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我不收徒
騎著自行車剛剛進外院,就看到二嫂挺著大肚子站在外院,一看到張大河過來,連忙迎了上來。
「老四,媽讓我給你說一聲,今天在家吃飯。」
二嫂聲音剛落,張大河就看到三大爺閻埠貴從前院門口探出頭看了外院一眼,見是自己,這才又縮了回去。
「二嫂,肉是我拿回來讓你們吃的,易媽哪裡我也拿過去了一塊,你們自己吃就行了,給爸媽說一聲,我晚上過來!」
前半句話張大河聲音壓的極低,後半句才重新恢復了正常的說話音量。
「大河回來了,這有自行車就是好啊!」三大爺閻埠貴假裝剛才沒有看向外院方向,看到張大河後高聲問了一句。
「是啊三大爺,您這天天澆花,也不怕澆死了啊。」
現在閻埠貴家的生活其實還能過的去,卻已經守在門口想要占人便宜,明顯就是性格問題,或者是想要掩飾什麼。
張大河可是記的,後來院裡第一個買自行車的就是三大爺閻埠貴,第一個買收音機,第一個買電視機的,都是眼前這個一直守在門口想要占人便宜的三大爺。
一路到中院,易媽幫著將自行車提到台階上,院裡人還沒有下班,都沒有人知道今天下午自己已經轉正,而且還是四級辦事員,讓張大河心中隱隱有些失望。
「易媽,您已經做飯了?」
聞到屋裡傳來的香味,張大河甚至可以肯定,不但飯已經做好了,而且還有肉。
「我這一天閒著沒事,就先把飯做好,等你們爺倆回來!」易媽在一旁等著張大河洗完臉,將毛巾遞了過來,口裡極為隨意的回了一句。
「今天下午廠里給我轉正了,我還打算一家人出去吃呢。」
「唉吆喂,大河啊,你這上班才三個月就轉正了,看來這有技術的就是不一樣,什麼時候也幫幫院裡的鄰居啊!」
易媽還沒有開口說話,隔壁王嬸已經驚叫出聲,對面一直在門口納鞋底的賈張氏,更是直接跑了過來,羨慕的上下打量著張大河,恨不得有這一身醫術的是他兒子賈東旭。
「轉正了就好,轉正了就好!」現在雖然沒有開除這一說法,但正式工和實習還是不同的,聽到張大河已經轉正,易媽臉上頓時喜笑顏開。
「大河啊,我們都是鄰居,你看我家老二就比你小三歲,初中畢業連個工作都沒有,你現在轉正了肯定有資格收徒弟,能不能將我家老二收下啊!」
王嬸上前兩步,說話的語氣之中甚至帶著幾分獻媚。
「王嬸,你見過誰家十七歲收徒弟的啊!」
張大河臉上帶著幾分無奈:「而且我是醫學院出來的,才剛剛工作沒幾天,你要讓我接骨復位什麼的倒是沒有問題,可要教徒弟,連我自己都還沒有學明白也沒辦法教啊!」
「如果院裡有誰想要學醫,我建議考醫學院進行系統的學習,現在是新社會了,拜師之類的封建陋習不應該出現在我們這個昂揚的新時代!」
張大河一口拒絕,連一絲餘地都沒有留下,讓王嬸臉色頓時一變,轉身就向自己家走去。
而在另一邊,原本跑過來打算巴結一下張大河,看看棒梗有沒有機會的賈張氏,聽張大河說的如此堅決,也重新坐回了自家門口。
回到房中,先進入空間看了一下空間裡的十二人服藥之後的變化,記錄之後將幾份藥方重新挑了出來。
幾十份藥方全部試了一遍,效果最好的只有三張,現在就是從這三張之中挑選出最為合適的一張。
「還是要有人參,就算沒有五十年份,也可以找十年份的,先將王主任這張藥方的效果試驗出來才能夠進行融合!」
看了一眼自己抓來的藥,現在就少一味人參,張大河轉頭看向空間邊緣方向,自己空間裡種植的才剛剛發發芽,短時間內是用不上了。
不過現在老藥鋪還多,晚上可以出去試一下,看看能不能買到。
手指一點,池塘里的水向著空間之中種植的玉米落下,只一會時間,就將所有的玉米澆透。
沒有肥料,只能夠多澆水了。
「將這些醫藥典籍和醫案仔細翻一遍,將其中治療骨傷的和治療感冒的全部找出來。」
雖然沒有人來找自己看感冒,但張大河依然打算提前背熟幾種感冒的症狀和驗方。
安排完後,這才離開空間重新出現在自己房間之中。
過了好一會,外面才重新喧囂起來,隱隱間,甚至能夠不時聽到自己的名字。
一陣敲門聲響起,打開門,就看到老易站在門口,而在老易的身後,則是院裡的鄰居,足足有幾十人站在中院看向自己房間方向。
「大家聽說你轉正了,來向你恭喜。」老易臉上帶著無法掩飾的笑意大聲道。
「大河,你真的定為四級辦事員,一個月五十六塊?」閻埠貴第一個開口,聲音之中不僅僅是羨慕了,簡直就是嫉妒。
「廠里廣播不是已經播了嗎,難道廠里還能在這種事上造假不成?」
張大河向前走了幾步:「早上王主任帶我到市醫院去學習,一個多小時在市醫院治療了一百多病人,如果我願意留在市醫院,甚至能夠領到一百多塊錢的工資!」
「但我是工人子弟,學醫就是為了服務於工人,怎麼可能會為了錢留在市醫院。」
「你說市醫院要給你一百多塊錢的工資?」老易不敢相信的打斷張大河驚聲問道。
遠處院中鄰居更是一個個臉上變色。
老易這個八級工一個月領九十八塊錢,已經讓院裡所有人羨慕了,只是老易雖然工資高,但生活一直簡單,所以大家還不是太過羨慕。
可現在張大河張口就是一百多,這已經遠遠超出了院中這些人的接受極限了。
「這還能有假,當時我們醫院的王主任也在,市醫院的劉院長親口說的,我只要願意留在市醫院,一個月一百零二的工資!」
昨天自己花錢免費給人醫治是為了揚名,今天宣揚市醫院給自己的待遇同樣是為了揚名。
「老四,媽讓我給你說一聲,今天在家吃飯。」
二嫂聲音剛落,張大河就看到三大爺閻埠貴從前院門口探出頭看了外院一眼,見是自己,這才又縮了回去。
「二嫂,肉是我拿回來讓你們吃的,易媽哪裡我也拿過去了一塊,你們自己吃就行了,給爸媽說一聲,我晚上過來!」
前半句話張大河聲音壓的極低,後半句才重新恢復了正常的說話音量。
「大河回來了,這有自行車就是好啊!」三大爺閻埠貴假裝剛才沒有看向外院方向,看到張大河後高聲問了一句。
「是啊三大爺,您這天天澆花,也不怕澆死了啊。」
現在閻埠貴家的生活其實還能過的去,卻已經守在門口想要占人便宜,明顯就是性格問題,或者是想要掩飾什麼。
張大河可是記的,後來院裡第一個買自行車的就是三大爺閻埠貴,第一個買收音機,第一個買電視機的,都是眼前這個一直守在門口想要占人便宜的三大爺。
一路到中院,易媽幫著將自行車提到台階上,院裡人還沒有下班,都沒有人知道今天下午自己已經轉正,而且還是四級辦事員,讓張大河心中隱隱有些失望。
「易媽,您已經做飯了?」
聞到屋裡傳來的香味,張大河甚至可以肯定,不但飯已經做好了,而且還有肉。
「我這一天閒著沒事,就先把飯做好,等你們爺倆回來!」易媽在一旁等著張大河洗完臉,將毛巾遞了過來,口裡極為隨意的回了一句。
「今天下午廠里給我轉正了,我還打算一家人出去吃呢。」
「唉吆喂,大河啊,你這上班才三個月就轉正了,看來這有技術的就是不一樣,什麼時候也幫幫院裡的鄰居啊!」
易媽還沒有開口說話,隔壁王嬸已經驚叫出聲,對面一直在門口納鞋底的賈張氏,更是直接跑了過來,羨慕的上下打量著張大河,恨不得有這一身醫術的是他兒子賈東旭。
「轉正了就好,轉正了就好!」現在雖然沒有開除這一說法,但正式工和實習還是不同的,聽到張大河已經轉正,易媽臉上頓時喜笑顏開。
「大河啊,我們都是鄰居,你看我家老二就比你小三歲,初中畢業連個工作都沒有,你現在轉正了肯定有資格收徒弟,能不能將我家老二收下啊!」
王嬸上前兩步,說話的語氣之中甚至帶著幾分獻媚。
「王嬸,你見過誰家十七歲收徒弟的啊!」
張大河臉上帶著幾分無奈:「而且我是醫學院出來的,才剛剛工作沒幾天,你要讓我接骨復位什麼的倒是沒有問題,可要教徒弟,連我自己都還沒有學明白也沒辦法教啊!」
「如果院裡有誰想要學醫,我建議考醫學院進行系統的學習,現在是新社會了,拜師之類的封建陋習不應該出現在我們這個昂揚的新時代!」
張大河一口拒絕,連一絲餘地都沒有留下,讓王嬸臉色頓時一變,轉身就向自己家走去。
而在另一邊,原本跑過來打算巴結一下張大河,看看棒梗有沒有機會的賈張氏,聽張大河說的如此堅決,也重新坐回了自家門口。
回到房中,先進入空間看了一下空間裡的十二人服藥之後的變化,記錄之後將幾份藥方重新挑了出來。
幾十份藥方全部試了一遍,效果最好的只有三張,現在就是從這三張之中挑選出最為合適的一張。
「還是要有人參,就算沒有五十年份,也可以找十年份的,先將王主任這張藥方的效果試驗出來才能夠進行融合!」
看了一眼自己抓來的藥,現在就少一味人參,張大河轉頭看向空間邊緣方向,自己空間裡種植的才剛剛發發芽,短時間內是用不上了。
不過現在老藥鋪還多,晚上可以出去試一下,看看能不能買到。
手指一點,池塘里的水向著空間之中種植的玉米落下,只一會時間,就將所有的玉米澆透。
沒有肥料,只能夠多澆水了。
「將這些醫藥典籍和醫案仔細翻一遍,將其中治療骨傷的和治療感冒的全部找出來。」
雖然沒有人來找自己看感冒,但張大河依然打算提前背熟幾種感冒的症狀和驗方。
安排完後,這才離開空間重新出現在自己房間之中。
過了好一會,外面才重新喧囂起來,隱隱間,甚至能夠不時聽到自己的名字。
一陣敲門聲響起,打開門,就看到老易站在門口,而在老易的身後,則是院裡的鄰居,足足有幾十人站在中院看向自己房間方向。
「大家聽說你轉正了,來向你恭喜。」老易臉上帶著無法掩飾的笑意大聲道。
「大河,你真的定為四級辦事員,一個月五十六塊?」閻埠貴第一個開口,聲音之中不僅僅是羨慕了,簡直就是嫉妒。
「廠里廣播不是已經播了嗎,難道廠里還能在這種事上造假不成?」
張大河向前走了幾步:「早上王主任帶我到市醫院去學習,一個多小時在市醫院治療了一百多病人,如果我願意留在市醫院,甚至能夠領到一百多塊錢的工資!」
「但我是工人子弟,學醫就是為了服務於工人,怎麼可能會為了錢留在市醫院。」
「你說市醫院要給你一百多塊錢的工資?」老易不敢相信的打斷張大河驚聲問道。
遠處院中鄰居更是一個個臉上變色。
老易這個八級工一個月領九十八塊錢,已經讓院裡所有人羨慕了,只是老易雖然工資高,但生活一直簡單,所以大家還不是太過羨慕。
可現在張大河張口就是一百多,這已經遠遠超出了院中這些人的接受極限了。
「這還能有假,當時我們醫院的王主任也在,市醫院的劉院長親口說的,我只要願意留在市醫院,一個月一百零二的工資!」
昨天自己花錢免費給人醫治是為了揚名,今天宣揚市醫院給自己的待遇同樣是為了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