

  段老闆的壓鑄車間早已經是升級改造,由之前用粗煤燃燒的熔爐改了用電的,所以不像光頭佬宋老闆家用煤為原料的,整個車間黑漆漆,每天都像貓捉老鼠一樣擔心環保局上門查廠。

  再怎麼幹淨的工廠,可是壓鑄車間也仿如熔爐一般,雖然寬闊的車間四面牆壁都裝有巨大的牛角風扇「呼呼」吹著,諸葛平和丁春秋還是感覺到熱浪一般襲面而來。

  每台壓鑄機旁都站著一個汗流浹背的壓鑄大師傅,手中拿著一個大大的夾子,隨著壓鑄機左右門分開,機器一個冷水噴灑在模具上,燈飾鋁毛坯便成形冷卻分離,壓鑄師傅便熟手般把這些剛壓出來的一出多個的燈殼鋁坯夾了出來,這便是最原始的燈飾外殼,隨後大師傅又用一個大大的勺子伸向旁邊的熔爐,把已熔成鋁水的材料勺向壓鑄模具,開始下一塊的燈殼壓鑄。

  當段老闆領著著諸葛平他們,走到角落裡最後一台大型壓鑄機時,只見一到一個赤著上身,滿肚子肥腩的,汗如雨下一樣的肥胖壓鑄師傅正一邊用手拭汗,一邊用手勺著高溫熔化的鋁水向機器模具上倒灌。

  段老闆快步走上去,用一口不是很流利的粵語,大呼一聲:「肥佬,怎麼又是你不穿上衣,小心炸死你個撲街。」

  這個肥胖的壓鑄師傅回望一眼,憨憨笑了,也用粵語回了一句:「嚇鬼呢,少說跟你做壓鑄也有十年了吧,炸到哪裡了?炸到哪了?」

  肥佬壓鑄師傅,對著段老闆他們,拍了拍突出的肚腩,笑哈哈拿了件掛在旁邊的長袖藍色工衣,草草應付式穿了上去,連鈕扣也高低不齊,系錯了。

  看得出來,顯然這個肥胖的壓鑄師傅是一路跟著段老闆做壓鑄過來的,也是夏隆壓鑄廠發展起來的老功臣了,所以這個肥胖壓鑄師傅,是夏隆壓鑄廠唯一一個有「特權」膽敢脫掉上衣作業,又不怕段老闆處罰的人。

  原來做壓鑄工,雖然高溫,壓鑄師傅們得穿個長長的工服,一來是防止熔爐高溫烤傷皮膚,二來,就是防止不穿衣服大汗淋漓,汗水萬一掉到高溫熔化的鋁水裡面引起爆炸,那麼到時高溫鋁水必會爆炸四濺,傷害到人。

  所以壓鑄廠都有一條不成文規定,搞壓鑄工的,無論多麼熱,不允許脫掉上衣作業。

  一趟車間下來,段老闆拍著心胸直呼諸葛平他們老鄉,叫他們大膽接單,出現所有的侵權專利問題,一切有夏隆壓鑄廠擔保。

  諸葛平怎麼也想不到,在光頭佬宋老闆那裡吃了閉門羹,柳暗花明反而在段老闆這裡得到了實力擔保,再也不用躲躲閃閃擔憂外觀專利侵權問題了。

  印象中段老闆是豪爽的,可是讓諸葛平又疑惑的是,從段老闆手中買過「雷神」60瓦筒燈外殼樣品,居然要收足他們一百元一個樣品費用,還叮囑合作的方式是高於市場上,百分之三十定金的標準,首次合作必須要百分之五十的定金,少百分之一也不行。

  回來的路上,丁春秋邊開車,邊罵罵咧咧,說看不出來,前腳段老闆,三千多塊的珍藏版陳皮,眼都不眨一下就泡了茶招呼他們,可是後腳涉及到生意了,連筒燈樣品都不送一個,居然連樣品都比正常採購貴兩倍價格,定金收百分之五十,可是燈飾界第一家。

  諸葛平看著罵罵咧咧的丁春秋,笑了笑,終於明白了光頭佬宋老闆為什麼稱呼段老闆為「段老怪」了——待人豪爽,但做生意卻不按常理出牌。

  諸葛平想到的是,段老闆,雖然定金收得多,可是大貨算下來,每個筒燈配件單價,如果段老闆只提供外殼毛坯,諸葛平自己處理打磨工藝,筒燈反光杯,筒燈玻璃都是自己單獨採購,這樣組合搭配成一整套外殼配件,卻比太子明家的「大風車」,足足便宜十二元。

  也就是說,太子明家出的價格是49元對外價格錢,如果是諸葛平從段老闆這採購毛坯回去,自己組合加工,37元的成本價就可以了。

  「好傢夥」,諸葛平越算越開心,差價12元,一萬套下來,此不是一單就賺個十二萬塊。

  這就足夠了,非常有優勢去準備著手去「搶」太子明家在深圳松迪照明那張,差不多在張良任職期間早確定得七七八八的一萬套訂單,給對方採購的好處費也可以給得大方一點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