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求學坎坷,寒燈苦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家中的困境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得姜雲幗有些喘不過氣,但他心中對知識的渴望,卻如暗夜裡的火把,未曾有一刻熄滅。儘管生活的瑣碎與艱辛每日都在消磨他的精力,可姜雲幗深知,唯有學得滿腹經綸,未來才有更多可能去改變這一切。

  學堂里,交學費的日子逐漸成了姜雲幗最發愁的難題。以往家中雖不富裕,卻也能勉強支撐,如今每一文錢都仿若有千鈞之重。看著母親悄悄抹淚,父親臥病在床的憔悴模樣,他實在不忍開口。但一想到先生的諄諄教誨,那些尚未學完的經史子集,他又滿心不甘。

  猶豫再三,姜雲幗還是決定去求學堂的先生。那日,他懷揣著忐忑,站在先生的書房外,幾次抬手想要敲門,又縮了回來。許久,才鼓起勇氣輕叩房門。先生見他面色窘迫,心中已然明了幾分。姜雲幗紅著眼眶,將家中變故一一道來,最後囁嚅著請求先生寬限時日,讓他能繼續學業。先生輕撫鬍鬚,目光中滿是憐惜與讚許,不僅一口答應,還從書架上抽出幾本珍貴的典籍遞給他,勉勵他莫要被困境打倒。

  回到家中,姜雲幗在昏暗的油燈下翻開書本,可思緒卻不時被窗外的寒風呼嘯打斷。家中無錢再買炭火,手指凍得僵硬,每翻一頁書都異常艱難。母親心疼地為他披上一件破舊棉衣,勸他早些歇息,別累壞了身子。姜雲幗卻只是笑笑,搓搓手,又埋首書中。

  為了節省燈油,他常常伴著月光誦讀詩文,直至深夜。月光清冷,灑在書頁上,映出他專注的面龐。遇到晦澀難懂之處,沒有錢去買更多的參考書籍,他就反覆琢磨,或是第二日早早起身去請教先生。阿福雖不識字,卻也懂得姜雲幗的執著,時常默默守在一旁,為他添一杯熱水,或是幫忙整理雜亂的書桌,讓他能專心研讀。

  然而,外界的動盪並未停止侵蝕這方小小的天地。學堂因經費緊張,開始縮減課程,幾位先生也相繼離去,教學資源愈發匱乏。姜雲幗聽聞這個消息,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此下去,學業必然荒廢。於是,他聯合幾位同樣熱愛學習的同窗,自發組織起學習小組。沒有先生授課,他們就互相分享平日裡的所學所思,探討學問疑難。遇到分歧,便激烈爭論,每個人都為求真理而各抒己見。

  在這艱難求學的過程中,姜雲幗也逐漸意識到,知識不只是書本上的文字,更是能驅散眼前黑暗的力量。他將救濟站的見聞、百姓的苦難與所學知識相結合,心中漸漸勾勒出一幅未來的藍圖——若有朝一日,自己能有一番作為,定要讓這世間不再有流離失所,讓知識的光芒照亮每一個角落。寒燈雖苦,可姜雲幗心中的信念卻愈發熾熱,宛如破曉前最亮的啟明星,指引著他在荊棘路上奮勇前行。

章節目錄