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孫臏:圍魏救趙--入魏立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入魏立功

  魏國宮殿之中,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大殿之上,泛起一層金色的光暈。魏惠王高坐於王座之上,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好奇,等待著孫臏的到來。

  孫臏是龐涓向魏惠王推薦的人才。龐涓下山後投奔了魏國,很快便得到了魏惠王的重用,擔任了將軍之職,幫助魏國打了不少勝仗。

  但是,龐涓知道自己的才華不如師弟孫臏,這讓他既嫉妒又忌憚。龐涓深知,孫臏無論到哪國,今後必將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威脅。這個天下如果沒有師弟孫臏作為對手,他龐涓可以自信地說是天下無敵了。與其到其他國家自己無法控制,還不如招聘到魏國,居於自己之下,受到自己的控制。於是,他向魏惠王舉薦了孫臏。

  宮殿外,春日的微風輕輕拂過,帶來絲絲清新的氣息。花園中,百花爭艷,五彩斑斕的花朵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粉色的桃花如天邊的雲霞,嬌艷欲滴;白色的梨花如雪般純淨,素雅高潔;紅色的牡丹則大氣華貴,盡顯王者之姿。綠樹成蔭,枝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智者奏起歡迎的樂章。

  片刻之後,只見孫臏在侍從的引領下,緩緩步入宮殿。他身著一襲簡潔而素雅的長袍,長袍雖有些陳舊,卻乾淨整潔,更顯他的質樸與沉穩。他身姿挺拔如松,雖歷經磨難卻依然散發著一種不屈的氣質。他面容清俊而堅毅,劍眉微微上揚,透露出睿智與果敢。一雙眼眸明亮而深邃,猶如夜空中的星辰,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黑色的長髮整齊地束起,在微風中輕輕飄動,增添了幾分儒雅之氣。

  孫臏來到殿中,微微躬身,向魏惠王行禮。魏惠王連忙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緊緊地盯著孫臏,迫不及待地想要聽聽這位傳說中的智者的見解。

  孫臏直起身來,目光清澈而深邃,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大王,當今之世,各國紛爭不斷,天下大勢如風雲變幻,難以捉摸。然,若能洞察其規律,把握其機遇,魏國必能在這亂世之中崛起,成就霸業。」

  魏惠王微微點頭,示意孫臏繼續說下去。

  孫臏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睿智的光芒:「大王,從天下大勢來看,各國之間雖有強弱之分,但並無絕對的霸主。魏國地處中原,交通便利,物產豐富,實乃天下之要衝。若能善加利用這些優勢,廣納賢才,發展經濟,強軍備戰,必能在各國之中脫穎而出。」

  魏惠王聽得入神,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孫臏接著說道:「在軍事謀略方面,戰爭之勝負,並非僅僅取決於兵力之多寡,而在於戰略之謀劃、戰術之運用。大王,如今各國之間的戰爭,已不再是簡單的兵力對決,而是智慧與勇氣的較量。」

  他微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以魏國之實力,若能採用奇正相生之策略,正兵以抗敵,奇兵以制勝,必能在戰場上取得優勢。同時,要注重情報的收集和分析,了解敵人的弱點和動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魏惠王聽得頻頻點頭,心中對孫臏的才能越發讚賞。

  孫臏又說道:「在戰爭中,地形之利用也至關重要。不同的地形對軍隊的部署和作戰方式有著不同的要求。大王,魏國境內山川河流眾多,若能充分利用這些地形優勢,制定合理的作戰計劃,必能在戰爭中占據主動。」

  他走到大殿中央,用手指著地上的地圖,詳細地分析著魏國周邊的地形和各國的勢力分布。他的話語條理清晰,分析透徹,讓魏惠王和在場的大臣們都聽得入了迷。

  「此外,軍隊的訓練和管理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大王,要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必須嚴格訓練士兵,提高他們的戰鬥素質和紀律性。同時,要重視將領的選拔和培養,讓有才能的將領帶領軍隊,才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

  孫臏說完,靜靜地站在那裡,等待著魏惠王的回應。魏惠王沉默了片刻,然後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先生所言,句句在理。有先生輔佐,我魏國何愁不能稱霸天下?寡人封你為大夫,你和師兄龐涓就輔佐寡人爭霸中原吧。」

  「師弟,為兄恭喜你得到大王的重用。」龐涓臉上掛著虛偽的笑容。

  孫臏看著龐涓,心中十分高興,他感謝師兄的推薦:「師兄,能與你一同為魏國效力,實乃幸事。」

  從此,孫臏就在魏國住了下來,和龐涓同朝為官。

  公元前 262年,春寒料峭,冷風呼嘯著席捲大地,仿佛要將世間萬物重新拽回寒冬的懷抱。龐涓與孫臏率領著魏國大軍,行進在進攻趙國首都邯鄲的道路上。軍隊的腳步聲如雷鳴般震響,揚起的塵土在冷風中肆意飛舞,與那灰暗的天色交織在一起,仿佛一片陰霾籠罩著這片土地。


  龐涓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眼神中透著冷峻與自信。他身著華麗的戰甲,那戰甲上的金屬紋飾在黯淡的光線下依然閃爍著冰冷的光澤,彰顯著他在魏國的赫赫威名。孫臏則坐在一輛略顯簡陋的車駕中,面容沉靜,目光深邃,仿佛在思索著什麼精妙的計謀,那無形的智慧氣息似乎在他周圍瀰漫開來。

  就在他們即將兵臨邯鄲城下之時,一名魏軍信使快馬加鞭趕來,帶來了魏王的緊急命令:下令龐涓暫停對趙國的進攻,即刻率領最精銳的部隊前往河西,與侵略的秦軍展開殊死決戰。

  原來,抵抗魏趙侵略的另一路大軍在公叔痤的率領下,先是成功擊敗了聯軍,然而為了在功績上壓倒龐涓,在乘勝追擊時,單獨轉兵去攻打趁機來襲,想要奪回河西之地的秦國軍隊。結果在激烈的戰鬥中戰敗被俘。魏國西部戰場瞬間陷入了極度危急的境地,如不及時救援,魏國的大片領土將面臨被秦軍侵占的危險。魏惠王權衡再三,果斷命令龐涓撤軍西轉。

  龐涓接到命令後,心中雖有不甘,但軍令如山,他深知魏國的安危此時全繫於他一身。他與孫臏迅速商議對策,孫臏略作沉思後,提出了一條聲東擊西、攻其必救的妙計。龐涓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與決然,當即決定依計而行。

  龐涓與孫臏站在營帳之中,營帳內的牛油燭火搖曳不定,光影在他們臉上晃蕩。龐涓皺著眉頭,滿臉不甘地說道:「本以為此次攻趙,邯鄲可手到擒來,卻不想被這突發之事攪擾,功敗垂成!」言罷,他重重地一拳砸在桌案上。

  孫臏微微抬起頭,目光沉靜,緩緩說道:「師兄莫急,如今雖局勢有變,但危機之中亦有機遇。秦軍來勢洶洶,西部戰場固然危急,可若我等能巧妙應對,或可反敗為勝,成就不世之功。」

  龐涓轉過身,眼睛緊緊盯著孫臏,急切地問:「師弟有何妙計?快說來聽聽。」

  孫臏踱步片刻,然後停下,目光中閃過一絲睿智:「師兄,那秦國雖強,但兵力亦有限。我觀黃河天險,可作文章。你看,我們可在黃河上架設浮橋,大張旗鼓地佯裝要從正面渡河強攻。此為『聲東』之舉,必能吸引秦軍主力往此處集結。」

  龐涓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又問:「那『擊西』又當如何?」

  孫臏走到營帳中的地圖前,手指著黃河上游一處標記,說道:「此處,秦軍防守相對薄弱。我們挑選精銳士卒,在一個夜色濃重、風雨交加之時,讓部分軍隊在浮橋處佯裝渡河,大造聲勢。而師兄你親率主力部隊,悄悄由此處北上,偷渡黃河,直撲秦都櫟陽。櫟陽乃秦國之根本,一旦受到威脅,秦軍必定回援,如此一來,河西之危自解,我們還能占據主動,甚至有可能重創秦國。」

  龐涓聽後,眼睛一亮,但又有些疑慮:「此計雖妙,可萬一秦軍有所察覺,或者我軍在偷渡過程中遭遇不測,該當如何?」

  孫臏輕輕一笑:「師兄多慮了。秦軍如今志得意滿,料想我軍會慌亂應對,不會輕易想到我們有此奇謀。至於偷渡風險,我已仔細研究過那處地形,雖有難度,但憑藉師兄的領兵才能與我軍精銳,只要行動隱秘迅速,必可成功。且我會在此處設下疑兵之計,進一步迷惑秦軍,確保師兄一路順利。」

  龐涓沉思良久,臉上漸漸露出笑容,雙手抱拳向孫臏行禮:「師弟果然高才,此計甚善,就依師弟所言,我這便去安排。」

  孫臏趕忙回禮:「師兄客氣了,你我當齊心協力,共保魏國。」

  大軍馬不停蹄地趕到黃河岸邊,彼時,天空突然變得陰沉起來,厚重的烏雲如黑色的棉絮般迅速堆積,似乎要將整個蒼穹壓垮。龐涓立刻下令士兵們在黃河上架設浮橋。一時間,黃河邊熱鬧非凡,魏軍士兵們喊著號子,搬運著一根根粗壯的圓木,忙碌地搭建浮橋。那浮橋在黃河之上逐漸成形,宛如一條巨龍橫跨兩岸,似乎在向對岸的秦軍示威。龐涓有意讓士兵們在浮橋附近大張旗鼓地進行渡河準備,製造出要從這裡大規模進軍的假象,誘使秦軍將主力部隊向此地集結。

  在一個漆黑如墨的夜晚,狂風大作,呼嘯的風聲如同鬼哭狼嚎,吹得樹木沙沙作響,似乎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奏響詭異的序曲。天地間仿佛被一塊巨大的黑布所籠罩,伸手不見五指。龐涓挑選出部分魏軍,命令他們佯裝要經浮橋過河,燃起大量火把,製造出一片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景象。而他自己則親率精銳部隊,如暗夜中的幽靈一般,悄悄北上。

  他們借著夜色的掩護,避開了秦軍的主力防線,找到了一處防守薄弱之處。龐涓一馬當先,率領士兵們迅速渡過黃河,此時,天空中飄起了細雨,冰冷的雨滴打在士兵們的臉上,混著他們額頭的汗水,模糊了視線。但他們依然堅定地向著秦都櫟陽進發,那櫟陽乃是秦國的心臟所在,一旦被攻破,秦國必將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龐涓的軍隊在風雨交加的夜色中疾馳,馬蹄聲在寂靜的夜空中迴蕩,仿佛是死神的腳步,一步步逼近秦國的都城。


  秦軍雖奮力拒斥,怎奈黃河天險已被突破。龐涓在百姓的支持下,一路勢如破竹,攻破櫟陽,奪回了河西。秦國被迫遷都,魏國聲威大振。

  孫臏以其精妙絕倫的謀略,成功助力魏國在一場關鍵戰役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消息傳至魏惠王耳中,這位君王龍顏大悅,當即決定隆重嘉獎孫臏。

  大殿之上,氣氛莊重而熱烈。魏惠王高坐於華麗的王座之上,身著繡有金色龍紋的錦袍,頭戴璀璨的王冠,盡顯王者威嚴。兩旁的文武百官整齊排列,目光齊聚在大殿中央的孫臏身上。孫臏身姿挺拔,雖面容清瘦卻透著一股睿智之氣,他恭敬地向魏惠王行禮,舉止間盡顯謙遜。

  魏惠王面帶微笑,聲音洪亮地說道:「孫臏卿家,此次戰役,你以非凡的智慧運籌帷幄,令我大魏轉危為安,實乃功不可沒。你的謀略如神來之筆,讓寡人和眾臣都驚嘆不已。今特賞賜你黃金千兩、良馬百匹、宅邸一座,以彰你之功,望你能繼續為魏國效力,再創佳績。」言罷,魏惠王親自走下王座,將象徵賞賜的詔書遞到孫臏手中。

  群臣見狀,紛紛跪地高呼:「大王聖明,孫臏大人實至名歸!」

  龐涓站在百官之中,臉上原本掛著的笑容瞬間僵住,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鷙。他看著孫臏春風得意的模樣,心中的嫉妒之火如火山噴發般熊熊燃燒起來。他暗自咬牙切齒,心想:「這孫臏不過是初出茅廬,竟如此輕易地就得到了大王的這般賞識,長此以往,我的地位必將被他取代。」然而,龐涓畢竟在朝堂之上混跡多年,極擅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

  龐涓強擠出一絲笑容,走上前去,看似真誠地向孫臏祝賀道:「孫兄,恭喜恭喜啊!你這等才華,真乃我魏國之福。今日得此殊榮,實乃眾望所歸。愚兄自愧不如,日後還得多向孫兄請教才是。」龐涓一邊說著,一邊雙手抱拳,向孫臏行禮,只是那微微顫抖的雙手,暴露了他內心的極度不平靜。

  孫臏趕忙回禮,謙遜地說道:「龐兄過獎了,若無龐兄平日的照拂與提點,孫臏安能有今日。這功勞也有龐兄的一份。」

  龐涓心中冷哼一聲,臉上卻依舊堆滿笑容:「孫兄莫要謙虛,你之謀略,我龐涓是望塵莫及。只盼日後你我兄弟二人能攜手共進,為魏國的霸業添磚加瓦。」說罷,龐涓拍了拍孫臏的肩膀,那看似親切的動作,卻仿佛帶著千斤的重量,充滿了虛偽與做作。

  待眾人散去,龐涓獨自一人回到自己的府邸,他將自己關在書房之中,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心中不停地盤算著如何才能除去孫臏這個心腹大患,那嫉妒與怨恨如同惡魔一般,逐漸吞噬著他的理智,一場針對孫臏的陰謀,正在他心中悄然醞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