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賽里斯帝國(Serica Empire)(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繼續來談論世界觀吧!

  到了近現代的時候,各國也開始利用起地球上本來就存在的能源了——這個時間比起我們的世界還是有些晚了,不過還好,他們趕的及時。

  和我們的世界不同,這些能源其實有很多都是由巨獸的屍體所化的,只不過人們沒有想到這一點而已。

  他們所看見的那些什麼化石,其實都是超級生物肚子裡的殘渣。

  在神話傳說中,一些巨人的遺體會化為大山,長出植物,這種說法其實沒錯,因為它們死後真的會化為地表上自然存在的各種物質。

  ……

  星曆1892年,希斯利亞地區發現大規模油田和金剛石礦,儲量之大,甚至可以直接改變金剛石價格。

  因此,兩國之間爆發了新一輪摩擦,最開始衝突流血,還好,他們都很節制,直到結束前都沒有真刀真槍的蠻幹,因此只能算是小摩擦。

  摩擦持續了整整八年,賽里斯和葉尼塞二國誰也沒有占到便宜,也沒有人能夠利用這種剛剛開發出來的新能源,更沒有人有膽子開採價值連城的金剛石,因為兩邊都處對方的嚴密監控之下——

  賽里斯的軍營里有飼養著超過兩千隻鴿子和六百隻鷹。

  葉尼塞的大營里餵養著一千多條純血獵犬,嗅覺敏銳,關鍵是嗓門驚人的大,都布置在礦區周圍,將那地兒里三層外三層的包的跟粽子一樣。

  哪怕想從那幾個封存的油井裡挖桶油出來都沒任何辦法。

  於是他們又繼續僵持下去,搞得沒完沒了的。

  直到這片區域成為了天華和伏爾加聯盟的分界線,關於此地的開挖才隨著油量逐漸減少而消停。

  而這時,一位普通的地質學家,出於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進入到了礦井深處,開始探索。

  他無意間發現了巨大的洞穴和骸骨,那些骸骨如此高聳,令人嘆為觀止,如同神的造物。

  修長的肋骨如同彎月一般,將整個洞穴籠罩在一起,巨獸的表皮形成了堅固的化石質,從而撐起了這個龐大的空間。當內臟全部腐爛之後,這個洞穴也就保持下去了,維持了無數年。

  當工人們開始打井的時候,有空氣泄漏進去,從而讓此地開始外界聯通。洞穴內部充滿著一種令人噁心的氣體,後來發現,那是大量的氨氣。

  這個洞穴的秘密並沒有被人所知,反倒被天譴部牢牢的隱藏著,因為它似乎可以通往地下世界。

  ……

  星曆2300年,戰火飛騰。

  多次出現的百年戰爭,將會在後面新開章節仔細述說。

  這時,原本處與對峙狀態,關係非常不好的伏爾加聯盟和賽里斯帝國也被迫進入了同盟。

  在百年戰爭時期,賽里斯帝國是主要參與國之一,與其他改革國家組成了反獨裁聯盟,對抗大敵。

  最開始的時候,賽里斯帝國根本不屑於那幾個敵人。

  可葉尼塞東線遭到大規模入侵,防線幾乎是一夜之間全面崩潰,這就引起了部分人的警覺,開始為帝國增添新式武器,並預防新一輪戰爭。

  本來帝國根本不打算加入戰爭中,直到因為一次導火索事件,而徹底引燃了全民的怒火。

  帝國被迫加入戰鬥,對抗不知何時已經崛起的強敵,在希斯利亞平原上與他們展開了堪稱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以及戰壕戰。

  制度:

  賽里斯帝國一直採用三省六部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別處理各種國家大事,同時又相互制約,所有的決策都必須向皇帝過目。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門如同現在的行政管理機構,分別處理單項事務。

  這項制度極大地促進了帝國的發展,讓龐大的帝國運轉得井井有條,可越到後面卻衍生出了一些弊端。

  比如說,皇帝只有一人,無法過問太多的國事,那麼就會有大臣把持國事,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這件事最大的影響,也許是幾百年前貶掉了尚書,李琉青。

  他是什麼人,會在未來和各位讀者老爺們揭曉答案。

  如果各位願意看到這一幕,就會發現後面究竟有多震撼。

  劇透一下:李青檸~


  ……

  早在兩千年前,賽里斯帝國就已經對全世界開放了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以及海上絲綢之路這三條對世界貿易路線,惠及了全球多數地區,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四大發明被帶到了全世界,從此西方也擁有了火藥和造紙術。

  在那個時代,賽里斯擁有全球首屈一指的艦隊和商船隊,並被認為是通過航行抵達美洲最早的國家。

  還有考古學家曾經在紐西蘭群島和澳大利亞出土過印有賽里斯帝國官方印章的巨型雕像。

  關於這個國度的奇蹟實在是太多了,並留下了大量史料證明。他們熱衷於建築,富有探險精神,並大力宣揚文化,敢於接納新的知識。

  《賽里斯通鑑》曾經有過記載:賽里斯船隊從琉青港出發,繞著本國領海走了一個回字形巡航後一路北上,通過因為地質結構塌陷而新形成的白令海峽,船員們目睹了廣袤的冰原。

  因吸取了過去遠洋航行時會得敗血症的教訓,船隊攜帶了幾十噸用水桶浸泡的大豆以及大量蔬菜和番薯之類能長時間保存的食物,這就保證了賽里斯人在遠洋航行中不會得病。

  「次年夏,漸入北洋,乘船行於千百里有餘,現水面多白石,大者如巨峰,小者如伏虎,隱於水下者十之八九,露於水面者僅十分之一餘……管帶馬明洋持遠眺之鏡,見百萬白山漂浮,冷冽之氣撲面而來,見者無不脊背發寒,有如凜冬降臨,不由得感慨一聲:洛陽盛夏,北海冰封!敢問山河,可阻志存!!」

  這就是對北冰洋的最早描寫,賽里斯人最開始就是優秀的航海家,留下太多的實物證據。

  馬明洋是著名的探險家、船長,同時也是一位詩人,留下了一千多首詩。在這個與我們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里,被認為是第一個抵達南極的人,同時也是第一個登上富吉山的人。

  那句「敢問山河,可阻志存」,更是向著廣袤的山河表達了他的遠大志向,是許多人的座右銘。

  「登山眺望,百里寸草不生,有一大山錐形而上,山口煙霧繚繞……吾與隨行二十餘人奮力登頂,見赤焰騰空,好不厲害,如火焰山一般,張口吸氣,黑氣灌鼻,隨者被熏倒數十……馬匹失措,久之倒地,不得以打道回府。」

  據考證,這描寫的是扶桑的富吉山,一座幾百年前曾經爆發過的活火山,現在則是休眠火山。

  由此可見,扶桑與賽里斯之間的淵源可謂是源遠流長。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