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裂腦人
「我的天吶!我的天吶!「陳雯平常甜甜的聲音變得尖利。
華鴻曉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耳朵邊迴響的是這個聲音。這不是在一個秘密的地下實驗室嗎?
很快,對面長鬍鬚的臉也開始浮動,然後隨著周圍的景象一起慢慢淡去。
睜開眼睛,看到的是一個風格古老的圓頂上吊著現代的吊燈。
是教皇宮那個小會議室的天花板。
他坐了起來,照例感到太陽穴有一點點疼。
對面床上的陳雯也坐了起來,周圍一圈人。
馬駿輕輕地撫摸陳雯的背,似乎在讓她冷靜下來。
華鴻曉感到一陣妒意。
倒不是吃陳雯的醋。只是覺得大概自己不可能在馬駿那享受這個待遇。
而且就連鄒靖,怎麼也跑到陳雯那邊去了?他不是在我床邊的嗎?
陳雯的聲音還是很激動。
「沒想到,沒想到!教皇!神秘組織。。。。。。「
「哪個神秘組織?」鄒靖忍不住問了一句。
「青。。。。。。青苔。。。。。。」陳雯好像平靜一些了,開始把聲音放低。
「鴻曉也醒了!」馬駿總算看到了自己。
鄒靖連忙走過來掩飾自己的擅離職守。
「怎麼樣?你還好吧?」他一邊說一邊從華鴻曉頭上把電極取下來。
朱迪也走了過來。
那邊只剩下馬駿陪著陳雯。華鴻曉很想第一時間也把這麼多信息跟馬駿分享,不過現在看來不行了。
「我覺得我好像最後看到了陳雯。。。。。。我是說被我穿越的人看到了陳雯。。。。。。看到了被陳雯穿越的人。」
「哦?你是怎麼知道的?」朱迪一反常態,搶先發問。
「我看到。。。。。。我是說。。。。。。我通過被我穿越的人,看到另一個人。那個人最後作了個誇張的表情,很像陳雯。然後陳雯剛才醒來的反應也很誇張。她還說到教皇,青苔道,也正是那個人最後在說的話。所以我看到的人,很可能就是剛才被陳雯穿越的人。「
」太好了!這麼說我們真的把你們兩個同時送到一個場景里了?」鄒靖抑制不住的興奮。
「而且跟你們發生意識共振的人,還在討論青苔道?那看來這並不是隨機捕捉。我們又一次捕獲到了有用的信息。」朱迪點點頭。
到底他是教授,一向沉穩,喜怒不形於色。
「不過你說你看到一個人最後作了陳雯的表情,那應該是假象。你們穿越到別人的身體裡面,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感知,但是不會影響別人的表情。」鄒靖又笑著開始教導小學弟。
「可是我覺得,我不但能影響那個人的表情,還能影響他的動作。我能控制他的身體。」華鴻曉有些不服氣。
「你能詳細說說嗎?」朱迪表現得很有興趣。
華鴻曉把剛才抬手停腳的過程詳細說了一遍。
「我覺得,只要我想,隨時都能通過他的身體作動作。」末了他還不忘補充一句。
鄒靖聽得一臉茫然,看了看朱迪。
馬駿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走了過來,看來陳雯已經完全平靜了。
華鴻曉急切地看著她,希望自己這個超級勁爆的發現能從她嘴裡換來幾聲驚呼。
可惜她不是陳雯。
她只是睜大眼睛看著華鴻曉,又回過頭看看朱迪。
朱迪又開始了踱步思考程序。
「朱老師,這可能嗎?通過穿越不但能感知對方的感官和心理活動,竟然還能控制他們的身體?」鄒靖忍不住追問。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一個物理問題,一個生物問題。」朱迪開始抿著嘴說。
每當碰到很難回答的問題,他需要邊思考邊說話的時候,總是抿著嘴,像是逼迫自己一點一點地思考和說話。
「首先物理問題:我們捕獲意識的時間定位精度是三天。也就是說華鴻曉捕獲到的意識可能是今天當下的,也可能是三天前的。如果華鴻曉真的在捕獲意識之後又控制他的身體,那就說明這次捕獲的是現在當下某個人的意識,然後在現在當下控制了他的身體。不可能是過去的。」
「為什麼呢?」華鴻曉不太理解。
「你想想看,剛才你想叫他走路時停步,他就真的停步了。如果這其實是三天前他走路時的意識被你捕獲到了,然後你又插入一段停步的意識,那他走路時停的那幾步,到底是三天前發生的呢,還是現在發生的呢?如果是三天前發生的,那就有矛盾了:三天前他真的走路時,應該沒有停那幾步,因為當時你都沒有在控制他嘛!」朱迪盯著華鴻曉說。
「朱老師是說,歷史不能更改?三天前發生或者沒有發生的事,我們不能現在去更改?」馬駿替華鴻曉答了疑。
「是的。所以說,剛才你捕獲到的走路,說話,等等,都是剛才實實在在正在發生的。你沒有改變歷史。你只是真的控制了某個人當下的身體。」朱迪點點頭。
華鴻曉也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那麼第二個問題是生物問題。其實產生動作也是大腦意識的一種反映。如果你能通過實驗遠程感知對方的意識,那通過你的意識向對方的身體傳遞命令也不是不可能。不過有一個問題。你剛才不是說,你覺得你在控制他的身體,他自己也在控制他的身體嗎?那一個人的身體能同時被兩種意識控制嘛?「朱迪看了看大家。
沒有反應。
平時看稀奇古怪理論最多,最善於在這種場合接嘴的陳雯,現在不知道在一邊幹啥。
」那我再給你們講個故事吧。其實是一系列故事。裂腦人的故事。「朱迪大概已經在腦海里理清了頭緒,長吁了一口氣進入講課模式。
「你們知道198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人斯佩里博士嗎?」講課先從提問開始。
幾個人面面相覷。
平常跟蹤的都是最新的科學文獻。十幾年以前的諾獎,表彰的是幾十年以前的工作,除非是寫進普通教材的基礎理論,不然很難看到。
「有些嚴重的癲癇病人,發作時神經系統的異常放電會從一側大腦傳遞到另一側大腦,反覆轉移,難以控制。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把連接左右大腦半球的結構,名叫胼胝體,割斷。這樣就能阻止癲癇發作。「
朱迪在紙上畫了兩個半球,中間由一串長長的火腿腸一樣的東西相聯,然後畫了一個叉表示隔斷。
華鴻曉想起上解剖課時曾看到過大腦標本。人的大腦真的像兩個相對對立的半球,中間就由這一束粗粗的像電纜一樣的東西連接起來。
解剖課。。。。。。一教。。。。。。瞳。。。。。。
華鴻曉發覺自己快要走神了,連忙搖搖頭穩住自己。
」這些人被稱為裂腦人。他們從手術中恢復以後,癲癇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行為跟正常人沒有什麼分別。可是斯佩里博士和他的學生,以及很多後來的學者,通過精細的實驗發現了一些很奇特的現象。「
說到這,朱迪繼續又在紙上繼續畫上些符號表示人體結構。
」你們知道,人的大腦是交叉控制對面身體的。比如左側大腦半球,會接受右側視野的信息,並控制右手。右側大腦半球,會接受左側視野的信息,並控制左手。「
華鴻曉這才看出來,朱迪畫的是眼睛和手。不過眼睛畫的就像兩片火腿腸,手就像一顆樹上長了五隻火腿腸。
」另外,語言中樞在左側半球。也就是左側大腦會控制你的語言。「朱迪又繼續畫了兩片火腿腸一樣的東西,上下並排緊挨在一起。
大概表示一張嘴的上下嘴唇?
華鴻曉覺得朱迪的畫畫功底不敢恭維。他有點想笑。
突然感覺有人捏了自己一下。
他用餘光偷眼掃過去,是站在身邊的馬駿。
大概她看出來華鴻曉要在教授面前失態了,不動聲色地提醒他一下。
雖然馬駿很快就把手縮回去了,可華鴻曉覺得心裡比蜜甜。
「所以斯佩里博士作了一些實驗,看看一個人能不能表現出來受兩個意識能控制。其中一個實驗是這樣的:在病人的左側視野顯示一個符號,比如三角形;在右側視野顯示另一個符號,比如問號。然後問病人,看到的是什麼。你們覺得,病人會怎麼回答?「朱迪問。
」病人的左側大腦半球接受的是右側視野的信息,也就是問號。然後語言中樞也在左側大腦半球。所以病人會說。。。。。。問號?「鄒靖一邊思考一邊說。
」對的!然後問病人,視野左邊有什麼?病人會回答,什麼也沒有。這不難理解,視野左邊三角形的形象,被右側大腦半球接受了。如果是正常人,這樣的信息會通過胼胝體傳到左半邊大腦,然後通過語言中樞來表達出來。可這些病人的胼胝體被割斷了,所以語言中樞收不到關於三角形的信息。「
朱迪一邊說,一邊在紙上畫三角形和問號。三角形通過一個箭頭連到右邊大腦,問號通過一個箭頭連到左邊大腦。
」斯佩里博士又在一個盤子裡放了用塑料做的各種符號,包括三角形和問號。然後他讓病人的左手放到盤子裡去把看到的東西拿出來。盤子被擋住了,病人看不到,所以只能在裡面摸索。那麼你們覺得,病人會把哪個符號拿出來?「朱迪繼續發問。
華鴻曉覺得馬駿應該已經想出答案了,可是一定是鄒靖搶先回答。
果然,鄒靖摸著下巴說:」左手是受右側大腦半球控制的。右側大腦半球只看到了三角形,所以病人會把三角形的塑料符號摸出來。「
」沒錯。這就是實驗的經典之處了。你們看,病人明明嘴上說,看到的是問號,可是左手摸出來的卻是三角形符號。換句話說,他的左半邊大腦認為看到的是問號,而右半邊大腦認為看到的是三角形符號。「朱迪有些興奮,眼睛裡閃著光。
」更進一步,這個時候斯佩里博士問病人,你摸出來的是什麼符號?你們覺得病人會怎麼回答?「
幾個人又面面相覷。
」大概病人會說。。。。。。不知道?他左側的語言中樞不能感受到左手的信息。「鄒靖小心翼翼地問。
」有道理。不過實際情況是,病人斬釘截鐵地說,他摸出來的是問號。「朱迪揭曉答案。
「因為語言中樞在左半球,而左半球看到的是問號,所以他認為自己摸出來的也一定是問號。」馬駿也有點興奮。
朱迪點點頭:「這個時候,如果把擋板拿掉,讓病人看到自己左手摸出來的是什麼。然後又問病人,為什麼拿的是三角形。你們覺得病人會怎麼回答?」
華鴻曉想到了剛才實驗裡那個ta。明明是自己控制ta的身體抬頭張望窗戶上的圖畫,完全不是出自於那個人的本來意願。可是當被問起時,那個人卻說是在欣賞那些畫。
」所以病人會想辦法自圓其說?「華鴻曉插了一嘴。
」沒錯。病人會說,哦,可能剛才看到的其實是三角形。「朱迪點點頭。
」這麼說,這個病人實際上受兩個意識控制,一個管左半邊身體,一個管右半邊身體。只不過只有管右半邊身體的那個意識,也就是左半球的意識,能說話?「鄒靖給自己做了個小結。
」可以這麼理解。「
」那這些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大多表現得正常呢?「馬駿問。
朱迪點點頭,開始上課。
」這就是有爭議的地方。「
」有的人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左右大腦半球可以通過胼胝體以外的渠道交流。比如,有些皮層下結構也能聯繫左右大腦半球,而這些結構沒有被割斷。「
」有的時候左右兩個大腦半球之間會用動作和手勢相互傳遞信息,就像人與人之間打啞謎一樣。這個在實驗中甚至都能看到。比如有的病人在右側大腦接受什麼信息以後,控制自己的左手寫字,甚至是在右手背面寫字,好把信息傳遞到左側的語言中樞。「
」所以生活中,兩個意識相互配合,大部分時候讓病人行動如常。「
」但也有矛盾衝突的時候。比如有的病人會一隻手拿起一個東西,另一隻手阻止拿東西。還有的病人,扣紐扣的時候一隻手扣,一隻手解鈕扣。「
華鴻曉想像了一下那個情景,一定很好笑。
」如果有人問病人為什麼會有這種相互矛盾的舉動,病人大多會說不知道,或者找個理由自圓其說。所以一般認為,就算有兩個意識同時存在,這兩個意識之間也不會相互承認。也就是說兩個意識都會認為,自己是身體的唯一主人,只不過偶爾這個身體的某些部位不聽話。「朱迪作了總結陳詞。
華鴻曉想了想,發現了什麼。
」這跟我們的情況不太一樣。我作實驗的時候,如果B的身體在沒有我的意願的情況下作了什麼動作,我會知道這是身體的真正主人作的動作。不會感到驚奇。「
「是的。看來B不知道你的存在,而你知道B的存在。」
說完朱迪又若有所思地加了一句。
」而且你的意識和B自己的意識,也不是各管半邊身體。現在看來你們同時都能控制所有的動作。。。。。。「
」那如果我的意識和B的意識對身體發出相反的指令,誰會贏?「
華鴻曉感到有點激動,遠程控制人的身體,這感覺多棒!
」這個很難說。從你剛才的描繪看,好像你占了上風?「朱迪半開玩笑半認真地看著華鴻曉。
「我知道了!美男子是青苔道!」突然一個女高音傳來,把大家嚇了一跳。
回頭一看,陳雯不知什麼時候站在後面,手裡捧著一本小書。
書的封面寫著《阿維尼翁的歷史》。看來陳雯來之前作了旅遊攻略,還把介紹目的地的書隨身帶著。
「什麼美男子?」馬駿笑著問。
「腓力四世,十三十四世紀的法國國王。人稱美男子。」陳雯抬起頭,帶著花痴的語氣說。
華鴻曉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耳朵邊迴響的是這個聲音。這不是在一個秘密的地下實驗室嗎?
很快,對面長鬍鬚的臉也開始浮動,然後隨著周圍的景象一起慢慢淡去。
睜開眼睛,看到的是一個風格古老的圓頂上吊著現代的吊燈。
是教皇宮那個小會議室的天花板。
他坐了起來,照例感到太陽穴有一點點疼。
對面床上的陳雯也坐了起來,周圍一圈人。
馬駿輕輕地撫摸陳雯的背,似乎在讓她冷靜下來。
華鴻曉感到一陣妒意。
倒不是吃陳雯的醋。只是覺得大概自己不可能在馬駿那享受這個待遇。
而且就連鄒靖,怎麼也跑到陳雯那邊去了?他不是在我床邊的嗎?
陳雯的聲音還是很激動。
「沒想到,沒想到!教皇!神秘組織。。。。。。「
「哪個神秘組織?」鄒靖忍不住問了一句。
「青。。。。。。青苔。。。。。。」陳雯好像平靜一些了,開始把聲音放低。
「鴻曉也醒了!」馬駿總算看到了自己。
鄒靖連忙走過來掩飾自己的擅離職守。
「怎麼樣?你還好吧?」他一邊說一邊從華鴻曉頭上把電極取下來。
朱迪也走了過來。
那邊只剩下馬駿陪著陳雯。華鴻曉很想第一時間也把這麼多信息跟馬駿分享,不過現在看來不行了。
「我覺得我好像最後看到了陳雯。。。。。。我是說被我穿越的人看到了陳雯。。。。。。看到了被陳雯穿越的人。」
「哦?你是怎麼知道的?」朱迪一反常態,搶先發問。
「我看到。。。。。。我是說。。。。。。我通過被我穿越的人,看到另一個人。那個人最後作了個誇張的表情,很像陳雯。然後陳雯剛才醒來的反應也很誇張。她還說到教皇,青苔道,也正是那個人最後在說的話。所以我看到的人,很可能就是剛才被陳雯穿越的人。「
」太好了!這麼說我們真的把你們兩個同時送到一個場景里了?」鄒靖抑制不住的興奮。
「而且跟你們發生意識共振的人,還在討論青苔道?那看來這並不是隨機捕捉。我們又一次捕獲到了有用的信息。」朱迪點點頭。
到底他是教授,一向沉穩,喜怒不形於色。
「不過你說你看到一個人最後作了陳雯的表情,那應該是假象。你們穿越到別人的身體裡面,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感知,但是不會影響別人的表情。」鄒靖又笑著開始教導小學弟。
「可是我覺得,我不但能影響那個人的表情,還能影響他的動作。我能控制他的身體。」華鴻曉有些不服氣。
「你能詳細說說嗎?」朱迪表現得很有興趣。
華鴻曉把剛才抬手停腳的過程詳細說了一遍。
「我覺得,只要我想,隨時都能通過他的身體作動作。」末了他還不忘補充一句。
鄒靖聽得一臉茫然,看了看朱迪。
馬駿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走了過來,看來陳雯已經完全平靜了。
華鴻曉急切地看著她,希望自己這個超級勁爆的發現能從她嘴裡換來幾聲驚呼。
可惜她不是陳雯。
她只是睜大眼睛看著華鴻曉,又回過頭看看朱迪。
朱迪又開始了踱步思考程序。
「朱老師,這可能嗎?通過穿越不但能感知對方的感官和心理活動,竟然還能控制他們的身體?」鄒靖忍不住追問。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一個物理問題,一個生物問題。」朱迪開始抿著嘴說。
每當碰到很難回答的問題,他需要邊思考邊說話的時候,總是抿著嘴,像是逼迫自己一點一點地思考和說話。
「首先物理問題:我們捕獲意識的時間定位精度是三天。也就是說華鴻曉捕獲到的意識可能是今天當下的,也可能是三天前的。如果華鴻曉真的在捕獲意識之後又控制他的身體,那就說明這次捕獲的是現在當下某個人的意識,然後在現在當下控制了他的身體。不可能是過去的。」
「為什麼呢?」華鴻曉不太理解。
「你想想看,剛才你想叫他走路時停步,他就真的停步了。如果這其實是三天前他走路時的意識被你捕獲到了,然後你又插入一段停步的意識,那他走路時停的那幾步,到底是三天前發生的呢,還是現在發生的呢?如果是三天前發生的,那就有矛盾了:三天前他真的走路時,應該沒有停那幾步,因為當時你都沒有在控制他嘛!」朱迪盯著華鴻曉說。
「朱老師是說,歷史不能更改?三天前發生或者沒有發生的事,我們不能現在去更改?」馬駿替華鴻曉答了疑。
「是的。所以說,剛才你捕獲到的走路,說話,等等,都是剛才實實在在正在發生的。你沒有改變歷史。你只是真的控制了某個人當下的身體。」朱迪點點頭。
華鴻曉也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那麼第二個問題是生物問題。其實產生動作也是大腦意識的一種反映。如果你能通過實驗遠程感知對方的意識,那通過你的意識向對方的身體傳遞命令也不是不可能。不過有一個問題。你剛才不是說,你覺得你在控制他的身體,他自己也在控制他的身體嗎?那一個人的身體能同時被兩種意識控制嘛?「朱迪看了看大家。
沒有反應。
平時看稀奇古怪理論最多,最善於在這種場合接嘴的陳雯,現在不知道在一邊幹啥。
」那我再給你們講個故事吧。其實是一系列故事。裂腦人的故事。「朱迪大概已經在腦海里理清了頭緒,長吁了一口氣進入講課模式。
「你們知道198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人斯佩里博士嗎?」講課先從提問開始。
幾個人面面相覷。
平常跟蹤的都是最新的科學文獻。十幾年以前的諾獎,表彰的是幾十年以前的工作,除非是寫進普通教材的基礎理論,不然很難看到。
「有些嚴重的癲癇病人,發作時神經系統的異常放電會從一側大腦傳遞到另一側大腦,反覆轉移,難以控制。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把連接左右大腦半球的結構,名叫胼胝體,割斷。這樣就能阻止癲癇發作。「
朱迪在紙上畫了兩個半球,中間由一串長長的火腿腸一樣的東西相聯,然後畫了一個叉表示隔斷。
華鴻曉想起上解剖課時曾看到過大腦標本。人的大腦真的像兩個相對對立的半球,中間就由這一束粗粗的像電纜一樣的東西連接起來。
解剖課。。。。。。一教。。。。。。瞳。。。。。。
華鴻曉發覺自己快要走神了,連忙搖搖頭穩住自己。
」這些人被稱為裂腦人。他們從手術中恢復以後,癲癇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行為跟正常人沒有什麼分別。可是斯佩里博士和他的學生,以及很多後來的學者,通過精細的實驗發現了一些很奇特的現象。「
說到這,朱迪繼續又在紙上繼續畫上些符號表示人體結構。
」你們知道,人的大腦是交叉控制對面身體的。比如左側大腦半球,會接受右側視野的信息,並控制右手。右側大腦半球,會接受左側視野的信息,並控制左手。「
華鴻曉這才看出來,朱迪畫的是眼睛和手。不過眼睛畫的就像兩片火腿腸,手就像一顆樹上長了五隻火腿腸。
」另外,語言中樞在左側半球。也就是左側大腦會控制你的語言。「朱迪又繼續畫了兩片火腿腸一樣的東西,上下並排緊挨在一起。
大概表示一張嘴的上下嘴唇?
華鴻曉覺得朱迪的畫畫功底不敢恭維。他有點想笑。
突然感覺有人捏了自己一下。
他用餘光偷眼掃過去,是站在身邊的馬駿。
大概她看出來華鴻曉要在教授面前失態了,不動聲色地提醒他一下。
雖然馬駿很快就把手縮回去了,可華鴻曉覺得心裡比蜜甜。
「所以斯佩里博士作了一些實驗,看看一個人能不能表現出來受兩個意識能控制。其中一個實驗是這樣的:在病人的左側視野顯示一個符號,比如三角形;在右側視野顯示另一個符號,比如問號。然後問病人,看到的是什麼。你們覺得,病人會怎麼回答?「朱迪問。
」病人的左側大腦半球接受的是右側視野的信息,也就是問號。然後語言中樞也在左側大腦半球。所以病人會說。。。。。。問號?「鄒靖一邊思考一邊說。
」對的!然後問病人,視野左邊有什麼?病人會回答,什麼也沒有。這不難理解,視野左邊三角形的形象,被右側大腦半球接受了。如果是正常人,這樣的信息會通過胼胝體傳到左半邊大腦,然後通過語言中樞來表達出來。可這些病人的胼胝體被割斷了,所以語言中樞收不到關於三角形的信息。「
朱迪一邊說,一邊在紙上畫三角形和問號。三角形通過一個箭頭連到右邊大腦,問號通過一個箭頭連到左邊大腦。
」斯佩里博士又在一個盤子裡放了用塑料做的各種符號,包括三角形和問號。然後他讓病人的左手放到盤子裡去把看到的東西拿出來。盤子被擋住了,病人看不到,所以只能在裡面摸索。那麼你們覺得,病人會把哪個符號拿出來?「朱迪繼續發問。
華鴻曉覺得馬駿應該已經想出答案了,可是一定是鄒靖搶先回答。
果然,鄒靖摸著下巴說:」左手是受右側大腦半球控制的。右側大腦半球只看到了三角形,所以病人會把三角形的塑料符號摸出來。「
」沒錯。這就是實驗的經典之處了。你們看,病人明明嘴上說,看到的是問號,可是左手摸出來的卻是三角形符號。換句話說,他的左半邊大腦認為看到的是問號,而右半邊大腦認為看到的是三角形符號。「朱迪有些興奮,眼睛裡閃著光。
」更進一步,這個時候斯佩里博士問病人,你摸出來的是什麼符號?你們覺得病人會怎麼回答?「
幾個人又面面相覷。
」大概病人會說。。。。。。不知道?他左側的語言中樞不能感受到左手的信息。「鄒靖小心翼翼地問。
」有道理。不過實際情況是,病人斬釘截鐵地說,他摸出來的是問號。「朱迪揭曉答案。
「因為語言中樞在左半球,而左半球看到的是問號,所以他認為自己摸出來的也一定是問號。」馬駿也有點興奮。
朱迪點點頭:「這個時候,如果把擋板拿掉,讓病人看到自己左手摸出來的是什麼。然後又問病人,為什麼拿的是三角形。你們覺得病人會怎麼回答?」
華鴻曉想到了剛才實驗裡那個ta。明明是自己控制ta的身體抬頭張望窗戶上的圖畫,完全不是出自於那個人的本來意願。可是當被問起時,那個人卻說是在欣賞那些畫。
」所以病人會想辦法自圓其說?「華鴻曉插了一嘴。
」沒錯。病人會說,哦,可能剛才看到的其實是三角形。「朱迪點點頭。
」這麼說,這個病人實際上受兩個意識控制,一個管左半邊身體,一個管右半邊身體。只不過只有管右半邊身體的那個意識,也就是左半球的意識,能說話?「鄒靖給自己做了個小結。
」可以這麼理解。「
」那這些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大多表現得正常呢?「馬駿問。
朱迪點點頭,開始上課。
」這就是有爭議的地方。「
」有的人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左右大腦半球可以通過胼胝體以外的渠道交流。比如,有些皮層下結構也能聯繫左右大腦半球,而這些結構沒有被割斷。「
」有的時候左右兩個大腦半球之間會用動作和手勢相互傳遞信息,就像人與人之間打啞謎一樣。這個在實驗中甚至都能看到。比如有的病人在右側大腦接受什麼信息以後,控制自己的左手寫字,甚至是在右手背面寫字,好把信息傳遞到左側的語言中樞。「
」所以生活中,兩個意識相互配合,大部分時候讓病人行動如常。「
」但也有矛盾衝突的時候。比如有的病人會一隻手拿起一個東西,另一隻手阻止拿東西。還有的病人,扣紐扣的時候一隻手扣,一隻手解鈕扣。「
華鴻曉想像了一下那個情景,一定很好笑。
」如果有人問病人為什麼會有這種相互矛盾的舉動,病人大多會說不知道,或者找個理由自圓其說。所以一般認為,就算有兩個意識同時存在,這兩個意識之間也不會相互承認。也就是說兩個意識都會認為,自己是身體的唯一主人,只不過偶爾這個身體的某些部位不聽話。「朱迪作了總結陳詞。
華鴻曉想了想,發現了什麼。
」這跟我們的情況不太一樣。我作實驗的時候,如果B的身體在沒有我的意願的情況下作了什麼動作,我會知道這是身體的真正主人作的動作。不會感到驚奇。「
「是的。看來B不知道你的存在,而你知道B的存在。」
說完朱迪又若有所思地加了一句。
」而且你的意識和B自己的意識,也不是各管半邊身體。現在看來你們同時都能控制所有的動作。。。。。。「
」那如果我的意識和B的意識對身體發出相反的指令,誰會贏?「
華鴻曉感到有點激動,遠程控制人的身體,這感覺多棒!
」這個很難說。從你剛才的描繪看,好像你占了上風?「朱迪半開玩笑半認真地看著華鴻曉。
「我知道了!美男子是青苔道!」突然一個女高音傳來,把大家嚇了一跳。
回頭一看,陳雯不知什麼時候站在後面,手裡捧著一本小書。
書的封面寫著《阿維尼翁的歷史》。看來陳雯來之前作了旅遊攻略,還把介紹目的地的書隨身帶著。
「什麼美男子?」馬駿笑著問。
「腓力四世,十三十四世紀的法國國王。人稱美男子。」陳雯抬起頭,帶著花痴的語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