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故事會》
上海黃埔區。
紹興路74號。
一座掛著「故事會雜誌社」牌子的小樓佇立在此,兩邊高聳的樹木貢獻出一片陰涼。
夏一明1991年到故事會當編輯,到如今十一年了,已經是一名資深編輯了,未來還會擔任故事會的主編,社長等職務,顧紹文和他認識的過程也是巧合,是在一次大型編輯交流會上認識的。
進入雜誌社裡面,找到自己的工位,剛一坐下,一名年歲與夏一明相仿的中年男人就說道。
「老夏,今天的信箱中給你的一封信,是從首都寄來的,已經放你桌子上了。」
夏一明樂呵呵地道謝一聲,隨後整理了下工位,發現了那封信封。
首都寄來的,莫非是顧老哥的信到了?
前幾天才通過電話,這麼快就到了?
搖搖頭,夏一明坐到椅子上,拿起信封,開始拆信。
第一張紙是顧紹文的問候信,前面是在詢問夏一明工作如何,後面慢慢的就提及了顧年寫的小說:
一明吾弟,此信背後附帶了一封稿子,特邀你品鑑一番。
「呦呵,還有稿子,前幾天顧老哥的電話中倒是沒說啊!」
夏一明懷揣著疑惑打開了摺疊起來的稿子,十頁紙,寫的滿滿當當的,身為老編輯,他一摸就知道大約兩萬字。
沒錯,顧年加急寫稿,將第二章《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和第三章《大山裡的古墓》都給寫出來了。
不過第三章《大山裡的古墓》足足有一萬兩千字,所以顧年為了避免字數太多造成讀者閱讀,所以就將這一章改成三章,每章四千字左右,這樣一來就好上了許多。
拿起稿子,夏一明看了起來,字跡還算工整,一上來就是八個大字: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
「鬼怪小說,倒也不稀奇。」
「只是這名字有些奇怪,鬼吹燈?」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精神娛樂的渴求,一些懸疑,志怪小說,電影都應運而生。
聊齋,子不語這類的志怪名著中的故事都讓很多人喜聞樂道,還有一些民間傳聞加以改編的故事也都很不錯。
80年代,故事會的那些編輯誰沒寫過這種鬼怪類故事,都寫過。
夏一明繼續往下看下去,第一句話便吸引了他的注意。
「盜過墓的都知道,自項盜秦後,歷二十三朝,天下無不發之冢,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輩多如牛虻,按其動機、手法、宗系區分,不外乎發丘、摸金、搬山、卸嶺四派。」
「我的祖父叫胡國華,他一生經歷十分坎坷,幼年時是富貴少爺,青年時家道中落,娶過紙人媳婦,和鼠友抽過福壽膏,混過軍閥,遭屍鬼侵害沒了心肝,可是他為何丟了心肝又活了過來?」
「這容我向你細細道來……」
嘶——
僅這一句「盜過墓的都知道」,夏一明就敢肯定這寫小說的人不一般,這一句話便徹底讓讀者走進了作者的視角,並且還讓讀者陷入一個疑問:
這人難道真的盜過墓?
現在可還沒有後世的那些套路,人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寫作方式。
而且,這介紹的發丘,摸金,卸嶺,搬山說得好像恰有其事,一時間讓夏一明感慨自己還是知識面淺薄了。
夏一明接著看下去。
後面寫詳細介紹了胡國華怎麼娶紙人為妻,與鼠友作伴的,文筆生動形象,總給夏一明一種此人好像親身經歷過一般的感覺。
當看見那王二槓子殺死鼠友,胡國華為友報仇差點砍死王二槓子時,夏一明不禁感慨道。
「這胡國華雖說懦弱無為,但也算是條漢子,世道艱難,人與鼠為友,可悲可嘆啊。」
後面胡國華當了軍閥,潰敗後逃回老家,心生惡念,準備聽那紙人的話去盜竊棺材珍寶,結果遇上了百年屍魔。
話說這屍鬼掏出胡國華的心肝,把他變成傀儡,要求他給自己送上八八六十四位女子的心臟,後面胡國華買來姑娘小翠,準備把小翠的心臟送給屍魔時,孫先生出現,對著胡國華當頭一喝:
我只問你這行屍走肉一句話,你的心肝哪去了?
這句話寫的頗有封神演義中比干遇到賣空心菜的老太婆,詢問她人若沒了心會怎麼辦,結果妲己說了一句「人若無心,即死」的感覺。
後面慢慢的進入胡八一的劇情,王胖子,熊瞎子,喇叭山古墓,田曉萌,燕子等等。
五章兩萬字的劇情夏一明足足看了十來分鐘。
「沒了?」
夏一明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只感覺意猶未盡,他好久沒看見過這麼有趣的故事了。
「對了,這稿子是顧大哥傳來的,打電話問問他。」
電話接通,那邊卻是一位年輕人的聲音。
「喂,這裡是顧紹文家,請問你找誰?」
夏一明瞭然,這應該是顧大哥的兒子。
「我找顧大哥,你是小年對吧?」
看來是自家老爸的朋友,顧年思慮一番,嗯了一聲,隨後道:
「我爸在單位上班,還沒回來呢,要不您等他回來再打過來?」
夏一明覺得也行,於是說道:「嗯,也行,小年你替我傳句話,就說故事會的夏一明收到了他的稿子,讓他回來給我回個電話。」
電話另一邊的顧年眼睛一亮。
故事會夏一明?稿子?
「夏叔叔,等等,我想請問一下你說的稿子是鬼吹燈的稿子嗎?」
「對啊,小年你怎麼知道?」
我怎麼知道?
顧年微微一笑:「夏叔,實不相瞞,那本鬼吹燈的稿子是我寫的!」
……
掛斷電話,夏一明都不敢想像這麼一本優秀的小說,老練的敘事能力竟然是個二十歲的小年輕寫的。
英雄出少年啊,既然是我大侄子寫的,那麼我這個當叔叔的自然也要出點力。
隨後夏一明來到了社長的辦公室,輕輕的敲了兩下門。
「請進!」
門內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
夏一明推門而入,入眼是一個中年男人,約摸五十歲左右,正是故事會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何晨偉。
何晨偉1950年生人,74年參與工作,如今已經有28年了,是故事會的老人。
「主編好!」
「主編,我這有一份稿子,很不錯,您看看?」
何晨偉放下手中的筆,樂呵呵地看向夏一明。
「哦,什麼稿子能讓你感覺到不錯,拿來我看看。」
夏一明閉口不言,只是笑笑,隨後將稿子遞了過去。
「喲呵,兩萬字啊!」
接過稿子,何晨偉開始慢慢品讀起來,過了半響,何晨偉看向夏一明,半天憋出來兩個字:
「沒了?」
夏一明見何晨偉這副模樣,就知道這篇稿子寫到他心裡了。
心中不禁暗笑,沒想到主編也會有這樣的神態。
「沒了,就這五章。」
何晨偉意猶未盡的將稿子放在桌子上,道:「這稿子哪來的,投稿人的聯繫方式有沒有?」
隨後夏一明便將這封稿子怎麼來的,是誰寫的一一說給了何晨偉。
聽完,何晨偉也不得不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啊。
「一明,交給你一個任務,去首都走一趟,約見一下這個叫顧年的小傢伙,務必要將鬼吹燈給簽下來。」
不得不說,何晨偉的魄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在當年,故事會還只是個不入流的小雜誌社,那些作者們都寫些高大上的文章,紛紛看不起刊登通俗文學的故事會,但就是這麼一個很多人看不起的故事會,在諸多如同何晨偉這樣的編輯手下,成為了當今雜誌三大巨頭之一。
多少人吃飯看它,閒暇時間看它,坐火車要看它,上廁所手中也要拿著它。
夏一明小聲詢問道:「那給他千字多少的稿酬?」
何承偉沉思一番,說道:
「我給你自主權,你去和你這大侄子見上一見,看看他水平到底如何,可以的話雜誌社給頂薪也不是不行。」
夏一明聽到何晨偉的話,心中也不免一震,頂薪千字400元,看來主編對鬼吹燈很是看重啊!
「是,我這就去。」
紹興路74號。
一座掛著「故事會雜誌社」牌子的小樓佇立在此,兩邊高聳的樹木貢獻出一片陰涼。
夏一明1991年到故事會當編輯,到如今十一年了,已經是一名資深編輯了,未來還會擔任故事會的主編,社長等職務,顧紹文和他認識的過程也是巧合,是在一次大型編輯交流會上認識的。
進入雜誌社裡面,找到自己的工位,剛一坐下,一名年歲與夏一明相仿的中年男人就說道。
「老夏,今天的信箱中給你的一封信,是從首都寄來的,已經放你桌子上了。」
夏一明樂呵呵地道謝一聲,隨後整理了下工位,發現了那封信封。
首都寄來的,莫非是顧老哥的信到了?
前幾天才通過電話,這麼快就到了?
搖搖頭,夏一明坐到椅子上,拿起信封,開始拆信。
第一張紙是顧紹文的問候信,前面是在詢問夏一明工作如何,後面慢慢的就提及了顧年寫的小說:
一明吾弟,此信背後附帶了一封稿子,特邀你品鑑一番。
「呦呵,還有稿子,前幾天顧老哥的電話中倒是沒說啊!」
夏一明懷揣著疑惑打開了摺疊起來的稿子,十頁紙,寫的滿滿當當的,身為老編輯,他一摸就知道大約兩萬字。
沒錯,顧年加急寫稿,將第二章《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和第三章《大山裡的古墓》都給寫出來了。
不過第三章《大山裡的古墓》足足有一萬兩千字,所以顧年為了避免字數太多造成讀者閱讀,所以就將這一章改成三章,每章四千字左右,這樣一來就好上了許多。
拿起稿子,夏一明看了起來,字跡還算工整,一上來就是八個大字: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
「鬼怪小說,倒也不稀奇。」
「只是這名字有些奇怪,鬼吹燈?」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精神娛樂的渴求,一些懸疑,志怪小說,電影都應運而生。
聊齋,子不語這類的志怪名著中的故事都讓很多人喜聞樂道,還有一些民間傳聞加以改編的故事也都很不錯。
80年代,故事會的那些編輯誰沒寫過這種鬼怪類故事,都寫過。
夏一明繼續往下看下去,第一句話便吸引了他的注意。
「盜過墓的都知道,自項盜秦後,歷二十三朝,天下無不發之冢,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輩多如牛虻,按其動機、手法、宗系區分,不外乎發丘、摸金、搬山、卸嶺四派。」
「我的祖父叫胡國華,他一生經歷十分坎坷,幼年時是富貴少爺,青年時家道中落,娶過紙人媳婦,和鼠友抽過福壽膏,混過軍閥,遭屍鬼侵害沒了心肝,可是他為何丟了心肝又活了過來?」
「這容我向你細細道來……」
嘶——
僅這一句「盜過墓的都知道」,夏一明就敢肯定這寫小說的人不一般,這一句話便徹底讓讀者走進了作者的視角,並且還讓讀者陷入一個疑問:
這人難道真的盜過墓?
現在可還沒有後世的那些套路,人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寫作方式。
而且,這介紹的發丘,摸金,卸嶺,搬山說得好像恰有其事,一時間讓夏一明感慨自己還是知識面淺薄了。
夏一明接著看下去。
後面寫詳細介紹了胡國華怎麼娶紙人為妻,與鼠友作伴的,文筆生動形象,總給夏一明一種此人好像親身經歷過一般的感覺。
當看見那王二槓子殺死鼠友,胡國華為友報仇差點砍死王二槓子時,夏一明不禁感慨道。
「這胡國華雖說懦弱無為,但也算是條漢子,世道艱難,人與鼠為友,可悲可嘆啊。」
後面胡國華當了軍閥,潰敗後逃回老家,心生惡念,準備聽那紙人的話去盜竊棺材珍寶,結果遇上了百年屍魔。
話說這屍鬼掏出胡國華的心肝,把他變成傀儡,要求他給自己送上八八六十四位女子的心臟,後面胡國華買來姑娘小翠,準備把小翠的心臟送給屍魔時,孫先生出現,對著胡國華當頭一喝:
我只問你這行屍走肉一句話,你的心肝哪去了?
這句話寫的頗有封神演義中比干遇到賣空心菜的老太婆,詢問她人若沒了心會怎麼辦,結果妲己說了一句「人若無心,即死」的感覺。
後面慢慢的進入胡八一的劇情,王胖子,熊瞎子,喇叭山古墓,田曉萌,燕子等等。
五章兩萬字的劇情夏一明足足看了十來分鐘。
「沒了?」
夏一明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只感覺意猶未盡,他好久沒看見過這麼有趣的故事了。
「對了,這稿子是顧大哥傳來的,打電話問問他。」
電話接通,那邊卻是一位年輕人的聲音。
「喂,這裡是顧紹文家,請問你找誰?」
夏一明瞭然,這應該是顧大哥的兒子。
「我找顧大哥,你是小年對吧?」
看來是自家老爸的朋友,顧年思慮一番,嗯了一聲,隨後道:
「我爸在單位上班,還沒回來呢,要不您等他回來再打過來?」
夏一明覺得也行,於是說道:「嗯,也行,小年你替我傳句話,就說故事會的夏一明收到了他的稿子,讓他回來給我回個電話。」
電話另一邊的顧年眼睛一亮。
故事會夏一明?稿子?
「夏叔叔,等等,我想請問一下你說的稿子是鬼吹燈的稿子嗎?」
「對啊,小年你怎麼知道?」
我怎麼知道?
顧年微微一笑:「夏叔,實不相瞞,那本鬼吹燈的稿子是我寫的!」
……
掛斷電話,夏一明都不敢想像這麼一本優秀的小說,老練的敘事能力竟然是個二十歲的小年輕寫的。
英雄出少年啊,既然是我大侄子寫的,那麼我這個當叔叔的自然也要出點力。
隨後夏一明來到了社長的辦公室,輕輕的敲了兩下門。
「請進!」
門內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
夏一明推門而入,入眼是一個中年男人,約摸五十歲左右,正是故事會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何晨偉。
何晨偉1950年生人,74年參與工作,如今已經有28年了,是故事會的老人。
「主編好!」
「主編,我這有一份稿子,很不錯,您看看?」
何晨偉放下手中的筆,樂呵呵地看向夏一明。
「哦,什麼稿子能讓你感覺到不錯,拿來我看看。」
夏一明閉口不言,只是笑笑,隨後將稿子遞了過去。
「喲呵,兩萬字啊!」
接過稿子,何晨偉開始慢慢品讀起來,過了半響,何晨偉看向夏一明,半天憋出來兩個字:
「沒了?」
夏一明見何晨偉這副模樣,就知道這篇稿子寫到他心裡了。
心中不禁暗笑,沒想到主編也會有這樣的神態。
「沒了,就這五章。」
何晨偉意猶未盡的將稿子放在桌子上,道:「這稿子哪來的,投稿人的聯繫方式有沒有?」
隨後夏一明便將這封稿子怎麼來的,是誰寫的一一說給了何晨偉。
聽完,何晨偉也不得不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啊。
「一明,交給你一個任務,去首都走一趟,約見一下這個叫顧年的小傢伙,務必要將鬼吹燈給簽下來。」
不得不說,何晨偉的魄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在當年,故事會還只是個不入流的小雜誌社,那些作者們都寫些高大上的文章,紛紛看不起刊登通俗文學的故事會,但就是這麼一個很多人看不起的故事會,在諸多如同何晨偉這樣的編輯手下,成為了當今雜誌三大巨頭之一。
多少人吃飯看它,閒暇時間看它,坐火車要看它,上廁所手中也要拿著它。
夏一明小聲詢問道:「那給他千字多少的稿酬?」
何承偉沉思一番,說道:
「我給你自主權,你去和你這大侄子見上一見,看看他水平到底如何,可以的話雜誌社給頂薪也不是不行。」
夏一明聽到何晨偉的話,心中也不免一震,頂薪千字400元,看來主編對鬼吹燈很是看重啊!
「是,我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