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抵達沙爾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聰六年(1632年),後金汗皇太極率兵征察哈爾部林丹汗,途經土默特。土默特部首領俄木布與及部屬古祿格、杭高、託博克等歸降後金,皇太極命其「安堵如故」,仍管轄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及土默特部。

  天聰九年(1635年),俄木布以罪削爵,失去了土默特部的統治權。

  崇德元年(1636年),後金分土默特壯丁3370名為十隊,後又編土默特部為左右翼兩旗。清朝認為土默特部「地為我朝賞還之地「,不是「帶地投誠「,故不設扎薩克,改為都統、副都統。

  同時任命古祿格為左翼都統,杭高為右翼都統,托博克授三等參領、台吉,隸右翼。後康熙年間杭高之子巴桑因罪削職,由托博克繼任右翼都統之職。

  兩旗共十二甲,六十佐領。每佐額定兵員150人。50人為現役兵,一百人為預備役兵。兩旗在冊壯丁(即現役兵)人數為3370名,戶口大約在萬戶上下,人口3萬至4萬人。

  明清鼎革之際,土默特部人口驟減,原因甚多,主要是部眾西遷青海,東遷阜新甚多,再加上內訌及兩次戰爭,最終每甲僅有3000多人。而包頭村就屬於土默特右旗六甲三佐領巴拜轄下,佐領的章蓋衙門設在沙爾沁村。

  處於六甲最西的包頭村便是巴氏家族獨占的「戶口地」。

  戶口地為清廷撥劃給蒙古兵丁養家當差之資、受官府及法律保護,蒙古兵丁對戶口地有個人完全支配的權利。

  前往巴氏家族所在地的路上,旺泰將土默特部近百年來的歷史講給了顧慎行,讓顧慎行知識大漲。

  同時也了解到旺泰的高祖便是第三任右翼都統托博克,巴拜的高祖則是第一任右翼都統杭高,杭高與托博克乃是本家兄弟,這樣算下來旺泰與巴拜算是同輩兄弟。

  當初巴桑因戰後論功賞罰時被奪去了右翼都統一職,接替他的托博克並沒有落井下石,反而替巴桑求情免除罪行回鄉隱居起來,還給右翼六甲三佐領這個世襲佐領的位置轉給了巴桑之子。

  本就共屬一宗的兩家族俱為土默特右旗顯宦家族,幾十年來一直掌握了右旗上至都統、參領,下至佐領、驍騎校等大大小小的職位。

  兩家族成員平日就聯繫密切,而旺泰與巴拜兩人的關係自然不會生疏,尤其自旺泰擔任薩拉齊筆帖式後,兩人交往更多了些。

  聽旺泰這麼一說,顧慎行覺得包頭一行應該很是順利。

  旺泰望著一馬平川的草地上出現了不少被開墾的方方正正的農田,不無擔憂地說道:「顧兄弟,你可不知道這年頭來口外租地耕種的民人越來越多,旗內不少的牧民都將自己的戶口地租押給了民人收田租,只留一點牧場養些牛羊,真不知道這種情況若是持續下去是福是禍啊?」

  顧慎行沉思片刻,良久才說道:「這種事是福是禍,我們也無法預料。民人出口來到塞外耕種除了為了求活之外,未必沒有朝廷在其後做推手,如今關內人口劇增,加上一遇災害,必會產生大量流民。流民聚便會生事,若是這塞外能安置逃荒災民,減少可能流民生事的風險,對於朝廷來說自是百里而無一害。

  再說牧民將自己土地租押給擅長耕種的民人,只要雙方覺得價格合適達成合約便就足夠了!如果真到了起糾紛的地步,那只需要官府進行判決即可。」

  聽到顧慎行的回覆,旺泰點了點頭,他突然覺得自己的擔憂有些多餘了。

  畢竟自己家族也將不少名下土地租給了民人墾殖成了農田,每年收取的田租要比養牛羊賺的更多。

  只是他心裡總有一絲的疑惑:如果草原上的牧民都靠田租生活,不再放牧了,那還是牧民嗎?

  旺泰隨即將自己的疑惑說與顧慎行聽,想要聽聽對方怎麼樣的看法。

  「旺大哥,你覺得牧民們平日裡放牧牛羊牲畜辛苦嗎?」

  面對顧慎行的詢問,旺泰先是有些錯愕,隨後直接說道:「這有什麼啊?牧民不就是天生要放牧的嗎?何來辛苦一說?」

  顧慎行感嘆道:「是啊!牧民要放牧,民人要耕種,仿佛這是與生俱來的習性!可這真的是他們所願意做的嗎?」

  「這……」

  還沒等旺泰回答,顧慎行繼續說道:「他們之所以這麼無非是想活下去,讓自己能養活家人以及過得更好一些,不必時時挨餓受凍!我想如果他們有更好的出路,必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這條路。

  讓我們回到剛才你的疑惑,牧民放牧是為了生存,將戶口地租給民人耕種收田租同樣也是為了生存,但他們可以不需要辛苦勞作,也不用擔心天災損失牛羊牲畜便可以獲得田租,那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旺泰似懂非懂,接著又問道:「那些租押土地進行開墾耕種的民人們呢?他們就真的甘願將自己的勞作所得拱手送出去嗎?」

  顧慎行嘆了口氣道:「這些失去土地的民人為了生存,拖家帶口,背井離鄉,在這塞上尋得一片田地耕種便已經十分難得,那裡還有什麼不情願的事?與此相比,這些牧民們反而過得要比民人好上不少!」

  旺泰不再說話,陷入了思考中,顧慎行見狀也就沒有再繼續發表看法。

  顧慎行多少也知道現在的雍正皇帝在即位後先後推行三大新政,表面看是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但深層的目的還不是要鞏固皇權的統治。

  出發的目的決定最終的結果,所謂的新政到頭來落在百姓身上最終也會變了味,受苦也是這些百姓。

  「噠噠噠…」

  一陣馬蹄聲傳來,顧慎行看到原來是前去探路的丁伯林返回了。

  只見丁伯林策馬來到他的身邊,說道:「東家,前面有處村落!」

  丁伯林的匯報也驚醒了沉思中的旺泰,旺泰定睛一看,轉身對顧慎行說道:「顧兄弟,前面就是沙爾沁村,巴拜的章蓋衙門就在那裡,我們過去看看他在不在!」

  顧慎行點頭應道:「那就聽旺大哥的,咱們過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