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告別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月,項目進展匯報。

  會議室內,氣氛凝重。

  長方形的桌子旁圍坐著幾個人,他們神色各異,卻都透露出一種緊張的氣氛。

  張磊坐在桌子的一端,手指不自覺地敲打著桌面,發出輕微的「咚咚」聲。

  突然,一陣刺耳的手機鈴聲打破了這份沉寂,那鈴聲帶著一種說不出的詭異,仿佛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呼喚,充斥著血腥、暴利、變態與壓抑的旋律。

  眼前這女人穿肉白色的修身襯衣,一頭棕發在陽光下優雅,她嫵媚地倚坐在椅上,高低合適。

  女人的身段婀娜豐滿,翹著一雙白如凝脂的性感長腿,坐在這樣一張辦公椅上極不協調,別具誘惑。

  「你是胡靜?」張磊蹬大眼睛,「這是開了十級「美顏」了?」

  「連續工作幾天,有些累了。」胡靜眉頭緊鎖,目光銳利地看向張磊。冷艷女神范?

  「當了主管,人都不一樣了。」張磊打了個寒顫。

  「主管?人家要去總部財務部。」有人提醒說。

  「你要走了?」張磊心中有些不舍。「嗯,核總的事!」胡靜語出驚人。

  「合併?」,張磊明白了,傳言恐怕是真的,「中核建和中核要重組了。」

  張磊瞪大了眼睛,看著胡靜,心中五味雜陳。他沒想到,胡靜竟然要去總部財務部,更沒想到,中核建和中核的合併竟然已經箭在弦上。

  「是的,合併方案已經出台,只是還沒對外公布。」胡靜冷靜的說。

  中核科技已經發布公告,正在籌劃與中核建的戰略重組事宜。一旦方案確定,還需要獲得有關主管部門的批准。

  一個呼吸,張磊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他知道,這個消息對於整個項目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震撼。

  中核和中核建的合併,將帶來怎樣的變革和影響,誰也無法預料。

  中核與中核建的重組,就像是「談戀愛」。張磊想起這句話,不禁苦笑。這場「戀愛」的過程,究竟是迅速閃婚,還是長達十年的愛情長跑?現在看來,兩家公司的戀愛時間並不長,就將修成正果。

  回憶起中核和中核建的歷史。這兩家公司原最早均屬於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是核電行業的兩大巨頭。1999年,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中核總被劃分為中核和中核建。中核集團繼承了中核總的衣缽,承接了大部分產業,而中核建則負責核電工程、軍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設工作。

  多年來,兩家企業在各自的領域內深耕細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隨著全球核電市場的不斷變化和競爭的加劇,中核和中核建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合併,或許是最好選擇。

  中核與中核建的合併不意外。兩家企業業務互補,重組難度相對較小。合併後的中核,將擁有更強大的技術實力、更廣泛的市場資源和更優秀的團隊,競爭能力將大為加強。

  這無疑將有利於中核更好地在全球核電市場上競爭,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一路順風。」張磊伸出手。

  胡靜微微一笑,「再見!」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再次被推開,盧峰的身影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他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盧總管。」阿濤迎了上去,一邊奉承一邊「啪啪啪」幫他敲著背。

  這「莽漢」變了,婚姻果然能改變一個人,是「責任」還是「擔當」,又或者是。

  叮鈴鈴!

  張磊收到一條簡訊:台山核電核准。這算是板上釘釘了。

  「盧峰擔任計劃部經理。」張真摟著張磊的肩膀,「那小子有點東西。」

  原以為計劃部唯一的「獨苗」張真會成為副經理的,沒想到被鋼筋預應力隊分盧峰「搶了」。

  台山核電?這個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會議室里炸開了鍋。

  所有人都知道,台山核電站是中法兩國能源領域在華最大的合作項目,不僅技術先進,而且單機為國內最大175萬千瓦。

  「羨慕」,張磊剛坐下。

  盧峰走開,側身說:「賭約,你贏了。地點菜單你選,帳我結了。」

  「呵呵」,張磊明白,這賭約變成了盧峰的個人「升職」慶功宴。自己成了他升職的背景「幕牆」,果然,心思縝密。


  「恭喜你。」張磊第一個站起身來,向盧峰表示祝賀,「你還是選擇了國外技術。」

  「技術?」盧峰陰笑,「我現實罷了,不像你理想主義。」也是,盧峰一向是趨利避害,他根本不在乎什麼自主化,「牆頭草」而已,

  榮譽和地位。

  張磊搖搖頭,他不在乎,他將全力以赴,為「自主化」努力。

  盧峰前來帶著「任務」。

  開門見山。

  盧峰詳細介紹了台山核電項目的相關情況。他提到,台山核電站位於GD省台山市赤溪鎮,規劃建設六台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工程將引進第三代核電EPR技術,建設兩台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的核電機組。

  這項技術不僅具有高效、安全、環保等優點,而且已經過40多年全球357台在運壓水堆核電機組數千堆年的運營檢驗,可靠性極高。

  最重要就是「待遇高」,「福利好」,「晉升通暢」。

  這三個突出點,引人入勝。

  目的已經很明顯了,來嶺澳二期項目「拉人頭」。新項目一般都「缺人」,何況這種一對N。

  籌備中的核電項目:遼寧紅沿河、徐大堡;福建寧德、福清;廣東台山、陽江、廣西防城港,海南昌江。

  這樣看「熟手」很缺,二十一世紀最缺「人才」。

  會議結束後,張磊獨自坐在會議室里,陷入了沉思。十月份的項目進展會,儼然成了「告別會」。

  張磊明白,「機遇」就在眼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