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文武雙全小旋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三留在莊院,同柴進把酒言歡,兩人你來我去,推杯換盞,一副相見恨晚模樣。

  李四韓斌,帶著幾十名心腹莊客,打上「小旋風」的旗號,騎馬呼嘯而出,前去接張教頭一行人。

  「三郎,你做的恁般大事,哥哥聽說後,就像三伏天喝下一碗冰水,直從頭爽到腳。」

  這位柴大官人,是在一個月前,通過東京客商,了解到的縱火刻字案。

  在官府下發的逮捕公文中,張三雖然只是個執行者,卻最得柴進看中

  他貴為前朝皇族後裔,自然對那些個朝臣無感。

  趙宋奪了柴家的天下,卻又被張三刻字批的體無完膚。

  這在柴進看來,是變相幫自己出了口惡氣。

  而張三,也有意結交柴進。

  此人號稱當代孟嘗君,專愛收養門客,雖然收的多是些欺世盜名之輩,卻不妨礙他江湖地位高。

  原著中,不少委身綠林之人,都受過他的恩惠,包括但不限於宋江、林沖、武松等人。

  還有那梁山一代目王倫,更是在受他資助後,才去梁山舉旗立寨的。

  如果把梁山比做一家集團公司,那柴進就是它的天使投資人。

  但可惜的是,首任董事長王倫心胸狹窄,沒幹過後面加入的晁蓋。還被部門經理林沖,當成投名狀,獻給了第二任董事長。

  而梁山的第三任董事長宋江,也被柴進幫助過,柴進如果早點上山,起碼能混進前五的位置。

  只可惜,他上山的時候,梁山集團已經做大。

  增資擴股後,柴進的原始股份被稀釋了很多,最後只勉強進了前十,算是集團財務總監。

  張三對柴進有好感的原因,除了他家資巨萬、江湖地位高、具備強大號召力、能幫自己提升名望外。

  還在於此人的身份特殊,有柴進在,張三造反都能增加些正義性,作用和傳國玉璽差不多。

  但是,好感歸好感,張三對於柴進的手段,倒是看不太上。

  他豢養門客,資助一切和官府作對的人,卻又不敢真的扯旗。

  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像個被欺負的小孩子一樣,來做些無用的抗爭。

  此人之所以諢號小旋風,大概也跟此有關,能網羅一些江湖好漢,卻沒什麼殺傷力。

  酒過三巡,柴進詢問火燒東京的具體細節。

  張三不做隱瞞,全部告訴了他。

  連王黼、鄭居中被誣陷,都沒落下。

  柴進本以為,張三一介武夫,只是聽從文官命令行事。

  沒曾想,此人還有這等謀略在胸,不由對其更加欣賞。

  二人談天說地,講述著江湖故事。

  這時張三才得知,自己的名氣,已經在這五十多天裡,傳遍了大江南北,現在穩坐綠林好漢第一名頭的寶座。

  法外狂徒張三郎這等奢遮綽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江湖上有名望的人不少,排在前列的就那幾個。

  想那山東呼保義,是以義氣服人。

  又有河北玉麒麟,號稱槍棒無敵。

  再有滄州小旋風,最喜扶危濟困。

  但卻都不如張三這般大弄,誰能火燒東京?誰敢訓斥官家?

  唯法外狂徒張三郎一人也!

  柴進今日喝的盡興,又聊得頗為投機,便拉著張三就要結拜。

  張三自無不從,當即斬雞頭、燒黃紙。

  二人面朝東方叩拜盟誓,就此結為異姓兄弟。

  ……

  隨後的幾日,柴進府中每日殺羊宰牛,大擺筵席,款待一眾人等。

  他和林沖交情也不錯,直把林娘子當作親嫂嫂,每逢酒宴,必讓張教頭上坐。

  就連韓家父子,以及李四王五,他也不見怠慢,同樣奉為座上賓。

  經過幾天接觸下來,張三忽然覺得,柴進並不像原著中所述,那麼的平庸尋常。

  此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對往來商路和貨物極為嫻熟,再加上自幼良好的教育,文韜遠非常人可比。


  而且柴進常年習練武藝,每日早起打熬身體,無比自律,加上見天的帶人騎馬狩獵,武略亦是不俗。

  張三仔細回憶原著,想起柴進曾掩飾身份去詐降方臘。

  他只靠口才,便征服了方臘下面的一眾官員,最後還被招為駙馬。

  還有後來,陣前斗花榮、關勝、朱仝三人。

  雖說是在演戲,但若沒有一身好武藝傍身,又怎能瞞過方臘下面的一眾彪悍部將?

  張三覺得,柴進上梁山後,大概是在有意藏拙。

  究其原因,估計是不想出頭逞強,從而無端攪和進權力鬥爭中。

  ……

  又一日,柴進拉著張三的手,來到了一間密室。

  「此乃誓書鐵券,有了它,我柴氏嫡系族人,可罪而不刑。」

  對於大宋來說,柴氏一族就像是牌坊,一個體現氣度的牌坊。

  有這誓書鐵券在,便能粉飾得國不正的事實。

  「還有這個,敕額金牌,乃徽宗臨政大位時加賜,有此物傍身,尋常官員不敢拿人。」

  「鐵券事關全族,不能予你,但這塊金牌,望賢弟收好。」

  柴進說著,便把那面金牌,塞到了張三手裡。

  張三心下感動,只覺得胸口熱乎乎。

  但如此貴重的物什,他自不會憑白收下。

  當即推辭:「哥哥好意,小弟心領,但我若拿了,只會連累於你,還請哥哥收回。」

  「還有,小弟既然敢給官家刻字留言,便沒打算偷安市井。」

  柴進聞言,直勾勾的盯著他:「弟弟打算委身綠林?那梁山王倫曾受我恩惠,你若有意,可去投他。」

  張三抱拳道:「不勞哥哥牽掛,小弟自有安排,等我先護送林娘子去梁山,見了林教頭之後再做打算。」

  「哥哥如此誠心待我,小弟也不瞞你,落草為寇只是權宜之計。」

  「對以後的路,小弟有清晰的認知和規劃,在當下這個處境,說逐鹿中原為時過早,但割據一方之心,自出了開封府,便已迫不及待。」

  張三說完,目光如炬的望向柴進,也在看他作何反應。

  兩人就這麼互相看著,忽然都笑了起來。

  「你之心思甚合我意,哥哥困頓滄州,有心無力,只能資助些帶罪之人,以圖給趙宋找點麻煩,但卻都是小打小鬧,相助之人所謂大弄,無非占山為王。」

  「如今你既有雄踞州府之心,那我這個當哥哥的,便是傾家蕩產,也要助你成事。」

  張三等的就是這句話,遂拱手再拜:「能得哥哥相助,小弟在爭雄的路上,又多了一層把握。」

  二人當即盤坐在密室中,柴進扯開一張輿圖,張三舉燭而索。

  「來吧,好賢弟,你想在哪起事,跟哥哥說,我幫你參謀參謀,別的不論,只要是你認定的地方,我先把商路鋪過去。」

  Ps:

  求收藏,求追讀。

  新書啟航,數據代表一切。

  感謝各位好漢捧場,給大家作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