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我要當作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002年。

  京都,夏天。

  距離顧年回到這個年代已經有半個月了,這半個月他算是接受了自己重生了的事實。

  顧年掂了掂手中豬肉的分量,隨後遞給肉鋪的老闆。

  「老鄭叔,稱一稱!」

  「得嘞!」

  老鄭叔是一個典型北方漢子,光頭,濃眉,小眼睛,身上裹著一個圍布,笑起來時眼睛都沒了,和後世某位李姓歌手一樣。

  「兩斤五兩,一共二十塊五,給二十得了!」

  「得嘞!」

  顧年從身上掏出兩張褶皺的第四版十元紙幣,遞給了老鄭叔,隨後接過五花肉。

  和許多懷揣著掙大錢夢想的北漂年輕人不同,顧年自幼就出生在京都,是地地道道的京都人。

  可惜他不是京爺,是京八。

  父親顧紹文如今是《十月》期刊的一名資深編輯,月薪七千,母親陳慧華則是一名下崗工人,如今在照顧爺倆的生活起居,把顧家爺倆治的是服服帖帖。

  「他一定很愛你也把我比下去」

  「分手也只用了一分鐘而已」

  「~」

  提著肉,顧年手插在口袋中,哼著小曲,慢慢朝家中走去。

  這一首《他一定很愛你》在3月份發布,幾個月內席捲全國,阿杜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同時還得了一個「車底戰神」的稱號。

  這首歌真的是男的聽了沉默,女的聽了流淚,寡婦聽了憂傷,五保戶聽了都迷茫。

  現在沒有什麼「純愛戰神」,「舔狗」之類的詞語,人們對於愛情的印象還是比較美好的。

  要是到後世,那還有愛情嗎,什麼「他只是我的閨蜜」,「不是想綠他,只是忘記說分手」,「沒結婚算什麼綠」之類的逆天發言直接摧毀了多少人的三觀。

  當時顧年還在想自己要是辭職轉型成為了情感博主,專為女性發聲的那種,自己應該能賺大錢。

  但後面顧年想想還是算了,因為這套操作太吃父母了。

  顧年朝家中走去,路上還看見來來往往的行人戴著口罩。

  京都的空氣品質一直不好,幾十年前因為沒有進行大面積防風固林,黃沙漫天,一度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沙漠化邊緣城市」。

  本以為日後會好些,結果改開以來,秉持著「先發展,後治理」的決策,京都的空氣品質更不好了。

  要知道霧霾吸多了可就成為了肺霧!

  顧家一家三口住的都是當初顧父入職時分發的房子,位於京都西城區,距離《十月》雜誌社不遠,兩室一廳,正好夠一家三口居住。

  臨近小區門口,一道聲音叫住顧年,語氣中略帶些許嘲弄。

  「哦?小顧啊,今天你去買菜啊,這都畢業多久了,還沒有找到工作啊?」

  「不像我家小壯,找到一個鋼廠的鐵飯碗。」

  聽聲音,顧年就知道此人是誰。

  轉身回頭,果然看見一個,體型略微發福,留著一頭當代流行的爆炸頭,活脫脫壯壯媽一樣的中年婦女。

  李嬸,陽光小區情報處處長,有名的碎嘴子,誰家裡出點事她能給你宣揚的到處都是,跟農村村門口的那些大媽們一個樣。

  別人看見她都和和氣氣的,但是顧年可不慣著她,咋滴,為啥讓著你?

  憑你肥頭大耳吃的多?

  憑你歲數大,憑你不洗澡,憑你身上一股陰陽味?

  「喲,是李嬸啊。」顧年皮笑肉不笑說道:「害,我都多大了,怎麼能一直讓我媽買菜做飯給我吃呢,也是時候盡點孝心了。這不,買點五花肉回去做點紅燒肉讓我媽嘗嘗。」

  「咦,怎麼沒看見小壯啊,您提那麼多菜應該很累吧?」

  「對了,我找了一份在我爸單位當編輯的工作,下個月初去報導,馬馬虎虎吧,沒有小壯找的工作好。」

  「嗨,要是我也能成為鋼廠的工人就好了,我不是說當編輯不好,只是說當工人更加海闊天空嗎,畢竟工人階級最偉大。」

  顧年保證他說的每句話都是實話,可是在李嬸的耳朵里,這些話怎麼聽得如此刺耳!


  工人有什麼好的,當編輯坐辦公室才好啊,不用幹活,拿的錢還多,想到這,李嬸看向顧年的眼神立刻變的通紅。

  這番想法要是讓顧年知道,非要嚴肅的,好好的批評一下李嬸同志,這思想覺悟可不夠高啊。

  我坐辦公室,你當工人,我們不都是為人民服務嘛!

  李嬸本想嘲諷一番顧年都畢業兩個多月了還沒找到工作,但是這一番話頓時懟的她啞口無言。

  「你……」

  顧年深知對線的究極奧義就是不給對面出招的機會,平A接Q,Q接大招,打完就跑。

  話一說完,顧年撒腿就跑,獨留胖李嬸渾身氣的發抖,一時間只感覺這個平日裡木訥的顧年似乎變了個人。

  也許是重新回到了少年時的自己,連帶著顧年那顆已經被少婦腐蝕的心都開始變得火熱起來。

  「啊~爽!」

  ……

  中午,飯桌上。

  顧年夾起一塊糖色滿滿的紅燒肉,就著一口香噴噴的米飯。

  「嗯,這自己做的吃起來就是香!」

  已經半個月過去了,夫妻二人也接受了自家兒子承擔做飯的事實了。

  顧父是個典型的文人形象,58年出生的他今年44歲,方形臉,大眼睛,戴著一副銀邊框眼鏡,年輕時候也是個帥哥。

  顧父吃飽,放下筷子,擦了擦嘴,隨後問道。

  「小年,考慮的怎麼樣了,去雜誌社先當個三年助理編輯,三年後,我運作運作,看能不能成為正式編輯,之後等我退休了你也可以接任我的位置。」

  顧年低頭吃飯,對於老爸的安排不置可否,前世自己就是在老爸的安排下這麼過來的,一開始確實很爽,坐辦公室,活不多,錢夠用。

  但到後面,隨著網際網路發展,電子閱讀慢慢取代紙質閱讀,《十月》雜誌都面臨困境的時候,他這個編輯自然也是混日子等死的那種,毫無作為。

  最後狠下心來跳槽到起點孤兒院,即使如此,看上的稿子也沒有多少好的,不是黃了,就是進黑屋了。

  重來一世,他可不想繼續混日子,過那種一眼就望得到頭的生活。

  吃乾淨最後一粒米飯,顧年放下筷子,目光看向老爸,堅定地說道:

  「爸,我決定了,我不想當編輯,我要當作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