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嘈嘈切切錯雜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王棟父女拜訪戚府。戚景通對於此事格外重視。王月嬌的日月雙刀,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人誇讚王月嬌文武雙全。有人說,王月嬌這樣的才女將來嫁入戚府,定會成為戚繼光的賢良內助。但王棟對於戚家的言論,卻不以為然。

  話說王棟,令人拿來琵琶。卻聞,王月嬌並不漏聲色,只是接過家中寶琴。戚景通見得親家還要露才藝,一陣情緒不以言表。戚繼光不做聲色,只是靜靜地看著王月嬌。突然聽得,琴聲緩緩悠悠,花鳥魚蟲開始微微做響。不知不覺的,我們仿佛都進入了那森林的迷宮,聽得一隻小杜鵑在樹上高唱。那聲音,那麼溫暖,那麼柔情,卻見這杜鵑好似憂傷,她在思念一個人。

  古人說,琴棋書畫。戚繼光也懂琴,聽得琴音會有思欲,眼神卻一刻也沒有離開王月嬌。再說王月嬌,突然將琵琶抱的更緊,只聽那琴音: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一旁的戚景通聽聞,黯然稱頌,妙哉,妙哉!但戚繼光內心卻有一絲波瀾,不知所言。剎那,王月嬌表情略帶殺氣,只聽那琴聲: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小杜鵑確實在思念,而且思念一個人。此人非是旁人,正是她的未婚夫戚繼光。有人說,古箏的琴音是一種貴族氣質。而王月嬌的琵琶則太過完美,其實,琵琶也可匹敵古箏。這首曲,琵琶能彈奏,古箏卻不好彈,這是一首琵琶曲。也有人說,琵琶能彈古箏都能彈,但是我覺得古箏彈不出王月嬌的意境。即便古箏彈出王月嬌的意念,也彈不出王月嬌的心境。

  大約在秦朝,開始流傳著一種圓形的、帶有長柄的樂器。因為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後來,為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琵琶。

  王月嬌自幼學習琵琶。有人說,女子無才是德,但王棟夫婦卻不這麼認為。不能說王月嬌是男孩子,只能說,一個家庭,一個想法。一些古書寫道,古代的女性,受到封建社會的洗禮,地位不是特別的高,學習琴可能有困難。那古人為什麼會有,李清照,蘇小妹呢?王月嬌就是其中之一,王棟夫婦,自打王月嬌出生起,就打算把王月嬌培養成才女。封建社會固然不先進,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不先進,個人感覺皇室的教育模式其實很理想,但是,就得有那種經濟條件。王月嬌可以彈奏琵琶,王月嬌就有那彈奏琵琶的才,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問題。有人問,戚繼光會彈奏什麼,我可以回答你,古箏。戚繼光的琴技,其實也頗有才華。特別是今日,聽聞王月嬌的琵琶,戚繼光一定會更加刻苦的練琴。琴棋書畫,為什麼琴居首,可書卻是統治階級最看重的。我感覺,琴源自書,沒有書本的知識,就不曾有彈琴的方向。書是基礎,琴像是一種技能。有人說,書也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工具。會使用書,可熟讀兵法,治國平天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