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秦嶺深處有道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末清初戰火不斷,百姓們被苛捐雜稅壓得抬不起來頭,民不聊生餓殍千里。大多數百姓因為戰爭流離失所,少數百姓為了活命往深山裡逃去避難,但山上多瘴氣,兇險猛獸更是數不勝數,多少人還未走到大山深處便被猛獸吞噬,或中瘴氣而亡。更有甚者,如若還留在村子裡,那八九歲兒童便會被明軍抓來充當兵源,包括婦女也要給明軍製作軍服等軍需品。有人認為到了軍隊起碼能吃飽飯不會餓肚子,沒想到的是軍隊軍餉、糧草早已被貪官污吏搜刮乾淨,連士兵一天也只能吃一頓棒子麵摻雜草灰的稀飯勉強果腹,更別說抓來的婦女兒童了,不是餓死也會勞累而死。

  而明朝也處於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中,北有後金蠢蠢欲動,全國各地又爆發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可以說是當時百姓真是苦不堪言,連活著都成為一種奢侈。就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中,秦嶺深處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坐落著一座道觀。地方不大,只有一座正殿,殿裡供奉的是道教祖師爺——李耳,也就是人們嘴中常說的太上老君是也。正殿兩側寫著一副對聯,上聯是「紫氣東來善度者度己」,下聯是「青牛吼峪修仙人修世」,橫批「老子第一」。正殿年久失修,屋頂漏風又漏雨,窗戶上的糊紙早已消失不見,偶爾一陣風吹過,只聽見嘎吱嘎吱地響聲。唯一能看的過去的就是香案上香碗裡香火不斷,看得出來有專人負責上香,不讓其滅掉,還算對祖師爺孝順。正殿兩旁分別坐落在一座茅草屋,一座是柴房加廚房,另一座則是睡覺休息的屋子。整個道觀就這麼大,正殿破茅草房更破,乍一看去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農戶家的茅房。就是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廚房裡有一個少年在燒火做飯,少年熟練的引火燒飯,嘴裡還不斷咒罵:「臭老道士,缺德帶冒煙了,我不就是沒給你帶老虎肉吃嗎?至於打我三十大板嗎?還要用清罡劍打!太過分了!我是故意的嗎?我不是看見老虎還有一兒一女嗎,如果把母老虎抓回來,你讓小老虎怎麼辦?你怎麼就能這麼忍心讓人家母子分離?這個老混蛋!」邊說著,小道士邊時不時揉揉屁股。用老道士的話說就是:這清罡劍平常地仙都挨不住一下,我這是打你嗎?我這是助你修行啊!越想越氣,小道士眼睛提溜亂轉,「有辦法了!」小道士心想,「今天剛好從西山兔洞裡找到一些彩色蘑菇,就當給你的下酒菜了。哈哈哈」。說干就干,小道士趕緊起鍋燒油,把蘑菇一股腦倒進鍋里炒了起來。話說這西山兔洞是一隻快成了精的兔子的老巢,都說狡兔三窟,可這兔子偏偏鬥不過小道士,每次精心弄來的珍饈都會被小道士洗劫一空。最後都進到老道士嘴裡了,要說虧欠,這一老一小道士虧欠兔子頗多啊,但山里其他動物卻對兔子感謝至極啊。如果沒有它的珍藏,可能秦嶺多半的動物要提前滅絕了。

  不一會,蘑菇的香味飄了起來,小道士抽了抽鼻子,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這蘑菇的詭異之處,小道士絕對會風捲殘雲般諏進嘴裡,一點不給老道士留。但這蘑菇確實神秘至極,不但色彩艷麗,而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自動變色,小道士特意留意了一下,大約半炷香時間左右變換一次。而且小道士親耳聽見蘑菇不見後,那兔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那真老慘了。小道士扣了扣耳朵,晃了晃腦袋,端起乘好的蘑菇往老道士的房間走去,這也是小道士的房間,由於道觀太小,只有一間房供老少兩個道士睡。小道士從前埋怨過老道士,說為什麼要把道觀建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啊,香火錢香火錢沒有,連溫飽還得親力親為,為啥不建到那繁華大都市,不求明大都,就是建在武當山山腳下也行啊。當時老道士破天荒的沒有反駁小道士,眼睛了充滿了回憶,只是怔怔地看著小道士欲言又止,過了好一會才說了一句:「哎,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當時小道士不明白老道士的話,也不明白老道士眼睛裡的含義,現在他明白了,那叫失落。進屋後,老道士沒在,「肯定是打完我後又去山上調戲大馬猴去了。」小道士心想,除了日常的功課修煉意外,老道士最愛的就是去秦嶺深處找各種快成了精的母動物,不為了別的,一是當小道士還小的時候,要點奶水給小道士喝,二是也可以打發打發山中無聊的時間。小道士是老道士從外面撿來的,當時抱回來時還不足兩月,正是靠著動物奶水小道士才活了下來。小道士問過老道士從哪撿的他,老道士只說自己活得太久很多事都記不起來了,當然也包括從哪撿來自己的這件事。小道士氣的牙痒痒,但是他知道老道士對他的好對他的愛,所以慢慢長大以後小道士再也沒問過自己哪來的這個話題。

  見老道士不在,小道士把蘑菇放在桌子上,又去正殿看了看裡面的香火,還有半支香的長度,小道士心裡算著,便來到院子中間打坐了起來。看似打坐,實則是修煉老道士教他的《三清修氣決》,從小道士懂事起,老道士就一點一點給小道士講解《三清修氣決》,直到小道士開始自己慢慢修煉。說來也怪,小道士自修煉以來從未生過病,睡眠質量更是好的出奇,只要閉上眼幾個呼吸之間便大睡起來。早上起來感覺特別精神,感覺山里植物和動物的氣都撲向他,精神都為之一振。用老道士的話說:「這算什麼,只要你堅持修煉,你會發現現在這些都是皮毛,等你修成之際,給你個皇帝噹噹你都不會看一下!」。當時小道士只覺得老道士在吹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抬手間,檣櫓灰飛煙滅。誰不願意當皇帝?!可後來隨著長時間的修煉,小道士越發感覺這修氣決的神秘莫測,發覺自己修煉的時間越長,對修氣決的疑問越深,總感覺這不是一般的到家修身健體的典籍。

  沒一會,老道士回來了,只見老道士身上穿著全身補丁的道袍,頭髮髮髻高高盤起,可能是跟大馬猴打鬧的緣故,髮髻鬆了,明顯沒有老道士剛走時那麼整齊了。老道士邁著四方步,手上拿著拂塵,與道袍不同的是這拂塵明顯看出來是老道士精心呵護的,一塵不染,甚至老道士都沒讓小道士碰過。老道士身材高高瘦瘦,但臉上線條像是刀削似的,用老道士話說這叫歲月。褶子不多但也不少,紅光滿面讓人不清楚老道士到底年齡幾何。老道士看見小道士在打坐,喊了起來:「乖徒兒,為師回來了,快,給為師上酒上菜。」。小道士聽見後,暗到好嘞,轉身往廚房走去,給老道士接上一碗猴兒酒,端到桌子上,和蘑菇一起送到老道士面前。老道士盤腿在炕上坐著,先是喝兩口酒,嘬了一聲,然後拿起筷子向蘑菇夾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