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生產單位
第1059章 生產單位
「你昨天晚上去見了張校長?」
李組長的語氣很輕鬆,就像是兩個人坐在一起拉家常。
看來私廚那個地方並不保密,許大茂去的時候也都是光明正大。
身正不怕影子斜。
只要自身堂堂正正,何懼宵小之輩的流言蜚語?
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就把李組長的事情都說了說,包括被他燒掉的那三份『紀要』。
之前不說,是李組長沒問,而且那點事情,李組長知道更清楚,用不著他學舌,現在李組長問了,自然也是沒有隱瞞的必要。
「你倒是大氣,二十的股份,說給就給。」
「錢財乃身外之物,我只是看的沒有那麼重而已。」
「他又是三番五次的提醒,又是警告,那你現在有什麼想法?」
「他說他的唄,我從始至終,就只有一個想法,做好自己的工作,服務大家,只要不來找我的麻煩就好。」
「想法很好,你不找麻煩,麻煩找到你頭上呢。」
「那我就要絕地反擊了,不讓我活,那我也不讓人好過。」
倆人拉家常似的聊了半天。
李組長心思微轉,現在張校長拿了許大茂的錢,還是主動拿,許大茂以後應該是平安無事了。
細細想來,許大茂一路走來,做的都是好事,只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向許大茂同志學習』這個標語還真沒有寫錯。
想到這裡,又聽到許大茂說道:「李組長,您要不要出去轉轉?」
「你又看到了什麼?」
「看到您之前負責的文化辦公室改制了,看到書架上多了一本紅皮書,之前我還說請您幫我在管理局把把關呢,要不您屈尊過去指導指導工作?」
李組長從旁邊拿了一份記錄扔給了許大茂。
上面的內容更爆炸。
簡單的形容一下,可以用『頂崗實習』來形容。
但這個是只針對『文科生』,說大學文科生脫產太久了,容易滋生享樂的心態,而且自古以來都是『文人』治理土地,這些大學生脫離實際傾向十分嚴重,小資思想影響相當普遍,要是以後這些人掌握了生產資料,後果很嚴重。
所以必須要矯正,而且是『矯枉必須過正』。
這種狀況必須從根本上加以改變,今後的方向,是使文科院校附設工廠或遷到農場,辦成半工半讀或半耕半讀的學校,使文科師生通過生產勞動體會和學習我們社會的機會。
這玩意……許大茂都沒想過,對此他只想說上一句『高瞻遠睹』。
效果是立竿見影。
但說上一句實話,現在能讀大學的都是天之驕子,從小在家都沒有吃過苦,父母帶娃別提多嬌生慣養了,這直接讓他們去『半工半讀』『半工半耕』,百分百會有部分不滿情緒。
舉個例子,何雨水,要不是有許大茂,她讀不了大學,丁秋楠,同樣是一輩子考不上醫學院。
不要說農村,農村現在連小學都沒有,大部分住的還都是土坯房呢。
這是表象,更深的意義是在從『文化協會』到『大學文科生』,那下一步會是什麼呢?
讓高高在上的天才大學生,貼近群眾,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看完了吧?所以你不用擔心我,我工作不力,我退下來,我閒賦在家,讓有能力的上,我在家,我已經脫離了那個圈子,自然不會再找到我身上,也不會有人繼續針對我。」
「每個人都在為目標而努力,只要我主動跳出來,我就是安全的,還有……文化辦公室是我主動請辭。」
許大茂聽明白了。
李組長的意思就是別擔心他,他現在好的很呢。
也確實是如此,一路走來,走到了這個地位,身邊自然團結了一批朋友,同樣也是團結在別人身邊,必然不可能真的會怎麼樣。
怪不得是『談心談話』制度,還有那麼多的『冷處理』,去清閒單位『沉澱或養老』,這些都成了潛規則。
「我今天看報告,前幾天姬市長都去示範牧場視察,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還上了報紙,您就不去轉轉?山清水秀的是一個休養的老地方,半山坡上的環境比療養院都要好。」
「他是去看他兒子,報紙我看了,做的確實不錯,這也是大家都看重你的一點,關於工作,不僅是不折不扣的完成,還會拓展思維,做到最好,要想發展,離不開你這樣的人才,只要是一心為公的人,都不會對你反感,相反關鍵時刻,還會有人好心抬你一手。」
許大茂留下來和李組長一起吃了晚飯。
聊的挺多,基本上都是在聊家常。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李組長也沒有答應許大茂去管理局指導工作。
「組長,我這裡還是缺少兩個合適的人,現在開始籌建『獸醫部門』和『獸藥部門』,您這裡還有合適的人員嗎?」
「醫藥的事情,我這裡可沒人為你推薦……」
許大茂主動提出來,李組長都拒絕了,雖然不知道他在考慮什麼,但拒絕就是拒絕了,或許是不想安排太多的人?
許大茂是從來不想那麼多,只要有能力工作,不搞事就行。
吃過晚飯,天色漸暗,許大茂開車回家。
現在的管理局步入了正軌,真正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少,唯一的問題就是又開始缺錢了。
之前大手一揮,申請的所有經費都投入到了示範牧場裡面,而這幾個月招的人太多了,這些都要花錢去養著。
財務部門的人數已經增加到了十個人,就這還有人員缺口,每個月關餉,還要分三天發放工資。
許大茂之前出的主意,還去學校搞愛國青年宣傳那一套,別說現在了,再往後一百年,這個套路依舊好用。
就是事情發展的太快,導致現在連工資都不夠了。
熱血可以上頭,前提是能吃上飯,要是斷糧了,那就會立刻冷靜下來,什麼都不愛,只愛自己。
這件事也是沒有辦法,之前張校長提過這件事,許大茂也是又一次找了張校長。
不是要,是借,借了一筆錢用來發工資,等以後有錢了再還。
生產單位,只要是以後開始產出,就算是只拿五分之一,那也是很大一筆錢。
這個……就是壟斷經營。
二選一就是壟斷,那只有他們一家,應該是寡頭?
(本章完)
「你昨天晚上去見了張校長?」
李組長的語氣很輕鬆,就像是兩個人坐在一起拉家常。
看來私廚那個地方並不保密,許大茂去的時候也都是光明正大。
身正不怕影子斜。
只要自身堂堂正正,何懼宵小之輩的流言蜚語?
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就把李組長的事情都說了說,包括被他燒掉的那三份『紀要』。
之前不說,是李組長沒問,而且那點事情,李組長知道更清楚,用不著他學舌,現在李組長問了,自然也是沒有隱瞞的必要。
「你倒是大氣,二十的股份,說給就給。」
「錢財乃身外之物,我只是看的沒有那麼重而已。」
「他又是三番五次的提醒,又是警告,那你現在有什麼想法?」
「他說他的唄,我從始至終,就只有一個想法,做好自己的工作,服務大家,只要不來找我的麻煩就好。」
「想法很好,你不找麻煩,麻煩找到你頭上呢。」
「那我就要絕地反擊了,不讓我活,那我也不讓人好過。」
倆人拉家常似的聊了半天。
李組長心思微轉,現在張校長拿了許大茂的錢,還是主動拿,許大茂以後應該是平安無事了。
細細想來,許大茂一路走來,做的都是好事,只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向許大茂同志學習』這個標語還真沒有寫錯。
想到這裡,又聽到許大茂說道:「李組長,您要不要出去轉轉?」
「你又看到了什麼?」
「看到您之前負責的文化辦公室改制了,看到書架上多了一本紅皮書,之前我還說請您幫我在管理局把把關呢,要不您屈尊過去指導指導工作?」
李組長從旁邊拿了一份記錄扔給了許大茂。
上面的內容更爆炸。
簡單的形容一下,可以用『頂崗實習』來形容。
但這個是只針對『文科生』,說大學文科生脫產太久了,容易滋生享樂的心態,而且自古以來都是『文人』治理土地,這些大學生脫離實際傾向十分嚴重,小資思想影響相當普遍,要是以後這些人掌握了生產資料,後果很嚴重。
所以必須要矯正,而且是『矯枉必須過正』。
這種狀況必須從根本上加以改變,今後的方向,是使文科院校附設工廠或遷到農場,辦成半工半讀或半耕半讀的學校,使文科師生通過生產勞動體會和學習我們社會的機會。
這玩意……許大茂都沒想過,對此他只想說上一句『高瞻遠睹』。
效果是立竿見影。
但說上一句實話,現在能讀大學的都是天之驕子,從小在家都沒有吃過苦,父母帶娃別提多嬌生慣養了,這直接讓他們去『半工半讀』『半工半耕』,百分百會有部分不滿情緒。
舉個例子,何雨水,要不是有許大茂,她讀不了大學,丁秋楠,同樣是一輩子考不上醫學院。
不要說農村,農村現在連小學都沒有,大部分住的還都是土坯房呢。
這是表象,更深的意義是在從『文化協會』到『大學文科生』,那下一步會是什麼呢?
讓高高在上的天才大學生,貼近群眾,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看完了吧?所以你不用擔心我,我工作不力,我退下來,我閒賦在家,讓有能力的上,我在家,我已經脫離了那個圈子,自然不會再找到我身上,也不會有人繼續針對我。」
「每個人都在為目標而努力,只要我主動跳出來,我就是安全的,還有……文化辦公室是我主動請辭。」
許大茂聽明白了。
李組長的意思就是別擔心他,他現在好的很呢。
也確實是如此,一路走來,走到了這個地位,身邊自然團結了一批朋友,同樣也是團結在別人身邊,必然不可能真的會怎麼樣。
怪不得是『談心談話』制度,還有那麼多的『冷處理』,去清閒單位『沉澱或養老』,這些都成了潛規則。
「我今天看報告,前幾天姬市長都去示範牧場視察,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還上了報紙,您就不去轉轉?山清水秀的是一個休養的老地方,半山坡上的環境比療養院都要好。」
「他是去看他兒子,報紙我看了,做的確實不錯,這也是大家都看重你的一點,關於工作,不僅是不折不扣的完成,還會拓展思維,做到最好,要想發展,離不開你這樣的人才,只要是一心為公的人,都不會對你反感,相反關鍵時刻,還會有人好心抬你一手。」
許大茂留下來和李組長一起吃了晚飯。
聊的挺多,基本上都是在聊家常。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李組長也沒有答應許大茂去管理局指導工作。
「組長,我這裡還是缺少兩個合適的人,現在開始籌建『獸醫部門』和『獸藥部門』,您這裡還有合適的人員嗎?」
「醫藥的事情,我這裡可沒人為你推薦……」
許大茂主動提出來,李組長都拒絕了,雖然不知道他在考慮什麼,但拒絕就是拒絕了,或許是不想安排太多的人?
許大茂是從來不想那麼多,只要有能力工作,不搞事就行。
吃過晚飯,天色漸暗,許大茂開車回家。
現在的管理局步入了正軌,真正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少,唯一的問題就是又開始缺錢了。
之前大手一揮,申請的所有經費都投入到了示範牧場裡面,而這幾個月招的人太多了,這些都要花錢去養著。
財務部門的人數已經增加到了十個人,就這還有人員缺口,每個月關餉,還要分三天發放工資。
許大茂之前出的主意,還去學校搞愛國青年宣傳那一套,別說現在了,再往後一百年,這個套路依舊好用。
就是事情發展的太快,導致現在連工資都不夠了。
熱血可以上頭,前提是能吃上飯,要是斷糧了,那就會立刻冷靜下來,什麼都不愛,只愛自己。
這件事也是沒有辦法,之前張校長提過這件事,許大茂也是又一次找了張校長。
不是要,是借,借了一筆錢用來發工資,等以後有錢了再還。
生產單位,只要是以後開始產出,就算是只拿五分之一,那也是很大一筆錢。
這個……就是壟斷經營。
二選一就是壟斷,那只有他們一家,應該是寡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